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经典人文军事云南全集:云南人文地理节目军事

  • 来源:互联网
  • |
  • 2025-01-0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线列步兵战术”要求把步兵沿正面直线平均配置,展开成2到3个线型阵列,每个阵列又由3至6个队列组成。战斗时,阵列中的步兵在口令的指挥下一起前进,统一射击,这种战术看似呆板机械,却能最大程度地让步兵手里的火枪打出密集火力!

经典人文军事云南全集:云南人文地理节目军事

 

“线列步兵战术”要求把步兵沿正面直线平均配置,展开成2到3个线型阵列,每个阵列又由3至6个队列组成战斗时,阵列中的步兵在口令的指挥下一起前进,统一射击,这种战术看似呆板机械,却能最大程度地让步兵手里的火枪打出密集火力!有人说“线列步兵战术”是“前膛枪时代”公认的最有效的战术之一,那么这种奇特的战术是如何诞生、发展和消亡的呢?。

今晚21:45,云南卫视《经典人文地理》为您一一解密。

明朝时期出现的神机营,是世界上第一支专业使用火器的部队,专业的部队必然会产生专业的技能和专业的战术,而“三段击”就是其中一个融合了技战术为一体的作战方式曾经席卷欧亚的蒙古骑兵,在明朝神机营的火力下失去了战场上疾风骤雨的攻势。

而在日本,被誉为“天下第一骑兵”的武田精锐骑兵,也在长篠之战中被“三段击”的火力打得是人仰马翻一蹶不振

但“三段击”也存在一个很大的弱点那就是支撑其战术的军阵在战场上难以移动,因为军阵一散,射击的、递枪的以及装填弹药的,前后失去了配合,“三段击”战术也就丧失了持续火力打击的能力因此在战场上它往往只能作为守卫一方的战术,然而战争更多的是进攻,随着枪械从火绳枪发展到了燧法枪,欧洲军事家在“三段击”战术的基础上,发展出了“线列步兵战术”。

16世纪后期,“线列步兵战术”的雏形首先在荷兰军队中出现,17世纪的1618年,当时的欧洲各国,在国家利益与宗教纠纷的激化下,爆发了一场席卷整个欧洲达三十年的战争,战争期间,“线列步兵战术”在瑞典军队中得到了完善,并被参战的欧洲军队普遍采用,18世纪,线列步兵战术在西方战场上占据了统治地位。

俗话说“拿什么样的武器就打什么样的战”线列步兵战术,是基于没准头射速慢的燧发枪所发展起来的战术,可是武器的技术,并不会只停留在燧发枪的时代随着科技进步的快速发展,火器的发展程度也得到了巨大的提高,在精确射击,密集射击的火力下,曾经“排好队伍去射击”的战术已经落后于时代。

1916年6月,索姆河战役打响了。在德军的自动武器——马克沁机枪的无情扫射下,“线列步兵战术”在人类战争史上的最后一次运用,宣告失败,永远退出了战争舞台。

在此之后,世界军事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开始了新的探索军事战术也从固定走向了灵活,从集中走向了分散,从步兵的缓缓推进走向了坦克的钢铁洪流,走向了海陆空的全方位火力覆盖“线列步兵战术”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它留下的队列、步伐至今依然是世界各国在阅兵中,展示军人士气威严的有力体现。

云南卫视《经典人文地理》《线列步兵战术的兴衰》今晚21:45播出敬请关注编辑:张建勇责任编辑:宋力锦监制:沐利芸频道总监:朵 翔总编审:李晓风总编辑:孔维华出品人/总监制:和亚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