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世界华人文化研究中心:世界华人文化研究中心在哪里

  • 来源:互联网
  • |
  • 2025-01-2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会议日程 2016 年 10 月 29 日,星期六 时间日程地点13:30-19:00报到林广场学术交流中心

世界华人文化研究中心:世界华人文化研究中心在哪里

 

会议日程2016 年 10 月 29 日,星期六时间日程地点13:30-19:00报到林广场学术交流中心19:00-自助晚餐2016 年 10 月 30 日,星期日时间日程地点7:30-8:30自助早餐

林广场学术交流中心开幕式主持人:张禹东教授(华侨大学海外华人宗教与闽台宗教研究中心主任)8:30-9:20领导致辞:1华侨大学副校长曾路教授2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副厅长林致知先生3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学部

委员9:20-10:00合影与茶歇主题演讲主持人兼总结人:盖建民教授(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所王源兴国际会议中心201 会议室长)1卓新平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2方玲研究员(法国社会、宗教、政教关系研究所)

题目:从碣石到巴黎:法国玄天上帝香火的引进10:00-13:003王忠欣研究员(美国波士顿大学基督教研究中心)题目:美国华人基督教的历史发展及意义4林美容教授(慈济大学宗教与人文研究所)题目:台湾宗教的跨境传播

5黄海德教授(华侨大学海外华人宗教与闽台宗教研究中心)题目:闽南传统宗教与马来西亚华人宗教信仰13:10-14:15自助午餐林广场学术交流中心14:30-16:30分组会议第一场王源兴国际会议中心201 室、 202 室

16:30-16:45茶歇203 室、 103 室16:45-18:45分组会议第二场19:00晚宴林广场学术交流中心2015 年 10 月 31 日,星期一时间日程地点7:30-8:20自助早餐林广场学术交流中心

8:30-10:30分组会议第三场王源兴国际会议中心10:30-10:45茶歇201 室、 202 室203 室、 103 室10:45-12:45分组会议第四场13:00-14:15自助午餐林广场学术交流中心

14:30-15:50分组会议第五场王源兴国际会议中心201 室、 202 室15:50-16:00茶歇203 室、 103 室闭幕式主持人: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领导总结发言:范正义教授(华侨大学海外华人宗教与闽

王源兴国际会议中心16:00-17:00台宗教研究中心)201 会议室第二届主办单位代表致辞:黄汉坤副教授(泰国法政大学东亚研究所)第三届主办单位代表致辞:黄文斌副教授(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17:00-19:00参观华侨大学四端文物馆、华侨华人文献中心四端文物馆华侨华人文献中心19:00自助晚餐林广场学术交流中心2016 年 11 月 1 日,星期二时间日程地点7:00-8:00自助早餐林广场学术交流中心

8:00乘车出发,泉州宗教文化考察林广场学术交流中心门口乘车晚餐后返回林广场学术交流中心2016 年 11 月 2 日,星期三时间日程地点7:30-9:00自助早餐林广场学术交流中心9:00—11:30。

会议代表赋归华侨大学西门口乘车专题分组第一场分组讨论: 2016 年 10 月 30 日(星期日) 14:30-16:301 组:华人宗教的传承与适应地点:王源兴国际会议中心 201 室主席:韦丽娟(泰国法政大学)

谢重光福建师范大学闽粤民间信仰在台湾的传承与变迁张  侃厦门大学明清温州地区的海洋人群移动与民间教门传播形态徐荣崇台北市立大学基督教会对海外台湾移民生活适应之研究:以多伦多与布里斯本为例罗  勇泰国易三仓大学

泰国观音信仰与实践:历史传承与现代适应林纬毅华侨大学宗教传统的历史演变与文化适应:以印度尼西亚廖内省民丹岛为例2 组:华人宗教与社会建构地点:王源兴国际会议中心 202 室主席:黄文斌(马来西亚拉曼大学)

叶明生福建省艺术研究院神缘的聚合力:浅谈华人的陈靖姑信仰陈进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论空道教在东南亚的传播与戒烟治病运动魏明枢广东省嘉应学院“香花佛事”在东南亚的播衍王含章兰州大学“一体分身”:海外华人宗教与文化网络的构建

张智昌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省道教在印度尼西亚的发展三教庙宇联合会3 组:华人宗教与“一带一路”地点:王源兴国际会议中心 203 室主席:邱永辉(中国社会科学院)吴一荻清华大学汉唐时期丝绸之路与佛像东渐朱浤源

台湾中央研究院郑和与明初中国的全球化试论施雪琴厦门大学海上丝绸之路与印度尼西亚民丹岛华人宗教信仰的传承与复兴景嘉伊清华大学华人宗教与“一带一路”:基于印度和孟加拉国地区的研究孔令宏浙江大学一带一路背景下道教的全球化与《东方道藏》的编纂出版

4 组:华人宗教与文献地点:王源兴国际会议中心 103 室主席:李建欣(中国社会科学院)魏国栋河北大学冀南“奶奶”信仰及庙会之管窥:以河北邢台宋家庄为例黄清海泉州华侨历史学会清末民初华侨的宗教乡俗思想:以 3 封涉及宗教乡俗的侨批为例

张正田龙岩学院从台湾客家庙宇栋对楹联看台湾客家汉人华夏文化认同:以台湾苗栗义民庙为例刘文星朝阳科技大学陕西省红心字会(1935-1951)史料概览贾颖妮广东金融学院马华文学中的宗教与族群纠葛第二场分组讨论: 2016 

年 10 月 30 日(星期日) 16:45-18:451 组:国内移民与宗教文化地点:王源兴国际会议中心 201 室主席:林纬毅(华侨大学)陈雅岚江西师范大学万寿宫与江右商帮:以南昌铁柱万寿宫为例翁伟志

闽江学院清代班兵与闽台民间信仰侯  杰南开大学他从远方来:近代“三虚”之一倓虚法师研究肖健美中国社会科学院从新疆民间信仰的兴衰看移民群体的精神构建:以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为例张瀚文上海师范大学浅谈宗教信仰对大陆移民在台湾社会融入的影响

2 组:华人民间宗教地点:王源兴国际会议中心 202 室主席:陈进国(中国社会科学院)陈明华上海大学斋教传播与山区棚民:以明清浙闽赣地区为例刘平复旦大学边缘历史与边缘宗教张智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海外华人宗教本土化及时代性:以清末民初中国新兴宗教传播台湾五十年试析

王爱平华侨大学象征、记忆与认同:印度尼西亚孔教宗教活动场所的考察与探析鲁锦寰陈景熙华侨大学日据时期潮汕德教的至上神建构:以汕头紫和阁为中心3 组:闽台宗教文化地点:王源兴国际会议中心 203 室主席:范正义(华侨大学)

庄恒恺福建工程学院“双翼结构”视域下的闽台地区凡人成神路径分析:以广泽尊王郭忠福为研究中心戴玮志台南市政府闽台“六姓府”王爷信仰初探李孟芳台南大学台南地区打面宋江阵的研究张佑周龙岩学院从诸神“合署办公”看两岸客家,神缘一脉

吴巍巍福建师范大学台湾基督教发展现状、动态与闽台基督教交流之格局王冠玺浙江大学从心理文化学视角解析台湾基督长老会的华人特性4 组:华人宗教文化思辨地点:王源兴国际会议中心 103 室主席:徐荣崇(台北市立大学)

张志刚北京大学重新认识中国民间信仰林庆裘仙游一中三一教:宗教融合的典范安  伦复旦大学宗教研究需要“中华宗教”的整体观念侯长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人宗教传统的历史演变与文化适应:论儒教新儒学在时代背景下的发展

林佩环台湾政治大学游神与绕境:从柔佛古庙游神与台湾妈祖绕境探讨华人宗教场域之异同性宋燕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华道教近代海外传播的个案:马来西亚霹雳州南天洞第三场分组讨论: 2016 年 10 月 31 日(星期一) 8:30-10:30

1 组:华人与佛教(1)地点:王源兴国际会议中心 201 室主席:罗勇(泰国易三仓大学)黄国清台湾南华大学台湾地区“人间佛教”的发展与谱系邱永辉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佛陀约会神明:“2015 世界神明朝山联谊会”观察思考

陈剑虹华侨大学深耕大爱 : 马来西亚慈济人的形塑和建构, 1993-2013林  敏海南师范大学试探泰国佛教的教育功能张奕凡朱拉隆功大学佛教背景下斯里兰卡与中国的历史联系探究2 组:华人与基督宗教、道教、伊斯兰教

地点:王源兴国际会议中心 202 室主席:卢龙光(香港中文大学、汕头大学)张晶盈华侨大学华人基督宗教在东南亚的发展现状及几点思考谢清果厦门大学道教的当代传播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与基督教比较的视角潘益兴温州商学院

基督教信仰对信任的形成及影响分析:兼论对缓解当代中国社会信任危机的启示郑月里世新大学浪迹巴、土的华侨穆斯林王曾善3 组:泰国华人宗教文化地点:王源兴国际会议中心 203 室主席:陈景熙(华侨大学)黎道纲

泰中学会郑王时期吞武里城华人庙宇探究:以四枋厂大老爷宫为例吴云龙泰国法政大学泰国客家总会下辖寺庙研究何谭光泰国商会大学泰国九皇大帝信仰的来源及民俗文化的传播和现状洪  林泰中学会海外华侨华人与宗教文化: 以泰国天后圣母、大峰公和龙莲寺为个案

4 组:马来西亚华人宗教文化地点:王源兴国际会议中心 103 室主席:陈秋平(马来西亚南方大学学院)刘崇汉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巴生观音亭与华人社区黄文斌马来西亚拉曼大学移民社会的观音信仰:以马来西亚金宝镇的寿仙岩观音庙为例

陈爱梅马来西亚拉曼大学马来西亚霹雳怡保岩洞庙宇二战前的历史文物调查第四场分组讨论: 2016 年 10 月 31 日(星期一) 10:45-121 组:华人与佛教(2)地点:王源兴国际会议中心 201 室

主席:黄国清(台湾南华大学)陈秋平马来西亚南方大学学院从民间到正信:马来西亚移民佛教的转型黄  蕴日本关西学院大学The localization and formation of the Theravada Buddhist Community in

Malaysia and Chinese practitioners华侨华人与中国宗教文化海外传播:基于中国佛教文化在意大利华人华侨社会中传播的考察严晓鹏温州大学吕云芳厦门大学欧洲华人佛教的跨境传播模式

2 组:闽台宗教文化与华人社会地点:王源兴国际会议中心 203 室主席:刘平(复旦大学)林美容新港奉天宫从闽南到台湾:保生大帝信仰的复制林伯奇邓文龙文藻外语大学从唐山过台湾:高雄文化院文化教化思维谢贵文

台湾高雄应用科技大学从地方绅商到文化菁英:台北大龙峒保安宫领导阶层的演变陈  彤福建省社科院东南亚华人民间组织发展研究:以城隍信俗系统为例王怡苹华侨大学东南亚华侨华人的民间信仰文化遗产研究3 组:华人宗教慈善

地点:王源兴国际会议中心 203 室主席:方玲(法国社会、宗教、政教关系研究所)欧俊勇揭阳职业技术学院民国时期善堂的社会转型:以潮汕地区为中心曾桂林湖南师范大学信仰与慈善:大峰祖师崇拜在海外华人社会的传承与变迁—以泰国报德善堂为例

肖  潇华侨大学泰国华侨社会的演变:以 1937—1945 年的华侨报德善堂为案例钟大荣华侨大学中国穆斯林跨国慈善:以马来西亚的中国穆斯林赴缅甸罗兴亚难民营援助为例4 组:妈祖信仰(1)地点:王源兴国际会议中心 103 室

主席:林美容(慈济大学)赵庆华厦门大学清代台湾地区妈祖信仰的传播及其建置影响因素分析谢金泛台湾南华大学北港朝天宫妈祖信仰的发展与特色李栋材衡阳师范学院香港地区天后宫及其信仰观察与思考赵丹荣山西师范大学妈祖信仰的飞地:山西省高平市东宅村海神庙及其碑刻考

范正义华侨大学民间文化与现代化:晋江围头妈祖宫的个案研究第五场分组讨论: 2016 年 10 月 31 日(星期一) 14:30-15:501 组:新加坡华人宗教文化地点:王源兴国际会议中心 201 室

主席:侯杰(南开大学)曾玲厦门大学创造传统:当代新加坡中元节研究叶舒温州大学新加坡华人基督教青年会社会服务探析:基于文化认同的视角彭慧华中师范大学从城市丰收教探析当代新加坡华人精神世界杨亚红2 组:侨乡社会与宗教文化

地点:王源兴国际会议中心 202 室主席:何谭光(泰国商会大学)吴怡瑾厦门大学利乡利教:近代侨乡宗教的实用性初探王惠香港中文大学神明与移民:潮汕侨乡的比较研究张恒艳华侨大学跨国网络和地方认同:城镇化语境下闽南村庙的海外联系

3 组:华人与基督宗教地点:王源兴国际会议中心 203 室主席: 王忠欣(美国波士顿大学)李奎山西师范大学中国传统文化对东南亚早期基督教传教士影响浅析范嵘嵘卢龙光香港中文大学华人身份与祭祖的关系:基督宗教禁止祭祖在历史中的批判性思考

汕头大学黄敬胜马来西亚卫理神学马来西亚砂拉越诗巫华人基督徒对华人礼俗的认知和接纳院4 组:妈祖信仰(2)地点:王源兴国际会议中心 103 室主席:刘崇汉(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周金琰中华妈祖文化交流浅析妈祖延续海丝精神

协会陈琼华侨大学闽南妈祖信仰复兴之历程与逻辑刘春燕华侨大学闽籍华侨华人与妈祖信仰的传播

长按二维码关注马来西亚研究资讯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