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的人文精神:清华的人文情怀
尊敬的徐老师:您好!在分享我的学习心得之前,请允许我代表我们全体学员向您鞠一躬,表达我们对您的尊敬从您刚才的介绍来看,您应该跟我们在座的父辈是同龄人,我父亲今年78岁,曾
尊敬的徐老师:您好!在分享我的学习心得之前,请允许我代表我们全体学员向您鞠一躬,表达我们对您的尊敬从您刚才的介绍来看,您应该跟我们在座的父辈是同龄人,我父亲今年78岁,曾经也是一位老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在此向您致敬 非常感谢徐老师今天上午为我们奉献了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从历史、人文、精神层面向我们介绍了清华对我们来说,曾经一直觉得清华很牛今天听了徐老师的课,不仅知道了清华确实很牛,而且还知道了清华为什么这么牛,我们每一个人都相信,今后的清华一定会更加的牛。
这次来北京,临出门前八岁的儿子问我又去哪里出差?我说去清华学习,然后简单地跟他介绍了清华大学儿子说:“爸爸,今后我长大了也要去清华读书!”童言稚气,我看着儿子,半开玩笑地对他说:“你今后若真能去清华读书,爸爸一定不会拒绝的。
” 其实,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内心都曾有一个上清华的梦即便我们此生未能正式上过清华,但我们内心仍然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有朝一日去清华读书,替我们圆梦前阵子,广西桂林一家普通的米粉店因为一张“停业通知”网上走红,老板骄傲地说,歇业是因为要送儿子上清华大学读书,暂停营业5天。
网友都深为理解的笑了,还有人说,要是我儿子也考上清华,我得请人唱三天大戏,好好显摆显摆 在这里,感谢清华老师为我们精心准备了本次培训课程,让我们能学有所成、学有所用;感谢中铁五局党委将我们送进清华培训,感受百年学府浓厚的学术氛围;同时,也感谢田波班长让我上台来分享学习心得。
今天我从三个方面跟大家分享这几天在清华的内心感动一是文化 大家通过这几天的培训,对清华的校训应该非常熟悉了“自强不息,厚物载德”这句话出自《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校训源自1914年梁启超先生在清华以“君子”为主题的演讲之后清华校风“行胜于言”始于1920年,正如徐老师所说,清华的文化里面有实干、务实之风在这里我也向徐老师介绍一下您刚才谈的“勇于跨越,追求卓越”是我们中国中铁的企业精神,我们中铁五局的企业文化是“敦本务实,行稳致远”。
无论是五局的“敦本务实”还是清华的“行胜于言”,在务实这个层面,可以说五局与清华既是一脉相承,又是相互共融的 除了校训校风,我还要跟大家分享清华校歌里的一句话: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立德立言”语出《左传》里的“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我们要有高尚的品德,要有至善的言辞,有了这两点,才是我们青春飞扬的根基,才是我们舍我其谁的资本无问西东,我的理解是无论外界如何跌宕起伏,纷繁复杂,我们每个人都要遵从内心,对自己真诚,坚守原则,唯有此,才能做到勇往直前、无问西东。
二是情怀(一)上世纪二十年代,正值民国初期电影主人公吴岭澜考入清华的成绩是英文、国文第一,物理倒数当时有人劝他读国文系,他仍然选择了理科,理由是在那个年代,学习成绩好的人都会选择去读理工科直到1924年泰戈尔来清华,吴岭澜聆听了大师的演讲,一句“你明白你自己的内心吗?”心中疑惑豁然解开,让他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于是遵从自己的内心,改学国文并且后来在清华当了一名文学教授,教书育人。
这就是清华学子的真我情怀(二)1940年代,正是西南联大时期电影主人公沈光耀来自广东,家境殷实,只身来到昆明求学面对他母亲千里迢迢赶来劝他回家时,即便慈母跟前,家训在耳,毅然选择投笔从戎,满腹经纶的大好青年,加入了最精英也是最悲壮的空军之中,在与日军决战时,沈光耀选择驾机与日舰同归于尽,在撞向日舰那一刻,他喊了一声:“妈妈,对不起!”自古忠孝难两全。
这是清华学子的家国情怀(三)还是西南联大时期因为当时校舍简陋,宿舍是茅草屋,窗户是木条,糊纸挡风下雨的时候,雨水滴落在教室顶棚的声音很大,学生听不见老师讲课,老师也听不清学生的提问怎么办呢?电影里身着长袍的教授一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静听雨声。
顿时整个教室鸦雀无声,记得当初影院的观众却响起了阵阵掌声这一幕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长袍教授是谁?可能是闻一多、朱自清、冯友兰,西南联大,群星璀璨,高山仰止,是一代人的芳华,为什么会是清华?也只有在清华。
彰显了大师的卓绝风骨与情怀三是选择徐老师在讲课中提到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的三重境界,人生经过“立、守、得”三重境界之后,收获的往往是成功,在经历每一重境界过程中,我们会面临许许多多的选择大家要慎重做好人生这道选择题,因为最终当你回过头来看的时候,我们的选择要经得起理性的思辨,经得起岁月的审视,经得起内心的拷问。
用理想引领选择德国作家歌德曾说过:“人人心中有盏灯,强者经风不熄弱者遇风即灭这盏灯,就是理想”无论是电影《无问西东》里主人公吴岭澜弃理从文、沈光耀投笔从戎,还是现实中清华朱自清宁可贫病而死也不领取美国救济粮、邓稼先跨越重洋毅然归国,他们所做的每一种选择,都闪耀着个人理想的光芒。
在我们成长过程中,需要有理想引领我们前进因为成功需要一个理想,心中没有理想,生活便索然无味,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用奋斗诠释选择任何一种选择都意味着一种追求、一份承诺、一份责任职业、婚姻、家庭都是如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坚守对责任的承诺,奋斗是对责任的最好回应。
《成功是道选择题》这本书中写道:“选择很重要,但努力是做出选择的基础只有先努力获得足够的人生积累,才有选择的机会和能力”很多人只知道选择很重要,却不知道后半句:“不努力的人,连选择的资格都没有”唯有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该奋斗的年龄请不要过早选择安逸。
用匠心兑现选择尽责尽善、精益求精是对职业选择的最好尊重,国家提倡“工匠精神”,2016年国务院把培养“工匠精神”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日本稻盛和夫曾说过:“企业家要像匠人那样,手拿放大镜仔细观察产品,用耳朵静听产品的哭泣声。
”工匠精神是专注,像铁匠抡锤砸铁,纵使烟熏火燎、汗流浃背也一如既往,一锤接着一锤砸总会敲出精美的器具;工匠精神是严谨,木匠以角尺度量世界,一尺一寸在他眼中都有规定,毫厘之间便是严谨,每一块木头之间的衔接才能做到严密契合,每一件作品才显得精致无暇。
用底线约束选择我们为美好的理想而来,为国家的发展、为社会的进步、为家庭的幸福、为个人的成长而不断努力但是很多人因为底线的失守,追梦之路半途而废原本相近的起点,相近的本性,为何会渐行渐远甚至是南辕北辙?原本曾经的同窗,曾经的同事,经过岁月的洗礼,有的踏马看长安,有的铁窗困囚徒。
在纷繁复杂的选择中,有人选择遵守规则,有人选择逾越红线中纪委纪录片《永远在路上》,那么多高级干部出事,从来都不是上天的安排,他们的变化不是一朝一夕,而是一点一点出现了选择性偏差用文化升华选择一个人有没有文化,并非看他的学历有多高。
有学历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没学历的人,不一定没文化读很多书,拥有很高的文凭,和有没有文化,有时完全是两码事比如疫情期间我们听到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袍”“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照两乡。
”这几句诗是不是很美?这就是文化的魅力,可惜这些诗却是源自日本人之口没有文化,我们连喊口号都喊不赢别人,当别人从我们老祖宗的《诗经》里找寻文化,我们还一直停留在“加油、不哭、雄起”有文化和没文化的人看世界的视角都不一样:他们看见夕阳余晖和飞鸟时,想的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而不是:好多鸟,好好看他们陷入思念和忧愁时,想的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而不是:蓝瘦,香菇很多时候文化是一种隐性的存在,是一种人生的准则,也许看不到,但很重要它会让你思想更丰盛、选择更高级、做事更自主、生活更充满情趣,能让自己内在力量更强大。
今日的清华,已经拥有了百年的人文积淀我们欣逢其时,有幸在这里聆听今日清华老师的培训,这段经历也是我们的高光时刻,美好而难忘虽然受疫情影响,我们没能走进清华园,但我们早已将自己当作了清华的一份子以清华之名,传承文化,追求情怀,无悔于我们当下的每一个选择。
最后,选用尊敬的朱镕基总理在清华百年校庆时的题词,送给在座的每一位清华同学:“水木清华,春风化雨,教我育我,终生难忘” 二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 杨荣编辑 | 田佳欣主办 | 党委宣传部(企业文化部)。
中国中铁司歌
中铁五局资讯ztwjzx.us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清华大学的人文精神:清华的人文情怀
尊敬的徐老师:您好!在分享我的学习心得之前,请允许我代表我们全体学员向您鞠一躬,表达我们对您的尊敬从您刚才的介绍来看,您应该…
-
清华大学的人文精神:清华的人文情怀
当人们一提到中国的高等学府,清华大学便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这所坐落于北京西北隅的学府,不仅是中国顶尖的…
- 一吻定情同人文?拆cp:空心 一吻定情同人文网盘
- 快穿娱乐圈何炅同人文:快穿娱乐圈何炅同人文小说
- 2019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2021年
- 家教网王同人文:家教网王之终离
- 我亲爱的活祖宗同人文:我亲爱的活祖宗同人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