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今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迎来成立四十周年。近日,该中心成立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暨传播与2024中国·复旦论坛2024在复旦大学举行,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逾百名专家学者出席。
今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迎来成立四十周年近日,该中心成立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暨传播与2024中国·复旦论坛2024在复旦大学举行,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逾百名专家学者出席本次论坛以“数字城市沟通:媒介学的视角”为主题,从媒介学视角聚焦我国数字城市的建设,深入阐释数智时代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的特有实践。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复旦大学于1984年在校级层面筹建文化与传播研究中心四十年来,中心为中国特色传播学研究奠基铺路:主办“首届中国传播学论坛”,发起创建中国传播学会,发起并参与创办“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传播学研究分会”,主持出版中国大陆首套传播学研究专著译丛“传播·文化·社会”,对推动国内本土传播学研究起了重要作用。
2005年创办了全国新闻传播学界第一所暑期学校复旦大学“中外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与方法”暑期学校,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科培养了近2000名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同时,积极发挥传播学研究“国家队”引领作用,扩大学术辐射力。
特别是探索中国传播研究的本土化路径,引领大陆传播学学科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理论意识、经验取向、全球视野、本土关怀”是中心的学术主旨自成立以来,中心致力于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研究体系值得一提的是,18年前,中心立足中国城市化发展新的本土经验,创建“城市传播”新学科点,提出一系列富有前瞻性的理论观点。
一方面,基于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新经验重构新的研究立足点,并以跨学科为特色,邀请来自新闻传播、历史、艺术、经济、建筑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出版了国内第一本跨学科的城市传播研究论文集另一方面,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德国汉堡大学等海外知名学府合作组建了“可沟通城市研究联盟”“‘港口城市与传播’学术工作坊”等国际学术合作交流平台。
还与澳门科技大学共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伙伴基地“澳门传媒研究中心”近年来,云计算、深度学习、大模型等数智技术的发展与运用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本次研讨会以“数字城市沟通:媒介学的视角”为主题,顺应数字媒介、人工智能带来的传播新趋向,邀请海内外专家学者与各界同道,共同探讨智能时代中国传播学科发展与自主知识体系建设。
此前,中心以率先提出创建中国特色的媒介学为基点,汇聚我国当下发展转型的重大议题,推进中国传播学研究的理论和范式创新积极迎接智能时代,与主流媒体、学术机构展开合作,并开设人工智能课程,开设“智能媒介概论”课程入选首批复旦大学AI大课。
本次研讨会是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近期开展跨学科、跨地域、跨行业的协作研究成果的一次集中发布以此次发布的《亚太城市、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城市沟通力指标体系与调研报告》为例,该报告是由中心联合发起的长三角数字城市研究合作体、亚太可沟通城市研究联盟与澳门传媒研究中心共同开展的长期合作项目的最新成果。
评估体系突出数字沟通,从基础设施、数据融合机制、治理组织平台效能和市民个人数字福祉获得感等维度展开其中,数据融合制度考察了城市数据产权制度完善程度、数据汇集的效率和多样性、数据共享和开放程度、数据要素收益分配机制和数据安全管理等方面状况。
根据报告,上海和深圳是长三角和大湾区城市群中数字沟通力四个维度上综合表现最突出的城市,其中,上海在数据融合机制建设上更为突出在长三角城市群主要城市中,上海在四个维度全面领先尤其在网络建设、算力配置、数字要素流通设施上优势明显,城市治理中组织平台实时(再)编程的自我优化能力突出。
城市治理中跨组织协同能力和市民日常的数字公共参与,可以成为上海继续努力的方向复旦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希望中心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深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促进学科融合创新,为学校加快迈向世界一流前列贡献更大力量。
同时,服务国家战略和城市发展,围绕城市传播、全球传播等领域加速形成更多精品力作,提升咨政能级,为中国自主的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构建、为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注入复旦力量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教育部人文: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今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迎来成立四十周年。近日,该中心成立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暨传播与2024中…
-
欢乐颂女主同人文:欢乐颂女主同人文小说
同人天文福利来啦
- 欢乐颂女主同人文:欢乐颂女主同人文小说
- 2017电大人文英语2答案:2021电大人文英语2考试答案3937
- 2017电大人文英语2答案:2021电大人文英语2考试答案3937
-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导师
- 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