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人文学丛书:历史诗学通论:历史诗学研究

  • 来源:互联网
  • |
  • 2024-12-1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中国诗歌研究史”丛书

人文学丛书:历史诗学通论:历史诗学研究

 

中国诗歌研究史“中国诗歌研究史”丛书是由首都师范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左东岭主编,由李炳海、赵敏俐、钱志熙、吴相洲、王培友、查洪德、左东岭、王小舒、梁庭望等学者共同撰写的学术史著作丛书共9卷,系统地反思了20世纪各个时期中国先秦诗歌研究、汉代诗歌研究、魏晋南北朝诗歌研究、隋唐五代诗歌研究、宋代诗歌研究、金元诗歌研究、明代诗歌研究、清代诗歌研究、少数民族诗歌研究的理论方法、学术贡献和经验教训。

丛书不仅系统地总结了20世纪中国诗歌研究的优劣得失,而且指出了未来中国诗歌研究的新的增长点,是一部具有重要参考借鉴价值的学术史著作“中国诗歌研究史”丛书是首都师范大学教育部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点项目成果,与已出版的“中国诗歌通史”丛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成果,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和即将出版的“中国诗歌研究资料汇编”丛书(教育部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点项目)相辅相成。

主 编左东岭参与编写的专家学者李炳海(先秦卷)赵敏俐(汉代卷)钱志熙等(魏晋南北朝卷)吴相洲(唐代卷)王培友(宋代卷)查洪德等(金元卷)左东岭 孙学堂 雍繁星(明代卷)王小舒 (清代卷)梁庭望(少数民族卷)

分册简介

《中国诗歌研究史·先秦卷》 李炳海 著《中国诗歌研究史·先秦卷》立足于新世纪,全面梳理了20世纪先秦诗歌研究的特征和成就全书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考察了20世纪前二十年章太炎、刘师培、王国维对《诗经》和楚辞的研究;第二部分,考察了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胡适、《古史辨》、俞平伯、刘大白、游国恩等对《诗经》和楚辞的研究;第三部分,考察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姜亮夫、闻一多、刘永济等对《诗经》和楚辞的研究;第四部分,考察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诗经》和楚辞研究的特征和主要成就;第五部分,考察了20世纪后二十年《诗经》和楚辞研究的特征和主要成就。

该书比较全面地反思了20世纪各个时期先秦诗歌研究的成就和局限,对于当下的先秦诗歌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作者:李炳海,吉林龙井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学研究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遗产》《文艺研究》《民族文学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出版过《中国诗歌通史·先秦卷》《道家与道家文学》《周代文艺思想概观》等重要著作

《中国诗歌研究史·汉代卷》 赵敏俐 著《中国诗歌研究史·汉代卷》是一部系统梳理20世纪汉代诗歌研究史的论著全书共四章,第一章介绍20世纪初至1980年以前汉乐府诗歌研究的历史;第二章介绍1980年至20世纪末汉乐府研究的历史;第三章介绍五言诗的研究史;第四章介绍四言、七言、骚体诗的研究史。

该书对20世纪汉代诗歌研究的重要问题和重要论著做了归纳和分析,“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的便利作者:赵敏俐,首都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诗学、中国古代文学主要著作有《两汉诗歌研究》《汉代乐府制度与歌诗研究》《古典文学的现代阐释及其方法》和《中国诗歌通史》(主编兼汉代卷作者)、《中国诗歌史通论》(主编)等

《中国诗歌研究史·魏晋南北朝卷》钱志熙 等 著《中国诗歌研究史·魏晋南北朝卷》是一部系统梳理20世纪魏晋南北朝诗歌研究史的论著全书共七章,前五章按照时间线索,分别梳理了建安、正始、西晋、东晋刘宋、齐梁五个时期以五言诗为中心的诗歌研究情况,对相关的学术论题以及重要的学术论著做了阐述和介绍。

第六章介绍了20世纪北朝及隋代诗歌研究的情况,第七章综述了20世纪魏晋南北朝乐府诗歌研究的情况作者:钱志熙,浙江乐清人,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代表性的论著有《魏晋诗歌艺术原论》《黄庭坚诗学体系研究》《中国诗歌通史·魏晋南北朝卷》等。

《中国诗歌研究史·唐代卷》吴相洲 著《中国诗歌研究史·唐代卷》立足于新世纪,全面地梳理了20世纪唐代诗歌研究的成就全书分为三个部分,以时代为序,分别考察了20世纪上半叶、20世纪50-70年代、20世纪后二十年在唐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每部分内容涉及文献整理、诗人生平事迹考证、重要诗人研究、研究方法、研究的主要特征等多个角度,比较全面地反思了20世纪唐代诗歌研究的历史,对于当下的唐代诗歌研究具有借鉴意义作者:吴相洲,辽宁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主要从事隋唐五代文学和乐府诗研究。

先后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北京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上百篇出版过《中唐诗文新变》《唐代歌诗与诗歌》《〈乐府诗集〉分类研究》等学术著作 

《中国诗歌研究史·宋代卷》王培友 著《中国诗歌研究史·宋代卷》立足于新世纪,全面梳理考察了20世纪宋代诗歌研究的成果全书共十一章,分别考察了“宋初三体”、欧阳修、苏轼、黄庭坚和江西诗派、陆游、理学诗、永嘉四灵、江湖诗派等的诗歌在20世纪的研究情况,以及晏殊、欧阳修、柳永、苏轼、周邦彦、李清照、辛弃疾、姜夔、吴文英等的词在20世纪的研究情况。

全书比较全面地展现了20世纪宋代诗歌研究的历史,对当下的宋诗研究具有借鉴意义作者:王培友,北京语言大学人文社科学部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诗歌史研究、中国古代儒家诗学研究出版过《宋诗品格与两宋文化生态》《两宋理学家文道观念及其诗学实践研究》《两宋理学基本范畴与命题的诗学表达问题研究》等著作。

在《文学评论》《清华大学学报》《中国诗歌研究》《孔子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40多篇

《中国诗歌研究史·金元卷》査洪德 等 著《中国诗歌研究史·金元卷》立足于新世纪,全面地梳理了20世纪金元诗歌研究的成果全书以重要的金元作家为线索,具体阐述了元好问与金诗研究,刘因、赵孟頫与元前期诗歌研究,“元诗四大家”与元中期诗歌研究,杨维桢与元后期诗歌研究,萨都剌与少数民族诗人诗歌研究以及金元词曲研究等几个专题,全面反思了20世纪金元诗歌研究的历史,对于促进该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有重要意义。

作者:查洪德,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为中国辽金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元代文学学会副会长等2014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著作《元代诗学通论》入选国家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此外还编著有《姚燧集》《元代文学文献学》《近思录(注)》《沈佺期诗集校注》等。

《中国诗歌研究史·明代卷》左东岭 孙学堂 雍繁星 著《中国诗歌研究史·明代卷》立足于新世纪,全面梳理了20世纪明代诗歌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全书共分为十一章,大体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涉及了明代诸多诗歌流派及其代表性诗人的诗歌研究状况。

全面深入地反映了20世纪学术界明代诗歌研究的历史,对当下明代诗歌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作者:左东岭,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明代文学思想与心学的关系研究、明代诗歌史研究出版《李贽与晚明文学思想》《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等多部学术专著。

孙学堂,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明代文学研究出版《明代诗学与唐诗》《崇古理念的淡退:王世贞与十六世纪文学思想》等学术专著雍繁星,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发表学术论文《从“孔颜乐处”到自适任情——陈白沙对宋明理学重要命题的超越》等。

《中国诗歌研究史·清代卷》王小舒 著《中国诗歌研究史·清代卷》全面梳理了20世纪清代诗歌研究的成就全书分清诗研究、清词研究两编,以时代为序,分别考察了清初、清中期、晚清近代诗歌研究和清前期、清后期词研究和清代女性词人研究。

全书比较全面地反映了20世纪清代诗歌研究的历史,对于当下的清代诗歌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作者:王小舒,原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过《中国文学精神的轨迹》《神韵诗史研究》《中国审美文化史·元明清卷》《神韵诗学论稿》等学术著作。

《中国诗歌研究史·少数民族卷》梁庭望 著《中国诗歌研究史·少数民族卷》立足于新世纪,全面地梳理了20世纪少数民族诗歌研究的成果全书分为20世纪前的民族诗歌研究、民族诗歌研究的萌动阶段、民族诗歌研究的崛起阶段、民族诗歌研究的深入阶段四个部分,具体阐述了史诗搜集研究、民族民间诗歌的研究、民族诗歌的大规模搜集翻译整理、诗歌专题研究、学会诗歌史研究、少数民族文学刊物诗歌史研究、研究机构的诗歌史研究、高校诗歌史研究、民族诗歌史编写等专题,全面反思了20世纪少数民族诗歌研究的历史,对于促进该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庭望,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和教学,出版过《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壮族文学概要》《壮族风俗志》《壮族文化概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等著作。

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部

一语天然万古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