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北理工人文社会科学院:北京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

  • 来源:互联网
  • |
  • 2024-12-1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2024年5月30日是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今年的主题是“弘扬科学家精神,勇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北京理工大学向各行各业每一位科技工作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北理工人文社会科学院:北京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

 

2024年5月30日是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今年的主题是“弘扬科学家精神,勇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北京理工大学向各行各业每一位科技工作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北京理工大学的前身是1940年创办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开展自然科学教学与研究的专门机构,为服务抗战建国做出重要贡献,也为学校注入了“科学家精神”的文化底蕴,一代代北理工人始终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的不渝追求,严谨治学、立德树人,艰苦创业、科技报国。

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历批次重点建设的高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北京理工大学培养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小谟、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总设计师彭士禄等80余位院士在内的一大批科教英才,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

建校八十余载,北京理工大学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学校坚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前沿锐意进取,曾创造第一枚二级固体高空探测火箭、第一台大型天象仪等新中国科技史上多个“第一”,始终在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展现担当作为,为科技创新、国家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直以来,北京理工大学坚持“四个面向”,遵循“顶尖工科、优质理科、精品文科、新兴医工”的学科建设方针,统筹兼顾“学术追求”与“行业引领”,持续弘扬学科发展特色,逐步形成优势与特色、传统与新兴、应用与基础、综合与交叉相促进的工理管文医协同发展格局。

学校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也稳居国内前列,牵头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1项,连续三年一等奖“不断线”;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384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1项在《科学》《自然》等国际顶级期刊连续发表高水平原创性成果;文科科研连年取得新突破;学校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能力跨越提升。

6个典型案例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形成科技成果转化“北理工模式”(数据截至2024年5月1日)

江山英才辈出,吾辈皆当自强,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学校将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将持续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不断激发师生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培养新一代科技工作者,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关注“北京理工大学招办”头条号,获取关于国家首批211、985,“双一流”建设高校——北京理工大学的最新精彩资讯素材来源:北京理工大学官网,北京理工大学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