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指的哪些(人文关怀指的是哪些内容)快来看
人文关怀的思想渊源虽然历史悠远,但真正的理论建构仅仅是近几十年形成的。人文关怀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70-80年代提出来的。
李惠玲中国哲学博士、博导、主任护师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人文护理专委会副主委,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助理、护理学院院长江苏医院协会护理管理专委会主任委员、苏州市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健康教育专委会主任委员主要研究方向:护理管理、教育与人文关怀;老年、癌性照护与临终关怀。
2016人民卫生出版社创新、规划教材主编、副主编获得省部级以上课题及优秀成果奖多项《中华护理杂志》等编委近五年发表SCI等权威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2016获评苏州大学学生们“最喜爱的老师”榜首其论文获2016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人文护理专委会优秀论文一等奖、江苏省护理学会老年护理专委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国家卫计委副主任曾益新题词人文关怀的思想渊源虽然历史悠远,但真正的理论建构仅仅是近几十年形成的人文关怀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70-80年代提出来的受当时存在主义哲学和现象学思想的影响,美国精神病学和内科学教授恩格尔于1977年首次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此影响下,护理学者开始反思自身的专业价值、地位及研究领域等内容。
1983年,格里芬提出关怀照护是人类天性和人际关系的基础概念,是“护理”的一个同义词,也有“滋养他人”的含义在有关怀的社会里,每个人用心及仁爱的精神来满足他人的需求,而护理人员也本着关怀照护的理念服务患者。
1984年加拿大学者西蒙娜.里奇从人的自然情感角度提出了人文关怀的概念她认为“人文关怀是一种特定情境下的人的直觉,意识到人际间存着一种无形的力量使彼此联结在一起形成关怀关系,是一种关怀他人超过关心自己的情感体验,而发自内心地产生关怀行动”,这一概念类似于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提出的“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的人性良知论。
Roach人文关怀的核心理念是讲人天生就有的自然同情心,且这种关怀情感是人类的存在模式,因为人类本来就不能独立存在,是相互依存的整体,所以,当人看到同类的弱势状态时就自觉产生推已及人的帮助行为由此,护理人员也就相应具有Roach用5C来表达的专业性特征,即同情、良心、责任、信心与胜任力。
胜任力中包括专业知识、能力与经验英国护理理论家Brown于1982年在文章中提出护士除具有上述个人情感特征外,还要具有职业情感,包括观察病情、提供知识、信息和个体化帮助我国学者将职业化情感归纳为五心,即爱心、关心、耐心、细心与责任心。
可见,这一概念主要表达的是护理人文关怀的专业特征须涵盖人性的自然情感特征,并以自觉的专业性帮助行为体现出来,是整体人文关怀行动产生的内在动力1988年,Leininger提出“关怀即是护理,护理即是关怀”,此观点说明了关怀照护与护理专业的关系。
对于一个正在遭受痛苦的患者或家属而言,关怀照护是一项重要的情感支持,由此互动过程中可提供一个对人整体的照护,除了可以引导患者发挥潜能、解决问题及促进患者的自我成长外,更可进而帮助他们获得更高层次之身、心、灵的和谐状态。
Leininger是最先提出文化关怀理论的她认为关怀是一种人的天性,是人类社会文明形成、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护理的实质就是关怀,关怀是护理的核心思想美国学者沃森在她的著作《护理:关怀的哲学和科学》中首次应用了人文关怀的概念,提出护理是关怀照护的科学,通过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的整合,使护理人员对人类行为有更深层的理解,给予个案关怀照护,以体现护理学专业的内涵与精神。
她将哲学中以“人自身的生命价值”为本的人文关怀理念引入到护理学“关怀弱势人群的生命健康”的内涵之中,揭示了护理学人文关怀的精神内核,即以“关怀整体人的生命价值”为本的人文关怀理念,包含着对自身生命价值的关怀。
关怀的心理社会领域的概念包括:无条件的接纳、同理心、真诚、尊重及视病如亲等态度与情感的表现;关怀的行为领域的概念包括:提供专业行为、感官接触(满足需求、运用眼神接触、倾听、语调、表情及触摸)、提供支持及提供合宜的环境等关怀照护活动。
Watson还将护理关怀行为分为表达性活动和操作性活动表达性活动是指提供一种真诚、信任且具有希望、同情心,以使人感到温暖的情绪上的支持性活动操作性活动指的是提供实际的服务,满足患者基本生活、舒适的需求,减轻患者痛苦,包括熟练的技能、动作轻柔的护理等专业性关怀活动。
1991年,莫尔斯等人主张关怀照护是人性的本质,是护理人员必备的伦理规范,是一种情感的自然表达,是一种人际间的互动,也是一种治疗行为莫尔斯综合有关人文关怀的理论,将关怀照护的内涵归纳为:1,关怀照护是人性的本质。
将关怀照护视为一种原发性的文化概念及表达方式,因文化背景的差异而有所不同2,关怀照护是必然的道德规范人文关怀的目的是保护、促进及保持人类的尊严3,关怀照护是一种情感的自然表达方式,是一种对他人奉献的感受。
4,关怀照护是一种人际间的互动,可提供人性化护理并能深化整体护理5,关怀照护是一种治疗行为,应用倾听、触摸、安慰等技巧达到治疗的目的1993年,马林逊指出,“关怀照护是一种能量,个体能从中感受到被爱,而有助于健康的促进、病情的复原或安详的死亡”。
除此之外,与“人文关怀”理念相似或相近的理念则是“关怀”及其所需的同理心从过去到现在一直都有学者提出关怀的理念海德格提出“观念”理念,提出我们是“观念世界的人”关怀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即关怀是人类生活的基础。
人的独立存在及与他人共存构成了人类的存在,形成了人际沟通与交流,而关怀可以维持人际往来友谊和大范围地提升生活质量护理人员需以关怀的态度和理念与病患的互动,而对患者所表达的关怀需含有同理心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将同理心定义为你“去感觉个案的私人世界仿若是自己的,但从未失去这仿若的本质,去感觉个体的恐惧、愤怒与困惑,仿佛它是自己的,但不将自己的恐惧、愤怒与困惑与之联结”。
在这个定义中,治疗者必须意识到将来本身的个人经验与来自个体的经验区隔开来,在晤谈过程中应该出现的仅是个体的经验当代许多护理学理论家以各种不同的理论架构来诠释护理的内涵,可谓是百花齐放其中“人性化护理理论”最能淋漓表达护理人文关怀的特质。
“人性化护理理论”是佩特森及兹德拉德在1976年所提倡的,其理论是架构于“存在现象学”,它对有关什么是人、健康、环境及护理的四项核心要素的学说,可阐明护理人文关怀“人性化护理”对“人”的看法是:人是存在于时间与空间之中,总是与别的人与事情相关联的存在。
人能作自我反省,作抉择,以及在变化中“活得更丰富”这就是“人”与别的“动物”最大的不同点,人的反省与抉择常与“意义”相关,人选择的是他认为更有意义的“人性化护理”视“健康”不是“没有病”,而是“活得更丰富”。
“人性化护理”理论中将“护理”定义为:“两个主体的互动,这两个主体一方是具有特殊需要的人,另一方是提供需求的护士护理的目标是使对方不但活得好,而且活的更丰富,使他在健康--疾病--临终的人类情境中,保持高品质的存在”。
1.李惠玲:中国人文关怀历史渊源2.李惠玲:西方人文关怀历史谱系3.人文护理专业委员会:跨学科学组广招各方贤士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人文关怀指的哪些(人文关怀指的是哪些内容)快来看
人文关怀的思想渊源虽然历史悠远,但真正的理论建构仅仅是近几十年形成的。人文关怀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70-80年代提出来的。…
-
以人文环境提升营商环境(亲清人文环境是营商环境)硬核推荐
“最江苏”导读作为经济大省、开放大省,江苏始终高度重视、持续推进营商环境建设今年以来,面对经济持续复苏态势,江苏各地各部…
- 以人文环境提升营商环境(亲清人文环境是营商环境)满满干货
- 以人文环境提升营商环境(提升人文环境赋能营商环境的优化)燃爆了
- 以人文环境提升营商环境(提升人文环境赋能营商环境的优化)速看
- 以人文环境提升营商环境(营商环境人文环境存在哪些问题)墙裂推荐
- 九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九年级上册语文古诗电子版)万万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