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绵不断(绵延不断)原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包括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和突出的和平性。
关闭观看更多更多退出全屏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文化关乎国本、国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包括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和突出的和平性。
从今天起,《焦点访谈》推出系列节目《根脉》何以文明,何以中国?今天,我们从历史中去寻找答案纵观世界几大原生文明,唯有中华文明延绵不断、薪火相传,直至今日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首先就是突出的连续性今天,我们就从汉字的发展说起。
自6月份开展以来,成都博物馆的“汉字中国”特展每天都很火爆。被大家围观的国宝是8000年前的龟甲刻符,在上面有一个小小的刻画和甲骨文中的“目”字非常像,这也是国内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刻画符号。
龟甲出土于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当时遗址内发现17例刻在龟甲、骨器上的符号,内容都与占卜相关,被称为贾湖刻符符号图画为我们揭开了祖先们当时的生活图景“人射马石雕”出土于陕西榆林神木市石峁遗址,在距今约4000年前,先人们以浮雕的方式成图,一人持弓箭射马,弓、弦、箭一样不少。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周及徐:“射箭,拿着弓和箭的样子,就是我们后来的‘射’字,已经有了文字的雏形甲骨文不是突然就创造出来这么多字,它有一个陆续孕育发展的过程”新石器时代的先民们孕育出丰富多样的刻绘符号,到了商代,汉字已走过漫长的“童年时代”,形成了体系完备的甲骨文。
甲骨文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商代遗址,因其镌刻在龟甲和兽骨上而得名,距今约有3600多年的历史文字发展到甲骨文时期,表意功能已经非常成熟,在中国文字博物馆中记载“第一次交通事故”的甲骨中,蕴藏的信息量非常丰富。
甲骨文中的“车”字,两个“车轮”看上去对称平衡,“车轮”不停转动,意味着当时的人们已经参悟了机械制造的原理奔驰的骏马带动车轮快速前进,因而当时的车辆很重要的用途是用于战争和狩猎活动在甲骨文中就记载了这样一次狩猎场景:商王武丁驾车去猎取犀牛时,马受到了惊吓,现场翻车。
中国文字博物馆讲解员秦颖:“用‘车轮’朝上代表了翻车,车厢朝下的样子。上方‘车’字的‘车轴’,它的右半部分发生了断裂的情况。”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王巍:“它有丰富的记载功能,商代的甲骨文是非常成熟的文字体系,它的造字方法、会意、形声、指事等,它的造字方法已经非常成熟了正是因为有汉字,我们可以知道各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记录。
”
西周的金文是继甲骨文之后又一套完整的文字系统周及徐:“所谓金文的金,指金属,指青铜器,做上文字,我们就把它叫作金文,又叫青铜器铭文”成都博物馆展出的史墙盘,是镌刻铭文字数最多的青铜器之一,其制作者是当时一位名叫“墙”的史官,内容主要是周王的功绩和自己家族的历史。
从商代的甲骨文到西周的金文、秦篆、汉隶、行书、魏碑、楷书,我国的文字一直延绵至今很多字甚至从甲骨文至今3000年,基本形态都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东汉时期,纸的发明让汉字的书写有了最好的载体,大量中华民族的历史事件、思想观念、文学作品、工艺技术、风俗习惯被记录和传承下来,形成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成为中华文明的文化宝藏。
成都博物馆的“汉字中国”特展上,书法家书写的文学名篇成为最热门的“打卡点”成都博物馆策划研究部主任魏敏:“后来书法家和文人在抄录这个文章的过程当中,实际上也是表达个人家国情怀和政治理想的体现中国的汉字,对于中国人来说,不仅是一种记事的符号,更多的是传递中国人的精神信仰、家国情怀和个人修养。
”
在数千年的传承中,汉字也呈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随着新观念、新事物的出现,数千年来,汉字的字意不断丰富,字数也在不断增加从甲骨文中的4000多个单字符号,到汉代《说文解字》中的10000多字,现在的《汉语大字典》收录的单字已经有56000多个。
跨越历史长河,汉字始终绵延不断、传承发展,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字正是由于这样连续不断的生命力,汉字滋养下的中华文明才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中华文明5000年渊源流传,一方面,有汉字书面记录下的历史“档案”,另一方面,在民间,很多老的技艺、物件、习俗也在代代流传中,讲述着悠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
今年59岁的刘兰芳是国家级非遗项目甘肃庆阳香包绣制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她和绣娘们正在用最古老的针法——绌绌,绣制一批新设计的造型香包国家级非遗项目庆阳香包绣制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刘兰芳:“这个针法的特点是一根针一根线从头到尾不能断头,要一次完成,而且左右对称、上下对称,我们祖祖辈辈传承到今天。
”
香包也叫香囊,制作和佩戴香包的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相传庆阳是中医药祖岐伯的故里,4000多年前,为了防疫驱瘟、对抗蛇毒,岐伯将多种草药研制成细末,放入药袋,百姓通过口鼻吸入体内,以达到避秽浊、御疾病的功效。
但药袋做成可以随身佩戴的香包,除了传统中医“衣冠疗法”的影响,与当时农耕文明迅速发展、桑蚕业起源也密不可分陇东学院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齐社祥:“《豳风·七月》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篇幅最长的农业史诗,这首诗完整记述了3700年前庆阳社会的基本面貌。
它所记载的女人们提着深筐,沿着田间小路去采柔嫩桑叶,非常生动详细”陇东民歌《绣荷包》在庆阳的绣娘们中间广为流传4000年前男耕女织的农耕生活中,刺绣成为最重要的“女红”技能之一妇女们把花鸟鱼虫等鲜活的生活素材绣在荷包上,然后把药袋装入其中,佩戴到家人身上。
香包在历史长河中延续,随后最有名的记录者是战国时期的屈原,在他的名篇《离骚》中有“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的名句,其中,辟芷、秋兰都是香草,说明这时的香包已经有了“香”味再接下来的两汉、唐宋时期,经济繁荣,古人开始追求生活品质。
由于可以随身佩戴,取其芬芳,并作为装饰,当时,香包成了紧俏的商品,佩戴香包、香囊也成为一种“时尚”
2001年出土的千岁香包,让我们看到了宋代时香包的样子香包由于大多随身携带,还曾被视为定情之物,男女相送,互表心意就这样,在数千年的延续中,防疫品、装饰品、爱情的信物,香包、香囊被赋予了越来越丰富的功能和情感。
特别是在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制作和佩戴香囊,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民俗之一如今,香包绣制已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发展中,现在的香包造型更多样、材质更丰富,填充物类别更多,使用场合也更多元,但其中蕴含的驱邪纳福、吉祥平安之意,却从古至今连续不断。
刘兰芳:“最大的特点,它都是吉祥的,有形必有意,有意必吉祥它没有忧伤和悲观,是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是每一个人的精神图腾”王巍:“中华文明延续至今没有中断,这是中华文明最突出的特性总书记有一句话叫知古鉴今,我们研究过去,是为了知道我们的文明是从哪里来,为当今和今后更好走好自己的路提供借鉴,增强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这充分证明了中华文明具有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也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要走自己的路。
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中华文明绵绵数千年,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正是我们自信的底气来源:央视网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延绵不断(绵延不断)原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包括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和突…
-
一字值千金(一字值千金前一句是什么,以及意思)万万没想到
王勃在《滕王阁序》一文之后还附上了一首诗。因为滕王阁序太让人拍案叫绝了,以至于人们往往忽略滕王阁诗。事实上,这首诗同样精彩。…
- 在线成语词典(在线成语词典 拼音)居然可以这样
- 笑逐言开(笑逐言开2017)越早知道越好
- 千差万别(千差万别是什么生肖)燃爆了
- 积沙成塔(积沙成塔下一句谚语)怎么可以错过
- 积沙成塔(积沙成塔,集腋成裘是什么意思)奔走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