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人文奇观的资料:人文奇观的资料怎么写

  • 来源:互联网
  • |
  • 2024-12-06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第一次听说泉州这座城市,还是小时候在教科书上,但没有留下什么印象,此次到来到福建,对于泉州这个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一定要实地看看。

人文奇观的资料:人文奇观的资料怎么写

 

第一次听说泉州这座城市,还是小时候在教科书上,但没有留下什么印象,此次到来到福建,对于泉州这个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一定要实地看看此行感悟颇多,其中之一就是这里对“举头三尺有神明”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拜拜”文化很是流行,每到一处都能切身感受到“拜拜”文化的影响深远,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闽南民众日常生活的精神格局。

宋代,泉州借助滨海的地理优势,令人惊奇的获得马可波罗笔下的“东方第一大港”的美名,这里也是中国唯一一座世遗城市,具有“东方文化之都”美誉,海内外宗教文化交汇的泉州,如今已是一座“世界宗教博物馆” 泉州历史上多元的族群构成,曾蕴育了多元宗教、多种信仰和平共处的人文奇观,源于中国本土的道教,民间信仰蓬勃发展。

宋元时期,当地人以广阔的胸襟,包容的态度,接纳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而来的各国人民以及他们带来的各种宗教信仰: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摩尼教等等,在泉州百花齐放、和谐共存今天这座城市拥有大量历史遗存,包括清真寺、印度教神庙石刻以及泰米尔文和阿拉伯文的碑刻。

随着社会的变迁,在泉州,有的外来宗教被传承下来,如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有的虽消失在岁月中,仍遗留建筑碎片,可追忆过去的繁荣,如印度教、犹太教;有的则被本土文化吸收,变成本土化的信仰,如佛教、摩尼教等。

本土化的儒道释和民间信仰融为一体,和谐相处的民俗宗教,形成了闽南宗教文化最典型的特征,这一信仰体系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如宗教建筑、戏曲演艺、民俗活动等等,在闽南人的精神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多元宗教和谐相处,形成了泉州独特的人文奇观。

200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泉州设立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泉州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这些宗教在当地人的精神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凝聚海内外泉州人以及泉州与世界的交流中发挥重要的纽带作用,从而得到了世代传承,成为当代社会无比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闽南人广泛的民间信仰,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征,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生育女神、冥厉瘟神、禅道神仙、忠义圣贤、水神、海神、财神、戏神、乐神、医神等众多神祇同时存在于闽南各地,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可以同时信多种神袛,一个乡村也可以有多个不同的地方保护神,但是保佑健康平安,渴望美好生活是共同追求。

这里的开放和繁荣,不仅体现在政治和经济,也体现在文化的包容性和多元化,尤其在泉州,曾经有的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犹太教、摩尼教、佛教、道教、儒教、民间信仰等十多种宗教同时存在的人文景观,在其他地区很难见到,这里不同宗教之间相互借用、相互影响的烙印处处可见。

这里有世界闽南文化展示中心、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华侨博物院。

这里有福建省规模最巨的佛寺——开元寺,始创于唐垂拱三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尤其著名的是东西两塔,东塔名为“镇国塔”(见图5),通高48.24米,高于西塔,西塔通高44.06米,这两个塔现在都改为石塔。

这里有中国现存最古的清真寺——清净寺,这座清净寺建筑造型精美,形式奇特,结构别致,雄伟壮观,是一座我国现存最早,独具古阿拉伯伊斯兰建筑风格的清真古寺,是中国人民与阿拉伯人民深厚友谊和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是1961年国务院颁布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为中国的十大名寺之一。

这里有文庙及学宫,是体现宋元泉州多元社群的代表性遗产要素现存左学右庙的格局形成于宋代,坐北朝南,包括文庙、学宫两组建筑泉州府文庙及学宫是泉州精英群体的象征,这一群体在宋元海洋贸易的推动和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古代泉州文教昌盛、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反映了海洋贸易给泉州带来的经济和文化繁荣。

这里有一个泉州与斯里兰卡海上丝绸之路友好关系的图片展,中国与斯里兰卡之间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史不绝书,传诵至今,衷心希望泉州与斯里兰卡海上丝绸之路更续历史文脉,谱写时代华章。

这里有崇武解放军庙,供奉27位参加解放战役而牺牲的解放军神像,可谓闽南造神习俗的延续,这也是我们第一次见到解放军庙。

我们来时这里有的建筑正在修缮,没能走进其中细细品味,留下些许遗憾#实话实说##旅游#​#头条旅游#​#旅游带给你最大的好处是什么#​#旅游感悟#​#生活日记#​#日常生活分享#​#退休的多彩生活#​#日常生活随手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