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窿地理与威远人文历史:威远穹窿旅游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在俩母山山脚下长大,威远县人吴岳辉对穹窿地貌有着别样的情感。退休前,他一直致力于穹窿地貌的推广,撰写自然地理
在俩母山山脚下长大,威远县人吴岳辉对穹窿地貌有着别样的情感退休前,他一直致力于穹窿地貌的推广,撰写自然地理、人文风情系列文章,绘制了一系列展示穹窿地质风貌的示意图退休后,吴岳辉依然坚持向各地人们推广穹窿之美。
为了方便游人和当地百姓,他个人出资,沿着地质奇观“仙”字型,请来6名村民共同修路……
吴岳辉自费修建的便道结缘专家 发现穹窿之美 5月15日,记者在威远县见到了吴岳辉,他穿着一件素色T恤,目光温和,一谈起与穹窿地貌的别样缘分就滔滔不绝,脸颊也泛起了笑容 “俩母山穹窿地质地貌的独特奇观,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古砦的壮观,都是我市的特色自然资源和宝贵财富。
”今年61岁的吴岳辉退休前在威远县人大常委会工作退休后,他依然未放弃向世人推广穹窿地貌这一旅游资源 曾经生长在俩母山山脚下的吴岳辉,幼时起便感叹过穹窿之奇、穹窿之险,“我的老家开门就可看见俩母山,出门就是峡谷,十分陡峭,上学十分不便,上初中时,一走就是两个小时。
”初中时,吴岳辉就与同学探讨过俩母山的奇特,“因为两边山上的岩层纹路是一样的,都是水平的,看起来像是一座山从中间裂开而形成的,那时候我们就互相讨论,峡谷到底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后来才知道那是峡谷地缝” 好奇的种子埋在了尚且年幼的吴岳辉心底,1998年,时任威远县越溪镇人大主席团主席的吴岳辉,接待了两位远道而来的旅游地质专家:廖先贵、王文才,这两位年近60岁的地质专家对威远县的穹窿地貌情有独钟,自1985年起便开始向威远县委县政府讲述穹窿地貌的独特之处。
“因为我是土生土长的俩母山人,最熟悉线路,我就带着两位专家到俩母山各处去走访”吴岳辉说,正是这次接待,让他发现了穹窿之美 进山一走就是三四个小时,时年40多岁的吴岳辉已经气喘吁吁,而年近60岁的两位专家却依然精神奕奕,边走边与吴岳辉交流一些新发现。
“两位老师找到一块块沉积砂岩给我看,给我讲解我终于知道了,这些砂岩是经过几千上万年沉积而成的,它身上的纹路就是水流留下的痕迹……”吴岳辉说,他顿时来了兴趣,花费两天时间,带着两位专家走遍了俩母山,专家们渊博的学识让他重新认识了家乡,他开始发现,家乡的一草一木都是如此的与众不同,见证了历史长河中的每一次日升月落。
吴岳辉(左)讲述穹窿之美四处奔走 推广穹窿之美这次探访后,穹窿地貌的壮丽便深深扎根在了吴岳辉的心底此后,两位地质专家更是时常到越溪镇找吴岳辉,吴岳辉忙里抽闲,带着两位专家走遍了威远穹窿地貌的各个角落 “两位专家在见过高顶砦的大砦门后说,它是全川范围内最雄伟、最坚固、最壮观的砦门,他们告诉我,这是威远的宝贵财富,一定要好好珍惜。
”吴岳辉说,不仅如此,在向家砦见过内城之后,两位专家初步分析出,向家砦应是历史上“衙门的旧址”,是战争指挥中心,其历史文化底蕴十分丰厚,且全川范围内称“城”的砦子不超过10座,但向家砦共有七八千亩,应是川内面积最大的。
“我听了后十分震撼,威远的旅游资源竟如此丰富而宝贵”此后,吴岳辉开始收集关于穹窿地貌的相关文史资料,查阅穹窿地貌所涉仁寿、犍为、荣县、资中、威远、井研六县县志,并在之后不断深入山谷、山砦走访,将走访和资料中所得都认真地做了归纳总结,并开始整理成文字资料,上报给越溪镇党委政府以及威远县委县政府,积极为穹窿地貌旅游资源的开发积累深厚的文化内涵。
2005年,旅游出行渐成热潮,吴岳辉向越溪镇党委政府申请,联合两河镇党委政府,联手打造境内独具特色的穹窿地貌旅游资源,并委托廖先贵、王文才两专家制定出《四川俩母山穹窿旅游开发详规》,计划面积达到了32.3平方公里,得到了威远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并很快得到了批复。
然而,吴岳辉并没有止步于此2006年因工作调动至威远县人大常委会后,吴岳辉更加积极地向县委县政府汇报穹窿之珍奇 2008年5月,吴岳辉厚积薄发,写出6000余字的《四川俩母山穹窿奇观》一文,分资源、特色、历史沿革、旅游价值、总规建议等数类,详细介绍穹窿地质地貌的形成年代、奇特构造、断裂沟谷、山岭背向、水系延展、古遗迹、人文、气候条件、物产等旅游资源。
同时综合成都市旅游局、成都理工大学、川大等专家、教授相关论述,提出了内容具体、条理明晰的开发设想 为了让珍贵奇特的穹窿地貌资源早日走出“深闺”,吴岳辉先后将文章投入省、市领导及相关部门信箱,亲自送往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及相关部门……
3个月过后,市委主要领导与省旅游局、省旅游规划设计院、省名城古镇文化旅游发展促进会专家组一行,进入威远进行为期两天的考察调研吴岳辉被指定为向导,负责全面、系统地介绍穹窿地质地貌情况及旅游开发设想,市领导及专家被穹窿地貌与深厚的人文内涵深深吸引……。
方便游客 自费修步游道随着互联网的日渐普及,吴岳辉发现,除了文字资料,直观的图像更能展示穹窿地貌的壮美因此,不会操作电脑的吴岳辉开始向儿子请教,学习电脑制图和图像处理 “2010年以后,卫星图才慢慢更新出来,我就去下载了穹窿地貌和俩母山所在位置的图片,并做好标记,让大家更简单明了地认识穹窿地貌。
”吴岳辉说,耗费了许多的时间,《四川俩母山穹窿地形旅游资源示意图》才制作成功 通过一系列的宣传介绍,来威远参观穹窿地貌的游人逐渐增多,但俩母山风景区因缺乏步游便道与观景高台,导致游客无法深入探究穹窿之美。
“很早以前,我就有在俩母山风景区修路的想法了,但是由于经费和时间的问题,一直没有成行”2016年4月,吴岳辉退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到俩母山,去完成留存心中已久的宿愿他协调好了涉及越溪镇、两河镇3个村11个组、上百户村民的土地和山林,然后自掏腰包请了6名村民,历时近4个月,沿早些年俩母山地形形成的“仙”字型,建了一条宽1.5米、总长4.5公里的步游便道。
为了更好更快地将便道修建完成,吴岳辉时常在施工处,与村民们一起工作,挥舞着锄头挖土,任由汗水打湿了衣背“修路主要是想着有很多摄影爱好者,常常早出晚归地到山上来拍摄日出日落,没有路实在不方便;再加上许多当地老百姓的日常出行也不方便,路修好了,方便大家。
” 吴岳辉自称“俩母山人”,他告诉记者,不论在职还是退休,他都会一直关注穹窿地貌的发展,并为穹窿地貌的推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当然,我也十分希望有一天,威远能联合资中、荣县等6个县,打造世界穹窿地质公园,让世界看到穹窿之美。
”(全媒体记者 许秀莲 文/图)来源:内江晚报推荐阅读
了不得!威远一患癌退休老人打造“世外桃源”
威远600多户村民居无定所得日子,以这样的方式结束!
威远一大批优秀青年企业家首次在这里聚集!为了……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穹窿地理与威远人文历史:威远穹窿旅游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在俩母山山脚下长大,威远县人吴岳辉对穹窿地貌有着别样的情感。退休前,他一直致力于穹窿地貌的推广,撰写自然地理…
-
穹窿地理与威远人文历史:威远穹窿旅游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其规模和历史世所罕见,被称为“华夏第一古寨群”;这里,有始建于唐代的摩崖站立接引佛——佛尔岩大佛,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立佛”;这里…
- 南山cp同人文:南山cp怀孕
- 南山cp同人文:南山cp怀孕
- 多人文件共享:多人文件共享平台 群晖
- 多人文件共享:多人文件共享平台 群晖
- 秋水伊人文胸排行榜前十:秋水伊人的衣服是贴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