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纪念馆:人文纪念馆是干啥的
从聆听者到传播者的情怀
凤凰花开花落又一年,南方之强又迎来了5100多名新生进入厦大的第一课从新生教育开始,新生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环就是校史校情教育每年,校史馆、嘉庚馆、鲁迅馆、人类博物馆、近现代文学馆等场馆都会在新生教育周接待数千名的新生,让他们一入学就了解学校的文化底蕴,接受这份文化的洗礼。
纪念馆的讲解员们一年又一年,默默地为学校的文化传播做着贡献,这背后,是一代又一代厦大人的来来往往,其中有很多是从新生教育的聆听者,成为了文化传播的使者此次纳新,人文学院各纪念馆总共纳新20人,其中大一和研一新生就有7人,是重要新生力量。
新人们满怀热情,国庆假期结束之后,第一时间接受了基本培训,并马上开始上岗这种转变的背后是一种怎样的情怀呢?文学馆的新人,2017级人文学院的黄碧珠同学说:“我本身很喜欢去各种博物馆,但通常去都没有讲解员,感觉少了点什么。
新生教育的时候,听见校史馆的学长学姐给我们讲校史,就觉得以后我也要来当一个馆员,不仅可以知道更多别人可能不知道的知识,还可以跟其他人讲述这些展板背后的故事,因为我很喜欢这种和别人分享知识的感觉同时,我也很喜欢文学,所以一看到纳新通知的时候,我就第一时间报了名。
”讲解员的工作看似很普通,但就是能给人这种微妙的、温暖的感觉
而成为一名讲解员之后,同学们的内心,又有什么感触呢?“像一位老馆员讲的‘守着这些历史遗产’,成为传播者之一,使它重新鲜活、生动,我感到满足和激动”校史馆的新伙伴王舒平这样感慨在这充满历史感的地方,又有谁会没有敬畏感,谁会不想把百年的动人故事诉说给每一位热爱厦大的人听呢?。
讲解员是一种身份,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使命展板的背后、文物的背后,是故事,是历史,是厦大的韵味,需要讲解员们用他们生动的语言,日复一日的坚守来传递而他们想做的绝不只是简单的照本宣科,“希望能尽快熟悉讲解的内容,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讲解风格,在与其他馆员切磋学习的过程中发掘展板以外校史中更多有价值的内容。
”校史馆的王舒平这样说道还有同学,想要向更多的国际友人讲述厦大的故事,“希望自己可以尽快顺畅地完成讲解,认识每一件文物;提高英语水平,可以用英语讲解大部分;能够用德语讲解”人类馆的新人周若茜给自己定下了这样的“三步走目标”。
每一次出色的讲解背后,是止于至善的精神
纪念馆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讲解员们会毕业,会离开,会换新,不变的是这份坚守和情怀在每一代讲解员的身上传承。文字 | 周钧庭排版 | 陈颖颖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人文纪念馆:人文纪念馆是干啥的
从聆听者到传播者的情怀
-
人文纪念馆:人文纪念馆是干啥的
凤凰岭地处关中平原东入口,渭河南岸,羽翼舒展处就覆盖了我国东西交通大动脉——310国道和连霍高速以及陇海铁路。渭河南岸,坡势渐起,…
- 现代人文:现代人文明生活方式的标志之一是什么?
- 歌剧魅影文笔好同人文:歌剧魅影的小说
- 歌剧魅影文笔好同人文:歌剧魅影的小说
- 签证cp同人文:签证cp小说
- 签证cp同人文:签证cp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