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贵州人文地理:贵州人文地理概况

  • 来源:互联网
  • |
  • 2025-01-0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贵州军阀统治时期,贵州的人文科学多以整理、注释、编辑明清旧著为主,间有新作,尤以《贵州省志》为代表的地方志的编撰以及相关的各种年谱、族谱、家谱、专集的整理研究,蔚

贵州人文地理:贵州人文地理概况

 

贵州军阀统治时期,贵州的人文科学多以整理、注释、编辑明清旧著为主,间有新作,尤以《贵州省志》为代表的地方志的编撰以及相关的各种年谱、族谱、家谱、专集的整理研究,蔚然成风,成绩斐然,参与其事的主要是省内一批旧学根底深厚的上层知识分子。

抗日战争时期,各近现代学科的学者专家大量流入,与之相关的各科学术专著大量涌现,国外有关著作亦有较多的译介总的说来,在这期间,文献学、史学、地方志继续发展民族学、语言学、经济学、地理学等新学科相继发展起来。

1919年成立续修贵州通志局,由任可澄为总纂,主要任务是编修《贵州通志》1936年8月将通志局改组为贵州文献征辑馆,主要任务仍然是续修《贵州通志》,并编印了《黔南丛书》《贵州文献季刊》及一些学者著述《黔南丛书》是搜集重刊黔人著述及述黔之作,出版6集,另编印《别集》1集,全书凡70册,由文通书局印行。

所收文献主要是明清两代的著作,明代的有孙应鳌的《淮海易谈》和《孙山甫督学文集》、王世性《黔志》、邢慈静《黔涂略》、徐宏祖《黔游日记》、吴中蕃《敝帚集》等;清代主要有田雯《黔书》、张澍《续黔书》、吴振棫《黔语》、李宗昉《黔记》、周启渭《桐野诗钞》、郑珍《仪礼私笺》、莫友芝《唐写本说文木部笺异》、陈钟祥《香草词》等数十部史籍和诗文集,在整理出版古籍方面作出了贡献。

《贵州文献季刊》共出版五期,主要发表考订贵州故实、表彰黔贤、研究贵州文献和史实的文章此外,还印行了杨恩元《晋乘论再易稿》等著述(民国)《贵州通志》于1919年开修,完成于1948年,全志分卷首、舆地、建置、前事、秩祀、食货、职官、学校、选举、武备、风土、宦迹、人物、列女、艺文、金石、古迹、土官、土民、杂志等分志,

共171卷,分装105册这是贵州有史以来卷帙最为繁富的一部省志,叙事始于远古,迄于清代宣统三年,对一些史实也进行了考证,编次有序,脉络清晰,便于读者查考《前事志》将从古至清的史实连贯下来,为研究贵州史提供了基础资料。

《土民志》和《土司志》网罗了贵州各民族的历史资料,有重要参考价值《艺文志》实际上是贵州的历史文献目录《人物志》搜罗广泛民国时期,贵州各县共修志九十余部,现存八十多部在这些志书中,有的是旧志续修,如《续遵义府志》《续安顺府志》《南笼续志》,体例皆依前志,上限与前志衔接,下限迄于宣统三年,补充了晚清的资料。

在这一时期完成县志的有独山、瓮安、水城、施秉、黄平、石阡、普安、大定、绥阳、平坝、余庆、麻江、桐梓、德江、沿河、剑河、镇宁、荔波、修文、兴义、晴隆、威宁、思县、榕江等,其余的则多是志稿、访册、资料、概况之类,记述较为简略。

有一部分志书,实际上是地理之书,如《贵州乡土地理讲义》《贵阳乡土地理讲义》,以《遵义新志》最为典型,使用了近代地质、地理的方法另一些志书系采用社会学的方法,写成社会调查报告的形式,如《紫云县社会调查》《镇远县地方概况调查报告》,以《惠水县乡土教材调查报告》最具代表性。

有些历史上未曾修志的地方,民国年间有了历史记录,如《册亨乡土志略》《八寨县志稿》在史学方面,出版了一批有价值的史学著作,如肖一山的《清史大纲》、张维华的《明清间基督教及西洋学术东渐史》、白寿彝的《中国伊斯兰史纲要》、马宗荣的《中国古代教育史》、黎正甫的《中缅关系史考》等,其中有的开拓了史学的新领域。

在贵州古代史的研究方面,有胡翯的《牂牁丛考》、万大章的《贵州史地丛考》、邹国彬的《贵州土司沿革考》、任可澄的《鬼方考》和《红岩访碑记》、凌惕安的《威同贵州军事史》和《咸同贵州军事舆图》等人物传记之书尤多,重要的有贵州省教育厅编的《贵州名贤传》、凌惕安的《清代贵州名贤像传》、平刚的《贵州革命先烈事略》、唐炯的《丁文成公年谱》、吴道安的《郑子尹先生年谱》、陈宝泉的《严范孙先生事略》、邢端的《贵州明清历代进士表》等。

关于贵州辛亥革命的资料,除《贵州革命先烈事略》外,尚有周素园《贵州民党痛史》和记述贵州辛亥革命中有功人员事迹的《稽勋表册》、杨昌铭《贵州光复纪实》、乐嘉藻《贵州党争事略》及《平刚日记》《达德学校日记》也是一份珍贵的文献,是研究贵州教育史不可多得的书。

民国年间,一些社会学家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在贵州进行民族调查,取得了一定成绩抗日战争时期,大夏大学在贵阳设立了社会研究部,研究西南各种社会问题,重点是少数民族问题该部赴民族地区进行实地调查,历时四年,按调查资料内容辑为《贵州苗夷社会研究丛刊》,分《贵州苗夷歌谣》《贵州苗夷社会研究》《贵州苗夷服装花纹》《贵州苗夷影荟》《贵州苗夷语言》《贵州苗夷生活》等。

此丛刊之二辑研究贵州少数民族的论文50余篇还出版吴泽霖主编的《民族学论文集》(第一辑)和《苗胞影荟》,吴泽霖、陈国钧编《炉山黑苗的生活》,贵州民政厅编《贵州苗民概况》,杨万选的《贵州苗族考》,杨汉先的《大花苗名称的来源》《苗族述略》《大花苗的氏族》等,梁聚五的《西南边地概况》,黄元操的《贵州苗夷丛考》,安健的《贵州民族概略》。

此外,还有一些外国学者到贵州进行民族调查,也有一些著述语言学方面的研究,一是汉语方言,二是少数民族语言最先研究贵州方言的是姚华的《黔语》,收集了许多贵州独特的词汇,说明贵州方言属汉语北方方言体系,称为“南俗北语”,然后分别说明它们哪些是中原的古音,哪些与北京话或其他方言有联系,开启了研究贵州方言的风气。

许庄叔的《黔雅》,对许慎《说文》的若干字作了阐释,许氏又有《石鼓文研究》《石鼓考缀》等文字学著述抗日战争时期,贵州省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设有方言师资班,编印了《侗语课本》《夷语课本》《红苗课本》,还编辑出版了《汉侗分类词汇》《汉苗(花苗)分类词汇》《汉苗(红苗)分类词汇》《汉夷分类词汇》等工具书,大夏大学社会研究部编印了《贞丰仲家语字汇》和《威宁大花苗语字汇》。

罗荣宗撰《苗族的语言》,王建光撰《苗民的文字》地质学家丁文江来贵州考察时,发现黔西北有大批彝文碑刻,于是收集其拓片,请罗文彬翻译,辑为《枬文丛刻》经济学研究有显著成绩,民国年间有《统计学概要讲义》等培训用书和《贵州省统计手册》《贵州省统计年鉴》《贵州统计资料汇编》《贵州各市县土地人口调查》。

省政府也公布了一些经济资料,如1943年的《黔政五年》,1947年的《黔政三年》《贵州建设写真》以及何辑五的《十年来贵州经济建设》等1939年,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出版了张肖梅的《贵州经济》,这是研究贵州经济的第一部专书

,涉及工业、农业、交通、财政、金融各方面,以资料丰富见长这一时期,研究贵州经济成果最多的是贵州籍经济学家丁道谦,著有《贵州经济研究》《贵州经济地理》《黔省物产概观》《贵州交通概述》等书有关经济的杂志也应时而生,多达数十种,在报刊上探讨经济的文章很多,涉及贵州经济建设的途径,企业的经营,矿业的开发,财政的前途以及物价、货币、民生等。

(作者:梁燕、陈福桐、孔玲、史继忠、刘咏唐、熊玉瑛)【选自《贵州通史》第四卷,何仁仲主编,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