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自然人文特征_东亚自然人文特征是什么
然而,历史并不像数学公理那样斩钉截铁,也不像布朗运动那样无规则混沌,而是围绕一定核心规律生长的事物,旁支斜出、拖泥带水、藕断丝连亦是常事。
从简单的人为规定来讲,20世纪就是1900-1999年然而,历史并不像数学公理那样斩钉截铁,也不像布朗运动那样无规则混沌,而是围绕一定核心规律生长的事物,旁支斜出、拖泥带水、藕断丝连亦是常事后人站在当下的现实,只能看到铭刻的节点和褪色的影响,很难充分地体会彼时彼刻即时发生的一连串现实是如何织就出一幅宏大的图景。
故而,我的叙述虽然主体在这个时间范围之内,但前因后果的自然连缀,是无可避免的,也是应有之义经常讲“以史为鉴”,我们老是理解附会经验教训、警醒及借鉴之意,虽无过,但还是难摒除实用主义与后见之明这两年,在阅读和思考中,我想到一个情状——线性的时间轴上,后人站定回头转身看历史,上下虽未颠倒,但前后左右均与前人相反。
这个意义上,历史还真成了镜像这么想来,要深入地体味,还是需要头朝前,脚步退着走,直到过去那个节点,再看看周遭,或许真切些“地理是历史的舞台”,无论是开篇“世界1900”还是之后,区域结合全球,时间节点连缀时间段(按一定序列)将是主要叙述方式,这也是呼应时空观和全球史观。
亚洲,按地理方位,兼考虑自然与人文因素,如今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及北亚6个地区可在当时,可没有这么严格和客观的区分,而是以西欧为中心,根据近代扩张的方向形成的,没有明确界限,指称一定范围的“。
近、中、远东说”。一战前,在亚洲,近东一般指奥斯曼帝国附近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波斯以及高加索地区),中东指南亚、中亚及阿富汗,而远东则是指环西太平洋和东印度洋国家和地区。
下文还是以如今的六分法作区域介绍,当然也会顾及历史地理条件东亚:历史、地理学家将亚洲细分成若干地区,但没有形成公认的界限费正清、赖肖尔等提出“东亚”包含山脉大漠阻隔的东部亚洲、蒙古人种以及中华文化圈三要素(越南在内);有人将20世纪70年代的印度支那半岛摒除;也有人认为近现代日本大多数时候不属于亚洲;当今日本社会,许多人认为东亚指称中国、朝鲜半岛和东南亚(历史上被日本殖民侵略的国家)。
中国/大清(国/帝国)
甲午惨败,洋务富强幻梦终醒;百日维新,未触政尚终为土灰;列强环伺,瓜分豆剖已成定局;拳民围京,招抚剿杀进退维谷;风雨飘摇,修补裱糊已不济事;宣战列强,妄尊不想深秋西逃【疆域】约1130万平方公里(粗略计算:960万平方公里+蒙古国+图瓦共和国-港澳台)。
1840年以来,60年的时间,经20余个不平等条约(包括边疆地方政府签订的,虽不承认;密约)割占、勘界(不平等)、强租、强占,失去了约180多万平方公里的疆域(非当代“领土”概念)不在列强势力范围(以“不予别国”条款划分)的,仅西藏大部、青海、河南北部和甘肃、陕西、山西与直隶四地长城以南区域。
到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中朝宗藩关系瓦解,约20个(藩)属国(礼部管理,多朝贡关系)均脱离中国,中国千年来的传统宗藩体系彻底终结【人口】约3.8亿人(1893年)(十九省,外蒙古、西藏、青海和东北三将军辖区未计入)汉族为主体,尊崇满族,还有蒙古族、回族及藏族等50余个少数民族。
汉语、满语和蒙古语是官方语言,但至晚清,汉语渐成主要信奉的宗教有佛教(尊藏传,还有汉传、南传)、道教、伊斯兰教(什叶派为主)、天主教和新教等【首都】北京/京师,人口约112.9万(1910年),面积约60平方公里。
【外交】随列强入侵,中国之前与周边国家平等的互市关系以及和其他国家的邦交(半外交)关系,前者大多被强制剥夺,后者转变为不平等的半殖民与保护关系 【国家元首】皇太后慈禧,自1861年垂帘听政以来,中途虽有“归政”与“训政”的反复,但39年间都牢牢掌握了最高统治权力。
到1900年,慈禧已65岁【政府】军机处:世铎、荣禄、刚毅、启秀(满)|王文韶、赵舒翘(汉)【经济】财政:甲午战后,清政府全年总收入约8000万两,但仅军饷、洋务和归还外债就需支出7000余万两,其他各项还需2000余万两。
于是在增捐增税的同时,还进行了财政整顿和借内债(国债)总之,财政赤字严重,入不敷出大背景:帝国主义的输出(1895-1900年)政治贷款:清政府共借款4.51亿白银铁路:列强共夺取1.9万余里的铁路投资与修筑权
矿产:列强共夺取约10余个省份几十个各类矿产的开采权开厂:列强在华设厂总数激增至933家商品:年平均进口2.1亿,出口1.5亿,外贸入超已激增至6000多万海关两,较前五年平均翻了一倍总态势:自然经济深度瓦解,农业和手工业商品化;商业和金融业发展,买办化,贸易中心转移至上海;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1895-1898年,新创商办厂矿企业58家,总资本1200万。
大韩国/帝国(대한 제국)
丙子江华,拒外反教努力无效;甲申政变,弱主强邻夹缝生存;东学内乱,日清甲午终见分晓;“独立自主”,一纸空文亟待鲸吞;乙未事变,后死义兵俄馆播迁;光武称帝,短暂均势改革建设【疆域】22.629万平方公里(粗略计算:今朝鲜。
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今大韩民国)【人口】663.4万人(1892年)单一民族,汉语、朝鲜语为官方语言信奉的宗教有佛教、新教和天主教等【首都】汉城(Hanseong),人口约20万(1925年,所属京畿道人口189万),城区面积不出半径3公里范围。
【外交】19世纪中期-1873年,反洋教、焚船以及修建“斥和碑”,拒绝与列强通商,仅有对大清的藩属关系和与日本的贸易关系期间,法、美一度侵略江华岛1873年,日本派军舰到江华岛,武力威慑,要求开港1876年,朝日签订《江华岛条约》,朝鲜强调“自主之邦”,增开釜山、元山等港口,丧失治日法权。
随后,朝鲜与美、英、德、法、俄等国陆续签订不平等条约,建立“外交关系”1885-1886年,在亲俄的明成皇后闵妃及官员推动下,朝鲜和俄国两次签订密约,但最终都在大清干预下作罢1895年4月,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朝鲜独立自主受中国承认。
1899年9月,中韩签订《中韩通商条约》,两国建立平等外交关系总的来说,19世纪晚期以来,朝鲜主要受中、俄、日三国影响,后来逐渐演变为日俄之间的角逐【国家元首】光武皇帝李熙,1864年即位,1873年起掌握实权,1895年1月改称“大君主”,1897年。
改元“光武”,即皇帝位,定国号为“大韩帝国”到1900年,李熙已48岁【政府】1899年8月17日,大韩帝国政府颁布《大韩国国制》(大韩帝国宪法),确立大韩帝国是君主制国家,明确规定了君主的“无限君权”。
至此标志着韩国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经济】1896年以来,大韩帝国实行了一系列旨在独立自主与富国强兵的改革政策,史称“光武改革”对内鼓励工商业,民族资本在纺织业、运输业等行业快速发展对外,延续开港政策,1897年10月开木浦、镇南浦,1898年5月开马山、群山、城津三港及平壤,又设各国侨民居留地;同时还在铁路、矿山、电气等方面招商引资,不仅吸收先进技术,也维持各方均势。
财政改革,宫内府权力扩张,包揽了财政税收及新兴产业此外引入近代预算会计制度,从1900年开始公布国家预算金融方面,1899年,在政府资金参与下兴办了大韩天一银行积极实施国土开发政策,主要包括铁路建设、城市建设和“光武量田”等方面。
铁路建设方面,政府发布标准规则,政策积极支持同时相关利权也遭日俄争夺,期间也有收回与自办1900年4月,自主铺设的京仁线铁路通车城市建设方面,主要是对首都汉城的改造与市政建设至日俄战争前,汉城基本完成了电气化和现代化(电车、电力、自来水等)。
“光武量田”方面,1897年以来,在美国帮助下丈量全国土地,改革土地制度。1898年7月,设置量地衙门及总裁官。大日本帝国(だいにっぽんていこく)
幕府世纪,大名武士统治庶民;自然解体,重税高债一揆遍地;黑船叩关,百年锁国一朝洞开;内外交困,天皇地方联合倒幕;迁都江户,明治维新脱亚入西;八九制宪,二元君主帝国伊始;甲午西侵,胜清殖朝跻身列强;进取野心,较量沙俄“开化”东亚。
【疆域】约42.96万平方公里(粗略计算:今日本国+今台湾省+千岛群岛)1875年,日俄两国签订《桦太与千岛群岛北部互换条约》,将日占库页岛南部与俄占千岛群岛北部相交换至此,日本完全控制千岛群岛1879年,琉球王国被日本吞并,改为冲绳县。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日本获得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人口】约5596万人(1920年)主要民族是大和民族,北海道地区有阿依努族,琉球群岛有琉球族,台湾及附属岛屿有汉族和高山族信奉的宗教有神道教、佛教和基督教等。
【首都】东京府(東京府+市),人口约369.9万(1920年),面积约42平方公里(以今“中央3区(千代田、中央及港区)”估算)【外交】自1633年第一次颁布锁国令至1853年,日本仅与中国、朝鲜、虾夷(北海道旧称,1799年成为直辖地)、琉球及荷兰有贸易关系。
1853.7.8,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舰驶入江户湾,要求日本开港次年两国在神奈川签订《日米和亲条约》,开下田、函馆二地随后,日本相继与英、俄、法、荷等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1871.11-1873.9,明治新政府成立四年后,向欧美派遣使节团,意图商讨修订之前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但列强屡屡拒绝。
在改善外交体制,发展本国经济的基础上,1879.9,日美签订《修订日本同合众国现行某些条款并为增进两国通商的约定书》日本收回关税权,但增开两港,且要待与别国修约方施行俄、意同意修约,但英、法、德坚决反对,修约再次受阻。
此后,井上馨与大隈重信两任外相努力推进修约,但因各种原因,未能成功直到陆奥宗光1892年上任外相,才有转机1894.7,日英两国签订《日英通商航海条约》(英国为制衡俄国在亚洲的扩张),规定:条约五年后生效,生效后废除治外法权。
此后两年,各国都效仿,与日本签订了新条约这意味着到20世纪初,列强将正式废除在日本的治外法权【国家元首】明治天皇睦仁,1867年继位,1868年倒幕掌权,改元“明治”,1871年亲政,1889年以宪法确定了极大的君权。
到1900年,明治天皇已48岁【政府】天皇权力至上,内阁、议会与法院均是辅佐其行使权力的机构,属于二元制君主制可以说是封建保守的君主立宪制,也可以说是开明的君主专制,一定程度上承认了一些民主权利也有学者认为,1889年宪法是一部代表日本地主资产阶级利益的宪法。
【经济】(查找相关资料后,发现了许多以往刻板印象的错误)直至19世纪末,日本仍是农业国,农业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80%1890年代,农产品在出口中占比50%以上,成为主要创汇30余年来,日本农村仍保存着封建性浓厚的土地租佃关系,租佃在佃农总收获中平均占到60%。
到1901年,日本国家租税收入中,地税仍占24%,所得税仅占10%左右(其中缴纳者还以地主为主)当然,资本主义经济也有发展19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工业革命进入高潮,但主要是以纺织业为中心的轻工业部门1892年,日本的近代化棉纺厂已达到39家,纱锭的总数由1887年的76000个激增到35万多个。
同期,其生产总量也增加到204000件但1890年,日本国内产纱2.16万吨,进口纱达1.92万吨,洋纱占据国内大部分市场以重工业企业为代表的日本财阀资本和国家资本也迅速发展起来日本政府对国内垄断资本采取扶植政策,把官营企业以低廉的价格出售给与政府关系密切的资本家,这就使原来主要从事商业和金融活动的大资本家变成了工矿业主,并迅速发展成为财阀。
在政府的保护下,日本的垄断组织也较早地产生了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组织逐渐统治了各个工业部门,形成了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四大财阀日本有先天的缺陷,自然资源匮乏,岛国,面积较小,国内市场十分狭小,还保留着大量的封建残余。
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生产集中程度都远不及西方,无法通过正常的经济手段和其他国家进行竞争,因此转而采取军事手段为国内的垄断资本获取市场和原料产地甲午赔款“输血”:《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应赔偿日本军费库平银2亿两,分8次付清。
《另约》第1款规定,赔款交清前,日本在威海卫驻军费用,由中国每年支付库平银50万两其后,中日又签订了《辽南条约》,其第3款规定中国再向日本支付赎还辽南费库平银3000万两按照这几项条约的规定,从1895年起,到1902年止,中国将向日本支付赔款及利息共达库平银2.5472亿两。
其实,日本实际得到的数目还应加上2项,即以库平实足为借口多得的1325万两;“镑亏”一项多得的1494万两以上5项总计为库平银2.597亿两,约2.6亿两,折合日金约3.9亿元 日本随军记者川崎三郎在甲午战后做过一份《日清战役战利品概算》,内容是从甲午开战到乙未战争结束,包括了所有各次战役的战利品统计数字,从中减去甲午年腊月底以前的部分,得出的就是乙未年正月以后的数字。
将以上相加可知,日本通过甲午战争从中国所获得的舰船、武器、弹药及其他军需物品等,按日金计算,共值9011.7万元,折合库平银6007.9万两当然,这只是一个不完全的数字日军通过战争掠夺的金银货币当值3030万日元,即折合库平银2020万两。
以上3项总计12042亿日元,折合库平银8028万两日本通过甲午战争从中国所得到的财物及现金,总计合库平银3.4亿多两,折合日金5.1亿多元这个数目是日本当时全国年度财政收入的6.4倍而日本实际所花战争费用,只有6097万日元。
如此计算,日本在1895-1902年间,实际陆续所获盈余有约5亿4千万日元之巨这成为日本真正工业化的巨额启动资金1894-1904年,日本公司总数从2844家增至8895家,增加了3.14倍公司股本总额从24500万日元增至92100万日元,增加了3.8倍。
【参考文献】(按行文顺序简列)【1】马克垚.世界文明史(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2】李侃等.中国近代史(第四版)[M].北京:中华书局,2009【3】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
【4】柳岳武.中国传统宗藩体制论述[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5】魏志江.宗藩体制: 东亚传统国际安全体制析论[J].现代国际关系,2014(04)【6】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五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7】Myung Soo Cha等.Historical Statistics of Korea[M].Singapore:Springer Nature,2022【8】张芝联等.世界历史地图集[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2
【9】共同编委会.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0】高若渝.汉城:实用与活力之都[J].中国国家地理,2003(11)【11】人口推計 長期時系列データ 我が国の推計人口(大正9年~平成12年) | ファイル | 統計データを探す | 政府統計の総合窓口 (e-stat.go.jp)
【12】牛淑萍.近代日本修改不平等条约述论[J].史学月刊,1999(05)【13】朱汉国等.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4】臧运祜.《马关条约》与近代中日关系[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47(01)
【15】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公众号:若竹之生https://mp.weixin.qq.com/s/kGvCS431VedNw0ZwiNNouQ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东亚自然人文特征_东亚自然人文特征是什么
然而,历史并不像数学公理那样斩钉截铁,也不像布朗运动那样无规则混沌,而是围绕一定核心规律生长的事物,旁支斜出、拖泥带水、藕断丝连…
-
神无月的巫女同人文_神无月的巫女小说
14年前,KOTOKO一曲《Re-sublimity》,唱响《神无月的巫女》最初反抗命运的主旋律,当来栖川姬子与姬宫千歌音,于无尽轮回间相遇、相知、…
- 锦绣未央李长乐同人文_《锦绣未央》李长乐结局
- 人文地理学电子课本_人文地理学电子课本八年级
- 富察傅恒同人文:富察傅恒bg
- 借物喻人文章:借物喻人文章名人写的
- 医学人文学院: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