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备致:人文兼备
孔子云:“仁者爱山,智者乐水。”仁者平和稳重安静,像山一样岿然不动。自古山同日月星辰不同,日月星辰在天上,何其遥远?而山却是摸得着够得到的。古人登山就像是在征服这座山一般,同今人无异,在征服的同时也是对自我的一种超越,而山的连绵不绝、坚韧不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一键关注!
凤凰书画网《卖画买山》专题系列文房山子 人文篇编者按: 中国人自古以来对山就有独特的情愫,在悠久的中华文明里,随处可见当时人们对于山的记录与表达无论是早期的画像砖还是敦煌壁画;山水国画还是文玩把件,到当代的博物馆收藏和园林建设等,无不体现着世代文人心中对山林的喜爱与向往。
古时的文人雅士把这种形似山峦的案头小摆设称为山子是有由头的 本专题系列为《卖画买山》创刊号重磅策划推出的[文房山子] 大型人文自然专题,专题以强大的历史、自然、人文、艺术为编辑视角,深入探微中国人文经典中厚重雅致的 [文房山子] 情结,深受学界重视。
本专题我们分溯源篇、人文篇、案头篇、建筑篇、自然篇,五个篇章刊发于凤凰书画网公众微信,以飨读者。
山子,最先是指小型的带峰峦状的山石这种自然成形不施工手的天然山石,奇就奇在能在咫尺方寸间展露峥嵘奇崛的势态这种一掌间的山石或逶迤连绵,或起伏突兀,似有崇山峻岭,悬崖百丈的气象,平添案头景致,给人带来思绪千载,心游万仞的浮想。
孔子云:“仁者爱山,智者乐水”仁者平和稳重安静,像山一样岿然不动自古山同日月星辰不同,日月星辰在天上,何其遥远?而山却是摸得着够得到的古人登山就像是在征服这座山一般,同今人无异,在征服的同时也是对自我的一种超越,而山的连绵不绝、坚韧不拔,象征的是一种厚积薄发的精神。
南村辍耕录著录 宝晋斋研山图 明 吴镇绘 若说中国文人的赏石文化,宋代是中国古代赏石文化的鼎盛时代,北宋徽宗皇帝举“花石纲”,成为全国最大的藏石家,搜求奇石以供赏玩,一度成为宋代国人的时尚以书画两绝而闻名于世的北宋米芾是最有名的藏石、赏石大家。
他不仅因爱石成癖,对石下拜而被国人称为“米癫”米芾收藏的奇石研山,带来了文人赏石的最高境界,形成了流传于文人间的研山文化《南村辍耕录—宝晋斋研山图》 [明] 陶宗仪 此石是南唐宝石,久为吾斋研山,今被道祖易去。
中美旧有诗云:“研山不易见,移得小翠峰润色裛书几,隐约烟朦胧巉岩自有古,独立高嵩巃安知无云霞,造化与天通立璧照春野,当有千丈松崎岖浮波澜,偃仰蟠蛟龙萧萧生风雨,俨若山林中尘梦忽不到,触目万虑空公家富奇石,不许常人同。
研山出层碧,峥嵘实天工淋漓上山泉,滴沥助毫端挥成惊世文,主意皆逢原江南秋色起,风远洞庭宽往往入佳趣,挥扫出妙言愿公珍此石,美与众物肩何必嵩少隐,可藏为地仙”今每诵此诗,必怀此石近余亦有作云:“研山不复见,哦诗徒叹息。
唯有玉蟾蜍,向余频泪滴”此石一入渠手,不得再见每同交友往观,亦不出示,绍彭公真忍人也余今笔想成图,仿佛在目,从此吾斋秀气尤不复泯矣崇宁元年八月望,米芾书
研山,为米芾收藏的一方灵璧石山形砚台,砚与研谐音,所以古称“研山”据考证,此石是南唐后主李煜(937 年-978 年)的旧物,几经流传,到了米芾手里米芾得到研山后,《志林》记载他“抱眠三日”,狂喜之极,即兴挥毫,留下了传世珍品《研山铭》。
上图为手绘研山图,篆书提款:“宝晋斋研山图,不假雕饰,浑然天成”研山是一块山形砚台,在研山奇石图的各部位用隶书标明:“华盖峰”、“月岩”、“方坛”、“翠岚"、“玉笋”、“上洞口”、“下洞三折通上洞予尝神游于其间”、“龙池遇天欲雨则津润”、“滴水小许在池内经旬不竭”。
《研山铭》手卷几经流转,落入日本2002 年12月6 日,国家文物局在拍卖会上以2999 万元出资收购从日本征集到的《研山铭》,创下中国艺术品拍卖新的世界纪录《研山铭》交由故宫博物馆收藏 “宝晋斋砚山图”描摹的这方奇石,可以说是迄今最早见之于书画图录的一方赏石名品,也是案几供石之本原。
撇开其文物历史价值不谈,这方“不假雕琢,浑然天成”的灵璧石,在今人看来,仍然不失为一方难得的精绝之品
北宋 米芾《研山铭》局部 “宝晋斋研山”除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有“宝晋斋研山图”有著录外还有明代林有麟《素园石谱》卷“宝晋斋研山”,也是线描图,不过略为写意变形,而且题记略有不同,“龙池”写作“龙湫”,“玉笋”峰旁多了“天柱”峰。
《素园石谱》 [明] 林有麟宝晋斋研山图原文:此石是南唐所宝研山,也后为道祖易去中美旧有诗云:“研山不易见,移得小翠峰润色裛书几,隐约烟朦胧巉岩自有古,独立高嵩巃安知无云霞,造化与天通立璧照春野,当有千丈松。
崎岖浮波澜,偃仰蟠蛟龙萧萧生风雨,俨若山林中尘梦忽不到,触目万虑空公家富奇石,不许常人同研山出层碧,峥嵘实天工淋漓山上泉,滴沥助毫端挥成惊世文,主意皆逢原江南秋色起,风远洞庭宽往往入佳趣,挥扫吐妙言愿公珍此石,莫与众物肩。
何必嵩少隐,可藏为地仙”米海岳又有作云:“研山不复见,哦诗徒叹息唯有玉蟾蜍,向余频泪滴”后此石竟入彭公,不得再见
文中“中美”先生以其诡奇的想象、绮丽的诗句,描绘出了一个神奇的仙境它是“咏研”史上最美的语言,令人叫绝,令人惊奇,令人向往,令人兴奋如果你细读陶宗仪《宝晋斋研山图》中的诗文,就会奇异地发现它和米芾《研山铭》的铭文惊人的相似,米芾《研山铭》的铭文简直就是从陶宗仪《宝晋斋研山图》的诗文中抽炼出来的。
如:“极变化,阖道门”之于“挥成惊世文,主意皆逢原”、“往往入佳趣,挥扫出妙言”;“下震霆,泽厚坤”之于“淋漓上山泉,滴沥助毫端”;“挂龙怪,烁电痕”之于“崎岖浮波澜,偃仰蟠蛟龙”;“五色水,浮昆仑;潭在顶,出黑云”之于“巉岩自有古,独立高嵩巃,安知无云霞,造化与天通”。
它们的语意如此的近同,我敢断言,米芾一定是在与好友共同欣赏了“天划神镂”的研山后,面对石友“中美”先生的即兴赋诗,而欣喜若狂,有感而发,一挥而就《研山铭》那么也就可推断陶宗仪所描绘的研山极有可能就是米芾《研山铭》中所铭的研山。
这时的“研山”应该是刚刚得到不久,尚未交易,加之同好的赞美诗文,米芾的心情极度的愉悦和亢奋,挥笔写就这千古不朽的名作——《研山铭》
素园石谱—宝晋斋研山图
素园石谱—海岳庵研山图
素园石谱—苍雪堂研山图
米颠拜石 米芾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具代表性的赏石大家和赏石理论家 米芾生于北宋仁宗皇裕三年(1051 年),卒于徽宗大观元年(1107 年),字元章,号鹿门居士祖籍山西太原,后迁湖北襄阳,晚年定居润州(江苏镇江)。
米芾虽长期做官,却不理政事,一心钻研书画,收集石头,鉴赏名画,书贴,其痴迷程度令人不可思议后来宋徽宗皇帝赵佶爱其才华,召他为书画学博士,礼部员外郎,帮他掌管名画奇石等藏品他不仅是宋代书法大家,文物鉴赏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赏石大家。
米芾号称古今第一石痴他放达无礼,举止颠狂人称“米颠”根据《无为州志》记载:米芾初入军廨,见立石怪奇喜曰“此足以当吾拜”,并三拜九叩与之结为兄弟当时他在安徽无为刚上任时,当地河里有一块造型奇特的怪石,当地百姓敬若神灵,多年不敢挖取它。
他听说后不惜工本,派人将此石移到州府,并沿石筑庭,作为赏游的供石由于此石形态奇异,峥嵘之中隐藏着磊落精魂;清瘦之中显露出凛然骨气酷似一位久经风霜、正气凛然的老者米芾见之马上设席正冠,虔诚下拜,并连声高呼:“吾欲见为兄已二十年矣。
”这就是著名的“米颠拜石”故事米芾拜石不仅表达了米芾的赏石观,也表现了米芾淋漓豪爽的为人清末著名画家任颐还创作了颇负盛名的《米芾拜石图》,当代著名画家范曾也作有《米颠拜石》的国画,这两幅画都把米芾对奇石的痴迷表现的惟妙惟肖。
这块供石,现还存放在安徽省无为县图书馆
清光绪富阳县志图中的山形 西汉置富春县, 属会稽郡新莽时改诛岁, 东汉初复旧名永建四年(129) 后属吴郡三国吴黄武五年(226) 为平讨山越, 分丹阳、会稽、吴三郡十县于县置东安郡, 治富春县。
七年罢郡仍属吴郡东晋太元中, 改富阳县五代梁开平四年(910), 吴越钱氏改富阳为富春, 属杭州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吴越归宋, 复改富阳县南宋属临安府元属杭州路明、清属杭州府民国初属钱塘道1927 年后直属于省。
1949 年属临安专区,1953 年改省直辖,1955 年划属建德专区,1958 年改属杭州市1960 年并入桐庐县1961 年分桐庐以原富阳、新登地复置富阳县, 仍属杭州市1990 年撤县置富阳市( 县级)。
宋 米友仁 潇湘奇观图 故宫博物院藏 《潇湘奇观图》是米友仁存世不多的作品之一,画面峰峦起伏, 云雾出没,层林被飘渺的烟霭笼罩,山石和树木都用水墨点成,浑然一体, 全然不觉线条及皴擦的痕迹后幅有米友仁的自识, 并有薛义、董其昌等十四家题记。
米友仁为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长子,父子两人共创“米家山水”此图绘米友仁十分熟悉的潇湘奇观景致,深得其“变态万层”之“真趣”开卷便是浓云翻滚,隐现出远山坡脚,随着云气的飘动变幻,逐渐显露出山形,重迭起伏的峰峦影影绰绰地展现于团团白云中。
中段山川始露出清晰真容,主山屹立,尖峰高耸,树丛映带,沙渚数重,甚富高远和深远感结尾处山色又渐趋淡远,唯近处林岸、草庐明晰自首至尾,迷濛、清明以及远近、浓淡,几度变幻,奥妙莫测 时隐时显,忽明忽晦,迷濛又富有变化,故时人谓他“善画无根树,能描朦胧云。
”( 汤垢《画鉴》) 同时他也很讲究笔法,以大笔触的遒劲笔法来泼染水墨,墨随笔走,在大笔涂染块面中,多有纵点、横点、落茄点和不规则的破笔点,亦见连勾带擦的线条笔与墨的有机结合,使米氏云山兼具滋润和沉郁的特色。
宋徽宗 祥龙石卷 赵佶绘画重写生,以精工逼真著称此卷分左右两部分,右部画宫苑中一珍奇石头“祥龙石”,左部为赵佶以“瘦金书”所写的题记、题诗徽宗皇帝以细劲线条勾勒玲珑剔透奇石的轮廓和纹理,并施水墨层层渍染,表现出石的坚硬和湿润的质感,显得一丝不苟。
而作为皇帝的画家之所以对描绘“祥龙石”如此感兴趣,则如题诗所说,是因为“彼美蜿蜒势若龙,挺然为瑞独称雄”作品具有“瑞应”的象征寓意
清 高凤翰 灵石图 高凤翰的写意画有元代、明代画家的轻松自如、优美淡雅之风这幅《灵石图》画面构图较为平稳,一立石崛起,灵石后隐约可见有一盆植物此图中的石头,先用浓淡墨勾勒轮廓,复用干笔皴擦质感,分出石纹,表现出山石的阴阳正背和体积感,最后用浓淡墨点苔。
其用笔方圆兼用灵活多变,一笔下去有轻重、顿挫、快慢之变化,有阴阳向背之体面,有磊落雄壮之气概众所周知,高凤翰左手的用笔以生拙见长,变劣势为优势,加强提按,产生意想不到的变化此图中的字就像是一段乐曲中的几个强音,使人振奋,使人赏心,运用得真是恰到好处。
他的“左书”巧拙互见,更现出一种纯朴天真,带着几分稚气的墨趣来,从而一步步进入自成一家的殿堂 由鉴藏印可知此作先后经吴大瀓、唐云收藏并钤盖收藏印,两位大藏家亦都爱石,更彰显此作之精彩,深受文人雅士喜爱珍赏。
款识:凤翰坐竹西亭子并识。
宋 范宽 溪山行旅图 《溪山行旅图》采三段式构图,近景为下方居中的巨石,中景则是驴队所在,远景为占画面一半以上的高耸巨山巧妙地藉助推远主山、拉近中景、突显近景旅人队伍用笔上全幅以方折墨线勾勒轮廓,再借短簇如雨点般的皴笔,模拟土石质感。
范宽在北宋文人画未成熟之际,长年观察真实自然,由深刻的体悟与感知形成了独特的巨碑式构图,画中庞大的山体与行旅驴队形成强烈对比,“雨点皴”技法则表现出山石的真实感,展现了慑人的雄壮气势
《山水纯 论山》 [宋] 韩拙 凡畫山言丈尺分寸者,王右丞之法則也山有主客尊卑之序,隂陽逆順之儀其山各有形,體亦各有名習山水之士,好學之流切要知也 主者;衆山中髙而大也,有雄氣敦厚,傍有輔峰叢圍者嶽也。
大者尊也,小者卑也大小岡阜,朝揖於前者順也,無此者逆也客者不相下而過也 分隂陽者;用墨而取濃淡也凹深為隂,凸面為陽 山有髙低大小之序,以近次逺至於廣極者也洪谷子云:尖曰峰、平曰頂、圓曰巒、相連曰嶺、有穴曰岫、峻壁曰崖、崖下曰巖、巖下有穴而名巖穴也。
山大而髙曰嵩,山小而髙曰岑鋭山者髙嶠而纎峻也,卑小尖者扈也小而衆山歸叢者名羅圍也言襲陟者山三重也兩山相重者謂之〈再木〉暎也一山為坯小山曰岋,大山曰峘岋謂髙而過也言屬山者相連屬也,言嶧山者連而絡繹也絡繹者羣山連續而過也。
山岡者其山長而有脊也言翠微者近山傍坡也山頂衆者山〈真真〉也岩者洞穴是也有水曰洞,無水曰府言堂者山形如堂室也言嶂者如幃帳也言小山别大山鮮不相連也言絶景者連山斷絶也言屋者左右有山夾山也言礙者多小石也平石者盤石也。
多草木者謂之岵,無草木者謂之峐石載土謂之崔嵬,石上有土也土載石謂之砠土,上有石也土山曰阜,平原曰坡,坡髙曰壠岡嶺相連掩映林泉,漸分逺近也言谷者通路曰谷,不相通路者曰壑窮瀆者無所通而與水注者川也兩山夾水曰澗,陵夾水曰溪,溪中有水也。
宜畫盤曲掩映斷續伏而後見也
山有四方體貌,景物各異東山敦厚而廣博,景質而水少西山川峽而峭拔,髙聳而嶮峻南山低小而水多江湖,景秀而華盛北山濶墁而多阜,林木氣重而水窄東山宜村落薪鋤旅店,山居宦官行客之類西山宜用闗城棧路羅網,髙閣觀宇之類。
北山宜用盤車駱駝,樵人背負之類南山宜江村漁市,水邦山閣之類但加稻田漁樂,勿用車盤駱駝,要知南北之風故不同爾 深宜分别,山有四時之色春山豔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浄而如洗冬山慘淡而如睡之説,四時之氣象也。
郭氏曰:山有三逺自山下而仰山上,背後有淡山者,謂之髙逺自山前而窺山後者,謂之深逺自近山邊低坦之山,謂之平逺愚又論三逺者;有近岸廣水曠濶遙山者,謂之濶逺有煙霧暝漠野水隔而髣髴不見者,謂之迷逺。
景物至絶而微茫縹渺者,謂之幽逺以上山之名狀,當備畫中用也兼備博雅君子之問,若問而無對為無知之士,不可不知也或詩句中有諸山名,雖得名即不知山之體狀者,惡可措手而製之
凡畫全景者山,重疊覆壓、咫尺重深、以近次逺,或由下増疊分布、相輔以卑次尊各有順序,又不可大實,仍要嵐霧鎖映、林木遮藏、不可露體,如人無依乃窮山也且山以林木為衣,以草為毛髮,以煙霞為神采,以景物為粧飾,以水為血脈,以嵐霧為氣象。
畫若不求古法,不寫真山,惟務俗變採合虚浮,自為超越古今,心以自蔽變是為非,此乃懵然不知山水格要之士,難可與言之嗟乎!今人是少非多拘今亡古,為多利之所誘奪,博古好今學者鮮矣倘或有得其藴奥者,誠可與論也彼嗟古傲今侮慢宿學之士,適足以此言為戯耳。
《妮古录》(五则)[明] 陈继儒 槜李项氏灵璧石一座,长二尺许,色青润,声亦泠然背有黄沙文,一带峰峦皆隽下 金填刻字云“宣和元年三月朔日御制御书”其下押一字 颍上井中有光,得一石,铁皮锢束之,啓视乃右军《黄庭》,董玄宰赏以搨者示余,颇 异恒刻,今闻藏颍上库中。
子昂得灵璧石笔格,状如钻云螭虎 米元章《砚山图》,余见之,纯用焦墨又见徽宗画六石,纯用淡墨 宋化卿一灵璧石,秀而多峰峦,其上有白石如小碁子甚员,被镌云“山高月小”
《长物志》 [明] 文震亨品石 石以灵壁为上,英石次之然二种品甚贵,购之颇艰,大者尤不易得,高踰数尺者,便属竒品小者可置几案间,色如漆、声如玉者,最佳横石以蜡地,而峯峦峭拔者为上俗言[ 灵壁无峰]、[ 英石无坡],。
以余所见,亦不尽然他石纹片粗大,絶无曲折、屼峍、森耸、崚嶒者近更有以大块辰砂、石青、石緑为研山、盆石,最俗英石 出英州倒生岩下,以锯取之,故底平起峰,高有至三尺及寸余者小斋之前,叠一小山,最为清贵,然道逺不易致。
《洞天清录》 [宋] 赵希鹄怪石辨 怪石小而起峰,多有岩岫耸秀嵚嵌之状,可登几案观玩,亦奇物也其余有灵璧、英石、道石、融石、川石、桂川石、邵石、太湖石、与其它杂石,亦出多等今列于其后灵璧石 灵璧石出绛州灵璧县。
其石不在山谷,深山之中掘之乃见,色如漆,间有细白纹如玉,然不起峰,亦无巖岫,佳者如菡萏或如卧牛如蟠螭,扣之,声清越如金玉,以利刁刮之略不动,此石能收香,斋阁中有之则香云终日盘旋不散,不取其有峰也伪者多以太湖石染色为之,葢。
太湖石亦微有声,亦有白脉,然以利刀刮之则成屑。
英石 英州出此石如铜矿,声亦如铜倒悬生岩下,以锯取之故底有锯痕,大者或长七八尺,起峰至二三寸,亦几案奇玩然色润者可爱,枯燥者不足贵也道石 道州石亦起峰可爱,但石麄又枯燥之甚,且体脆不任冲撞。
融石 融州老君洞所出亦起峰,麄燥体脆又甚于道州石川石 奇耸高大可爱,然多人力雕刻后,置急水中舂撞之,其色枯燥桂川石 靖江府所出虽出自然,然石麄而色不佳,或有玲珑者雅,宜置。
之花槛中,它无用也。 邵石 庆府所出。色黒,多以作博棋子刻作笔架,并无自然峰峦。
《看山阁闲笔》[清] 黄图珌石 石为元章之友,曾具袍笏下拜,最是高洁贤贞之品,几案间不可无也以灵璧石为妙,小山但取其玲珑,最怕其顽钝耳看山 看山之乐,但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古人有云:“春山淡冶如笑,夏山苍翠如滴,秋山明净如妆,。
冬山惨澹如睡”已言传之矣然如笑、如滴、如妆、如睡之精微奥妙处,虽言亦不易,尽在意会耳不能意会,则不得看山之乐也古人又云:“春见山容,夏见山气,秋见山情,冬见山骨”余常看山,但觉春山多笑容,夏山多烈气,秋山多痴情,冬山多傲骨。
噫,亦但可意会而不可言传也《小窗幽记》[明] 陈继儒 卧石不嫌于斜,立石不嫌于细,倚石不嫌于薄,盆石不嫌于巧,山石不嫌于拙。
《云林石谱》[宋] 杜绾 宿州灵璧县,地名磬石山石产土中,采取岁久,穴深数丈其质为赤泥渍满,土人多以铁刃遍刮三两次,既露石色,即以黄蓓箒或竹箒兼磁末刷治清润,扣之铿然有声石底多有渍土,有不能尽去者,度其顿 放,即为向背。
石在土中,随其大小,具体而生,或成物状,或成峯峦,巉岩透空其状妙有宛转之势亦有窒塞及质偏朴,若欲成云、气、日、月、佛像,及状四时之景,须藉斧凿,修治磨礲,以全其美大抵只一两面,或三四面,若四面全者,百无一二。
或有得四面者,多是石碏石尖,择其竒巧处镌取,治其底顷岁,灵璧张氏兰皋亭,列巧石颇多,各髙一二丈许,峯峦嵓窦,嵌空具美大者髙二三尺,小者尺余,或如拳大,坡陁拽脚如大山势,鲜有髙峯岩窦又有一种,产新坑黄泥沟,峯峦嵌空,极其竒巧,亦须刮治。
扣之,稍有声,但石色清淡,稍燥软,易于人为,不若磬山清润而坚此石宜避风日,若露处日久,色即转白,声亦随减《书》所谓“泗滨浮磬”是也 相州林虑石,产交口土中,其质坚润,扣之有声多倒生向下,垂如锺乳,然天成,錾去粗石,。
留石座,峰峦秀拔,如载山一座亦有成物状者,石色甚碧曾贡入内府,有蓝关、苍虬、洞天等名,凡十余品,各髙数寸,甚竒异又有一种,色稍斑而微黑,稍有土渍,易于洗涤有大山势,四面徘徊,惟背稍着土,千岩万壑,峯峦迤逦,颇多嵌空洞穴,宛转相通,不假人为。
至有中虚可施香烬,静而视之,若烟云出没岩岫间。此石因崇宁间方士相视地脉,偶得之。大不踰三两尺,至于拳大,竒巧百怪。
推荐阅读:[文房山子] 溯源篇下期预告:文房山子案头篇 敬请期待……《卖画买山》创刊号书影点击帖尾#原文阅读#进入微店购买 ,可跟踪快递。
温馨提示:点击帖尾#原文阅读#进入微店购买 ,可跟踪快递凤凰书画网公众微信平台编辑部出品 总编辑/柳青凯 执行/李梦 高晴 王德冰收稿邮箱:754226291@qq.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虎坊路19号院北门内门卫东 。
收件人:柳青凯 电话:15001321499
点击链接查看以往精彩:凤凰书画网2016大事记凤凰书画网总目录(2014-2016)双11诚意大促[最强出版] 请凤凰画馆帮你编辑图书长按二维码进入凤凰微拍:
长按二维码进入凤凰书画网微店: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人文备致:人文兼备
孔子云:“仁者爱山,智者乐水。”仁者平和稳重安静,像山一样岿然不动。自古山同日月星辰不同,日月星辰在天上,何其遥远?而山却是摸得着够…
-
人文备致:人文兼备
打开这座“最江南”的城,可以用截然不同的方式,就像苏绣中的至品双面绣。“我慕名而来,昨天看了苏州工业园区,今天又来看了苏州的优秀…
- 李睿郁宁馨同人文:郁宁馨结局
- 四川人文在线网络服务:四川人文在线网络服务有限公司怎么样
- 四川人文在线网络服务:四川人文在线网络服务有限公司怎么样
- 奇迹暖暖越千霜同人文:奇迹暖暖下载
- 火影同人文的草稿:写得好的火影同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