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人文环境描述(人文环境怎么描述好)一篇读懂
纪念丽江古城申遗成功25周年。此文载《 云南日报》 ,《云南日报》按:日本两所著名大学分别举行国际学术研讨会,学者们对丽江古城的保护与发展提出了一些值得重视的观点。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小城故事音乐:邓丽君

纪念丽江古城申遗成功25周年。 《云南日报》按:日本两所著名大学分别举行国际学术研讨会,学者们对丽江古城的保护与发展提出了一些值得重视的观点。
日本高山市与丽江市是友好城市,图为高山市一角
高山市的传统酿酒作坊
高山市的传统木雕“一刀雕”店铺
玉龙雪山下的丽江古城
2007年10月,应日本京都大学、爱知大学的邀请,我和丽江市古城区党委书记周鸿、丽江市古城博物院(木府)院长黄乃镇分别到这两个大学出席了(日本·京都)国立综合地球环境学研究所·国际研讨会、(日本·名古屋)爱知大学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国际研讨会,并进行了专题学术讲演。
让世界更了解丽江 京都大学是继东京大学之后成立的日本第二所国立大学,在科学研究方面人才辈出,在1949~1987年的39年间,日本获诺贝尔奖的7名得主中,京都大学就占了4名(又有人说是4个半),因而有“科学家的摇篮”的美称。
京都大学设有“中国环境问题研究中心”和“现代中国研究所”,是日本进行中国研究的6个重要基地之一;爱知大学设有“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ICCS),是日本“21世纪重点科研基地工程(COE)”的计划之一,其研究项目主要是聚焦在中国与亚洲地区人口生态环境问题。
京都大学的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0月19日下午举行,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教授、东方学研究部主任森时彦教授致辞,综合地球环境学研究所副所长秋道智弥教授主持学术讨论在讨论会上,周鸿先生作了《丽江大地震后丽江古城的城市发展和水源调配》的讲演;黄乃镇先生作了《丽江古城的空间布局:西河和东河的形成过程》的讲演;我作了《略论丽江古城的水系和用水民俗》的讲演。
讲演毕,进行了互动讨论东京大学“地域整合研究中心”的阿部健一教授、中尾正义教授进行评议然后,中日双方学者围绕上述几个学术主题进行了讨论周鸿先生、黄乃镇先生和我分别就日本学者所提的问题一一答复 阿部健一教授在评论中说,他原来对中国的环境保护问题有一些偏见,觉得很多中国人不关注环境保护,今天从丽江的个案介绍中,看到原来中国有不少地方还是有非常好的自然环境和非常有效的保护环境的传统文化习俗,看来对中国的环境问题,日本学术界要更细致地进行了解和研究。
讨论会最后由京都大学综合地球环境研究所的中尾正义教授致辞总结 爱知大学召开的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0月20日下午举行日本环境学著名教授、爱知大学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CenterforChineseStudies,简称ICCS)环境问题项目首席科学家、日本学术会议第16、17期会员,筑波大学名誉教授榧根勇主持学术会议(据说,榧根勇教授是日本国内相当有名望的水环境专家)、国际中国学研究所副所长、现代中国学部教授高桥五郎(农学博士)致辞,周鸿先生在学术会议上作了题为《丽江大地震后党和政府在古城重建中发挥的决策作用》、黄乃镇先生作了题为《1996年丽江地震后木王府的重建过程》,我则作了题为《略论丽江古城的历史和地域社会》的学术演讲。
丽江的心 日本两个著名大学的学者们,对丽江市和古城区党委、政府在1996年2月3日大地震后所进行的艰苦卓绝而卓有成效的重建工作以及对古城的有效管理等,给了很高的评价在讨论中,日本学者也对周鸿先生提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当前丽江古城的环境压力、古城原住民外迁、商业化的“过度发展”等。
周鸿皆作了很有分寸和睿智的回答我觉得周鸿先生的回答,体现了丽江政府官员一种开明冷静、坦诚明智、正视问题的态度他回答说,丽江古城目前面对着的困难和问题,不仅仅是诸位所提出来的这几个,而是面临着起码10个问题和困难的压力,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来解决,其中有些问题,也是全世界各地的“世界文化遗产地”所同样面临的。
他一一列举了包括古城的水污染隐患、纳西母语在青年一代中的逐渐衰落、古城民俗文化的变迁、原住民不断外迁等10个问题这样的回答,就有了一种和国际学术界坦诚对话和实事求是面对问题的态度,有利于获得国际上各方力量的理解,吸引人们关注乃至共同出谋划策来帮助丽江古城解决目前在旅游的繁荣发展中所碰到的问题。
全世界各地的世界文化遗产地,在当代的社会发展和变迁中,确实都无一例外面临着各种不同的问题,需要相互学习借鉴,共同保护好这属于全人类的文化遗产 木府博物院院长黄乃镇先生所介绍的丽江古城的水系以及木府的震后重建工作,也给日本学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当然,也引发了关于木府历史上的规模、如何把握古建筑的明代风格、木府与世界文化遗产之间的关系等一些问题上的讨论 日本学者对丽江古城最近的环境保护和文化保护等问题非常关注,他们中的几个学者对丽江古城的水环境问题作过深入的调研,研究组简介了自己的研究报告,也提了不少问题。
榧根勇教授的研究报告题目是《丽江古城环境论——以综合方式进行的、以水为媒的研究》,他根据和宫泽哲男教授、朱安新博士等人在丽江的调研,提出了一些观点和问题其中,他认为在以古典物理科学为基础的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社会里,环境问题的出现是无法避免的。
初期的环境问题是“物质”带来的自然界污染问题,而今后,社会需求从“物质”变为“信息”,带来“脑内污染”的发生有了可能他认为,为了克服环境问题,有必要通过“新知”来建构与从前完全不同的“下一代社会体系”通过2005年的调研,榧根勇教授一行认为:“丽江最适宜成为在‘新知’基础上建构‘下一代社会体系’的场所。
”他的根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纳西人传统的人与自然观、传统文化对水神灵的信仰和敬畏,还有丽江城乡传统的“水管理”体系,地域社会的水管理机制,比如“水管员”的职能等显然,榧根勇教授的观点,主要是基于传统的本土信仰体系和管理机制的自我调节所起的作用这样一个前提。
榧根勇教授还提出了一个“丽江的心”的概念他认为,人们通过和神(也就是和自然)的周而复始的相互作用来塑造“心”,而纳西人就是在长期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和智慧的引导下,塑造了独特的“丽江的心”他明确提出:“我认为,云南省是‘中国希望的土地’,丽江古城是‘中国的宝石’。
过去的丽江古城里,自然和人类之间不存在严重的矛盾”纳西人在自己的生活空间里对水的信仰变得非常强烈,形成了独特的水文化他认为,“建构丽江古城‘下一代社会系统’的时候,有必要进行全象限、全水准的考察仅仅因为能赚钱,就把纳西族由传统而来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只作为‘观光资源’来消费的话,这种资源很快就会消耗殆尽。
” 榧根勇教授对丽江的环境和用水文化等非常看重,把它视为还能实现他心目中那种“心与自然的一体化”、“心与自然良性互动”的人居环境的一个理想之地我认为,丽江厚重的水文化和纳西人关于爱水护水的文化观念和习俗,使进入丽江的很多国内外学者会有一种“明山秀水使人眼前一亮”的感受,从而深思丽江是怎么实现了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非常人性化的人居环境。
所以,如何维护和保持这样的人居环境,就成为丽江魅力能否持续的关键所在 当然,爱之深,就必然忧之切,榧根勇教授为首的调研组通过在丽江古城的调研,也发现了不少问题,除了我们现在忧虑的古城因游客多而负荷过重、居民外迁、民俗变迁等之外,他们作了不少非常严谨的研究。
比如,宫泽哲男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他们对丽江古城东、中、西3条河流的水质研究结果,他们分别在早中晚3个时间段,在几个固定的地点对3条河流的水质抽样分析,掌握了3条河流在1天内水质变化的情况,得出了明确的答案:古城在游客大量流动的白天时段,3条河流的污染是最严重的,特别是中河。
宫泽哲男客气地说,与包括日本的很多河流相比,丽江古城的水还是干净的,但从水质的测定分析来看,古城的河流有逐渐变脏的趋势,不可掉以轻心 我对这些日本学者所做的严谨的科学研究工作很钦佩,说真的,类似从不同时间段对水质进行严格的抽样分析而对污染的问题得出有量化数居的结论的严谨研究,我在国内还很少听到过。
他们的研究和结论,对我们是一种警示和启发他山之石 在爱知大学的学术讨论会上作最后评议的大泽正治教授提出自己的几个观点他说,我觉得丽江这样美的地方,应该有一些地方是不让游客去的比如在日本,有些山是禁止外人进入的,因为有人在那里修行,需要保持一种安静的环境。
大泽正治提出一个观点,即“丽江应该自己来选择游客,而不是叫游客随意选择丽江”,丽江应该有这样的眼光和行动他说,如果丽江的环境压力因为日益发展的旅游而越来越大,丽江会变成一个我不应该去的地方,因为不仅去的经济成本高,更重要的是环境成本也高,如果我去了,无疑将会给这个城市的环境保护增加一份压力。
在该校任教的原北大教授周星事后和我讨论,他觉得大泽正治的发言中,含有一些深刻的哲理,表达了个人对待一个美好的世界遗产地所抱有的一种敬重和想呵护的心情和态度,含有对游客应该有的一种呵护丽江的责任的呼吁 大泽正治的这个观点,与目前我国一些重要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比如布达拉宫、敦煌莫高窟、九寨沟等)逐渐控制游客流量的思路是相呼应的,与国际上比如不丹等国对游客的限量等做法也有一些相通之处。
我觉得,丽江古城在今后如何保持一种作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的保护和旅游发展之间的平衡机制,如何保护好丽江古城赖以吸引世界眼球的水环境、人文环境、日常状态的民俗味等,需要借助国内外专家的意见和观点看法,广采博纳国际国内做得好的经验,制定出自己的方式方法。
学术交流之余,我们还访问了日本的一些地方,其中包括与丽江市结为友好城市的日本旅游胜地高山市我对高山市保护古城历史街区的一些做法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里举几个例子——高山市政府非常注意和善于学习别人的经验,管理保护好自己的文化遗产。
在古街上,他们指着一家古色古香的民宅门口的一块牌子说,这是我们市长野守先生率团访问丽江时,把丽江古城政府有关部门给重点保护民居门口挂牌的方法学回来了,并很快付诸实施,把高山历史街区的一些老民宅挂上了类似的牌子。
我看到这些牌子除了写着“传统建筑物第142号”等之外,还写着“松阪家”等字样,透露出对住宅主人的一种尊重和鼓励的意味有的牌子上,还写着房屋设计者的名字 此外,高山市对本地老字号的产品的保护和推动发展也值得我们学习。
高山古街上,销售本地著名土特产品、工艺品的店铺很多,都是本地人在经营我们参观了著名的本地木雕“一刀雕”的店铺和当地的酒作坊,在酒作坊里可以看到酿酒的传统酿制器具,可以观看酿酒的过程,而且有详细的文字介绍等。
客人可以品尝酒,然后决定是否买此外,还有些传统的本地酿酒文化习俗也保留着,比如,如果酿酒作坊临街门面的屋檐下方如果挂着一个大草球,就表明这家的酒已经酿制成熟,顾客可以来买了据介绍,经过政府的鼓励和支持,如今高山市古街区的自产酒,已经成为广受大众欢迎的一种名牌酒。
这使我不禁想起丽江传统的窨酒纳西窨酒已经有500多年的酿制历史,留传着不少佳话,如俄裔作家顾彼得在其名著《被遗忘的王国》里对窨酒的种种描述渲染;还如英国女王在20世纪90年代访问云南时,本不想喝酒,但后来品尝了纳西窨酒后,竟连饮三杯……也许窨酒可能难与如今许多卖到天价的各种国内外名牌酒进行比较,但作为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的一种本地黄酒,如果像高山市的做法一样,将它与一定的文化包装、宣传、酿制的氛围和场景等联系起来,我想,窨酒还是有望成为一种丽江独有的地方特产。
有时,有的地方酒类名牌不一定完全靠口感等决定市场效益,更多的,是靠那种品尝一种“名气”和“品牌”的文化氛围,游客心理上,更多的是一种要品尝当地老字号品牌的愿望在驱动人们要情不自禁地消费这种酒我喝过不少国内外名酒,喝高山市的酒,就有这种体会。
我觉得,丽江古城的一些老字号品牌的保护、振兴和顺应时代发展的改进加工、推销,宣传等,应该是今后古城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丽江的图片由禹江宁摄影)增加几张照片:
图1:丽江市古城区党委书记周鸿向京都大学赠送纳西族东巴象形文书法对联,左起:综合地球环境学研究所副所长秋道智弥教授、周鸿、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教授,东方学研究部主任森时彦教授、综合地球环境研究所的中尾正义教授。
图3、纳西人周鸿、杨福泉、黄乃镇在京都大学的学术讨论会上。
日本学者在发言
图2: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教授、东方学研究部主任森时彦教授在主持学术讨论会。
图4:榧根勇教授在主持爱知大学的学术讨论会,中国留学生朱安新博士翻译。
图5:爱知大学国际中国学研究所副所长现代中国学部教授高桥五郎在学术讨论会上致辞。
丽江古城区周鸿书记在会上发言,介绍丽江古城的环境等情况
图7:杨福泉在爱知大学作题为《略论丽江古城的历史和地域社会》的学术演讲;
图8:在爱知大学的学术讨论会上,中日双方学者进行讲演后的讨论和评议;
在爱知大学与前来参会的我国民俗学家周星博士合影
考察千叶县农村时,与日本农民合影:
丽江的姐妹城——日本高山市古街道一瞥:
高山市传统酿酒作坊:
由于环境保护得很好,高山市街区流过的水非常清
高山市老街古色古香
日本文化旅游名城高山市一瞥
高山市老街区所见的传统建筑物国家保护标志此文载《 云南日报》2008年02月11日,更详细的叙述,可参考拙著《域外访学记》,云南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
杨福泉《域外访学记》,云南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
杨福泉:边陲丽江,何以成为拥有三个“世界遗产”的城市?| 东西问古城新读|徐霞客、方国瑜和洛克“相逢”的丽江日本的垃圾处理见闻(文、图)北海道的秋叶(文、图、曲)北海道小樽市“运河社区文化遗产保护”的启示(文、图、曲)
“微型国家”拉东尼亚之行(文、图)瑞典访学记(文、图、曲)斯里兰卡世界文化遗产狮子岩感怀(文、图、曲)世界文化遗产印度大吉岭铁路与火车散记(文、图、曲))来到泰戈尔故居(诗、图)印度洋边曼想—巴厘岛行吟(文、图、曲)
情人崖畔——巴厘岛片段(文、图、曲)悲欢海神庙—巴厘岛片段(文、图、曲)在圣泉寺—巴厘岛片段(文、图、曲)佛国老挝感怀(文、图、曲)在万象香昆寺(老挝记之四)(文、图、曲)老挝访学记(文、图、曲)在老挝泛舟湄公河(文、图、曲)
访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和东安格利亚大学(文、图、曲)到法国东方语言文化学院讲演(文、图、曲)德国科隆大学忆旧(文、图、曲)德国名校帕绍大学印象(校园记)(文、图、曲)走进“没有墙和门的博物馆”——意大利乡村生态博物馆的启示(文、图、曲)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访学记(文、图、曲)美国纽约举办纳西东巴文化展览和纳学国际学术会议(文、图、歌)云南民族文化再次走向国际舞台(文、图、曲)在瑞士举行的国外首次东巴文化展述评(文、图、曲)《东巴教通论》简评2则(文、图、曲)
《东巴教通论》(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后记、封面、目录等《纳西族与藏族历史关系研究》第三版本后记(封面、目录)《纳西族文化史论》目录和封面《忠臣雅士:木增》(云南百位历史名人传记丛书,目录、后记等)
《杨福泉论文选》(前言、封面、目录)《杨福泉作品选集》自序与后记(文、图、曲)《大江高地行——从云之南到青藏高原》(前言、后记、封面、目录)读故土(《寻找丽江之魂》前言)改革开放给了我走出国门治学的机会(《域外访学记》代序)(文图)
东巴文献及其当代释读刊布和创新(后记、封面、目录等)中华民族文化大系《玉龙彩云.纳西族》前言、封面、目录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武定彝族聚居区卷》(后记、目录等)云南国家公园社区带动研究(封面、目录、后记)
探访木增的遁世之所(《忠臣雅士:木增》选载)异乡客融入的乐土(《古王国的望族后裔》节选)(文图曲)转:立足本土走向国际的少数民族学者——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杨福泉研究员简介杨福泉简历和论著简介(论著封面)学人访谈|杨福泉:单一文化很难促进社会繁荣
杨福泉 李世武 :民族艺术的滋养与国际视野的形成——人类学家杨福泉教授访谈录转:立足本土走向国际的少数民族学者——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杨福泉研究员简介治学之路上的一些体会和感悟(文、视频)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丽江人文环境描述(人文环境怎么描述好)一篇读懂
纪念丽江古城申遗成功25周年。此文载《 云南日报》 ,《云南日报》按:日本两所著名大学分别举行国际学术研讨会,学者们对丽江古城的…
-
丽江人文环境描述(人文环境怎么描述好)干货分享
丽江:云南的古镇明珠,融汇自然与人文韵味丽江丽江,坐落于中国云南省西北部,是云南的文化古镇明珠,融汇了丰富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韵味。作…
- 丽江人文环境描述(村里人文环境描述怎么写)不要告诉别人
- 丽江人文环境描述(村里人文环境描述怎么写)快来看
- 丽江人文环境描述(人文环境特征怎么描述)不看后悔
- 丽江人文环境描述(丽江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学会了吗
- 丽江人文环境描述(丽江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学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