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人文摄影的意义:人文摄影的意义是什么

  • 来源:互联网
  • |
  • 2025-01-1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摄者关心这个世界的方式只停留在发现和记录,证明一群人是存在的,却无法真正走入和融入其生命,便没有承担“发言人”这个职责的权利,更不能代替他们站在公众视野当中替他们来讲述被摄者经历的疼痛是怎样一种疼痛。

人文摄影的意义:人文摄影的意义是什么

 

人文摄影的意义不仅仅是作为证据的“揭露”——从第二届阮义忠摄影人文奖入选作品《蚀》说开去文/赵一览

《蚀》是失去与缺失,照片想直观阐述的是,工伤是确确实实地在那个场景、那个地域、那个时代出现过——照片上的光影是在那个真实的时间和地点留下的——郭听渔 《蚀》----------------   -----------------   ----------------   。

在具体谈论这组作品之前,我首先承认这组作品所带来的影像冲击力,但我又不得不说影像的冲击仅仅停留在感官的刺激上,除此之外看不到被摄者与这群工伤群体有任何想要在画面中产生关系的意念,同样看不到摄者对他们的任何关怀与疼爱,有的只是揭露他们可能不愿再被提及却被完完整整暴露的伤痛。

“平等”、“他们有权利被更多的关注”这是作者回答为什么会选择这个题材时所说的话,“倡导平等”“倡导权利”“倡导关注弱势群体”“倡导被边缘化的特殊群体重回大众视野”,但从这些倡导中我无法看到对于别边缘化者真正的尊重和走进他们的生活去了解他们的一丝痕迹,他们有权利被更多的关注,作为摄者的人同样有义务尊重他们是否愿意被拉回大众视野被大家进行语言关怀和键盘施舍,更有义务告诉他们,被关注之后他们所被你暴露无遗的身体缺陷赤裸裸的呈现在大众面前时到底都会给他们带来什么。

所以:“到底是边缘群体渴望被更多人关注还是作为摄者的人想被更多的关注?”

川田喜久治日本曾在二战期间出现一批影响整个日本乃至全世界的摄影家,其中包括川田喜久治、东松照明、木村伊兵卫等等从新闻摄影的角度来看,《蚀》拍摄者初衷是向阳的,但真实的去了解被摄者应当明白或许他们寻求的不是大众的强烈关注,更多的应该是在寻求一种平等的尊重。

关于记录“悲剧”题材,这与东松照明记录广岛长崎那些被原子弹伤害的日本民众一样,将视角对准不完整,对准边缘,但是所表之意所传达之能量却相隔千万里我暂且将他们二人置于同一维度上进行说明,因为撇开时代背景的比较是不具有价值的,所以多维度的较量可能更能够直接面对摄者真正表达的东西。

评价东松照明战后作品的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让我感到极为震撼:“把历史的悲伤和现实的讽刺平衡为一种隐喻”。

东松照明这也许是阐释悲伤的最好方式,不需要会引起感官和生理不适的影像进行堆积,不需要那些完完整整暴露的伤痛留下的肉眼可见的疤痕,因为伤痛会一直存在无人能够幸免,铭记的最好方式不是不断提醒曾经受过伤,而是用一种守恒的能量将伤痛内化为避免再次受伤的动力能量守恒内化变成人记忆的一部分,这样的悲剧才会是人永远无法忘记的。

同样诠释伤痛至极,同样表现想要被人刻意隐藏的伤痛,东松照明做到了守恒的痛楚,让人心痛却无法言说,用灼烧的时钟、停留在11时02分的焦黑手表、宛如吞噬手肘的疤痕来迫使人将这种伤痛内化在每一个看到了影像的人的生命里以至于我们看到皮肤看到时钟甚至于看到云彩时都不得不想起广岛和当时日本民众所受到的极大创伤。

木村伊兵卫再说回《蚀》这组作品,作品以表现工伤群体残缺的身体作为核心内容,扣上的是“人文”的帽子,作者想要用直观的方式去表现这个群体是真实存在的但是人文的意义我认为不仅仅是作为证据的“揭露”这么简单,有人评价这组作品时说到——

工伤不仅指能看得见的残缺肢体,还包括许多看不见的方面,比如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进一步地,还包括因一次伤害而产生的心理伤害这正是我认为摄者在表现这组作品时所缺少的部分,对于身体的残缺,展现出来的这组影像已经足够使得观者对于他们的遭遇有充分的表象解答,但若影像的延展力仅存于表象未免不足以撑起人文二字。

对于他们的遭遇背后我们却一无所知,家庭、生活、朋友、工作、子女包括政府和企业是否给予他们应当的补偿和人文主义关怀,他者的介入又给他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和改变等等这是观者所想要真正感受和了解的有效信息,人文的力量在于此,不是表面的喧哗示众而是内里的强大沉着。

《蚀》现在已经不是探索摄影柔性的年代了,只是单纯的将边缘群体纳入自己的取景框已经不再是一个完全成功的摄影作品南.戈尔丁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发展至今,被人们排斥和忽视的东西要的不是再回到大众视野这么简单,而是需要再被人们重新认识的同时拥有对他们关注关爱的进一步可能,做到这一点首先就需要在使大众形成认知的首个媒介当中充分体现摄者是如何做到走进他们的生活去真实关爱他们的。

摄者关心这个世界的方式只停留在发现和记录,证明一群人是存在的,却无法真正走入和融入其生命,便没有承担“发言人”这个职责的权利,更不能代替他们站在公众视野当中替他们来讲述被摄者经历的疼痛是怎样一种疼痛(赵一览,女,浙江传媒学院摄影专业大二本科在读)

欢迎长按二维码关注:艺术围城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