当仁不让(当仁不让于师什么意思)这样也行?
“当仁不让”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出自孔子之口,被记载于《论语.卫灵公篇》第三十五章,其原文是: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对于后面“于师”两字怎么
“当仁不让”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出自孔子之口,被记载于《论语.卫灵公篇》第三十五章,其原文是: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对于后面“于师”两字怎么理解呢?整句话在理解上会有什么不同吗?
朱熹对于本章的注释为“当仁,以仁为己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盖仁者,人所自有而自为之,非有争也,何逊之有?”意思就是所谓“当仁”就是以仁为已任,即使是对自己的师长也不必逊让,应该勇往直前当为必为。
所谓“仁”是每个人自己所拥有的内在品质,是自己修养不断提高而形成的,不是靠与人争夺可以得来了,所以也就无所谓逊让了但是我认为朱熹对“师”解释为“师长”有点狭隘了,为什么要特点强调“师”呢?难道对师长不必逊让,换个人就可以逊让了?。
还有一种看法认为“师”在这里应该理解为“众人”,也就是说遇到践行仁义之事,众人都会抢着去做,这个时候不必谦让,该出手时就出手当仁不让就是见义勇为的表现不说践行仁义这么高大上的,很多人遇到需要加以援手的小事时,不自觉的就会去想即使我不去做,总会有人去做。
甚至还有人会想别人都不出手,我也不出手这就是把孔夫子“当仁不让于师”的教导抛到脑后去了不管众人出不出手,只要该做的,就勇敢出手这才应该是孔夫子想告诉大家的
所以本章的译文我认为应该是,孔子说:“若遇到践行仁道的事,应该率先去做,不应该考虑逊让给他人去做。”
孔子的这简单的一句话在我看来本身就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对于追求真理,应该坚持自己的正确看法“仁道”在我看来是正确的,不管别人说什么,我还是要坚持已见——“当仁”另一方面就是行仁道,要积极主动,谦让的美德不是这个时候体现的,从众心理也不是这个时候应该体现的,也就是“不让于师”。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当仁不让(当仁不让于师什么意思)这样也行?
“当仁不让”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出自孔子之口,被记载于《论语.卫灵公篇》第三十五章,其原文是: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对于后面…
-
雄鸡断尾(雄鸡断尾的故事)真没想到
周景王的宠臣宾孟到郊外游玩,突然看见一只公鸡正用自己的嘴啄自己漂亮的尾巴上的羽毛。他非常不解地问手下人雄鸡这样做的原因。侍…
- 传为笑柄(传为笑柄成语接龙)一看就会
- 难割难舍(难割难舍代表什么生肖)居然可以这样
- 俟河之清(俟河之清人寿几何是什么意思)太疯狂了
- 傲然屹立(傲然屹立的意思解释)燃爆了
- 人文历史指什么人文地理学就业前景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