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辈岂是蓬蒿人文案_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诗
李白诗句“我辈岂是蓬蒿人”中的“蓬蒿人”是什么人?有人说,李白的这句诗“有看不起贫穷人的意思”,你怎么看?
前几天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李白诗句“我辈岂是蓬蒿人”中的“蓬蒿人”是什么人?是贬义吗?李白诗句“我辈岂是蓬蒿人?”中的“蓬蒿人”指的是什么人?是贬义词吗?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有人说,李白的这句诗“有看不起贫穷人的意思”,你怎么看?
前言这句诗出自李白的《南陵别儿童入京》: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白的大意是:我不是一个甘于平庸的普通人。如果说“蓬蒿人”有贬义,也可以理解,似乎有一点这个意思。不过,蓬蒿人也有隐士的意思。

一、蓬蒿蓬蒿二字,表示蓬草和蒿草,泛指草丛《礼记·月令》中写到:﹝孟春之月﹞藜莠蓬蒿并兴《庄子·逍遥游》中也写道: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蓬蒿之间,可以理解为荒野偏僻之处。
又有简陋的房屋被称为蓬蒿庐:,如魏晋诗人阮籍的《咏怀 44》中写到 :河上有丈人,纬萧弃明珠。甘彼藜藿食,乐是蓬蒿庐。诗中的人物,放弃荣华富贵,甘愿吃简单的食物,住在简陋的草屋中..

南北朝·沈炯的《离合诗赠江藻》写到:林中藤茑秀,木末风云高屋室何寥廓,至士隐蓬蒿唐·刘长卿的《客舍赠别》写到:拙分甘弃置,穷居长蓬蒿屋室、穷居、庐都是居住之所,和蓬蒿一起就是简陋的房屋那么什么人住在这样的房屋中呢?。

二、蓬蒿人,经常指隐士蓬蒿人,就是生活于简陋偏僻地方的人,进一步引申为等闲之辈、未有作为、胸无大志的普通人说蓬蒿人有贬义,可以这么理解但是在很多语境中,蓬蒿人有隐士的意思上面引用的诗中, 居于蓬蒿之所的主人公,并不是胸无大志之人,有的是自谦,有的是赞许他人。
可以理解为隐士或者暂时仕途运蹇的士人唐朝诗人储光羲有诗《贻王处士子文》春草生洞渚,春风入上林春皋有黄鹤,抚翮未扬音王屋尝嘉遁,伊川复陆沈张弦鹍鸡弄,闭室蓬蒿深避地歌三乐,游山赋九吟大君思左右,无乃化黄金。
处士,即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王子文 "闭室蓬蒿深",是一个隐居的高士又如王维《春园即事》中,自比隐士:宿雨乘轻屐,春寒著弊袍开畦分白水,间柳发红桃草际成棋局,林端举桔槔还持鹿皮几,日暮隐蓬蒿。
还持鹿皮几,日暮隐蓬蒿 鹿皮几,是古人设于座旁之小桌, 鹿皮作成,隐士所用白居易《张常侍相访》中,也自称家门为“蓬蒿门”:西亭晚寂寞,莺散柳阴繁水户帘不卷,风床席自翻忽闻车马客,来访蓬蒿门况是张常侍,安得不开尊。
魏晋的王康琚《反招隐诗》说: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白居易、王维虽然为官,但是远离政权中心,也算大隐隐于朝的聪明之人。

三、我辈岂是蓬蒿人唐朝有终南捷径的故事,卢藏用故意跑到长安边上的终南山作隐士,其实目的还是做官,《新唐书·卢藏用传》写到:始隐山中时,有意当世,人目为“随驾隐士”晚乃徇权利,务为骄纵,素节尽矣司马承祯尝召至阙下,将还山,藏用指终南曰:“此中大有嘉处。
”承祯徐曰:“以仆视之,仕宦之捷径耳”藏用惭司马承祯笑话卢藏用说,终南山哪是什么隐居之处呀,不过是做官的捷径罢了。

司马承祯(639-735年),字子微,法号道隐,自号白云子,他和李白、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曾经受到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的召见李白也曾经到处隐居修炼,李白在25岁时就与司马承祯成了忘年交。
开元十五年,唐玄宋命司马承祯去王屋山修道,唐玄宗的胞妹玉真公主跟随司马承祯学道李白因此有机会结识了玉真公主因为玉真公主的推荐,在天宝元年,唐玄宗下诏令李白“供奉翰林”诗仙当年已经42岁了,半生的追求终于美梦成真,于是开心地“仰天大笑出门去”,自称“我辈岂是蓬蒿人。
”

结束语蓬蒿人,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普通人,没有什么太大的志向;另一个意思,是指隐居的高人贤士在李白的诗中,您觉得“蓬蒿人”是哪个意思呢?@老街味道观宋填词131|王炎这首词别具一格,竟然不写风花雪月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我辈岂是蓬蒿人文案_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诗
李白诗句“我辈岂是蓬蒿人”中的“蓬蒿人”是什么人?有人说,李白的这句诗“有看不起贫穷人的意思”,你怎么看?…
-
真正厉害的人文案_很厉害的朋友圈文案
点击上方图像,关注小鱼这个系列会持续更新,朋友圈营销必备文案,让你写文案不再费力。001好的东西,都是有侵略性,不是入了眼,就是占了心…
- 心动的信号同人文_心动的信号同人文赵琦君
- 刘宇宁同人文_刘宇宁同人文冷板凳
- 被捆缚的女人文章_被捆缚的女人文章阅读
- 意大利人文主义文学的先驱是_意大利人文主义文学的先驱是?
- 卡卡西同人文完结了吗_卡卡西恋爱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