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石油工人文案:石油工人有力量原唱

  • 来源:互联网
  • |
  • 2024-12-0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1956年5月,新疆准噶尔盆地克拉玛依地区发现大油田的消息传遍了全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打出的第一口高产油井,已被证实是一个很有希望的大油田。

石油工人文案:石油工人有力量原唱

 

△1958年9月,朱德视察克拉玛依油田,看望三八女子钻井队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1956年5月,新疆准噶尔盆地克拉玛依地区发现大油田的消息传遍了全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打出的第一口高产油井,已被证实是一个很有希望的大油田。

当年27岁的建工部文工团创作员吕远看到这个消息后十分振奋,他决心为新中国的石油工业写一首赞歌,但和很多人一样,他连克拉玛依在哪里都不知道

△音乐家吕远吕远:我在内部看到一个材料上写的是,克拉玛依打出了第一眼高产井砰!一下子出油了啊呀,因为你搞创作么,就一定要写,写《克拉玛依之歌》!当时也没有材料,也不知道克拉玛依在哪1958年,克拉玛依油田进入正式开发,当年7月,油田上成立了新中国第一个女子钻井队,21岁的吴淑华担任了女钻指导员。

吴淑华:和男同志全部一样,男同志干什么我们照样干什么井打完了要固井,一袋水泥50公斤的,每人肩上扛一袋,怀里抱一袋,一路小跑,一刻都不能停,一停那井就报废了哦呦!那个出油太兴奋了!互相朝脸上抹,你朝我脸上抹,我朝你脸上抹,国家太需要油了!。

也是那一年,吕远背着心爱的六弦琴来到兰州炼油厂工地在这里,吕远近距离接触到了炼油工人,也被火热的劳动场面深深感染虽然他还没有实地到过克拉玛依,但当时广播、报纸不时播发的有关新闻,让吕远很受鼓舞在兰州炼油厂工人的描述中,克拉玛依没有水,没有草,连鸟儿都看不到,但那里有热火朝天的厂房,有一群为梦想奋斗的年轻人。

听着这些讲述,吕远把对克拉玛依的梦想和痴迷试着用六弦琴弹唱出来,一首《克拉玛依之歌》逐渐成型

△克拉玛依油田三八女子钻井队合影《克拉玛依之歌》:当年我赶着马群寻找草地,到这里勒住马我瞭望过你,茫茫的戈壁像无边的火海,我赶紧转过脸,向别处走去……随后,吕远把歌曲交给了歌唱家吕文科,吕文科在北京首演,唱了这首《克拉玛依之歌》。

1959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次播放了这首歌曲,从此,《克拉玛依之歌》迅速传向祖国的四面八方

△《克拉玛依之歌》创作者吕远(左)和原唱吕文科吕远:这首歌写出来以后,反映了当时新中国大家都在希望的一种,中国富强,中国要现代化所以这首歌很快就流传开来了《克拉玛依之歌》早已唱遍了神州大地,但直到1985年吕远才第一次来到克拉玛依。

2008年克拉玛依建市50周年之际,吕远将珍藏了50年的《克拉玛依之歌》手稿捐赠给了克拉玛依市他深情地说,这手稿应当属于这里的石油人,是他们为国争光的豪迈气概给了我创作的灵感

△克拉玛依市地标“克拉玛依之歌”雕塑,民间俗称“火凤凰”《克拉玛依之歌》:我要为你建设再加把力气,啊克拉玛依克拉玛依,让那大西北变得更美丽。啊克拉玛依,克拉玛依,啊克拉玛依,我爱你……

△今日克拉玛依克拉玛依油田的开发让新中国一举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为刚刚起步的国家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能源支持而一首《克拉玛依之歌》,激励了几代克拉玛依人在戈壁荒原上奉献青春,也唱出了新中国石油工人的豪情壮志,至今仍充满着鼓舞人心的力量。

用声音记录中国监制丨高岩策划丨武俊山 李谦主笔丨李谦 韩雪播讲丨长悦统筹丨朱星晓 王泽华制作丨单丹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