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新兰同人文漫画:新兰同人文漫画在线阅读

  • 来源:互联网
  • |
  • 2025-01-1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无良官方糖不够,勤奋粉丝自己凑。

新兰同人文漫画:新兰同人文漫画在线阅读

 

“ 在我的宇宙里,永远不存在ooc。”

上来借蛋妞致敬所有奋斗在同人创作一线的粉丝们一篇关于“同人”的不全面的伪科普文,本人多混日圈,部分欧美,内娱+韩圈算知识盲区,望及时避雷,谢绝迫害,若有不严谨之处欢迎指正,请担待前段时间看出久根达郎的《给作家标个价:旧书店的文学论》这本书的时候,看到。

作家山本周五郎曾在1935年的《新少年》杂志上投稿过自己创作的福尔摩斯同人文篇名就叫《福尔摩斯侦探小说》,大概情节是福尔摩斯从英国来到日本,和名叫凡太郎的日本少年侦探一起破案,然后在破案过程中爱上了一个日本女性,订了婚,之后一起乘船回英国.。

.....吐槽“这也太ooc了吧”“福尔摩斯x柯南世界的crossover不香吗”的同时,我想到所谓「同人」,即“fanfiction(粉丝创作)”的历史是个有趣的话题加上最近在追一篇《咒术回战》x《文豪野犬》crossover(世界线交叠)的同人文,沉迷于五条悟x太宰治的“永远不会OOC”组合,所以来讨论一下「同人」这回事。

「同人」这个概念长久以来似乎都是小部分人的地下狂欢,而且很多时候被和御宅文化、同性取向作品挂钩这几年「同人」在国内曝光度忽然增大,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之前某明星粉丝举报了全球最大同人网站“AO3”从而引发了国内同人届大地震的事件。

毕竟同人圈和二次元或者饭圈也不一样,同人的受众涵盖了各种文化圈层,除了最常见的文学动漫影视游戏爱豆等,也包括体育明星政治名人等等,RPF(Real Person Fiction)是AO3上很重要的分区一言以蔽之,同人是大饼也是天妇罗,同人可卷一切,万物皆可同人,谁也跑不了。

安利一下@馆叔 以前的视频 《你的美国名字》(b站),希拉里X特朗普的RPF01—「同人」是什么「同人」这个中文叫法其实是来自日本“同人志”“同人”指“爱好相同的人士”,“同人志”最早出现在文学界,指文学爱好者或者风格、理念相似的作家们自己出资创办的杂志。

“同人志”出现在日本明治时期,『文学界』『新思潮』『白樺』等同人志对近现代文学发展起了很大作用日本现在能确认的最早的同人杂志是『我楽多文庫』,它是由小说家尾崎紅葉等人建立的文学团体“硯友社”所创作而在漫画界,

“同人志”也是指代类似的自办杂志,二战后随着藤子不二雄和赤冢不二夫等漫画家的出名,日本漫画和动漫崛起,漫画同人志随之登场,很多作者会在上面发表自己的原创或者二次创作的作品同人志一般是在粉丝的小圈子里流通,日本1975年第一届。

专门同人展Comic Market的召开标志着同人漫画创作开始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而近年来,同人展会的规模急速扩大,半年一次的Comic Market成了全日本以至全球最大型的同人志即卖会,每次到展人数能达到五十万人以上。

19年夏天我在日本正好赶上comic market,那天电车上随处可见身上挂满了谷子的宅们,而那天的早间新闻则是给了排山倒海般涌向会场的同人饭们的特写

日本一年两度的同人盛会“comic market”会场的盛况近年来「同人」有逐渐被等同于BL类创作的趋势,但实际上现在中文里常说的「同人」应该更广泛地指代粉丝的二次创作,即fan-fiction,绝不局限于

BL创作形式上,「同人」也不局限于同人文或者漫画,而是还包含了动画影视等多艺术形式的粉丝再创作比较著名的一些同人作品有海外版“霸道总裁爱上我”的《五十度灰》,这部作品原著的小说是《暮光之城》的同人衍生而Anna Todd。

在2013年发表的乐队one direction的同人文学After(《之后》)则是不仅出版了书,还在2019年4月被改编成同名电影上映在各种意义上说,“同人”已经不是可以简单地以“小众”和“亚文化”来概括的文化现象了。

《暮光之城》VS《五十度灰》

电影《After》的韩版海报02—「同人」不完全简史「同人」在英语文化中对应的词是“fanfiction”最早对"fanfiction"给出明确定义的是一个科幻小说读者团体,他们在1939年用fanfiction来区别粉丝的业余创作和专业作家的科幻小说(后者被称为“pro fiction”)。

在fanfiction中,催生「同人」的原作品被称为“canon”,而粉丝的创作则是“fanon”“canon”即“经典”,源自《圣经》,用于和外典区别说起同人的历史,很多人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但丁的《神曲》算是同人文的鼻祖。

但丁是罗马诗人维吉尔(常见英译Vergil或Virgil)的超级粉丝但丁不仅在其几乎所有的文学作品中都引用过或是改变过维吉尔的诗句,还让维吉尔出现在了《神曲》中在书中,维吉尔是但丁在地狱和炼狱旅途中的指路人和保护者。

但丁称他为"我的向导"、"我的老师",随着他与维吉尔越来越深入地狱,书中的但丁对维吉尔的崇敬也越来越强,在第八章中,他称其为"我的主人"《神曲》在设定上涉及现在fanfiction的很多常见要素,比如AU(alternative universe,即不同的时间线/世界观),crossover(融合了多部作品),Self-Insert(作者自己作为主人公进入原作故事的世界里)等

更有人提出,可以把《神曲》看作是以《圣经》为原典的fanfiction其实有很多学者认为西方最早的神话、传说和宗教等都可以看作某种形式的“fanfiction”,而他们又不断催生新的后人创作基督教可以被看作诞生于《新约》的”fanon”,而《新约》则是《旧约》的fanfiction。

关于但丁的《神曲》与「同人」的漫画文字(左):“那之后我晕倒了,维吉尔不得不把我公主抱起来...”文字(右):“但丁!该吃晚饭了,别写你的同人文了,快出来!”“我才没写同人文呢,妈妈!”除了但丁,在出现现代意义上的知识产权之前,作家们借用其他作品中的角色来创作自己的作品并不罕见。

以莎士比亚为例,莎翁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奥赛罗》等名作都是借用了其他作者笔下的角色普遍认为,英语世界的同人创作正式开始于18世纪,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标志着同人创作的开始当时基于《格列佛游记》的同人创作中,比较著名的有英国讽刺画家。

William Hogarth1726年创作的《格列佛被惩罚》(The Punishment Inflicted on Lemuel Gulliver),画的是格列佛被小人国的小人灌肠的场面......从一开始,同人创作就与挑战文化禁忌(taboo)和对“性”(sexuality)的探讨联系在一起。

而19世纪,除了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简·奥斯汀,夏洛蒂·勃朗特,路易斯·卡罗还有H.G.威尔士都是读者们灵感的源泉,《简爱》,《时间机器》还有《爱丽丝漫游仙境》这些作品催生了大量的同人创作。

William Hogarth画的被小人灌肠的格列佛(1726)而福尔摩斯的形象从刚诞生开始,就一直是同人创作的灵感源泉BBC英剧《神探夏洛克》里,福尔摩斯的扮演者“卷福”Benedict Cumberbatch也在采访时说,华生的扮演者Martin Freeman就曾向自己安利过过好多篇tumbler上面的福尔摩斯x花生的R18同人作品。

本尼在采访中表示Martin Freeman(花生的扮演者)给自己看过不少他俩的真人cp同人

talkshow里被问到是否看过自己和“卷福”本人的同人图时,潮爷表示自己不仅看过,还画过“福华”的同人图呢,不知真假1960年代,《星际迷航》粉丝的狂热大大推动了fanfiction的发展,并在1968年催生了同人杂志Spockanalia。

在Spockanalia之后,《星球大战》是70年代同人热门, 之后的80年代则是《夺宝奇兵》、《银翼杀手》和《银河系漫游指南》等作品的同人热90年代,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1998年10月,第一个同人创作网站fanfiction.net。

诞生了从此同人创作成爆炸式成长,而标志着这一井喷的作品则是JK罗琳的《哈利波特》(虽然我本人不追HP的同人,是无可救药的死忠原著党)《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美国发行之后的两年里,fanfiction.net。

上有1200多篇HP的同人,而当第一部电影上映之后,这个数字到了2019年已经高达 615,000,成为fanfiction.net的绝对霸权门类。

《星际迷航》Captain Kirk和Spock而在AO3上,从作品的创作数量看(2021的数据),动漫类里,同人作品数量最多的五部作品是:我的英雄学院,小排球,火影,进击的巨人和jojo的奇妙冒险,文学类则是哈利波特

,星球大战,福尔摩斯,指环王和龙腾世纪,电影则是漫威+DC+哈利波特的霸权。

AO3上各类别同人创作中,作品数量前五的作品

当主持人拿出“复联”同人图的时候,主创们的反应马克叔:嗑自己的cp真开心03—「同人」的专业术语这些年,「同人」的一些常见用词也逐渐流行起来,比较典型的有AU,OOC,ABO等AU,alternative universe,。

一般指更换了故事设定的宇宙/时间线/世界观,有时会给人物全新的身份设定,架空的世界等OOC应该是弹幕里很常见的一个词,即out of character,也就是不完全按照原作的人物设定和性格进行二次创作。

很多粉丝是不接受人设ooc的,所以很多同人作者都会在作品介绍里注明作品里是否会有ooc,多大程度ooc,请不接受者自行避雷也有一些角色似乎永远不会ooc,比如b站新的霸权《咒术回战》里的五条悟老师还有《文豪野犬》的太宰治...。

粉丝不接受ooc行为可能会引发撕b等不和谐行为,《柯南》早期TV版就有一集《福尔摩斯迷杀人事件》,那就是一起因为粉丝ooc福尔摩斯和艾琳而引发过激福尔摩斯厨的不满而引发的杀人事件...

在b站关于五条悟最常见的沙雕视频都是ooc相关段子

《名侦探柯南》之《福尔摩斯迷杀人事件》,画面中的人因为被害者出的关于福尔摩斯和艾琳的同人作品有ooc行为,不能接受而犯下了杀人事件,弹幕写满了同人写手们的恐惧ABO也称作 Omegaverse(Omega世界观)

, 较多见于同性取向作品的设定,A=Alpha, B=Beta, O=OmegaABO世界观具体内容为避雷和防吞,可查看Fanlore词条,ABO作品中常见关键词则有信息素,抑制剂,标记,命定伴侣等第一篇ABO文是源自于欧美同人,由SPN(美国电视剧《supernatural》)第二季中狼人有关的一集衍生。

cp是詹森·阿克斯(Jensen Ackles)与贾德·帕达莱基(Jared Padalecki)的RPS(Real Person Slash)下图是2020年同人网站AO3对网站上ABO比例较高作品的一个统计:。

“ABO类数量最多的作品”,榜上有名的有SPN,BTS,绅探夏洛克,冰上的尤里,小排球,哈利波特,星战,汉尼拔,进击的巨人,黑塔利亚,火影,最终幻想等,涉及影视、动漫、KPOP、游戏等个门类

“同人作品中ABO类比例最高的作品”,《冰上的尤里》霸榜除此之外,还有性转,crossover,RPF(Real Person Fiction),SI(Self-Insert),以及shipping,也就是著名的“磕cp”,而cp粉自称“shipper”。

shipping包含统一作品人物间的异性、同性cp也包括跨作品的拉郎cp,b站鬼畜区有诸多脑洞清奇的拉郎视频,比如伏地魔x林黛玉...但较多见的还是同一作品或者同一真人组合中的同性CP,比如灿白,华福/福华,德哈/哈德,GGAD,锤基,盾冬,肖根,瓶邪,虫铁/铁虫等,还有一些诸如新兰,哈赫之类异性cp也是始终人气不减。

而从“嗑cp”衍生的一些说法:“嗑学家”,“kdl(嗑到了)”,“ksl(嗑死了)”,“xxx szd(是真的)”,“姨母笑”,“饱了饱了”,“狗子竟是我自己”,“听取汪声一片”,“xx股暴涨”,“发糖了”,“同人干不过官方/官方逼死同人”,“白学现场”

等等,也是多见于评论区和弹幕至于cp是“可逆不可拆”还是“可拆不可逆”也是见仁见智,但cp粉刷屏过度会引发非cp粉的反感,也会有掩盖作品本身主题之嫌,建议大家理智磕cp,分场合圈地自萌,和谐不ky(感兴趣的朋友指路b站up主@Francium的 相关统计视频)

最近嗑的最甜的cp就是「30岁」还有有生之年终于动画化了的《堀与宫村》了。

日剧「到了30岁还是处男似乎会变成魔法师」,作为同性题材的深夜档剧,播出后凭细腻的情节和主角们精湛的演技受到好评,爆冷获得第106届“日剧学院奖”最佳作品奖,饰演黑崎的男二町田启太获最佳男配角奖。

十年前看的漫画「堀与宫村」终于动画化,因过于直球虐狗的高糖度剧情听取“汪”声一片。04—「AO3」

而这些术语的普及很大程度上归功于FanFiction.net和AO3这样的同人网站国内较早期的同人文多见于各论坛和百度贴吧记得小学的时候沉迷于《网球王子》,常混迹于贴吧看文写文,中学以后也经常在贴吧刷《犬夜叉》的同人文和同人漫画。

而目前种类较多、非营利性等各方面搭建的比较完善的平台除了lofter,tumbler等就是AO3了之前因为明星粉丝举报事件而一度引发热议的AO3,全名是Archive of Our Own,一个非营利性粉丝网站,于。

2007年被The Organization for Transformative Works (OTW)创办OTW是一个同年创立的非营利性组织,主要目的是为了给粉丝创作和粉丝文化提供平台和资源,来促进各种形式的粉丝创作的发展。

到2019年,AO3累计收集整理了将近500万份的粉丝创作,并以对科幻文学的卓越贡献获得了当年的“雨果奖”OTW还有其他一些关于fandom culture(粉丝文化)的项目,比如“Fanlore”,粉丝文化的维基百科,。

还有我个人最感兴趣的Transformative Works and Cultures,是一个促进粉丝文化的学术研究的网站,可以在上面发表peer-review journals粉丝文化研究涉及跨媒体研究(intermedia studies),性别研究,文化研究等社会人文学科的多方面,也是很有发展前景和现实性价值的一个方向。

OTW除了AO3的一些其他projects05—「同人」= BL?不是但确实「同人」作品很多和BL相关,应该说,很多同人作品是同性取向虽然“BL”“腐女”似乎名头更响,但女性同性取向的同人受众也很广举日本的例子,磕“宝冢剧团”cp的粉丝不少,日本的48系和坂道系偶像组合的cp粉也大有人在。

乃木坂“表情包王者”老白——白石麻衣就有很多队内cp前面提到的《星际迷航》对fanfic中“slash”这一类别的发展起了里程碑式的作用“slash”指把异性恋取向的原作进行同性恋取向的同人创作,后来“slash”用于指代男男,而 "femslash" 来指女女。

《星际迷航》里的Captain Kirk 和Spock通常被视为第一对广为流传的“slash”cp根据一项2013年的调查,AO3上50%的作品是BL取向,而大部分用户是女性FanFiction.Net  78%的用户是女性。

而日本的BL同人则是主要由女性创作、面向女性受众的日本真正意义上女性创作面向女性的bl起于70年代,而日本耽美小说之母是文豪森鸥外的女儿森茉莉值得一提的是她的父亲森鸥外也曾写过著名的描写“男色”的小说《vita sexualis》。

(直译“我的x欲生活")做日本当代性别研究,酷儿研究和流行文化研究的许多学者探讨过为何女性热衷创作同性取向的同人,很多人认为父系社会对女性“性”的束缚依然强烈,而同人创作是女性的empowerment(赋权)。

另一方面,男性同性取向的作品数量和接受度远远大于女性同性取向的作品,而这些问题,以及背后的文化、历史、社会原因,值得更多更深的研究,就不在这里展开了由于是我的研究方向之一,欢迎感兴趣的朋友欢迎来探讨

我的私心之“肖根”,出自 美剧 《疑犯追踪》06—「同人」的困境与意义最后,说说同人创作的困境的意义除了AO3,Lofter等平台,亚马逊也在2014年创立了面向同人创作的平台Kindle Worlds。

而据Wattpad(app)2014年的数据,有53%的用户都曾在手机上写过同人文学,截止到当年9月,有7千万作品被上传到wattpad的网站上同人不仅仅是满足粉丝嗑CP的心情、自己发糖的渠道同人创作给了普通人参与到文学、艺术创作之中的途经,让粉丝对作品的爱得以延伸,也能弥补作品中的遗憾。

本来封闭的作品通过「同人创作」变成了读者和作品、读者和作者、读者和读者之间的对话与沟通,读者介入创作,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革新我们对“文学”和“经典”的定义与态度同时,粉丝群体(fan community)也成了影响当代文化的重要社会群体,值得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与此同时,知识版权也始终是困扰同人创作的最大问题日本的情况,有对二次创作持完全宽松态度的,例如东方project;有支持二次创作的,如舰队Collection;大部分作者默许二次创作,也有完全禁止的,如任天堂和迪斯尼。

,毕竟“迪士尼强大的法务系统”和“迪士尼律师函警告”已经是著名的梗了(详细请参考知乎@Mc Alawn “日本‘同人’(どうじん)文化的发展简略介绍与前景思考”一文)欧美的话,OTW的成员Claudia Rebaza曾在。

在采访中表示,所谓“ Transformative work”是粉丝创作存在的核心,transformative use用美国最高法院的话说“is one that adds something new, with a further purpose or different character, altering[the source] with new expression, meaning, or message.” 所以影视混剪再创作类视频都是transformative use。

在美国法律里,这是衡量同人创作是否正当使用了原作版权的标准(fair use of another copyright work)OTW的原则是促进和保护同人创作的transformative use,。

但这个界限很难把握,立法也尚待完善,各国普遍面临如此困境J.K.罗琳和《暮光之城》的作者斯蒂芬妮·梅尔都是非常支持同人创作的的,而《权力的游戏》原著作者马丁老爷子,《夜访吸血鬼》的作者Anne McCaffrey则是坚决反对同人,认为同人创作破坏了作者本身的世界观和意图。

但即使“宽容”如罗琳,也曾因为过于色情化的同人描写起诉过粉丝,因为HP毕竟是全龄向作品,porn化会给儿童以误导这就引出了一个事实,即同人创作的较强色情化特点,以及同人作品年龄分级的必要性因此AO3对作品标签(tags)非常用心。

对一些涉及“trigger”,即有可能引发特定创伤反应的作品,以及涉及R18描写的作品,tags就显得格外重要面对种种困境,AO3却始终强调“多元”我觉得这是同人创作最重要的一点,即包容与选择不赞同就排斥异己是最简单却最不可持续发展的做法。

之前在b站看到尹正的一段才采访觉得很好尹正讲到自己在b站扫楼的时候,看到的酒吞童子的性转,真的是叹为观止,于是采访人问他,那如果粉丝创作你的性转同人,性转你,你能接受吗他说,每个人都有创作的权力,我也有看不看的自由。

我觉得说得真好。其实他说的是我们对文学、艺术创作该有的态度,是很基础的要求,但我们显然还没能做到如此包容。而我们的创作欲和创作的可行性,始终在危机感中夹缝求生存。

对于一直有争议的同性及任何非异性恋题材作品,权力与自由也是类似的对子有粉丝提问《哈利·波特》系列马尔福的扮演者汤姆·费尔顿(Tom Felton),他怎么看待粉丝写“德哈(德拉克·马尔福x哈利·波特)”BL同人的时候,他回答:。

“这是一件美好的事,我会庆祝所有形式的爱情,不会歧视。” 如果世界变成了单一的同质化(homogeneous),岂不是太无趣了一点。

最后借日剧《非自然死亡》里五郎叔饰演的所长的台词收尾,希望我们能有更加利于作者创作的环境,更多的平台,更宽容的态度,更完善的分级制和产权保护法。

希望看完这篇文章的你能远离官方刀,刀谁不刀你我,祝大家cp不被拆,永远有糖吃。

出自美剧《疑犯追踪》本文参考文献过多不一一列举,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后台讨论~『人生は夢だらけ』焦虑厨房

La vie est ailleurs.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