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人文大讲堂:江西人文大讲堂 北大
主办:江西日报社 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主讲人: 朱 虹
朱虹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系,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89年赴英国莱斯特大学大众传媒研究中心任高级访问学者、荣誉研究员曾任职于中共中央办公厅调研室、国家广电总局办公厅、中国广播影视集团,并曾担任奥运会开幕式、闭幕式现场副总指挥。
2010年10月调江西,现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著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论》《奥运与广电》《江西风景独好》《走遍江西一百县》《风流江西》等多次担任国家电影华表奖、电视剧飞天奖、文艺星光奖、“五个一工程奖”评委。
为中国传媒十大思想人物,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兼任中国传媒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非常高兴来到江西人文大讲堂,讲述“人文江西”这个话题江西是历史人文渊源之地,文章节义之邦,留下了丰富而珍贵的人文资源,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尤其在宋明时期,全盛的江西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和代表。
史前文明曙光:安义和新余两地发现的平原型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是江西的原始文化万年的吊桶环和仙人洞遗址的地层堆积就像一本史书,记录了江西先民在农业文明和手工业文明的两个“世界第一”文化根基于地域,任何文化的发生与生存都必须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
考古资料显示,江西的原始文化是安义和新余两地发现的距今约四五万年的平原型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那时,江西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足迹而最能反映江西先民生存文化的,当属万年的吊桶环和仙人洞遗址这一考古发现被评为全球20世纪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并被联合国授予世界农业遗产。
在这里发现了世界最早种植人工栽培稻,把世界稻作起源由7000年前推移至12000-14000年前而在这里发现的陶片,经过测定,距今已有2万多年万年的吊桶环和仙人洞遗址的地层堆积就像一本史书,记录了江西的先民在农业文明和手工业文明的两个“世界第一”。
从商周到豫章:樟树吴城遗址、新干大洋洲商墓遗址、瑞昌铜岭遗址的发现,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改写了商周时期被称为蛮夷之地的江南历史豫章郡的设置,是江西地域文化形成的标志性事件相对于黄河流域而言,江西的土著居民长时间处在原始氏族社会阶段,进入文明时代的步伐相对迟缓。
直到商周时期,中原文化才与江西本土文化深度融合,而其中的代表,就是樟树吴城遗址、新干大洋洲商墓遗址、瑞昌铜岭遗址等这一时期的江西文化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中原文化的烙印,这表明江西地区不是远离中原王朝的“蛮荒”“化外”之地。
位于樟树市吴城乡的吴城文化遗址,距今3000年、面积61万平方米,城内有居住区、祭祀区、制陶区、铸铜区,城外有墓葬区,至今尚存的3-15米高、2800多米长的土筑城墙,是目前南方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丰富的商周文化遗址。
1989年发现的新干县大洋洲商代大墓出土的珍贵文物竟达1478件,其中国宝级文物5件文物中以青铜器最为引人注目,其数量之多、造型之奇、纹饰之美、铸工之精,为全国所罕见,被专家称为“江南青铜王国”大洋洲商代大墓的发掘,一举改写了商周时期被称为蛮夷之地的江南历史,充分证明远在三千多年前赣江——鄱阳湖流域就有了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
位于瑞昌市夏畈乡铜岭的矿冶遗址,规模庞大,采用了当时最为先进的开采技术、选矿技术和冶炼技术,是目前中国发现时代最早的矿冶遗址,开采的年代从商代中期一直延续到战国时期,保存之完整,内涵之丰富,极为罕见瑞昌矿冶遗址的发现,不仅将我国采铜历史向前推进了300多年,还揭示了我国青铜文化的独立起源,为中国青铜文化圈的概念和商周时期铜料的来源提供了新的佐证。
而江西地域文化形成的标志性事件,就是豫章郡的设置西汉初年,朝廷设立豫章郡,下辖南昌、庐陵、彭泽等18县,其所管辖的范围,大抵上就是现在的江西省在中国的行政区版图上,还没有哪一个省像江西这样“一步到位”从边缘到中心:
宋明六百年间,江西文学如日中天,完全取代了中原作为文化中心的位置,其壮观景象,令人景仰和惊叹江西名至实归地成为了文章节义之邦,禅宗的腹地,道教的重镇,理学的心脏地带,诗人与词客的沃土客观地说,在宋代以前,除陶渊明这座文化孤峰之外,江西所出人才并不突出。
但到了北宋中后期,江西文化迅速崛起,并完全取代了中原作为文化中心的位置正如梁启超所说:“我国里头四川和江西,向来是产生大文学家的所在”从宋至明,六百余年内,江西文学如日中天,进入光辉灿烂的鼎盛时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其壮观景象,至今仍令人们景仰和惊叹。
纵观宋明文坛,江西籍的作家数量最多,其中不乏众体皆备、声名显赫的大家巨擘,也不乏独擅一体、技压群芳的名家高手由首开风气到蔚为大观,由中兴再起到傲然殿后,皆有江西作家之卓著勋绩从宋明文学诗歌、词章、散文、戏曲四个主要领域看,江西作家均有代表。
江西名至实归地成为了文章节义之邦,禅宗的腹地,道教的重镇,理学的心脏地带,诗人与词客的沃土为什么江西文化在宋明时期能够独领风骚,创造最高成就?主要是得益于经济中心南移中原地区先后发生“五胡乱华”“安史之乱”、宋金战争等三次大的长时期战乱,北方居民的大规模举族南迁,给江西带来了众多的劳动力和先进的中原文化。
到两宋时期,江西已经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领先地区,其人口之众、物产之丰,均名列前茅江西文化的繁荣也与交通的发展息息相关当时由南海入中原的通道,即由大余梅岭而直下赣江水道的所谓使节之路,这一交通大动脉贯通后,触发了赣江流域的地气、人气和文气。
从蛰伏到潮头:波澜壮阔的红色革命史赋予了安源、南昌、井冈山、瑞金等地一个个红色经典称号,不仅成为中国革命史恢宏交响乐中的动人音符,也造就了催人奋进的红色文化品牌进入清代以后,江西文化一度从中心到边缘,在全国的地位急速衰退。
由于经济衰退、交通转移等多重因素影响,整个清代,江西只有3位状元,江西文化经历了一次沉寂的蛰伏历程进入20世纪,在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江西再一次挺立潮头,开创了中国红色文化的新纪元,成为了中国革命、人民军队、共和国、工人运动、改革开放等五大摇篮。
波澜壮阔的红色革命史赋予了安源、南昌、井冈山、瑞金等地一个个红色经典称号,不仅成为中国革命史恢宏交响乐中的动人音符,也造就了催人奋进的红色文化品牌红色文化是江西近现代以来最具特色、最有代表性的文化之一20世纪以来,江西领红色文化之先,红色基因浸透在了江西人的血液和江西的山水之中。
江西涌现出了方志敏等一批杰出的革命家,江西儿女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据史料统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江西籍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25万多人,占全国的六分之一江西也是开国将军最多的省份红色文化作为植根于中华民族沃土的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理想、爱国情怀、价值观念和道德诉求的集中体现。
江西红色文化是江西重要的文化软实力江西红色文化以其资源的丰富性、内容的原创性、分布的广泛性和历史见证价值,正成为江西重要的文化品牌厚重的文化名片:“江右书院甲天下”“昌南瓷器名天下”,书院文化、陶瓷文化、茶业文化、药业文化、稻作文化、造纸文化、矿冶文化、风水文化、宗教文化、商帮文化……人文江西有着丰富的内涵
书院文化“江右书院甲天下”在1000多年的古代书院历史中,江西一直是全国书院发展的中心地区,并且数度“独领风骚”高安桂岩书院和德安东佳书院是我国创办最早的私家招徒授业书院;庐山的白鹿洞书院学规成为后世书院准绳;上饶的鹅湖书院首开学术自由辩论之风;吉安的白鹭洲书院绵延800年,至今朗朗读书声不断。
20世纪80年代,季啸风先生率领全国百余学者普查古代书院,发现全国有书院7300余所,其中江西990所,居全国各省之首陶瓷文化“昌南瓷器名天下”江西是我国陶器文化最早发源地之一:万年仙人洞出土了中国最早的陶片;吴城遗址中发现中国目前年代最早的原始瓷器和已粗备瓷器烧造条件的六座龙窑;鹰潭角山窑址是至今我国最大的商代窑炉;丰城洪州窑是全国研究青瓷起源和发展的主要窑场之一;吉州窑是宋代著名的兼收南北名窑制瓷技艺的综合性大瓷窑,其生产的黑釉瓷和彩绘瓷独具风格;景德镇更是举世闻名的“千年瓷都”。
茶业文化江西是历史上著名的产茶区,早在汉代庐山的僧人就开始种茶唐代怀海禅师创立禅门茶事仪规,茶圣陆羽将庐山康王谷谷帘泉定为天下第一泉,上饶广教寺为天下第四泉宁王朱权著《茶谱》将饮茶“崇新改易”,直接用沸水冲泡散茶的形式才得以普及。
茶兴于唐、盛于宋、简于明,江西茶叶的产销在唐代即进入昌盛时期,浮梁是当时东南亚地区最大的茶贸易集散中心,上交的茶税最多时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药业文化“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樟树镇是海内外公认的“药都”,其药材生产可追溯到三国时期葛玄在阁皂山上的采药炼丹,药材交易至唐代粗具规模。
樟树“药帮”,与京帮、川帮并列为全国三大药帮稻作文化万年发现的距今1.2万年前的栽培水稻植硅石,成为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水稻栽培稻遗存,表明江西人最早实现了水稻从野生到种植的转变到东汉时期,江西已逐渐发展成为江南的重要的产粮地区,清代时九江已成为中国著名的米市。
元代广丰县尹王祯著《王祯农书》37卷,为我国古代“五大农书”之一造纸文化隋唐时,吉安县就有手工造纸作坊明朝中后期,铅山成了江西乃至全国最重要的纸张生产基地,其取料毛竹生产的连四纸要经72道工艺,明清的贵重书籍、碑帖多用之。
华林造纸作坊遗址是我国发现的最早造纸作坊遗迹宋代以来,吉州、抚州、饶州的刻版印书业非常繁盛,金溪浒湾镇是当时我国最大的刻版印刷基地之一,汤显祖的作品也多由此刊刻古人称“临川才子金溪书”矿冶文化瑞昌铜岭铜矿遗址,是目前我国发现的开采历史最早的矿冶遗址。
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出土的青铜器,不仅为江南之冠,也为全国所罕见宋代是江西冶铜业的重要发展时期,铅山场是全国三大铜场之一,胆水浸铜技术成功地运用于德兴和铅山铜矿开采实践,德兴张潜的《浸铜要略》专著问世,更是对世界冶金史的杰出贡献。
风水文化“世界风水在中国,中国风水在赣州,赣州风水在三僚” 江西风水文化的兴起,始于唐末杨筠松隐居赣州三僚村授徒传艺,杨筠松被堪舆界尊为风水祖师明永乐年间,三僚村风水师廖均卿、曾从政为永乐皇帝堪地,得明十三陵、天坛祈年殿、明长城等。
宗教文化江西宗教繁盛,是佛、道两教的开源播流之地,形成庞大的宗教派别佛教净土宗始于晋代庐山东林寺高僧慧远,禅宗五家七宗之中,三家五宗源于江西唐代马祖道一和百丈怀海推进了佛教中国化进程灵宝派阁皂山、天师派龙虎山、上清派茅山并称为江南道教三大名山。
商帮文化江西商帮在历史上被称为“江右商帮”,是中国古代最早成形的商帮,纵横中华工业、金融、盐业、农业商品等市场900多年江右商帮以人数之众、操业之广、渗透力之强为世人瞩目在湖广,流传着“无江西人不成市场”的说法;在云贵川,“非江右商贾侨居之,则不成其地”。
如今遍布全国及东南亚的以“万寿宫”命名的江西会馆,成了赣商的标志,江西的象征耀眼的文化名贤:陶渊明,欧阳修,王安石,文天祥,黄庭坚,朱熹,汤显祖……江西在中国十大文化大省中排名第三,一大批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兼容并蓄的文化名人,闪烁着人文精神的光芒,辉映着华夏文明的时空
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他开创的田园诗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他在自然与哲理之间打开了一条通道,在生活的困苦与自然的旨趣之间达到了一种和解,在他的笔下,连最平凡的农村生活景象都显示出一种意味深长的美。
他轻物质、重精神,耽于酒、沉于书,陶醉于归园田居、痴迷于带月荷锄,不愿与世人同流合污、不为五斗米折腰,享受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自得,实践着一种审美意义上的人生北宋倚声家初祖晏殊他是北宋江西词派的领袖,官居宰相。
年少德高,五岁称神童,七岁能文,十四岁中进士;他文章典丽、书法皆工,能诗、善词,影响并促成了中国文苑“宋词”的形成他的词,承袭南唐风格、追宗“西昆体”他是古代儒家精神的持守者宋代文坛领袖欧阳修他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苏轼、苏澈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堪称千古伯乐;他一生著述丰厚,经学有独到见解、金石学有开辟之功、史学成就尤伟,诗、词、文样样精通,均为一时之冠。
他身居高位而坚守人格大节,以醉翁自号、为后人敬仰,“天下翕然而师尊之”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他是宋代文化盛世的奠基者中国11世纪改革家王安石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不仅以文学成就彪炳千秋,更以“三不足”大无畏精神推动政治革新影响后世。
他的诗文,既有唐音,又有宋调;既咏今怀古,又论事辩理;既新奇工巧,又含蓄委婉他横身为国,“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他志虽大而才不疏,死后无任何遗产,无愧于北宋名相“江西诗派”开山鼻祖黄庭坚他是“苏门四学士”之首,也是“宋四家”之一,诗书画号称“三绝”,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他的诗风生新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刷新了宋诗面貌;他的书法兼擅行草,楷书自成一家,形成了独特风格,他的传世书法《砥柱铭》以4.368亿元的成交价创造了书法拍卖价格之最他构建并提出“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等诗学理论,成为江西诗派的理论纲领和创作原则。
一代诗宗杨万里他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中兴四大诗人”之一,“今日诗坛谁是主,诚斋诗律正施行”他一生写作勤奋,相传有诗2万余首,现存诗4200首,是中国产量最多的三人之一;“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他创立了“诚斋体”,被时人誉为南宋诗坛盟主,代表南宋最高诗风“文章足以盖一世,清节足以励万世”,他的官声人品为后世之楷模。
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他被世人尊称为“朱子”,“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在中国文化史、传统思想史和教育史上,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上,仅次于孔孟他一生致力于儒家经典的注释与阐发,确立了中国古代最庞大、最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他置办学田,供养贫困学子,亲自订立学规,为世界教育界瞩目他的“读书起家之本,勤俭持家之本,循礼保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成为人们奉行的圭臬千古忠臣文天祥他是南宋后期杰出的民族英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用这惊天一问和从容一答,告诉人们生的价值和死的意义。
他还写了大量的诗、词和散文作品,不仅给我们留下了慷慨激昂的雄文四卷,更给我们留下了中华民族面对侵略傲然不屈的脊梁大明第一才子解缙他有智慧敏对之奇才,有治国平天下之大略,主持纂修的《永乐大典》,在世界文化史上被誉为编纂最早、规模最大、内容最广的百科全书。
他不仅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而且为人耿直、刚正不阿,他屡次上疏,针砭弊政,弹劾奸佞小人,导致一生坎坷,直至遭人构陷、冻死雪地“义节千秋壮,文章百代尊”,他的古体歌行,逼似李白,而律诗绝句,亦近唐人他又擅长书法,小楷精绝,行草皆佳。
戏曲巅峰汤显祖他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有着显要的地位,列为世界百位历史文化名人他的作品根植于现实生活的土壤,又彰显出高度的浪漫主义精神,以美好想象的升华取代人世间的龌龊,创作的《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牡丹亭》是中国戏曲的巅峰之作,是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他也被誉为与莎士比亚齐名的“并世双星”。
在历史的时空中,江西人才辈出,群星灿烂朱子曾论及江西人、江西文化:一是“志大”,二是“耻于人同”,三是“坚执”,四是“秀而能文”文化是一条源远流长的文明之河,它从远古浩荡而来,并向未来奔泻而去有着独特精神标识的江西儿女,更应当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人文精神,赋予江西文化新时代的内涵,使之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现场互动倡导人文GDP提问:现在我们倡导绿色崛起,倡导绿色GDP,我们是否还应该倡导人文GDP?朱虹:一方面,我们需要GDP,GDP是发展的重要指数不发展,我们没有实力,人民的生活水平无法改善另一方面,我们在追求GDP的过程中,又要避免带污染、不健康的GDP。
绿色崛起,是江西发展多年来的主旋律现在有的省经济非常发达,但如果森林覆盖率和水质要达到江西这个水平,据估算,就是把全部钱投进去都不够,这说明绿色的重要性文化是一种软实力,也是硬实力,要大力利用文化资源,弘扬人文精神,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注重社会的全面发展。
人文GDP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绿色GDP期待打造桃花源提问:陶渊明写了《桃花源记》,现在全国有多处桃花源景点,如何看待这种同质化现象?朱虹:因为桃花源是人人向往的美好社会,所以大家都愿意建桃花源现在全国有114处叫桃花源的地方,其中被国家旅游局授予A级景点区的就有10余处。
据考证,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地址,其实在我省九江市的康王谷由于种种原因,这里目前还没打造出桃花源,这是一个遗憾期望未来能把它打造出来,成为世人心目中向往的一个理想的景区加强古文化研究提问:海昏侯墓出土了很多竹简,据说送北大等地研究,请问江西本土如何加强古文化的研究,从而更科学的挖掘本土古文化内涵,而不是停留在浅说、戏说这种流行文化层面?
朱虹: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总数约有2万多件,其中有大量木牍和竹简江西目前古文化方面的专业研究力量欠缺,必须加强与国内一流专业机构的合作目前我们已申请到国家社科基金,正在组织培养省内力量,加大破译的速度和质量。
重振瓷茶辉煌提问:江西是瓷文化、茶文化大省,明清有很多瓷器、茶叶出口,如何让我们的瓷和茶重现辉煌?朱虹:中国目前产瓷的地方很多,景德镇瓷业的销售额在全国排位第五因为景德镇不是以日用瓷为主,主要搞艺术瓷,江西艺术瓷在全国是占主导地位的。
在全国陶瓷艺术大赛中,景德镇占到了60%景德镇未来将打好陶瓷、旅游、汽车、航空四张牌说到茶叶,江西的狗牯脑、庐山云雾、浮梁茶和婺绿等相当不错,原来知道的人不多,去年我们开始在央视投放广告宣传,整个江西茶叶价格增长了25%,销量增长了30%。
我们的婺绿茶达到欧盟标准江西要突出发展几大茶叶品牌,品牌太多记不住好东西一定要勤吆喝,6年前,江西旅游人次和收入都排在20余位,去年江西已进入了全国前8位;当时江西只有2个5A景区,一个庐山,一个井冈山,现在已有10个,位列全国第9。
这些都与对江西的大力宣传是分不开的欢迎推荐名师名家联系电话: 0791-86849207编 辑:刘之海 吴艳雯 摄 影、版 式:邓志刚 录音整理:刘小天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江西人文大讲堂:江西人文大讲堂 北大
主办:江西日报社 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
江西人文大讲堂:江西人文大讲堂 北大
来源:【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视频制作:李驭、实习生刘杨江西新闻客户端讯 (谢文斐全媒体记者曾宜奇) 8月21日上午,中恒·江西人文…
- 吴磊迪丽热巴同人文:吴磊迪丽热巴cp小说
- 吴磊迪丽热巴同人文:吴磊迪丽热巴cp小说
- 南方有乔木同人文:南方有乔木续写贴吧
- 表扬他人文笔好的句子:表扬他人文笔好的句子有哪些
- 人文社科学院:香港大学人文社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