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科的重要性英语作文:人文学科的重要性英语作文150字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概念最早出现于1956年,然而直到最近,它才真正迎来爆发式的发展并进入公众视野。2017年被全球众多主流媒体称为“人工智能元年”,它标志着人工智能从此走出实验室、开始广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概念最早出现于1956年,然而直到最近,它才真正迎来爆发式的发展并进入公众视野2017年被全球众多主流媒体称为“人工智能元年”,它标志着人工智能从此走出实验室、开始广泛参与我们的生活。
同年底,我国工信部发布《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宣告“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国策随后,社会各界对人工智能的关注与讨论持续升温。
本文想要探讨的问题是,面对正在到来的、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时代,人文学科该何去何从?文理交叉融合是人文学科发展的新方向关于这个问题,教育界已经率先给出了答案2019年4月底,教育部宣布正式启动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版”,全国高校开始积极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其中“新文科”涵盖心理学、经济学、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和历史学等学科,而其“新”之所在就是要把握好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要求,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与新科技革命交叉融合。
文理交叉融合的核心内涵也指出了人文学科拥抱新技术时代的必由之路应该说,自从上世纪后半叶开始的这一轮信息技术革命,迈出了用计算机处理语言文字这一人类主要信息交流媒介的步伐,所谓的文理融合就已经开始了但是在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新文科”建设对于文理交叉融合必然会提出新的要求。
文理交叉融合,是人文助力科技,还是科技辅助人文?我国于1981年推出《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GB2312-1980),之后几十年间陆续涌现出多种多样的汉字输入法,在某种意义上说都是计算机科学与语言学交叉合作的结果,是人文学科助力科技发展的典范。
遗憾的是,这种融合方向似乎并没有得到扩展深化相反,近年来蓬勃兴起的“数字人文”(Digital Humanities),是以引进新媒体、算法和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来促进人文学科的全新发展为己任,比如各种大型数据库的建立以及敦煌、故宫这些国宝级馆藏文物的数字化工程等,都是文理交叉融合已取得的丰硕成果。
但我们需要看到,这种“融合”目前的主要思路在于,探索各种数字信息技术在人文学科知识生产、传播与教学中的创新性应用路径与方法,为传统人文学科的教学和研究提供方法、工具和平台等换言之,“数字人文”是以“人文”为目的、以“数字”为手段的。
由此带来的一个问题是,由于能满足上述要求的技术门槛相对较低,一方面导致人文学界关注科技领域的深度和敏感度有所欠缺,另一方面科技界也很难真正重视与人文学科的合作人工智能时代,需要人文学科更积极地助力科技发展。
笔者认为,人工智能时代需要真正深度的文理融合,这种融合不能只是人文学科单方面对先进技术手段的需要,在更深层更根本的意义上,它也是科技本身发展的需要人工智能与此前所有技术革命的区别在于,它不再仅仅在工具理性层面发展技术为人类服务,而是把模拟、改造和改变人自身作为技术发展的方向。
这就必然涉及对人的本质的理解问题,进而影响到人类文明的各个方面因此,无论是“AI”(人工智能)还是“IA”(智能增强),当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需要人文学科的介入,以保障技术的发展不会偏离为人类服务、使人类生活得更好的宗旨,不会给人类文明带来本质性的困境或伤害。
在此意义上,当前正在被自动驾驶、智能医疗等技术“逼”上议事日程的技术伦理等问题,只是人文学科成为人工智能技术之“刚需”的第一步人文学科积极、深入、全面地介入新科技革命,是未来时代的必然趋势人文学科“反哺”科技,文学与美学或有妙用。
那么,在正在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除了为技术发展套上伦理规范的“笼头”,人文学科还可以在哪些领域发挥更具建设性的作用呢?笔者大胆提出以下两种设想一是文学与虚拟现实技术(VR)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正式出现的虚拟现实技术,今天已经进入快速发展和广泛运用阶段。
我国自2017年开始在全国高等院校大力推广“国家虚拟仿真教学实验项目”申报工作,到2019年已有数百个项目得以立项建设,项目的学科分布也从最初仅限于理、工、农、医科类逐渐扩展到新闻学、心理学、教育学以及文学、历史等众多人文社会学科领域。
这意味着,虚拟仿真技术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信息化转型的重要手段不过笔者认为,人文学科如果仍然只是采取“拿来主义”策略、用现有的虚拟现实技术辅助自身教学,可能错失真正融入甚至引领技术发展的良机虚拟现实技术的实质是“创造”出现实中并不存在的虚拟世界,而“创造”或“虚构”一个世界恰恰是文学自古以来就有的特殊功能。
优秀长篇叙事文学如史诗、小说、戏剧等能够营造出一个非现实的世界,这个世界虽然只以文字的方式被表现出来,只存在于作家和读者的想象之中,但它可以是无比完整、真实和富有魅力的创造出这样的世界也是虚拟现实技术的目标,一些优秀的大型电脑游戏所创造的世界完全可以媲美文学世界。
目前虚拟现实技术的热点仍然集中在传感器的不断改进上,但事实上,该技术的关键领域并不是传感器,而是动态建模和三维图形展示等传感器相当于一个交通工具,但重要的不只是工具,而是这个工具将要把我们带向一个怎样的世界。
在虚拟现实动态建模技术中适当引入文学千百年来所积累的关于“虚构”或“叙事”的某些技巧和原则,将会更好地帮助虚拟现实技术建造出符合人类特定价值理念、审美取向、情感体验和认知习惯的产品,以确保新技术在为人类提供更好的教育、娱乐、社交或其他公共服务的同时,能够始终坚守、维护和提高我们的文明境界。
二是美学与情感算法情感算法是指一种能感知、识别和理解人的情感,并能针对人的情感作出智能、灵敏、友好反应的计算系统,该系统能赋予计算机像人一样观察、理解和生成各种情感特征的能力情感是作为高等智慧生命的人类所拥有的基本特性,不仅是人类个体存在的方式,也是社会体系和各种文明成果的催化剂。
正因如此,情感识别与情感设计技术是人工智能向高级形态发展必须跨越的关键性步骤,也是当前广受关注的热点领域目前这一领域已经发展出较为普遍的文理融合模式,主要是借助心理学相关理论,在人类的表情、心跳、呼吸等各种生理信息与心理学意义上的不同情感类型之间建立起可靠联系,再通过模拟神经元信号和传感器技术的运用,以期最终让机器拥有识别、理解和表达情感的功能。
笔者认为,除了心理学、情感算法的研发,可能还需要美学和伦理学的参与,因为后者不仅可以帮助计算机技术对人类极度复杂的情感世界进行细致的分类和定性研究,更重要的是,这两种人文学科对情感的研究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因而可能起到保障人类对机器的情感设计遵循人类文明求真、向善、爱美之正确方向的作用。
其中美学的参与尤为重要,因为在现代美学视野中,人类的审美行为同时关联于感官认知、理性判断和情感生成,被视为人类对抗技术统治和人性异化,维护人与自然、他者之间和谐关系的唯一途径人工智能的情感设计,归根到底仍然是对人类情感生成机制的模仿,在该设计中加入来自美学与伦理学的价值取向,应该是预防人工智能违反人类文明基本法则的一种可能方案。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倡导文理融合的“新文科”建设思路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人文学科不仅应该乘此东风,借助新科技更新自身的研究范式,打开全新的研究视野,取得更好成绩,更应该积极主动地关注已经触及人文学科核心内容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为飞速发展的技术保驾护航,从而在面向未来的新技术时代发挥更具建设性的作用。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教育报》2020年12月17日第8版 作者:宋旭红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人文学科的重要性英语作文:人文学科的重要性英语作文150字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概念最早出现于1956年,然而直到最近,它才真正迎来爆发式的发展并进入公众视野。2017年…
-
职业经理人文凭:职业经理人学历
职业经理人是具有良好的品德,能够运用所掌握的企业管理知识、方法和手段,以及所具备的经营管理企业的综合领导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 中国人文与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院大学
- 招聘蓝领工人文章主旨:招聘蓝领工人文章主旨是什么
- 人文学散论:文学散论上海文艺出版社
- 安陵容同人文晋江:安陵容续写
- 东师人文学院官网选课:东师人文学院官网选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