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山河人文游记:人文游记作文

  • 来源:互联网
  • |
  • 2025-01-1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向《壶口瀑布》学写有文化味的游记

山河人文游记:人文游记作文

 

向 课 文 学 作 文课文里的经典名篇,是我们汲取写作养分最不容错过的地方本学期,我们将陆续刊登6篇特约稿件解决6大写作难题/////////////////////向《阿长与》学先抑后扬向《刘姥姥进大观园》学

场面描写向《与朱元思书》学骈散结合向《昆明的雨》学诗意美文向《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学景物描写向《壶口瀑布》学写有文化味的游记//////////////////////这次,我们要向《壶口瀑布》学写有文化味的游记。

一说起写游记,许多同学就头疼:明明是认认真真地记录,却成了流水账,毫无滋味怎样才能写出一篇有滋味的游记呢?作家梁衡有秘诀——在名山大川中不倦地寻找更为深厚的人文内涵,传达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从而使其游记富有文化味。

他的《壶口瀑布》就是很好的示例

把整体进行拆解使情感充沛壶口瀑布是我国第二大瀑布,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大多着力于描写瀑布整体的水势之大,这要怎么写才能推陈出新?梁衡想到了!数以亿计的水滴组成了浩浩汤汤的壶口瀑布,这不正和人一样,数以亿计的人组成了共同的民族,但是每个人又有着自己的精彩?梁衡给黄河的每一滴水赋予了人格。

在梁衡笔下,他形容磅礴的河水用“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这是人在拥挤的人群中行走的感受;他也不仅仅留意到了水的汹涌,还看到了分股的小水流,用“夺路而走”“钻石觅缝”加以形容,这是人在奋斗的状态;他还看到了水流受到阻碍,用“哀哀打转”加以描绘,这是人在遭受挫折时的神情。

磅礴的壶口瀑布在梁衡的眼中,不再是没有情感的自然景观,他将整个瀑布拆解开来,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每一滴水以情感。因此,壶口的水,无论大小,都有了生命力,有了一股奔腾向前不服输的精神。

向上滑动阅览学 生 习 作我沿着河道上游走出水口,一股涓涓细流悄无声息地在石缝间流淌,无形的身躯十分灵巧转头向下望去,不远处,几股溪流汇聚起来,他们的身体逐渐壮实起来,朝着大石横冲直撞,从一处四米高的断崖直直地一跃而下。

中下游过渡处,水雾缭绕,流水中包含被冲击致碎的无数小气泡,虽有激荡但并不动魄我回想起来时经过的下游,河面宽而开阔,河水归于平静我想到人生:最初,我们懵懂迷茫、小心翼翼地走着;年少时轻狂,在这是是非非的世界任性地闯荡;当我们成熟后也就稳重了,一切又归于平静。

王欣玲小作者描绘河流时,将之分成上、中、下游不同的阶段,用拟人的手法来描绘:上游“十分灵巧”,中游“横冲直撞”,下游“归于平静”。如此,流淌的河流有了人生况味。

给对比加上时间使底蕴厚重虽然课文题目为《壶口瀑布》,但是梁衡并非只把目光聚集在壶口的瀑布上他看到了此时水底下的石:蜂窝陈杂,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看到千百年前水底下的石: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此刻石头的坚硬与累累伤痕形成鲜明的反差,在对比中凸显柔软的水的力量。

作者还将这一对比赋予时间的厚度——追溯到了唐宪宗时期这样,壶口瀑布带给我们的力量有了深度,变得长久

向上滑动阅览学 生 习 作不知多少年未曾回过这小院落了,布满了青苔的木门发出嘎吱的呓语,似一个尘封了许久的八音盒散落出来的音符,孤独而萧索本就不大的院落里,房屋破败,杂草丛生,掩盖了旧日的痕迹唯有那棵梨树一如往昔,一树树洁白的梨花开得热烈。

它依旧静静的立在院子的角落里,只是昔人已逝,热闹不再我的思绪悠悠的飘向儿时,奶奶摇着蒲扇坐在梨树下乘凉,我依在奶奶的腿上,肆意的晚风拂过面庞,奶奶沧桑的声音同我讲述着祖上的故事:状元门第昔日的荣光,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

我仿佛看见朝堂上据理力争时那笔直的腰背,田野中丰收时那灿烂的笑容……梨树洁白的花瓣落在泥土上,将无人知晓的财富尘封在岁月里胡典奕文中,梨花的热烈与环境的萧索形成鲜明的对比,小作者再将这一对比的时间线拉长,追忆往昔老屋里流淌过的峥嵘岁月,老屋就成了历史的见证者,而具有了厚重感。

给虚实加上空间使气势雄浑梁衡曾说:“(写景)能抛开浮在自然景上的迷眼繁花而看出个味和理来,这才是高级”这是什么意思呢?实际上,就是说写景要虚实结合,强调抛开迷眼繁华认清景观的核心特点是实写,至于“味”和“理”则是景观背后的精神,是虚写。

但梁衡山水游记的精妙之处不止于此梁衡在《壶口瀑布》的结尾写道:“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里在采用虚实结合的同时,将黄河置于了一个“两岸山”“地下石”夹击的空间之中,而后文中特别给“伟大的性格”限定了一个空间——壶口。

黄河水的汹涌和性格的伟大在狭小的空间的限定下,变得更为雄壮这种手法在梁衡的其他散文中屡见不鲜如《恒山悬空寺》中,梁衡写道:“整个建筑在这深山幽谷中放着异彩悬空寺,你这颗空中明珠,光照祖国山河,历阅人间沧桑,和众多的星汉一起发出灿烂的光芒”。

这里就是把悬空寺置于幽深的空间之中,而把它的精神置于祖国山河,纷繁人世之中悬空寺实体所处的空间之小与其精神影响的空间之大形成鲜明对比,精神的力量得以彰显

向上滑动阅览学 生 习 作极目楚天,连接天空与地平线的是一条长长的绸带——湘江从高山蜿蜒而下,淌过湘南的崇山峻岭,也淌过湘中湘北的平原与丘陵湘南地势高峻,江水穿梭于高山、低谷之间,带着屈原歌咏里芰荷的清香,纵横奔腾。

从永州一路流下,湘江的脾气在平原之上变得温顺,宽阔的江面赋予了她交通要道的地位,也滋养了江边世世代代勤耕勤渔的湖南人民,造就了鱼米之乡的富裕与丰饶山中激流的爽直与泼辣,兰芷薜荔的灵秀和幽雅,八百里洞庭的博大与宽广。

山水有灵,湖南人骨子里最本源的部分,近代湖南人才的异峰突起和开风气之先的进步潮流,来自,也必然来自湘江马颖博小作者实写湘江河流的走向,虚写湘江背后的湖湘文化,将两者置于辽阔的湖湘大地上,湖湘精神便有了一种壮美之感。

。。。同学们,要写出游记中的文化味是不是也没有那么难呢?拆分整体,加上时间、空间,你笔下展现的就不仅仅是眼前的景观,而是景观背后深厚的意蕴。

Q&A互/动/时/间本学期我们会持续更新《向课文学作文》帮助大家提升作文水平,敬请关注湖南长沙市邓志刚语文名师工作室  黄寒隽摘自《中国中学生报》总第2556期 第14、15版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国中学生报》,点击

“阅读原文”可订阅~

编辑 紫幽设计 皮卡

《中国中学生报》为青春留一份底稿!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