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杭州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特色:杭州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特色 精编

  • 来源:互联网
  • |
  • 2024-12-2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龙井茶的故乡:

杭州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特色:杭州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特色 精编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是指我国人民与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中,创造并传承至今的独特的农业生产系统,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完善的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独特的生态与文化景观等,对我国农业文化传承、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功能拓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

中国摄影出版社近期出版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影像志》,则是以影像的方式致敬农业文化遗产该书汇编原农业部发布的第一、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共39项,接下来将要介绍的 浙江杭州西湖龙井茶文化系统 便是其中之一。

图为清晨从空中俯瞰西湖区白乐桥,民居与茶园完美地构成了一幅田园诗画(王艳萍 摄)这世界上大概没有一个国家的人像中国人这么喜爱茶这种低矮的绿色植物的叶子,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是一种稀松平常而又不可或缺的存在。

人们饮茶,由此延伸出制茶、品茶、用茶、赏茶、诵茶、为茶制造各种器皿等一系列茶文化但是,中国人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把茶叶当作饮品的?现在众说纷纭,已不可考中国现存历史最久、最完备介绍茶的一部书,是唐代时陆羽写作的《茶经》。

这本书翔实地记载了前人和当时人的茶叶生产经验,从茶叶的起源,讲到了饮茶的器皿和品茶法可见,陆羽写《茶经》之时,中国的茶文化已经趋近成熟《茶经》中的第八个部分,记载了当时中国的茶叶产区在介绍浙西产区的文字中,有这样一句话:“钱塘生天竺、灵隐二寺。

”这是说今杭州的天竺寺、灵隐寺是钱塘地区的茶叶产区这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对杭州产茶的记载

西湖龙井茶的优良品质,除得益于西湖山水的环境条件之外,最根本的是赖于西湖茶农对茶园的精耕细作、巧施用肥,及对成茶的细采精炒等一整套生产技术龙井茶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早,二是嫩,三是勤(王艳萍 摄)

当天采的鲜叶陆续都收来了,需要分开晾干西湖龙井茶的炒制是为一绝,鲜叶摊放,火力锅温都需要精细掌控龙井茶的炒制技术相当考究,手工炒制龙井茶在如今已经比较少见了(王艳萍 摄)北纬30°是世界公认的茶叶产区黄金带。

杭州西湖,恰好被这条黄金带穿过,是龙井茶的故乡杭州龙井茶文化系统就是以龙井茶品种选育、种植栽培、植保管理、采制工艺和茶文化为核心的农业生产系统,以及该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孕育的生物多样性、发挥的生态系统功能、呈现的人文和自然景观特征。

西湖西南畔的群山上空,常常氤氲着从西湖飘来的水汽连绵的群山阻挡了北来的寒气和南来的暖流,氤氲的水汽在炎热的亚热带气候中,既遮挡了部分光照,又提供了足够的湿度龙井茶树便在这独特的地理小气候中生长,以此培育了龙井茶叶色翠、形美、。

香郁、味醇的特点,以及“淡而远、香而清”的独特味道“西湖龙井茶”之名始于宋,闻于元,扬于明,盛于清到今天,西湖龙井茶已经冠列中国名茶之首除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外,考究的采制技术也是成就西湖龙井茶的重要原因。

西湖龙井茶的采摘有三大特点:早、嫩、勤鲜叶嫩、匀、绿是龙井茶的基本要求在鲜叶采摘回来后,还要经过八道工序才能制成成茶炒制过程中,对“抓、抖、(透)搭、拓(抹)、捺、推、扣、甩、磨、压”十大炒制手法的灵活运用,是考验一个茶农是否成熟的标志。

在多年的发展中,当地的茶农对茶叶的细采精炒有着一整套成熟的生产技术,他们世代守着自己的一片茶园,种植栽培、采摘炮制的手艺和精致的茶文化在他们中间代代相传

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西湖龙井茶融入杭州的角角落落,吸引了无数慕名而来的游客。细细品味,或许能从一杯茶里,渐渐品出牵扯古韵遗梦的情怀。(王艳萍 摄)

老辈人对龙井茶是敬畏的,对于这一能改变茶农生活命运的营生,自然会有很多祭拜的形式,流传至今已简化了很多图为当地茶农在祈祷风调雨顺(王艳萍 摄)相关推荐世界旱作农业源头: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

图文摘自

主 编:高 扬执行主编:郑丽君开本:12开版次:2019 年8 月第1 版定价:298.00 元☘ 以「影像志」的形式,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明风貌和传统文明发展历程,将极大地提高公众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 本书汇编原农业部发布的第一、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共39 项(其中含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5 项);☘按照地域分布,图文并茂地展现了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景观特色、产品特点、气候条件和耕作技术,以及相关民俗文化活动;

☘ 读者得以直观地认识中国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探索科学的保护和传承办法;☘中英文版的方式,将在中国的农业文化遗产影响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以及继续引领国际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运动,进一步推进中华优秀农耕文化走向世界等方面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成为我国农业文化向世界展示的一扇窗!

购买方式:1、保存下图至手机相册,2、打开手机天猫扫一扫,3、选择该图片,即可购买

| 新书 |2020年第一问,摄影是什么?36种古典影像工艺,重温摄影术诞生的第一个百年《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物候——来自历法源头的影像物候报告》第二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影像致敬农业文化遗产无人机航拍,怎么拍才有趣

?什么,成就了莎莉·曼?就地取材&轻松取景:手把手教你用手机拍出创意!世间最美的50座城堡,浪漫背后还有鲜为人知的历史街拍的52个任务清单,敢来挑战吗如何让你的照片吸粉无数?50位Ins超人气博主亲身分享

国内首本自然生态拍摄指南:程斌新书《奇趣自然》面市如何将日常景观拍出不凡的作品?“作家”身份之外的苏珊·桑塔格16位顶尖摄影师风光之作,开启你的《风景之眼》伊莎贝拉·伯德:传奇女摄影师镜头下19世纪末的中国

无光线不摄影!96个布光技巧为你的用光指点迷津有生之年,再看一眼这即将消失的世界奇观25个片段,勾勒摄影巨匠萨尔加多的一生| 征集 |奋斗者2019“视觉新国企”摄影展征稿进行中 1700多年历史的“最美小城”始兴,向您发出一封邀请函!

中国三门峡自然生态国际摄影大展征稿启事| 影廊 |王建中:我拍下了我磅礴的心跳——恢弘长卷《黄河三峡》出版《黄河三峡》新书发布暨研讨会在京举行携手半生一道追光逐影:一对美国华裔夫妇的光影世界雪落无声:王玉文的自觉与自省

王玉文:40年奔走创作,影像定格下工业时代的肖像50幅历史影像,带您追忆97年风雨历程40年前和40年后的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在这些照片里了| 对话 |拍摄“南海二号”钻井平台,是怎样一种体验?世界前沿风景摄影师阿特·沃尔夫:永远不要停止观察

他用极简风格,把风光拍到了极致叶文龙:中国新山水摄影的突围| 技法 |用随手拈来的物品,来成就一幅光线佳作!故宫放大招晚间开放,夜景拍摄的10个要点 你get到了吗?拍出来的油画!赞!拍出来的水墨画低价钱拍大片:5种布光方案随手打造棚拍效果!

| 话题 |你的照片被侵权了,怎么办?荷赛这盘菜,你有点腻了吗?看不懂大师作品好在哪, 怎么破?做一名摄影爱好者又何妨?何 为 好 照 片?他们为什么受人尊敬以书证史,100本摄影书了解中国摄影的来龙去脉

敢把领导人拍成这样,背后的摄影师们是群什么人?| 影史 |甲午战争爆发时,这个英国女人拍下了这样的北京城你真的了解“直接摄影”吗?摄影史绕不开的15位杰出女性摄影师38幅经典名作里的她:每个女孩都是一首读不完的诗

100年历史里摄影的各种“第一次”

中国摄影出版社|分享影像、阅读与生活微信ID:cpphphoto电话:010-65220965编辑:许瀚文

长按二维码关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