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人文之道: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
1915年,《青年杂志》创刊,陈独秀在首刊中以《敬告青年》、《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等文章比较东西文化,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无论是形式主义、结构主义、还是欧美新批评主义,通过“比较文学”将不同民族文学的内在有意识地联系起来。

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比较文学”什么是“比较文学”?据QS世界大学排名第125位的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系的介绍:即用比较的方法,允许你学习世界各地的文学作品,并结合其他文化和艺术作品(电影、音乐、绘画、哲学)探索文学,是指跨越国界和语言界限的文学比较研究。
《比较文学史》:从确立文学研究的学科地位这个意义上来说,比较文学作为一个边缘实践起到了重要作用比较文学的核心概念“比较”从何而来?如今也一致是文学研究领域经典学术讨论话题在最近关于“世界文学”主题的研究中,歌德经常被认为是“比较文学”这个术语和围绕它的话语的鼻祖。
而德国哲学家,历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威廉.荻尔泰说:人文学科的真正知识是对世界观之间的差异,进行有意识的比较之后的理解

威廉.荻尔泰比较的陷阱1915年,《青年杂志》创刊,陈独秀在首刊中以《敬告青年》、《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等文章比较东西文化,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在《敬告青年》中,陈独秀认为东西文化的差异为“奴隶”与“自主”、“保守”与“进步”、“退隐”与“进取”、“锁国”与“世界”、“虚文”与“实利”、“想象”与“科学”的差异,将人权和科学视为西方现代之文明的支柱,积极倡导中国之文化实现西方化。
在《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中,陈独秀又将东西方文化差异概括为“个人”本位与“家族”本位、“法治”本位与“感情”本位、“实利”本位与“虚文”本位的差异:西洋民族以战争为本位,东洋民族以安息为本位西洋民族以个人为本位,东洋民族以家族为本位。
西洋民族以法治为本位,以实利为本位;东洋民族以感情为本位,以虚文为本位主张将“爱平和尚安息雍容文雅之劣等东洋民族”的民族性革除于中国,并宣扬“以个人本位主义,易家族本位主义”陈独秀认为儒家的三纲五常和西方的自由平等为东西文明的分水岭,三纲五常和现代的共和政治水火不容。
与《新青年》观点对峙的《东方杂志》的回应:主编杜亚泉即以笔名“伧父”发表一系列文章比较东西文化之差异以反驳陈独秀等人杜亚泉之《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一文认为:东西文化之差异并非古今文明之别,而是性质的差异,其差异是历史社会进化的产物,并以“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来概括中西文明。
综而言之,则西洋社会为动的社会,我国社会为静的社会由动的社会,发生动的文明,由静的社会发生静的文明两种文明各现特殊之景趣与色彩,即动的文明具都市的景趣,带繁复的色彩,而静的文明具田野的景趣,带恬淡的色彩。
二者应当动静互补、取长补短1918年春夏之交,杜亚泉所编辑的《东方杂志》发表钱智修《功利主义与学术》、杜亚泉《迷乱之现代人心》、平佚所译之《中西文明之评判》三篇文章《迷乱之现代人心》认为大规模输入西方文化使得中国国是丧失、精神界破产,应当用儒家思想整合西方文化中对中国有利的部分,从而发扬光大中国文化。
《功利主义与学术》则认为西方文化对中国影响最大者为功利主义,对中国文化学术危害最大者也是功利主义《中西文明之评判》则介绍了等西方学者对辜鸿铭的德文著作《中国国民之精神与战争之血路》和《中国对欧洲思想之辩护》的评论,辜鸿铭的两部著作得出结论认为以孔子的伦理为代表的中国文明优于西方的物质文明。
为什么要“比较”?一,文学增长原则狄尔泰认为阐释学的主要问题是:作者和读者的历史和文化立场之间的差距,是一个历史性的比较匈牙利比较学家雨果·梅尔茨尔(1846-1908)和爱尔兰律师兼文学学者哈奇森·麦考利·波斯内特(1855-1927)都被公认为现代比较文学学科的先驱人物。
波斯内特的“文学增长原则”:真正科学的文学研究不应该是关于“完美”的研究,而是应该描绘出不同的文学模式与人类社会进化的不同阶段相对应的方式

二,与唯物主义重商主义的冲突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达尔文主义者托马斯·亨利·赫胥黎提出,他认为应用自然科学对文化、工业和社会的贡献远远大于人文科学可以说现代学术文学研究是在自然科学施加的压力下发展起来的文学分析,现在就像在十九世纪后期一样,仍然是一项充满价值的目的论和意识形态的事业。
比较的意义“我们不是唯一拥有真理的人”,找出同一性和差异性,为了社会的进化波斯内特的“文学增长原则”认为与所谓“原始”社会的氏族经济和农业经济向欧洲先进经济的演变有关根据波斯内特的观点,只有后一种社会能够发展经济和社会条件,在这种条件下,个人的生活和权利将被视为优于氏族或团体。
文学的增长原则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其本质上是:进化与发展这对相互作用力的作用是我们如何利用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来克服挑战、学习和改进进化而发展起来的如:美国比较注重在相同的历史条件下不同民族文化的比较找出异同及缘由,以找出共同的规律。
而法国注重一国文化对另一国文学的影响在全球文学不断进化的阶段,“世界文学”的欧洲中心主义预示着我们“远距离阅读”的必要性,东审西审,好过东张西望。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比较文学:人文之道: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
1915年,《青年杂志》创刊,陈独秀在首刊中以《敬告青年》、《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等文章比较东西文化…
-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官网: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官网招生
哲学系目前有专任教师25名,其中长聘教授15名,教授1人,长聘副教授3名,准聘副教授5名,助理教授1人;…
- 四川大学人文大讲堂:四川大学人文大讲堂视频
- 齐铁嘴同人文bg:齐铁嘴和原创女主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匠成楼: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匠成楼一楼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匠成楼: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匠成楼一楼
- 骂人文明:骂人文明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