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深呼吸徐志摩:人文深呼吸一共有多少期
“女友里,叔华是我的同志。”1926年,诗人徐志摩经常和文友这样说。但几年后,随着他在一场空难中殒命,牵出了他的“百宝箱”事件:因为他生前把装有自己隐私的百宝箱,交给凌叔华秘密保管。顷刻间,凌叔华成了舆论焦点。
“女友里,叔华是我的同志”1926年,诗人徐志摩经常和文友这样说但几年后,随着他在一场空难中殒命,牵出了他的“百宝箱”事件:因为他生前把装有自己隐私的百宝箱,交给凌叔华秘密保管顷刻间,凌叔华成了舆论焦点。

01凌叔华是民国时期的女作家和画家,她与冰心和林徽因并称为民国“三大才女”凌叔华1900年出生于北京名门望族,书画世家,家境优渥,家住著名的史家胡同凌家大院凌叔华的父亲凌福彭是两朝元老,饱读诗书且擅长绘画,经常召集些上流社会的文人雅客来家里集结,谈诗论画,使得凌叔华从小就受到书画和笔墨的熏陶,对古诗词歌赋和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
凌父还是个成功的富商,家里有4房姨太太,凌叔华的妈妈就是他的四姨太凌家人丁兴旺儿女成群,凌叔华在凌家孩子辈里排行第十,仆人们都叫她“十小姐”由于父亲重男轻女,她在家里很少受到关注,这也为她学画画提供了良机。
凌叔华平日里总是静静地盯着墙上的名人书画看,还自己暗自模仿着写写画画,加上她的绘画天赋,很快就仿画了好多名人作品,令母亲啧啧称赞。

不承想,凌叔华的写写画画竟成了她的人生转折点有一天,她家的一位访客,看到她画的画后大加赞赏,父亲这才注意到自己这个4、5岁的小女儿,画得非常不错,他非常高兴,立即请来了满清时期慈禧的画师缪素筠,作为凌叔华的绘画启蒙老师,教授女儿画画。
自从凌叔华的绘画天赋被父亲发现后,父亲就开始重点培养她,又先后为她请来了知名画家王竹凌、郝漱玉和齐白石,分阶段来指导女儿的绘画技法,凌叔华因此进步飞快多位画界名人的点拨,加上凌叔华自身的绘画天赋,后来成就了一代才女的超凡绘画技艺。
此外,父亲还注重女儿文学造诣的培养每当家里有文豪、作家和书法家来访时,父亲总是让她在场聆听,客人走后父女俩还要谈论一番,这对凌叔华文学修养的积累帮助很大少女时代的凌叔华,在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读书的时候,她的作文经常在学校刊物上发表,显露出超乎寻常的写作才华。

1922年,22岁的凌叔华考入了北京大学预科班,与冰心是同学后在父亲的授意下,转入了外文系,主修英文、法文和日文,这为她日后出版英文体的自传小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年后,凌叔华的第一部白话文小说《女儿身世太凄凉》,在《晨报》编辑陈西滢的帮助下发表了,这是她初入文坛的处女作,一经发表便广受关注。
但是令凌叔华意想不到的是,这竟然是自己孤寂余生的起点凌叔华在不断发表文学作品的同时,也在广泛汲取其他文友的作品精华,她经常在《努力周报》和《南开半月刊》上,看到诗人徐志摩发表的诗词和译作,文笔流畅,意境优美浪漫。
她萌生了想结识徐志摩的愿望不久印度诗人的访华,使她如愿以偿

021924年4月,印度诗人泰戈尔应邀访华,接待场所便设在凌家大院的“京城第一客厅”凌家的“十小姐”凌叔华,作为东道主,首当其冲加入到了接待泰戈尔的名人雅士行列中受邀参与陪同泰戈尔的,都是书画界的知名人士。
其中,才女林徽因和诗人徐志摩,担任泰戈尔的翻译,陈西滢是接待活动的组织者,凌叔华作为客厅的主人,第一次在社会名流和外国友人面前,展现了自己的文学修养和绘画才能她不仅与泰戈尔用英文进行交流,还将父亲珍藏的名人字画,拿出来与众人共赏与品评。
她的文采与学识,得到泰戈尔和众多名人雅士的一致赞赏

诗人徐志摩虽是初识凌叔华,却被她的文采所吸引,称她是中国的“蔓殊菲儿”(蔓殊菲儿是英国著名的女文学家)徐志摩对她似乎有说不完的话,凌叔华也被诗人幽默、风趣、儒雅的绅士风度所吸引徐志摩曾狂热追求过林徽因,但被林徽因果断拒绝,令徐志摩暗自神伤。
时下恰逢泰戈尔访华,他和林徽因同时担任翻译工作,他又有幸与心中的女神共处了,心中是既甜蜜又痛苦然而,此时又结识了美丽儒雅、比自己小3岁的富家才女凌叔华,徐志摩心里有了很大的慰藉泰戈尔访华结束后,徐志摩决定陪同泰戈尔去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访问,为他做翻译,历时6个多月,以抚平自己内心的感情创伤。

这期间,徐志摩给凌叔华写了80多封信,述说自己内心的忧伤25岁的凌叔华也给诗人回信,抚慰他那颗受伤的心两人之间彼此这么密集的书信往来很是超乎寻常,绯闻也由此产生,说二人有暧昧关系每当此时,诗人就辩解说:“女友里,叔华是我的一个同志”。
换言之,就是说凌叔华是他的红颜知己;而反观凌叔华,她也从未承认过这段感情,一直解释说:“我对志摩向来没有动过感情”但是后期,在凌叔华的英国情人朱利安的自传里,有记载凌叔华曾经和朱利安说过,她爱过徐志摩这个说法和凌叔华的结婚时间以及离世前的状态相互印证,她确实爱过徐志摩。
徐志摩博学多才,在诗歌、散文、小说、翻译和绘画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他平生从不给别人的作品作序,却独为凌叔华的小说写了序文,这也是人们猜测他俩关系暧昧的原因之一。

徐志摩陪同泰戈尔游历欧洲之前,把一个装有自己私人信件和手稿的箱子,秘密交给了凌叔华,并对她说:“如果我一旦回不来了,请你根据这些材料,帮我写自传,你最懂我,你是最合适给我写自传的人”他还特别叮嘱凌叔华,千万要保守这个秘密。
这就是“百宝箱”由来03当时,人们对徐志摩的离开就有一种猜测,说他是出国躲避风头去了,他因为追求好友的妻子陆小曼,而迫使好友离婚让妻,导致他在文坛圈子里和家族内,受到漫天的口诛笔伐凌叔华当时还为诗人辩驳,她不相信,才子徐志摩会干出夺好友妻的不耻之事。
直到她去找陆小曼闲聊,陆小曼亲口证实了此事,她才相信传言是真的,随即便减少了和徐志摩之间的书信往来内心失落的凌叔华,为了显示名门闺秀的自恃清高,很快就接受了一直在追求自己的陈西滢的求婚殊不知,这种补缺式的情感游戏,既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当凌父知道女儿的想法后,非常赞同,他根据女儿想尽早结婚的意愿,在女儿的同意下,把婚期定在了1926年7月,又把凌家大院带有28间院落的后花园,送给女儿做陪嫁据史料记载,徐志摩和陆小曼的订婚日期是1926的8月14日,农历7月初7,中国的情人节。
从时间节点上看,凌叔华把自己的结婚日期,定在徐志摩订婚日前的1个月,似乎在向世人宣告:我从来没有对徐志摩动过心,我爱的人是陈西滢当年凌叔华和陈西滢二人的婚礼,被世人羡称为“才子佳人,佳偶天成”,但是真相却令人哀叹唏嘘不已。
凌叔华本是高门巨族的大家闺秀,性格外向,喜欢浪漫,而陈西滢虽然文笔如行云流水,但性格内向,不善言谈,骨子里还依然保留着大男子主义的封建思想,认为女子婚后,就应该静待家中,相夫教子。

而凌叔华结婚后,不仅经常召集文友、画客到自家书房谈诗论画,还经常去外面交际陈西滢虽看不惯,但毕竟是住在凌家陪嫁的大宅院里,他也不好说什么,只能保持缄默可是他内心的不满却在与日俱增1929年,陈西滢被调到武汉大学任文学院院长,凌叔华带着女儿随同前往,从此离开了自己的故居凌家大院,来到了陌生而遥远的城市武汉。
新环境也拉远了二人心里的距离武汉的新居室狭小,根本无法和凌家大院相比,凌叔华很不适应陈西滢的教学课程又安排得比较紧,夫妻俩共处的时间很少,二人的感情逐渐淡薄和疏远,凌叔华内心寂寞难耐直到1935年,一位年轻的英国诗人朱利安的到来,点燃了凌叔华的浪漫情怀。
朱利安比凌叔华小8岁,是被陈西滢聘来武汉大学教授英国文学的。

他来自英国一个很著名的家庭,他的母亲是位著名的画家,他的姨妈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著名的现代文学大师和小说家,朱利安带着诗人的浪漫和满身的潇洒帅气,出现在了凌叔华眼前,她的心在狂跳04朱利安看到眼前这位“中国才女作家院长夫人”,说着流利的英文与他交流,还对他倍加照顾,一种由衷的亲切感油然而生。
二人经常在一起探讨文学和诗词,朱利安还把凌叔华介绍给自己的姨妈,凌叔华经常与伍尔夫互通书信,探讨文学,这让凌叔华感到无比畅快和朱利安频繁地接触与共同的文学爱好,凌叔华感到越来越离不开朱利安了,不久二人超越了朋友界限,发展为情人,最终被陈西滢发现。
为了保护妻子的声誉,他给了凌叔华三个选择:第一,离婚;第二,分居但不离婚;第三,与朱利安分手回归家庭。凌叔华选择了离开朱利安,回归家庭。

按照常理,婚内出轨的凌叔华,对丈夫的宽容和谅解应心怀感激,回归家庭后,更应该努力营造和谐的夫妻关系,对丈夫更加呵护才对,可是凌叔华没这么做这兴许是豪门才女与生俱来的孤傲吧,凌叔华反而觉得自己追求真爱没有错,是错误的婚姻限制了自己追求真爱的权利!若选择离婚,会毁损家族和自身的声誉,她没有这个勇气!她不得已只能选择回归家庭。
从此以后,他们夫妻间的裂痕更加深了,持续过着貌合神离的日子朱利安被迫辞职后回到了英国,为平复感情创伤,自愿报名参加了“国际纵队”,赴西班牙参加了反法西斯战争1937年7月,在马德里保卫战中牺牲,时年29岁。
得到消息的凌叔华,在丈夫陈西滢的陪同下,赶去英国参加吊唁,见到了朱利安的姨妈伍尔夫,凌叔华暗自向伍尔夫倾诉了她对朱利安的思念之情。

伍尔夫鼓励凌叔华以文疗伤,建议她用英文写出自己的故事,告诉她只管用英文把自己的故事写出来,语法方面的问题,她帮助修改就这样,1953年,凌叔华用英文撰写的自传体小说《古韵》,在英国发表了,当年就成为英国畅销书,凌叔华也因此成为了第一位征服欧洲的中国小说家。
参加完葬礼后的二人回到国内不久,陈西滢就被调往巴黎工作,凌叔华选择和女儿留在伦敦生活从此,这对才子佳人开启了各自的独居生活1956年至1968年间,凌叔华常年奔波于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加拿大等国家任教,教授中国近代文学,她用这种方式使自己忙起来,同时也是在逃避与陈西滢的婚姻生活。
陈西滢1966年退休后一直侨居伦敦,于1970年在伦敦病逝,享年74岁。得到丈夫病逝的消息后,凌叔华立刻赶到伦敦为他办理后事,并将丈夫的骨灰带回老家江苏无锡安葬。

05晚年的凌叔华选择侨居在伦敦,可能是因为怀念她爱的人朱利安和丈夫陈西滢的缘故吧,伦敦有这2个男人的生活印记,但她常常也会倍感孤独她在和友人巴金、冰心等的通信中,无数次地表达了想回到北京安度晚年的愿望,那里是她出生和成长的地方,那里有她的童年乐园。
直到1989年12月,她如愿回到了北京治疗腰伤转年3月25日,又在亲友以及文学界友人和医务人员的祝福声中,度过了自己90岁生日她终于回家了这一刻,她潸然泪下,说道:“我要落叶归根了”之后的几日,病床上的凌叔华时而清醒,时而迷离。
清醒的时候,就和女儿诉说着和丈夫生活中的甜蜜时光,迷离时曾多次念着徐志摩的名字……一代才女,直至丈夫孤独病逝,她才感念到丈夫对自己的真爱。但斯人已去,留下的只有她内心的愧疚和遗憾。

她用一生品尝了多情才女的悲苦,用才华给后人留下了诸多优雅贞淑的诗画和文集1990年5月22日,凌叔华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她留下遗愿要和丈夫合葬,在另一个世界与他再续情缘!作者:天河水滴责编:三谦参考资料:
【1】央视网20130529 文化纪录片 《徐志摩》第十六集 《红颜知己》【2】BTV科教《记忆》2022年9月24日 《凌叔华当年与陈西滢恋爱,父亲得知后,送后花园当嫁妆》【3】浙江卫视《人文深呼吸》20140414 《她们的秘密 英国情人》
#夏日生活打卡季##人物##在头条看见彼此##头条创作挑战赛#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人文深呼吸徐志摩:人文深呼吸一共有多少期
“女友里,叔华是我的同志。”1926年,诗人徐志摩经常和文友这样说。但几年后,随着他在一场空难中殒命,牵出了他的“百宝箱”事件:因为他…
-
医疗服务中的人文关怀:医疗服务中的人文关怀答案
编者按:人们常说“科学求真,人文求善,艺术求美”,医学更是人文和科学的高度融合。与其他服务行业不同,患者接受…
- 医疗服务中的人文关怀:医疗服务中的人文关怀答案
- 福建省闽侯县历史人文:福建省闽侯县历史人文景观介绍
- 福建省闽侯县历史人文:福建省闽侯县历史人文景观介绍
-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人文实验班:北师大实验中学 人大附中
-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人文实验班:北师大实验中学 人大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