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院的女人文字解说:大宅院的女人呢
【征稿启事】为了更好的办好本平台,特向广大粉丝征稿,尤其欢迎老师、家长和学生赐稿:1、和语文学习有关的原创文
【征稿启事】为了更好的办好本平台,特向广大粉丝征稿,尤其欢迎老师、家长和学生赐稿:1、和语文学习有关的原创文章,这里的“语文”,指的是“大语文”,其涵盖面是很大的如果是具体的课内知识,偏重于高中2、和教育有关的原创文章,可以是学校教育,也可以是家庭教育。
3、和呼市二中有关的原创故事来稿请用word格式,作为附件发往邮箱350742396@qq.com;为美观,请配好图,图片一般用jpeg格式,作为附件发来,最好不要把图片插入到word中也请写一段个人介绍,如愿意发个人相片,也请一并寄来。
因为本平台为公益平台,没有稿酬精彩内容走进乔家大院阿铁老师初次听说乔家大院是在1990年张艺谋执导、巩俐主演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至今对电影情节的记忆已不深刻,但乔家大院那设计得精巧绝伦的高院深宅却给阿铁老师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学生时代曾自学过一些论及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书籍,自然对乔家大院平添了几分向往但之后多次取道山西回呼,路过乔家大院,都因时间关系而一次次失之交臂
再后来,不只一次地听到呼市二中的乔守玮校长对去太原旅游的人说:“没到我们乔家大院看看吗?”是“我们”乔家大院,难道乔校长真与这个乔家大院有关系吗?众所周知,山西的大院众多,比如著名的王家大院,经阿铁老师多方考证,原来与自己祖上……唉,没有任何关系!乔校长怎么就会与乔家大院有关系呢?
大家可能不知道,乔校长是阿铁老师上高中时的英语老师只是阿铁老师又笨又懒,英语学了个一塌糊涂后来忝列二中教师队伍,在乔校长手下工作,颇觉愧对恩师,也只有努力工作,力争不给恩师丢脸吧在上学的时候,也从没听说乔校长有如此神奇的家世啊。
一年暑假,阿铁老师终于有机会走进了乔家大院。这里的“走进”,决不仅仅是一个空间的概念,它包含着对乔家大院更深刻的理解,也使阿铁老师知道了乔校长神秘的身世。
美丽富饶的晋中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乔家大院便处在位于晋中盆地的祁县东北12公里的乔家堡村,距省会太原50公里它是祁县乔家“在中堂”的宅院,“在中堂”是闻名海内外的商业资本家乔家第三代乔致庸的堂名
从“在中堂”世系表中可以看到,乔家创业的始祖名叫乔贵发,年幼时父母相继去世,剩下自己一人孤苦伶仃,不得不寄食于舅父家中,长大后又回到了乔家堡村独立谋生乔贵发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但却乐于助人然而家境贫寒,终究是被人瞧不起的。
在一次本家侄子的婚事中,当新郎新娘要向正满头大汗地拉风箱的他行礼时,有人却说:“那种人还要向他行礼嘞?还怕失身份嘞!”乔贵发听后气得满脸通红,心中却下定决心要争一口气,外出闯荡一番
说起乔家的发家史,还和我们内蒙古呼、包二市有一定的关系乔贵发一怒之下走西口,先到了萨拉齐厅老官营村(当时属山西省管辖),后又转移到包头西脑包,在此埋头苦干了30年,以经商起家,为乔家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他的三个儿子亦能秉承父业,不惮劳苦,使乔氏商业如日中天,终于成为富甲一方的巨商大贾乔家在包头建有商业老字号“复盛公”,还有一系列的“复字号”,成为巨大的商业网络,过去包头工商界还有一句“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的民谚,在归化城(今呼和浩特)也有通顺店、大德店、德兴店、德兴长、法中庸等字号。
这样,从乾隆初年创业,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直至1937年抗战开始,乔家称雄商界200余年
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乔贵发在乔家堡村建房院到乔贵发的孙子乔致庸(1818—1907)时,建筑已占今天乔家大院的三分之二,这所在同治、光绪年间及民国初年多次增修的建筑,时间跨越了两个世纪,却保持了建筑风格的浑然天成。
(1950年,土地改革,乔“在中堂”被定为地主,没收大院)今乔家大院占地8724.8平方米,由6幢大院19个小院共313间房屋组成,被专家学者誉为“清代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其中的晋中民情民俗风情展,又有“九州民俗精华”之美誉。
漫步其间,你会被那豪华气派、雕梁画栋的建筑艺术所折服,你会感受到晋商文化深厚的底蕴,领略到先驱们艰难而又不懈的追求;闻着那明清老檀木家具所特有的气味,你会体味到什么叫历史的久远,岁月的沧桑
看来,这所建筑及这里的主人是有着辉煌的历史的,我也终于知道了,《大红灯笼高高挂》只是在这里选了这么一个外景地而已,电影中那个腐败的老头子和乔家大院并没有任何关系但我心里依然是感谢张艺谋的,因为近年来在这里曾拍摄过20多部影视剧,唯有老谋子的这部《大红灯笼高高挂》使乔家大院从此走红,也使我们有幸认识了这座老宅子。
2006年,电视剧《乔家大院》上演,又使乔家大院火了一把
我在“在中堂”室内悬挂的乔家世系表中,惊奇地看到这样的文字:“在中堂第六代,女子取名以‘守’字为头,再配有一个有左玉旁的字……这一代人都受过良好的教育,文化层次显然高过其父辈……这一代人大部分在金融界、教育界、科技界工作。
”原来乔守玮校长以乔家后裔为自豪,是颇有据可查的后来,阿铁老师又几次参观乔家大院时,就颇以乔校长为自豪还妄想打着乔校长的幌子能优惠个门票,没想到人家管理人员连眼皮都懒得撩咱一下阿铁老师愤愤不平,回来与乔校长诉苦,乔校长无奈地说:“我进我们家大院还得买全票呢!”。
在参观的过程中,导游不断在重复着一句话:“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五代而乔家却历经数代而不衰,这是什么原因呢?”从“古为今用”的原则出发,我们似应更加深入一步,不仅走进乔家大院这座宅子,更应走进乔家发展的深层原因之中。
这些原因,在我们今天商业上和教育上也是颇有借鉴的
乔家经商极重信誉和义气,不弄虚伪,宁可自己赔钱,也不损害商户的利益,不伤同行的和气乔家把和睦乡里、扶危济困作为一种传统,这些传统反映在经商上,便是待人厚道,仁义大方的经营作风 乔家对教育也是极为重视的。
在封建社会制度下,许多纨绔子弟往往因穷奢极欲、挥霍无度而最终导致倾家荡产,身败名裂而“在中堂”的持续发展,是和其严格的家规及对教育的重视分不开的
“在中堂”祖上深知不读书之苦,因而非常尊师重教教师都是颇有名气的饱学之士,受到的待遇也是很优厚的如在民国十九年(1931年)为年薪200块银元,年敬、节敬另有红包每位教师有两名书童伺候饮食与主人中最上等的相同,每顿饭都有一位主人陪同,逢年过节要设专筵招待,宴请亲朋时一定要请教师坐正席。
平时教师回家都有轿车接送,主人们一字排开送到门外,等教师上车后才回去平时供奉的糖果、点心也甚精致细巧,而且天天更新中秋节各房送给教师的各式月饼就有100多公斤因此,教师们也都是极尽全力的任教乔氏子弟优秀者众多。
如第四代“映子辈”上过大学的就有2人,第七代兄弟20多人中,则有12个大学生,其中获博士学位者2人,硕士学位者3人还有多人从事教授、翻译、工程设计等工作也许乔校长在教育方面有着深厚了历史传承,在她当校长的几年中,呼市二中进入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在乔家大院所有的楹联中,阿铁老师最喜爱的是挂于主人内室的、由乔映霞(1875—1956)所题的“心清水浊,山矮人高”一副这副对联,原是由郑板桥题写在重庆市云阳县张飞庙中的的确,心清,清不过人的心境;山高,高不过人的志向。
后来,阿铁老师在绵山的水涛沟景区的山崖上,也见到了这副对联这一副楹联,不正体现了乔家几代人共同的理想吗?面对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乔氏家族的子弟们能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以自己卓绝的努力,用金钱这支大笔,在黄土地上建起了这座最完整最豪华的精美大宅院,也给我们所有的参观者留下了许多的人生思考,让你细细品味,慢慢咀嚼。
(有关资料参考《乔家大院解说词》) 请点击阿铁老师的关于呼市二中的其它原创帖子1、呼市二中旧校区2、拆不掉的记忆 3、红柱子、长廊、烟囱院 4、阿铁老师带你逛逛东校区(之一) 5、阿铁老师带你逛逛东校区(之二)
6、东校区二中校史馆7、生活在二中的喵星人 8、生活在二中的汪星人9、你知道刘高礼老师吗? 10、呼市二中2015届高考录取情况11、东校区教学楼里,竟然有这东东 12、二中的校花13、你怎么看二中这些高考励志标语?
14、话剧《傅作义》于“七一”隆重首演 15、呼市二中竟然有这样一些毕业生和教职工16、阿铁镜头——东校区校园四季 17、怀念张艳芬老师18、在桥华学校的点点滴滴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大宅院的女人文字解说:大宅院的女人呢
【征稿启事】为了更好的办好本平台,特向广大粉丝征稿,尤其欢迎老师、家长和学生赐稿:1、和语文学习有关的原创文…
-
大宅院的女人文字解说:大宅院的女人呢
原本以为《大宅院的女人》里,最可怜的人应该是老爷白子义,今天一看,发现他其实是那个又懦弱又无情的人,所有的人最后都败在他手上。…
- 人文素养是什么样子:人文素养是什么科目
- 公司的人文精神:公司的人文精神是什么
- 公司的人文精神:公司的人文精神是什么
- 安慰失恋的人文案:安慰失恋女生的暖心话
- 人文北京建设探究:北京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