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大爱妈祖?人文交流:大爱妈祖曲

  • 来源:互联网
  • |
  • 2025-01-26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妈祖故里•倚兰琴院,创立于2000年,由青年演奏家林群群女士带领其优秀弟子、学生立志为传播古琴文化而成立的传承中心。

大爱妈祖?人文交流:大爱妈祖曲

 

指导单位莆田市社科联莆田市琴筝研究会主办单位莆仙大剧院莆田市琴筝研究会古琴专业委员会贤良港天后祖祠董事会承办单位倚兰雅乐团小小诸葛琴乐团协办单位莆田市筝乐团莆田市琴乐团莆田市雅乐团莆田市外国语学校贤良港妈祖小学

演出时间2019年12月28日(周六)19:30演出地点莆仙大剧院戏剧厅名家介绍(不分先后)

李雪梅四川成都人,古琴、扬琴演奏家、教育家,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蜀派古琴)代表性传承人,现为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弹拨教研室副主任,成都市青羊区音协主席,成都市青羊区文联副主席,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扬琴专业委员会理事,四川音乐家协会会员,成都琴台古琴协会会长,成都空林琴馆馆长、李雪梅艺术工作室负责人。

魏圩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古琴专业副教授,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在读博士,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理事,江苏新华传媒集团古琴社执行社长2014年,获全国古琴大赛专业A组金奖2015年,出版古琴独奏专辑《琴•乐》。

2016年受邀录制江苏教育台《艺术之门》(古琴部分)参与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金陵交响》的首演及结项演出承担南京艺术学院大型原创音乐剧《古今流觞》中古琴部分的演奏与编创任务举办个人音乐会、参演古琴名家音乐会多场。

王笑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诸城琴派嫡系传人,山东筝派传人,中国古琴文化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器乐学会古琴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致公党山东歌舞剧院支部副主委、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委员会考官、济南市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济南琴会会长、德音琴社社长、齐鲁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客座教授、济南中华文化促进会琴筝艺术专业委员会会长。

出身古琴世家,其太外祖母詹瀞秋、太舅祖父詹澂秋是诸城琴派宗师王心葵的高足自幼学艺,继承家学,从艺40余年,30余名弟子考入国家重点音乐学院;多次作为鲁派琴筝代表出席国际艺术节;先后在“大众讲坛”及江浙、台湾、韩国等地举办讲座、演出;出版专著《诸城派古琴艺术与名曲》、《山东筝派艺术与名曲》、《诸城派古琴曲集DVD》,其业绩载入《中国当代民族音乐家名典》、《中国当代斫琴师名录大全》、《齐鲁名人》等多家报刊杂志典籍。

林群群青年演奏家、教育学者,倚兰琴院创始人现为中国乐器协会古琴研究会理事、中国社会艺术协会理事、莆田市琴筝研究会会长自幼学习古筝、钢琴、手风琴,为乐器的演奏打下坚实的基础1997年接触减字谱,2005年结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研修班,古琴师承演奏家、教育家张子盛先生,古筝师承刘文佳、周展、周望。

1999年起从教,培养了大量优秀学子,并有多名弟子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专业院校,常受邀参加国内外大型艺术活动,担任赛事评委、举办音乐会、开设讲座参演人员龚子进“小小诸葛琴乐团”骨干成员,中班起学习古琴、古筝,启蒙于徐艳艳老师,后随母亲林群群习琴。

曾获第八届中国(国际)器乐文化艺术节金奖、全国第二届古琴邀请赛银奖等徐艳艳倚兰琴院执行院长,师从林群群学习古筝、古琴,入室弟子,福建省艺术教育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莆田市琴筝研究会秘书长,“小小诸葛琴乐团”团长。

陈睿娴倚兰琴院副院长,福建省艺术教育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莆田市琴筝研究会理事、办公室成员自小学习音乐,2016年毕业于泉州师范学院音乐学古筝专业,大三曾赴台湾交流学习韩芬芳毕业于厦门集美大学,跟随林群群老师研习古琴、古筝,入室弟子,莆田市琴筝研究会理事,福建省艺术教育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会员,“小小诸葛琴乐团”副团长。

杨岚岚2014年开始接触古琴、古筝,师从林群群,入室弟子,莆田市琴筝研究会理事,福建省艺术教育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会员,“小小诸葛琴乐团”副团长林燕莆田市琴筝研究会理事,福建省艺术教育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会员。

毕业于广西北部湾大学音乐学(音乐教育)专业,主修古筝2014年经大学古筝老师推荐开始从事古筝教学工作2017年起工作于莆田市琴筝研究会,并跟随林群群老师继续精修谢蓓莹倚兰琴院副院长,莆田市琴筝研究会理事、办公室成员,福建省艺术教育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会员。

2016年毕业于泉州师范学院音乐学专业,大三赴台湾交流学习陈丽卿师从林群群学习古筝,入室弟子,莆田市琴筝研究会理事,福建省艺术教育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会员谢雪花师从林群群学习古琴、古筝,莆田市琴筝研究会理事,福建省艺术教育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会员,“小小诸葛琴乐团”副团长。

倚兰雅乐团成员:林晓丹莆田学院音乐学院学生,师从林群群老师学习古琴,莆田琴筝研究会会员周一萍莆田学院音乐学院学生,琴筝研究会会员,师从林群群老师学习古琴,曾获音乐学院首届管弦比赛优秀奖黄海鑫三年级时跟随林群群老师学习古筝,后于2016年8月份由筝转琴。

林丹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厦门市打击乐协会常务理事,国际打击乐教育协会会员,FAEF打击乐2级教师沈璐山东曲阜人,淄博市音乐家协会会员、淄博市古筝协会会员淄博筝峰音乐创始人师从于山东艺术学院韩庭贵老师,现任淄博市周村区第二中学古筝专业教师。

毕业于山东鲁东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自幼习筝,多年从事古筝教学甘雪莉甘雪莉师从福建青年演奏家林群群老师,多年以来从事古筝教学,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懂得因材施教;2016年从福建回到家乡湖北建始县创办了“弦一古筝古琴艺术培训学校”;带着林群群老师的理念本着专业、专心、专注的教学态度传播国乐古筝传统文化。

许丁丹莆田市琴筝研究会会员。蔡金琼蔡金琼习琴两年,师从林群群老师。曾参加2019琴筝新年音乐会《秋风词》的演奏。

莆田贤良港天后祖祠简介莆田贤良港天后祖祠,位于莆田市区东南约四十公里的忠门半岛南端,与湄洲岛隔海相望,现为莆田市湄洲湾北岸开发区山亭镇港里村妈祖林默是唐九牧林蕴的七世孙女,宋建隆元年(960)诞生于莆田贤良港林家大院(现妈祖故居),宋雍熙四年(987)在对面的湄洲屿羽化升天。

贤良港原名黄螺港宋代,居住在黄螺港的林氏后裔,为追忆九牧林蕴公曾应贤良科,故将黄螺港易名为贤良港港人以讨海为生,兴建码头,开辟航道,海上捕捞和海洋运输迅速发展起来,是当时兴化军海洋经济发达的地区繁荣的渔业和发达商业,促进了海事活动,海上交通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往来频繁,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始点之一。

得天独厚的贤良港孕育了独特的妈祖文化晚唐五代时,这里就兴建了福慧寺(俗称港寺),佛教文化已经影响到贤良港居住在这里的九牧林氏后裔,开始兴建林氏祠堂,纪念先祖,传播儒家思想公元987年,林默在湄洲屿羽化升天,成了海上保护神妈祖,是沿海渔民、船员、商人的精神寄托。

妈祖信仰由此产生,朝廷开始褒封妈祖,九牧林氏后裔也在宗祠里开始祭祀妈祖这就是早期的妈祖祖祠,即后来的天妃祖祠、天后祖祠明永乐十九年(1421),因妈祖祖祠损坏,地方官奏表,朝廷派内官到贤良港主持整修致祭。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朝廷敕封妈祖为天后,遂正式赐名贤良港天后祖祠为“敕封天后祠”千百年来,妈祖信俗在贤良港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生不息贤良港九牧林氏后裔为了弘扬妈祖慈悲大爱情怀,每年在妈祖诞辰日(农历三月廿三日)和升天日(农历九月初九日)都要举行祭祀妈祖信俗活动,以“妈祖回娘家”、“海祭妈祖”的独特形式,缅怀祖姑,追思圣迹。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贤良港“春秋谕祭”一千多年来,妈祖信仰在这里孕育产生,妈祖文化从这里传承弘扬这个历史文化名村因妈祖而名闻遐迩天后祖祠、妈祖故居、天后圣殿、授符井、航标塔、三炷香、古码头、接水亭、灵慈东宫、灵慈西宫、新兴宫、昊曦宫、福慧寺、五帝庙、夷嫲府、八卦井等等。

这里留下了太多与妈祖有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这里文物古迹众多,民间信俗丰富多彩,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莆田市外国语学校合唱团指导老师:郑书彦陈昱莆田市外国语学校(莆田第一中学妈祖城校区)地处妈祖故里港里村,滨临秀美的湄洲湾,环境优美。

2013年7月9日,莆田市人民政府同意设立,设置为完全中学,行政隶属市教育局,学校常规管理由莆田第一中学统一管理,是莆田第一中学教育集团成员校现有初中36个班,学生2233人,教师140人,其中高级教师25人,一级教师64人,硕士研究生11人,本科毕业生138人,市学科带头人1人,市骨干教师1人,市骨干教师培养对象34人。

按照莆田一中先进管理模式,实行全封闭管理,着眼于学生的未来与发展,着力推动教学改革与创新,努力打造面向世界、全面发展、外语特色的八闽名校妈祖小学合唱团指导老师:李璐妈祖小学位于海峡和平女神妈祖的诞生地——莆田市贤良港,学校背倚青山,面临碧海,周围自然风景优美,名胜古迹众多,人文底蕴丰厚。

学校创办于1950年,最初借用福慧寺的庙宇场所进行教学,原名沙港乡初级小学、港里高级小学,后改为莆田县忠门港里小学,2006年1月改为妈祖小学,福建省人大原副主任黄文粼先生为学校题写校名学校现有小学及幼儿共13个教学班,496名学生,专任教师28人,大专以上学历24人,市、区级骨干教师3名。

学校注重挖掘本地优质文化资源,用体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妈祖精神来教育学生,倡导“用爱做教育”的教育理念,传承妈祖立德、大爱精神,塑造“徳、学、美、行”的校园之魂,探索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形成有浓厚的“妈祖”品味的校园文化。

学校被确认为莆田市第一届(2016-2018年度)文明校园,“妈祖文化德育基地”2017年入选福建省中小学德育建设百优示范项目,《践行妈祖精神培育美德少年》被确认为2018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典型经验节目单

1.《相和歌——子衿》词:《诗经•郑风•子衿》曲:刘欢弦歌:林群群伴奏:倚兰雅乐团《国风•郑风•子衿》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全诗三章,每章四句此诗写单相思,描写一个女子思念她的心上人。

每当看到颜色青青的东西,女子就会想起心上人青青的衣领和青青的佩玉于是她登上城门楼,就是想看见心上人的踪影如果有一天看不见,她便觉得如隔三月全诗采用倒叙的手法,充分描写了女子单相思的心理活动,维肖维妙,而且意境很美,是一首难得的优美的情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描写相思之情的经典作品。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2.《梅花三弄》曲:据《琴谱谐声》(1820年)琴筝对奏:倚兰雅乐团《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根据《太音补遗》和《蕉庵琴谱》所载,相传原本是晋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后来改编为古琴曲。

琴曲的乐谱最早见于公元1425年的《神奇秘谱》《梅花三弄》全曲描写梅花静与动两种形象乐曲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借物抒怀,来歌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一首琴曲《梅花三弄》别具风情2.《流水》曲:据《天闻阁琴谱》(1876年)

独奏:李雪梅流水,中国古琴曲最早见于朱权的《神奇秘谱》但是现时弹《流水》的都是用的张孔山的《流水》是一首极具表现力的乐曲,充分运用「滚、拂、打、进、退」等指法及上、下滑音,生动地描绘了流水的各种情态旋律起首之音,时隐时现,犹如置身高山之巅,云雾缭绕,飘忽无定。

继而转为清澈的泛音,节奏逐渐明快,淙淙铮铮,幽间之寒流;清清冷冷,松根之细流凝神静听行云流水般的旋律,好似欢泉于山涧鸣响,令人愉悦之情油然而生随之旋律开始跌宕起伏、风急浪涌4.《普庵咒》曲:据《北京琴会谱》

合奏:倚兰雅乐团《普庵咒》不仅是著名的佛教咒语同时也是中国古琴著名曲目,是由许多单音参差组合,构成一个自然的旋律,犹如天地人相互交融,令人自然进入清净空的境界,并能与普庵禅师有求必应的菩萨精神感应道交,念诵起来非常灵验。

此咒可普安十方、驱除虫蚁、蚊蚋不生、消灾解厄、镇煞安胎、驱邪除秽、逢凶化吉常予持诵可令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繁殖、万事如意5.《醉渔唱晚》曲:卫仲乐传谱独奏:魏圩中国古琴曲此曲作者有唐代诗人皮日休、陆龟蒙及"后世隐流"之说。

《西麓堂琴统》中记述此曲为陆鲁望与皮日休泛舟松江,见渔父醉歌,遂写此曲现存古谱有多种版本描述的是渔翁豪放不羁和放声高歌的醉态,表现了皮、陆的借醉论政,以醉泄愤的情绪全曲素材精炼,结构紧严,是一首精致的琴曲小品。

6.《神人畅》曲:据《西麓堂琴统》(1549年)独奏:林群群大鼓:倚兰雅乐团《神人畅》是中国古琴曲,是唐代以前仅两首记载下来以"畅"为题材的古琴曲之一,整曲仅用到一至五弦此曲表达了昔日部落领袖"尧"祭祀之时弹琴,奇妙琴声感动上天,使天神降临,与人们欢乐歌舞,共庆盛典。

7.《春江花月夜》曲:据《北京古琴研究会》合奏:倚兰雅乐团《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古典音乐名曲中的名曲,是中国古典音乐经典中的经典这是一首典雅优美的抒情乐曲,它宛如一幅山水画卷,把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在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西岸轻轻摇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巧妙细腻的配器,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赞颂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8.《长门怨》曲:《梅庵琴谱》(1931年)独奏:王笑天《长门怨》,初出清代民间,是后人根据汉武帝后陈阿娇谪居长门宫之事谱成。

后人以司马相如名篇《长门赋》之意为曲意,作得流传至今的琴曲《长门怨》写尽一个万人之上的尊贵女子失宠后,如临万丈深渊的绝望和悲哀凄切的旋律表现了武帝皇后陈娇失宠后被谪长门宫时的愁闷悲思,其情如泣如诉,传神地描绘了陈阿娇如临万丈深渊中的绝望和悲凉心情。

9.《酒狂》曲:据《神奇秘谱》(1425年)领奏:龚子进合奏:倚兰雅乐团《酒狂》古琴曲晋代阮藉所作,通过描绘混沌的情态,泄发内心积郁的不平之气,音乐内在含蓄,寓意深刻素材精炼,结构短小严谨,《神奇秘谱•酒狂》(1425)解题云:“藉叹道之不行,与时不合,故忘世虑于形骸之外,托兴于酗酒以乐终身之志,其趣也若是。

岂真嗜于酒耶?有道存焉!妙妙于其中,故不为俗子道,达者得之”10.《声律启蒙》词:车万育曲:尤静波合奏:小小诸葛琴乐团《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天浩浩,日融融,弯月对长虹我对你,嘴对心,九夏对三冬我对你,嘴对心,九夏对三冬11.《秋蒲蓉宾图》。

作曲:李玥锦独奏:林群群据北宋画作《秋蒲蓉宾图》而作,画作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大雁自古以来倍受文人墨客的青睐,只因它们的纯洁、忠贞,若一雁逝去,另一雁绝不独活歌颂大雁,歌颂至死不渝的爱情,北宋画家崔白有一名作《秋蒲蓉宾图》,描绘了芙蓉花畔,一派秋光旖旎,两只鸿雁生气奕奕,振翅凌空,淡然悠远,意在千里的画面,作者因此有感而发。

12.《妈祖曲》词:朱亚富曲:林群群弦歌:林群群伴奏:倚兰雅乐团合唱:莆田市外国语学校合唱团、妈祖小学合唱团南唐①之水兮,毓我闺秀,北宋之土兮,塑我女神升坛祈雨兮,解民所渴,涉海平涛兮,拯彼沉沦明眸善睐兮,平安随在,坤德流光兮,道义长存。

木兰之水兮,毓我闺秀,壶山之土兮,塑我女神铜符在握兮,惩恶扬善,慈悲为怀兮,绥德抚仁②年华有限兮,声名远播,大爱无疆兮,形象弥新上天之水兮,毓我闺秀,大地之土兮,塑我女神冕旒摇曳兮,葳蕤旗帜,宫阙崔嵬兮,缭绕祥云。

香火绵绵兮,芬芳郁郁,悠悠妈祖兮,朗朗天心注释:①南唐:莆田历史上曾隶属于南唐②绥德抚仁: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见《世说新语•政事》倚兰琴院妈祖故里•倚兰琴院,创立于2000年,由青年演奏家林群群女士带领其优秀弟子、学生立志为传播古琴文化而成立的传承中心。

妈祖故里首家专业古琴传播中心,填补了莆阳大地空白的古琴史,致力古琴教学、文化雅集、经典音乐会,专注于古琴文化的传承与推广,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为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全国各大音乐院校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是妈祖故里和全国琴友交流的重要平台。

傳承古琴艺术 弘揚傳統文化客服微信号:guqin6100   客服电话:18012137031

长按识别二维码添加七弦古琴网 陈老师 微信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