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网论坛人文武汉:汉网事件
原创 王建利 时光匆匆,2024年到了年末,又到了辞旧迎新的日子。恰逢今年是“人文武汉”志愿者团队创立二十周年,团队商议在每年例行年会的基础上,今年的新春团拜会加上20年纪念的内容,得到了大家一致赞同。
原创王建利时光匆匆,2024年到了年末,又到了辞旧迎新的日子。恰逢今年是“人文武汉”志愿者团队创立二十周年,团队商议在每年例行年会的基础上,今年的新春团拜会加上20年纪念的内容,得到了大家一致赞同。

“人文武汉”文保志愿者团队是在2004年武汉晚报汉网论坛“人文武汉”版块框架上演变延伸而来,是武汉地区学术、新闻、教育、科技、工程、技术各界人士及民间文史爱好者,自愿组织的以研究保护武汉历史文化、文化遗产为宗旨的民间社团。
在20年时间里,社团的志愿者自觉研究武汉历史文化,通过网络发布了数以千万字计的关于武汉老建筑、老街巷、老地名、老厂房以及历史事件、历史名人的帖子;他们经常利用节假日或其他空闲时间,开展“扫街”及寻访活动,足迹遍及武汉三镇及周边城镇乡村;他们冒着风险保护湖泊和老房子、老街道,为留住老武汉历史根脉奔走呼号;他们积极开办各种人文讲座,向听众宣讲武汉历史文化及保护意义;他们通过著书立说传播武汉历史文化,或以专家学者的身份直接为武汉文化建设和遗产保护向政府建言献策……

正是由于20年的努力坚持、义务奉献、无怨无悔,人文武汉团队感人的事迹越来越被社会各界所知晓,被亲切地称为江城文化义工、武汉文化守望者在2017年12月中国文保基金会第九届“薪火相传——寻找中国文物故事杰出传播者”颁奖大会上,“人文武汉”学会与中央电视台《记住乡愁》栏目组、广东省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新媒体团队等一起,荣获全国十大杰出团队称号,反映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与鼓励。
回首20年,有太多的酸甜苦辣,有太多的新朋老友、有太多的收获与遗憾,有太多的话儿想说。

今天(12月21日)70余团队志愿者来到武昌红巷博物馆群一楼美术馆(感谢武汉市江城印象民俗博物馆馆长鄂小华筹备和红巷博物馆群总经理张孟青女士提供场地),相聚一堂,其乐融融,参加“人文武汉”二十年纪念暨2025年新春团拜会。

9点半会议正式开始,会议由“人文武汉”志愿者团队召集人侯红志主持,侯红志首先介绍了到会嘉宾及一些新朋友,接着进入主题发言环节。

大会主题发言的第一位发言人是武汉市社科院历史所原所长、武汉文史馆研究馆员张笃勤教授,张教授发言的题目是《人文武汉团队活动回顾与展望》在发言中,张教授简单回顾了20年来人文武汉团队的种种过往,着重提出了几个问题,哪些我们做成功了,哪些我们做的不够好,需要我们认真进行反思和总结。
在谈到展望时,张教授信心满满,在政府对文保越来越重视的大环境下、在团队吸引更多志愿者参与、自身能力越来越强的支撑下,人文武汉团队一定可以越走越远、越走越稳。

第二位发言的是知名民俗专家、武汉文史馆特约研究馆员刘谦定先生,刘老师发言的题目是《民间文保的心路历程》在发言中,刘老师简单介绍了自己的人生经历,重点谈了保护昙华林老街巷、提议修建辛亥革命博物馆、挖掘保护古德寺这三件大事的前因后果,从而在2009年获得“薪火相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风风雨雨,让听众一阵唏嘘,令人动容。

第三位发言的是武汉市地方志办公室巡视员、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导师王汗吾先生,王老师发言的题目是《人文武汉的特色活动——“扫街”》王老师利用PPT形式,向大家展示了人文武汉团队20年历年“扫街”照片,王老师边打开图片,边介绍拍摄时间地点。
这些照片太珍贵了,变的是有的志愿者离开了,有的头发白了,不变的是总有新人加入,不断充实团队队伍,“人文武汉”这面旗帜始终不倒。王老师最后用八个字结束发言——不忘初心 继续前行,说得太好了。

接下来,侯老师请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严昌洪教授致辞严教授在致辞中说道:人文武汉团队开展活动已经20年了,今天在此集会纪念,很有意义,本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20年来,人文武汉团队的朋友们,对武汉历史文化进行研究和传播,对武汉城市根脉坚持挖掘与守护,用线上切磋探讨的方法和城市漫步即“扫街”的特有方式,做了大量工作,他们以爱乡爱国的家国情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态度,为政府保护文化遗产积极建言,出谋献策,为提升民众历史素养举办讲座,出版图书,取得丰硕成果,产生广泛影响,声誉远播海内外,令我等深为感佩!。
今年11月30日举办的汉阳扫街活动就很好,我这位老汉阳本应回去尽地主之谊,但是由于腿脚疼痛不良于行,未能参加活动但我关注了大家转发的视频和照片以及后来在人文武汉发表的文章,特别是关注了事后几位先生在群里用大量的历史地图和文字史料探讨、切磋汉水有无支流从汉阳城南入江的问题,更是受益良多。
这种钻研精神值得学习我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人文武汉团队坚持守正创新,久久为功,一定能够取得更大成就!祝今天活动圆满成功!也祝各位健康长寿,就像我前些时在这里做讲座所讲的武昌汤云山老人“再阅古稀”的传奇故事那样,人人都“再阅古稀”!

会议接下来进入自由发言环节首先发言的是湖北省公益创新研究会秘书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张远凤教授,张教授谦虚的说到是人文武汉的新人,其实关注人文武汉很久了,非常佩服20年来人文武汉取得的成果,在以后的日子里,愿意将自己的一些所思所得拿出来供大家分享。

第二位发言的是武汉摄影家协会主席麻建雄先生,麻主席首先对新春团拜会表达了祝贺,对在座所有人表达了新春祝福,对人文武汉团队20年进行了简单总结,对未来作了美好祝愿。

第三位发言的是辛亥革命研究会党支部书记熊永铸先生,熊老师是号称武昌起义第一枪熊秉坤的嫡孙,在发言中熊老师给大家展示了传家宝,抗日战争重庆谈判期间,国共两党主要领导人的手迹,弥足珍贵。

第四位发言的是湖北省公益创新研究会副会长胡海龙,胡老师算得上人文武汉的骨灰级粉丝了,他在发言中谈到文保四境界:保护文物 据物求文 以文化我 以文化人,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第五位发言的是人文武汉公众号主编田联申先生,田主编强调了自2018年人文武汉公众号开通以来坚持内容原创、每日一更的原则,分享了文章篇数、粉丝数量、作者分布等等数据,总结了转载本公众号文章的各个自媒体情况,最后打了一个广告,“我与人文武汉20年” 征文活动已开启,大家踊跃投稿吧!

第六位发言的是商业文化美食文化专家王琼辉老师,王老师在发言中谈到今年在人文武汉公众上发表了24篇文章,平均半月一篇,真的高产作家王老师着重介绍了他的小团队五个人:杨昊办贺龙纪念馆,彭上秋女士在古琴台当义务讲解员,苏峰老字号苏恒泰传人,黄克峻办热干面馆、探讨热干面文化,杨波在黄鹤楼、江汉路等处推介人文历史。

第七位发言的是国家一级美术师,湖北省国画院副院长刘成春,刘院长分享了他的代表作《武汉抗战》《首义群英》,都与在“人文武汉”上获取的历史知识息息相关,对人文武汉再次表达感谢。

第八位发言的是武汉大学向虎雏教授,向教授表达了自己对人文武汉的观点,提议人文(科技)武汉的看法。人文离不开科技,有道理。

第九位发言的江汉大学高双桂教授(中),高教授分享了这多年参与人文武汉活动的点滴,祝愿人文武汉越来越好。

第十位发言的是从杨寿丰到刘有馀堂汉药传承人潘健老师,潘老师发言离不开汉药传承,分享了不少汉药史料。

最后的发言时间方宏老师拿着他的高科技上台,为大家展示了一把高科技。

“人文武汉”的新成员、作家姜燕鸣在会上发出邀请,以汉阳洗马街为背景的长篇小说《暹春记》本月28日下午3点在汉口新华路490武汉中心书城,召开新书分享会,欢迎大家前往。花絮:













时间来到12点,全体人员移步中庭广场,留下人文武汉20年大合影。然后,去火炬路上的“阿德鱼湾”进餐,推杯换盏,好不热闹,至此,“人文武汉”二十年纪念暨2025年新春团拜会圆满落幕。

摄影:胡晋鄂 邓伟明 田联申打捞江城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转载请注明出处,勿侵犯知识产权!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汉网论坛人文武汉:汉网事件
原创 王建利 时光匆匆,2024年到了年末,又到了辞旧迎新的日子。恰逢今年是“人文武汉”志愿者团队创立二十周年,团队商议在每年例行…
-
少女的王座阿尔贝同人文:少女的王座阿尔贝同人文小说
随着时代的进步,女性玩家在游戏领域的参与度越来越高,游戏已成为释放压力、消磨时光的优选。为此,小编精心挑选了十款女生必玩的游戏…
- 社区人文美:社区人文文化
- 社区人文美:社区人文文化
- 天泉生态人文纪念公园怎么样:天泉生态人文纪念公园怎么样收费
- 科学因人文而精彩范文:科学因人文而精彩范文800字
- 凯×百里守约同人文肉:凯百里守约cp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