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中国人文医学杂志:中国人文医学杂志官网

  • 来源:互联网
  • |
  • 2025-01-1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初冬时节,人文扬州。一个以“健康中国与医学人文精神建设”为主题的高峰论坛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参会者。12月1

中国人文医学杂志:中国人文医学杂志官网

 

   初冬时节,人文扬州一个以“健康中国与医学人文精神建设”为主题的高峰论坛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参会者12月10日,中国医师协会特约通讯员暨《中国医学人文》杂志编委工作会议首先拉开序幕,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齐学进、中国工程院院士郎景和中国医师协会编辑部主任王德、《医师报》常务副社长张艳萍以及来自各地医院的中国医师协会特约通讯员和编委出席了本次会议。

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齐学进讲话  齐学进副会长就特约通讯员对行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做了报告他指出,中国医师协会是“医师之家”,是医师行业管理组织者,肩负着自律、维权、培训、管理和监督等政府委托的重要任务中国医师协会有功能健全的现代化出版阵地,包括网站、微信、《中国医学人文》杂志、《医师报》,以及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30多本杂志,在中国卫生出版战线上第三大出版集群,在业内占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中国医师协会作为有四百万医师的行业组织,中国医师队伍无时无刻不在涌现大量可歌可颂的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协会出版工作的主要任务,一是要宣传好这些感人的人和事,要让全社会理解医师的辛苦和奉献,体谅医师这个行业的不容易;二是要维护好医师行业的权益,主动为行业发声、维权,维护医生的尊严、权利;三是要适应医生需要终生学习的职业特点,及时为他们提供最新的临床实用进展,包括医学人文、哲学、美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把出版办成医师学习的平台,交流的园地,和精神抚慰的心灵港湾,真正起到协会宣传出版这一阵地、喉舌、家园的多重功用。

                齐学进副会长强调,要做好出版工作,至少需要建设与维护好四支队伍:第一支是编委队伍,好的编委会是引领者、把关者;第二支是作者队伍,这是出版工作的活水源头;第三支就是读者队伍,包括医师为主体、包括病患与社会大众这三大群体;第四支是通讯员队伍。

通讯员队伍是一线的先进感人事迹的发现者、提供者和撰写者,同时也是协会出版的宣传者、推广者和发行者广大特约通讯员要发挥贴近一线、熟悉医师的优势,拿起笔和相机,为身边的医师留下美和感动,弘扬光大医师行业的正能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郎景和讲话         郎景和院士作为《中国医学人文》杂志的副总编以及《医师报》的副主任委员,对杂志和报纸的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郎院士指出,对于此次会议,一是学习,加深对两本刊物的认识,了解作为一名读者、作者、编者的职责。

第二,《中国医学人文》杂志、《医师报》需要专业化,专业化指的就是医学性与人文性,人文就是医学的本源第三,应该推广和发展叙事医学,叙事就是医生病历的另一种写法,表述对病人的认识、对生命的认识、对医患之间感情的认识,以及对健康和人文的认识,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形式。

科普类文章也是很好的叙事医学第四,应该加强合作,包括临床医生与医学人文工作者的合作,与作家的结合等,我们要了解医生、病人、作者,希望更多的人写好医生,讲好医生的故事!

齐学进副会长(右五)、郞景和院士(中)、张艳萍常务副社长(左五)为特约通讯员颁发聘书

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党委书记王锦帆发言

张家港市第六人民医院院长孙峰发言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干事赵俊宇发言

山东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医师培训规范化培训管理办公室干事赵勋发言

会议现场  中国医师协会编辑部主任,《中国医学人文》杂志副总编王德对编辑出版工作进行了汇报,就杂志的定位、栏目以及发行等方面的问题与与会嘉宾进行了交流王德主任指出,《中国医学人文》杂志自创刊以来,一直致力于办成一本有温度的杂志、一本有力量的杂志、一本安静的杂志。

在中国医师协会领导、总编、副总编和各位编委的支持下,编辑、出版、发行等各项工作开展顺利,2015年杂志获得国家卫生计生委最佳期刊,2016年又获得中国最美期刊称号但《中国医学人文》杂志仍是一棵幼苗,还需要同道们的栽培、浇灌、爱护和支持。

  会上,王德主任宣布中国医师协会特约通讯员名单,郎景和院士、齐学进副会长和张艳萍常务副社长给特约通讯员颁发了聘书张艳萍常务副社长在会上介绍了《医师报》相关的发展情况最后,来自的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的党委书记王锦帆,张家港市第六人民医院的院长孙峰,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的干事赵俊宇,山东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医师培训规范化培训管理办公室的干事赵勋就医院宣传、卫生出版等方面进行了自由发言和讨论,为医疗行业的新闻宣传和出版及整个行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医师协会首批特约通讯员就此诞生了,特约通讯员手中沉甸甸的聘书是一份荣耀,更是一种责任,我们坚信通过这些特约通讯员能够了解到更多一线的事迹,聆听到更多感人的故事,传播更多的行业正能量。

(中国医师协会编辑部供稿)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