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士兵突击同人文高袁:士兵突击高袁车

  • 来源:互联网
  • |
  • 2025-01-2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三国志》是由西晋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代历史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三国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吴志》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已合为一书。#历史#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人也。高祖

士兵突击同人文高袁:士兵突击高袁车

 

《三国志》是由西晋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代历史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三国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吴志》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已合为一书#历史#

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人也高祖父安,为汉司徒自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由是势倾天下绍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士多附之,太祖少与交焉以大将军掾为侍御史,稍迁中军校尉,至司隶灵帝崩,太后兄大将军何进与绍谋诛诸阉官,太后不从。

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常侍、黄门闻之,皆诣进谢,唯所错置时绍劝进便可於此决之,至于再三,而进不许令绍使洛阳方略武吏,检司诸宦者又令绍弟虎贲中郎将术选温厚虎贲二百人,当入禁中,代持兵黄门陛守门户中常侍段珪等矫太后命,召进入议,遂杀之,宫中乱。

术将虎贲烧南宫嘉德殿青琐门,欲以迫出珪等珪等不出,劫帝及帝弟陈留王走小平津绍既斩宦者所署司隶校尉许相,遂勒兵捕诸阉人,无少长皆杀之或有无须而误死者,至自发露形体而后得免宦者或有行善自守而犹见及其实如此死者二千馀人。

急追珪等,珪等悉赴河死帝得还宫【译】袁绍字本初,是汝南汝阳县人他的高祖父袁安,曾担任过东汉章帝的司徒从袁安之后,又接连四代都有人在朝中担任三公的高位,所以袁家势力威震天下袁绍面容威严,身材魁梧,由于能降低自己的身份结交天下士人,所以很多人都愿意投靠他,太祖曹操年少的时候也曾与他有过交往。

后来袁绍进入官场,以大将军属官的身份担任侍御史,不久就被提升为中军校尉,后来又担任了司隶校尉灵帝驾崩之后,太后的兄长大将军何进和袁绍密谋要诛杀宫中的宦官,太后不同意他们的计划何进就联络董卓让他带兵入京,想要以此来胁迫太后。

朝中的常侍、黄门等宦官听说后,到何进的府中请罪,说只要留住性命,其余任由大将军处置当时袁绍劝说何进趁机在府中处决了这些宦官,劝说了好几次,但何进都没有同意他让袁绍派洛阳城中一些有智谋的军职官员,密切注意并检查宦官们的行动。

又下令让袁绍的弟弟虎贲中郎将袁术选出二百名温和宽厚的士兵,到宫中取代原来那些手持兵器把守宫门的护卫中常侍段珪等人假传太后的命令,让何进入宫商议事情,趁机将他杀掉,宫中随之大乱袁术率领虎贲军烧掉南宫嘉德殿的青琐门,想要以此逼迫段珪等人出来。

但这些宦官不仅没有出来,还劫持了少帝刘辩和他的弟弟陈留王刘协逃往黄河边的小平津渡口洛阳城中,袁绍斩杀了宦官任命的司隶校尉许相,又下令士兵在宫中搜捕宦官,无论年龄大小,一律斩杀也有的人只是因为没有胡子像宦官而一同被杀,以至于有人要脱下衣服证明自己不是宦官才免除一死。

宦官中也有些时常行善坚持操守的,也一同被杀,这些士兵的滥杀到了这种残酷的地步在这件事中被杀害的有两千多人袁绍得知宦官们劫持少帝的消息,立刻出兵追赶,段珪等人最后被逼无奈,都投河自尽少帝刘辩才得以返回宫中。

董卓呼绍,议欲废帝,立陈留王是时绍叔父隗为太傅,绍伪许之,曰:“此大事,出当与太傅议”卓曰:“刘氏种不足复遗”绍不应,横刀长揖而去绍既出,遂亡奔冀州侍中周毖、城门校尉伍琼、议郎何颙等,皆名士也,卓信之,而阴为绍,乃说卓曰:“夫废立大事,非常人所及。

绍不达大体,恐惧故出奔,非有他志也今购之急,势必为变袁氏树恩四世,门世故吏遍於天下,若收豪杰以聚徒众,英雄因之而起,则山东非公之有也不如赦之,拜一郡守,则绍喜于免罪,必无患矣”卓以为然,乃拜绍勃海太守,封邟乡侯。

绍遂以勃海起兵,将以诛卓语在武纪绍自号车骑将军,主盟,与冀州牧韩馥立幽州牧刘虞为帝,遣使奉章诣虞,虞不敢受后馥军安平,为公孙瓒所败瓒遂引兵入冀州,以讨卓为名,内欲袭馥心怀不自安会卓西入关,绍还军延津,因馥惶遽,使陈留高幹、颍川荀谌等说馥曰:“公孙瓒乘胜来向南,而诸郡应之,袁车骑引军东向,此其意不可知,窃为将军危之。

”馥曰:“为之奈何?”谌曰:“公孙提燕、代之卒,其锋不可当袁氏一时之杰,必不为将军下夫冀州,天下之重资也,若两雄并力,兵交於城下,危亡可立而待也夫袁氏,将军之旧,且同盟也,当今为将军计,莫若举冀州以让袁氏。

袁氏得冀州,则瓒不能与之争,必厚德将军冀州入於亲交,是将军有让贤之名,而身安於泰山也愿将军勿疑!”馥素恇怯,因然其计馥长史耿武、别驾闵纯、治中李历谏馥曰:“冀州虽鄙,带甲百万,谷支十年袁绍孤客穷车,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奈何乃欲以州与之?”馥曰:“吾,袁氏故吏,且才不如本初,度德而让,古人所贵,诸君独何病焉!”从事赵浮、程奂请以兵拒之,馥又不听乃让绍,绍遂领冀州牧【译】后来董卓来找袁绍,想跟袁绍商议废掉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为皇帝。

这时候袁绍的叔父袁隗担任太傅,袁绍假装同意他董卓的提议,说:“这么大的事,应该和太傅商量一下”董卓说:“刘氏家族的后代不值得再延续下去了”袁绍没有回答,抽出佩刀做了个揖就离开了袁绍出来后,就立刻奔向冀州。

朝中大臣如侍中周毖、城门校尉伍琼、议郎何颙等人都是当时的名士,董卓对他们很信赖,但他们内心都偏向袁绍,就劝说董卓说:“帝王的废立是大事,不是一般人可以参与的袁绍不懂得从大局考虑,心中担忧恐惧,所以才出逃奔向冀州,不是想要背叛您。

现在如果对他追捕太急,他反而会真的叛变袁绍的家庭四代以来都广施恩泽,门生弟子和由他们举荐的官员遍布天下,要是他聚集英雄豪杰和您作对,天下英雄也趁机揭竿而起,那么崤山以东的大片土地就不在您的掌控之下了不如赦免了,让他担任一郡的郡守,那袁绍就会因为免于获罪而高兴,那就不会有什么祸患了。

”董卓认为说得很有道理,就授予袁绍渤海太守的职位,封为邟乡侯袁绍就在渤海举兵反叛,要讨伐诛杀董卓这件事在《武帝纪》中有所记载袁绍自号为车骑将军,还担任各路讨伐董卓的兵马的盟主,并和冀州牧韩馥商议想要立幽州牧刘虞为皇帝,派使者捧着诏书拜访刘虞,但刘虞不敢接受。

韩馥的军队驻扎在安平,后来被公孙瓒打败公孙瓒率军进入冀州城,表面上是要讨伐董卓,实际上是想要袭击韩馥韩馥心中不安适逢董卓挟持献帝退回关西,袁绍领兵往东驻扎在延津,听说韩馥因为公孙瓒的消息而忧心恐惧,就派部下陈留人高干和颍川人荀谌等人劝说韩馥说:“公孙瓒趁着胜利的威势挥师向南,沿途各郡都响应他,袁车骑将军率军向东进发,他的意图无法预料,但我们认为您的处境很危急。

”韩馥说:“那又该怎么办呢?”荀谌说:“公孙瓒统领燕州、代州的部众,其势不可挡袁绍又是一代英雄豪杰,一定不愿意地位在您之下冀州,是争夺天下的人一定要争的重要之地,如果公孙瓒和袁绍两军联合攻打冀州,那冀州的危亡就是眼前的事了。

袁绍,是将军您的旧交, 现在又是和您共同讨伐董卓的盟友,现在为将军您考虑,不如将冀州让给袁绍袁绍掌握了冀州,那公孙瓒也无力与他抗争,袁绍也会感念您献城的事情而厚待您将冀州交付给亲近可靠的盟友,也让您有了让贤的美名,以后也可以确保自己平安无事了。

希望将军您不要在犹疑了!”韩馥素来性格胆小怯懦,就听从了荀谌的计策但韩馥手下的长史耿武、别驾闵纯、治中李历等官员劝谏韩馥说:“冀州这个地方虽然偏远,但城中可以上战场的男丁有百万之众,储存的粮食可以供应十年。

袁绍独自率领疲弱穷困的军队来到这里,应该是他依赖我们,就好像将婴儿放在手掌之上,断绝他的奶水,顷刻间就能将他饿死为什么将军您要将冀州拱手让给他呢?”韩馥说:“我从前曾在袁家做过属官,况且我的才能比不上袁绍,我衡量自己的德行和才能,将冀州让给更贤能的人,是自古以来的人都看重的,你们为什么要责难我呢?”从事赵浮、程奂等人请求发兵抗击袁绍,韩馥也没有听从。

最终还是将冀州让给了袁绍,袁绍就以勃海太守的身份兼任冀州牧

从事沮授说绍曰:“将军弱冠登朝,则播名海内;值废立之际,则忠义奋发单骑出奔,则董卓怀怖;济河而北,则勃海稽首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众,威震河朔,名重天下虽黄巾猾乱,黑山跋扈,举军东向,则青州可定;还讨黑山,则张燕可灭;回众北首,则公孙必丧;震胁戎狄,则匈奴必从。

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众,迎大驾於西京,复宗庙於洛邑,号令天下,以讨未复,以此争锋,谁能敌之?比及数年,此功不难”绍喜曰:“此吾心也”即表授为监军、奋威将军卓遣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脩赍诏书喻绍,绍使河内太守王匡杀之。

卓闻绍得关东,乃悉诛绍宗族太傅隗等当是时,豪侠多附绍,皆思为之报州郡蜂起,莫不假其名馥怀惧,从绍索去,往依张邈后绍遣使诣邈,有所计议,与邈耳语馥在坐上,谓见图构,无何起至溷自杀初,天子之立非绍意,及在河东,绍遣颍川郭图使焉。

图还说绍迎天子都邺,绍不从会太祖迎天子都许,收河南地,关中皆附,绍悔欲令太祖徙天子都鄄城以自密近,太祖拒之天子以绍为太尉,转为大将军,封邺侯,绍让侯不受顷之,击破瓒于易京,并其众出长子谭为青州,沮授谏绍:“必为祸始。

”绍不听,曰:“孤欲令诸儿各据一州也”又以中子熙为幽州,甥高幹为并州众数十万,以审配、逢纪统军事,田丰、荀谌、许攸为谋主,颜良、文丑为将率,简精卒十万,骑万匹,将攻许先是,太祖遣刘备诣徐州拒袁术术死,备杀刺史车胄,引军屯沛。

绍遣骑佐之太祖遣刘岱、王忠击之,不克建安五年,太祖自东征北田丰说绍袭太祖后,绍辞以子疾,不许,丰举杖击地曰:“夫遭难遇之机,而以婴儿之病失其会,惜哉!”太祖至,击破备;备奔绍【译】袁绍的部下从事沮授劝说袁绍:“将军您在弱冠的年纪就入朝为官,名扬天下;又遇上奸臣想要废掉帝王另立新君,您就凭着刚强正直的品格一马当先主持公道。

您独自一人冲出洛阳,使董卓内心恐惧不安;您渡过黄河向北而去,渤海郡的百姓都期盼您的到来您率领渤海郡的部众,又聚集冀州的军队,声势威震黄河以北的地区,名声广播天下现在虽然黄巾军四处作乱,黑山一带盗匪猖獗,但如果您率军向东征讨,那青州的黄巾军一定会被平定;回军讨伐黑山的贼寇,那以张燕为首的盗贼也能被消灭;率军向北边的幽州、燕州进发,那公孙瓒一定会覆灭;用武力威慑少数民族部落,匈奴也一定会向您称臣。

到时候您的势力就能扩大到黄河两岸,合并四州的势力,招揽天下英雄志士,统率百万的军队,将天子和朝臣从长安迎接回来,在洛阳重新修建祭祀宗庙,然后您再以朝廷的名义号令天下,出军讨伐不肯归附的乱臣贼子,依靠这样的威势,天下还有谁是您的对手呢?只需要几年的时间,这样的功业是不难完成的。

”袁绍很高兴地说:“这就是我心中所想”就立刻下令任命沮授为监军和奋威将军董卓派遣朝中的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修带着诏书告知袁绍,袁绍让河内太守王匡杀了他们董卓得知袁绍已占据了关东地区,就下令将袁氏宗族的人包括太傅袁隗全都杀掉了。

这时候,天下英雄豪杰大多归附袁绍,都想着为袁绍报仇起兵讨伐董卓的州郡,都是借着袁绍的名义韩馥心中恐惧,就向袁绍请求离开,他离开后就去依附了陈留太守张邈后来袁绍派使者到张邈这里商量事情,使者和张邈小声讨论。

韩馥坐在位置上,以为是袁绍派人来和张邈商议要杀掉他,不久就起身到厕所中自杀了当初,立陈留王刘协为皇帝并不是袁绍的想法,但等到献帝和百官出逃到安邑,袁绍还派遣手下颍川人郭图前去朝拜郭图回来之后劝说袁绍将献帝迎接到邺城,袁绍没有听从他的意见。

等到太祖曹操将献帝迎到许县,收复黄河以南地区,关中各郡县都表示归附,袁绍才后悔他想要让曹操将天子送到鄄城,方便自己接近天子,但太祖拒绝了他的要求后来献帝任命袁绍为太尉,后又转任大将军封为邺侯,袁绍推辞了封侯的诏书没有接受。

不久,袁绍在易京打败了公孙瓒,收编了他手下的军队然后派自己的长子袁谭到青州担任刺史,沮授劝阻袁绍说:“这一定会是祸患的开端”袁绍没有听从他的意见,说:“我只是想要我的儿子们都拥有一个州”接着又让自己的次子袁熙担任幽州刺史,将外甥高干任命为并州刺史。

此时袁绍手下数十万兵士,他任命审配、逢纪统管军中事宜,又以田丰、荀谌、许攸为谋士之首,颜良、文丑为军中大将,精选精锐士兵十万,骑兵万人,准备出兵攻打许县之前,太祖曹操曾派刘备率军到徐州抵抗袁术但刘备还没到,袁术就死了,刘备就出军突袭并杀死了曹操任命的徐州刺史车胄,然后带领军队驻扎在沛县。

袁绍派了一支骑兵来帮助刘备太祖曹操派刘岱、王忠带兵攻打刘备,但没有成功建安五年(200),太祖曹操亲自率军征讨刘备谋士田丰劝说袁绍偷袭曹军后方,但袁绍因为自己儿子生病拒绝了他的建议,田丰用手杖敲地说:“现在遇上这种天赐良机,但却因为婴儿生病而错失了行动的机会,痛惜啊!”太祖曹操率军到沛县,打败了刘备,刘备逃走投奔了袁绍。

绍进军黎阳,遣颜良攻刘延于白马沮授又谏绍:“良性促狭,虽骁勇不可独任”绍不听太祖救延,与良战,破斩良绍渡河,壁延津南,使刘备、文丑挑战太祖击破之,斩丑,再战,禽绍大将绍军大震太祖还官渡沮授又曰:“北兵数众而果劲不及南,南谷虚少而货财不及北;南利在於急战,北利在於缓搏。

宜徐持久,旷以日月”绍不从连营稍前,逼官渡,合战,太祖军不利,复辟绍为高橹,起土山,射营中,营中皆蒙楯,众大惧太祖乃为发石车,击绍楼,皆破,绍众号曰霹雳车绍为地道,欲袭太祖营太祖辄於内为长堑以拒之,又遣奇兵袭击绍运车,大破之,尽焚其谷。

太祖与绍相持日久,百姓疲乏,多叛应绍,军食乏会绍遣淳于琼等将兵万馀人北迎运车,沮授说绍:“可遣将蒋奇别为支军於表,以断曹公之钞”绍复不从琼宿乌巢,去绍军四十里太祖乃留曹洪守,自将步骑五千候夜潜往攻琼绍遣骑救之,败走。

破琼等,悉斩之太祖还,未至营,绍将高览、张郃等率其众降绍众大溃,绍与谭单骑退渡河馀众伪降,尽坑之沮授不及绍渡,为人所执,诣太祖,太祖厚待之后谋害袁氏,奸杀初,绍之南也,田丰说绍曰:“曹公善用兵,变化无方,众虽少,未可轻也,不如以久持之。

将军据山河之固,拥四州之众,外结英雄,内脩农战,然后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救右则击其左,救左则击其右,使敌疲於奔命,民不得安业;我未劳而彼已困,不及二年,可坐克也今释庙胜之策,而决成败於一战,若不如志,悔无及也。

”绍不从丰恳谏,绍怒甚,以为沮众,械系之绍军既败,或谓丰曰:“君必见重”丰曰:“若军有利,吾必全,今军败,吾其死矣”绍还,谓左右曰:“吾不用田丰言,果为所笑”遂杀之绍外宽雅,有局度,忧喜不形于色,而内多忌害,皆此类也。

冀州城邑多叛,绍复击定之自军败后发病,七年,忧死【译】袁绍率军向黎阳进发,派部将颜良在白马县攻打曹操的东太守刘延沮授又劝谏说:“颜良性情急躁不稳定,虽然骁勇善战,但不适合独自执行军事任务”袁绍又没有听从他的建议。

曹操得知消息,赶来援救刘延,和颜良交战,取得了胜利并斩杀了颜良袁绍率军渡过黄河,在延津以南的地区修建军事壁垒,派出刘备和文丑率军向曹军挑战曹操出兵打败了袁绍的军队,斩杀了文丑,再次交战的时候擒获了袁绍的手下大将。

消息传回,袁军震惊曹操率军退回官渡沮授又对袁绍说:“我们这边军队人数多但论作战勇猛比不上曹军,而曹操那边军饷短缺,物资供应比不上我们;对曹军来说,最有利的办法是速战速决,但对于我们来说,延长交战时间才是最有利的。

所以我们应该与曹军对峙相持,持续数月,曹军一定因为粮草不济而失利”袁绍又没有听从他的建议指挥大军渐渐往前移动,进逼官渡,与曹军交战,曹军失利,退回营地坚守袁绍下令在阵前修筑多座望敌楼,并堆砌土山,让弓箭手从土山上往曹操军营中射箭,曹军营中的士兵出入都用盾牌遮挡住自己,曹军士兵都很恐惧。

曹操就命人制造了一种能发射石头的车,用它攻击袁绍的哨楼,将它们都摧毁,袁绍军中都称这种车为“霹雳车”袁绍又下令挖掘地道,想要偷袭曹军的营地曹操就派人在军营周围挖了一条长长的深沟来抵御袁军,同时派出一支奇兵从后方突袭袁军运输粮草的车队,大获全胜,将获得的粮食全部都烧毁。

太祖曹操和袁绍两军对峙很久,百姓们也疲惫困乏,很多都叛离去依附袁绍,就连军中的粮饷也渐渐匮乏适逢袁绍派淳于琼率领一万多人北上接应运送粮饷的车队,沮授劝袁绍说:“可以派遣将领蒋奇另外率领一队人马配合淳于琼的行动,以防止曹军的偷袭。

”袁绍仍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淳于琼率军回来,在乌巢修整,距离袁军军营只有四十里太祖曹操闻讯,就留下曹洪在军营驻守,自己率领五千精锐步兵骑兵趁着夜色出军偷袭淳于琼袁绍得到消息,派骑兵前去支援,但也战败曹军一举打败淳于琼的队伍,将领和士兵都被斩杀。

太祖得胜回营,还没有回到营地,袁绍手下将领高览、张郃等人就已经带手下人马前来归降袁绍军队溃散,袁绍和长子袁谭只带着少数人马且战且退,直到渡过黄河,才得以逃脱剩下的袁军都被曹军俘虏,最后都被活埋了沮授没有来得及随袁绍渡过黄河,被曹军抓获,将他押到曹操面前,太祖对他很优待。

后来沮授还想离开去追随袁绍,被曹操杀了当初,袁绍率军南下的时候,谋士田丰就对袁绍说:“曹操擅长用兵,在军事上善于变化,虽然部众比较少,但也不能看轻他,不如长长远打算和他对峙将军您倚靠着险要的山河地势,统率四个州的军队和百姓,应该广为结交天下英雄豪杰,同时发展农业,操练兵马,然后挑选精锐士兵,编成几支奇兵队伍,乘着曹军没有防备的时候轮流出击,骚扰河南地区,如果曹军救援右边就转而攻打左边,救援左边就转向攻打右边,使曹军不断奔走,越来越疲乏,百姓不得安宁;那我军还没有正式出军敌军就已经疲惫不堪,用不上两年,我们就可以拱手取得胜利了。

现在将军您放着深思熟虑的制胜策略不用,却要全军出击,想要一战定胜负,如果不能取胜,到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袁绍没有采纳他的建议田丰多次劝谏,袁绍大怒,认为田丰是在拉低军中士气,下令将他戴上手铐脚镣收押起来。

后来袁军打败,有人对田丰说:“您说的话是对的,以后一定会被重用的”田丰说:“如果战斗胜利了,我一定能活命,但现在失利而回,我是一定要死的了”果然,袁绍回到邺城,对左右侍从说:“我没有采纳田丰的建议,现在一定会被他耻笑。

”就下令将田丰杀了袁绍看起来宽容文雅有气度,喜怒都不在脸上表现出来,但内心却很容易猜忌,田丰的事就是这样官渡之战袁绍大败后,冀州很多城邑都举兵反叛,袁绍又一一出兵将他们平定但官渡战败的打击还是让他病倒,建安七年(202),忧愤而死。

绍爱少子尚,貌美,欲以为后而未显审配、逢纪与辛评、郭图争权,配、纪与尚比,评、图与谭比众以谭长,欲立之配等恐谭立而评等为己害,缘绍素意,乃奉尚代绍位谭至,不得立,自号车骑将军由是谭、尚有隙太祖北征谭、尚。

谭军黎阳,尚少与谭兵,而使逢纪从谭谭求益兵,配等议不与谭怒,杀鸡太祖渡河攻谭,谭告急於尚尚欲分兵益谭,恐谭遂夺其众,乃使审配守邺,尚自将兵助谭,与太祖相拒於黎阳自九月至二月,大战城尚败退,入城守太祖将围之,乃夜遁。

追至邺,收其麦,拔阴安,引军还许太祖南征荆州,军至西平,谭、尚遂举兵相攻,谭败奔平原尚攻之急,谭遣辛毗诣太祖请救太祖乃还救谭,十月至黎阳尚闻太祖北,释平原还邺其将吕旷、吕翔叛尚归太祖,谭复阴刻将军印假旷、翔。

太祖知谭诈,与结婚以安之,乃引军还尚使审配、苏由守邺,复攻谭平原太祖进军将攻邺,到洹水,去邺五十里,由欲为内应,谋泄,与配战城中,败,出奔太祖太祖遂进攻之,为地道,配亦於内作堑以当之配将冯礼开突门,内太祖兵三百馀人,配觉之,从城上以大石击突中栅门,栅门闭,入者皆没。

太祖遂围之,为堑,周四十里,初令浅,示若可越配望而笑之,不出争利太祖一夜掘之,广深二丈,决漳水以灌之自五月至八月,城中饿死者过半尚闻邺急,将兵万馀人还救之,依西山来,东至阳平亭,去邺十七里,临滏水举火以示城中,城中亦举火相应。

配出兵城北,欲与尚对决围太祖逆击之,败还,尚亦破走,依曲漳为营,太祖遂围之未合,尚惧,遣阴夔、陈琳乞降,不听尚还走滥口,进复围之急,其将马延等临陈降,众大溃,尚奔中山尽收其辎重,得尚印绶、节钺及衣物,以示其家,城中崩沮。

配兄子荣守东门,夜开门内太祖兵,与配战城中,生禽配配声气壮烈,终无挠辞,见者莫不叹息遂斩之高幹以并州降,复以幹为刺史【译】袁绍生前很喜欢小儿子袁尚,袁尚外表俊美,袁绍想让他做自己的继承人但一直没有表现出来。

他的部将谋臣审配、逢纪与辛评、郭图一直在争夺权势,审配和逢纪拥护袁尚,辛评和郭图则拥护他的长子袁谭其他人也因为袁谭年长,认为应该由他来继承袁绍的位置审配等人担心袁谭继位后辛评等人会谋害自己,就顺着袁绍平时的意思,就尊奉袁尚接替袁绍的位置 。

等到袁谭从外地回到邺城,已经不能继位,就自号为车骑将军从此以后袁谭和袁尚两兄弟就有了嫌隙太祖曹操挥师北上征讨两人袁谭的军队驻扎在黎阳,但袁尚只调派了很少的兵力给袁谭,还派亲近部将逢纪跟随着袁谭的部队随时监督。

袁谭向袁尚请求增加支援,审配等人经过商议后没有答应袁谭大怒,杀掉了逢纪太祖率军渡过黄河攻打袁谭,袁谭再次向袁尚告急请求救援袁尚想要给袁谭增加支援,但又担心袁谭会控制派去的军队增加自己的实力,就让审配留守邺城,他自己亲自率军前去黎阳支援袁谭,和太祖军队在黎阳对峙。

自建安七年(202)九月至建安八年(203)二月,两军交战,袁尚大败,只好退入城中坚守得知太祖想派兵包围黎阳城,袁军连夜逃跑,太祖率军追赶到邺城,将沿途的小麦都洗劫了,并攻占了秦阳县,才收兵返回许都后来太祖又率军征讨荆州刘表,大军行进到西平,袁谭和袁尚就开始兄弟之间内斗,袁谭失利,逃往平原县。

袁尚仍然持续进攻,袁谭只好派部下辛评的弟弟辛毗到太祖曹操那里请求援兵太祖曹操就调转部队往北救援袁谭,十月的时候到了黎阳袁尚得知太祖率军往北,就放弃攻打平原县返回邺城袁尚的手下吕旷、吕翔背叛了他转而归附太祖曹操,袁谭又私自刻了大将军的印鉴征召了他们。

太祖知道袁谭心性狡诈,就让自己的儿子娶了他的女儿,两人结成亲家以安抚袁谭,才率军回河南袁尚听说曹操退兵,就派审配、苏由留守邺城,自己再次率军到平原县攻打袁谭太祖就出兵直接攻打邺城,到了洹水驻扎,距离邺城只有五十里,留守的苏由想作为曹操的内应,但计划败露,和审配在城中交战,苏由失利,逃奔出城到太祖曹操的军营中。

太祖下令开始攻城,想要挖掘地道偷偷潜入城中,但审配命士兵挖掘深沟来阻挡曹军审配的部将冯礼打开城门,让三百多曹军进城,但被审配察觉,就从城墙上让人推下大石块砸向突破的中栅门,栅门被关闭,进入城中的曹军全部被杀了。

太祖就下令将邺城包围,在周围挖掘了一条长达四十里的壕沟,刚开始的时候挖得很浅,好像可以越过去审配在城中一边看着曹军挖掘一边发笑,没有派兵前去阻挠没想到一夜之间,曹军挖的深沟宽和深已经各有两丈,然后太祖下令掘开漳河堤坝,将水引入灌满壕沟,导致城中的人无法出去。

从五月到八月,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城中已经有超过一半的人饿死袁尚听闻邺城情况危急,急忙率领一万多人马赶回援救邺城,沿着西山回来,回到邺城东边的阳平亭,距离邺城只有七十里,旁边就是滏水袁尚让士兵举起火把与城中联络,城中守军也举火把回应。

审配率军从城中杀出,想要和袁尚配合夹击曹军太祖得知消息,率军迎击,但战败而回,但袁尚也被另一支曹军打败撤退,到曲漳安营扎寨,太祖就率军将他包围了还没有形成合围之势,袁尚就已经惧怕,派出阴夔和陈琳到曹营请降,但曹操没有接受。

袁尚就率部逃到滥口,曹军更加紧包围他,袁尚的部下马延等人阵前投降,军中大乱,袁尚又逃往中山曹军将袁尚军队的物资全部收缴,还得到了袁尚的印信节钺及财物,曹军将这些都送到邺城给袁尚家人和守城将士看,城中将士全都溃散。

审配兄长的儿子审荣把守东门,乘着夜色将城门打开放入曹军将士,曹军入城后与审配指挥的守军在城中交战,最后活捉了审配但审配被擒后正气凛然,没有一句屈服的话,看到的人都为之感慨最后曹操下令杀了他袁绍的外甥高幹以并州刺史的身份投降曹操,曹操接受了他的投降并让他担任并州刺史。

太祖之围邺也,谭略取甘陵、安平、勃海、河间,攻尚於中山尚走故安从熙,谭悉收其众太祖将讨之,谭乃拔平原,并南皮,自屯龙凑十二月,太祖军其门,谭不出,夜遁奔南皮,临清河而屯十年正月,攻拔之,斩谭及图等熙、尚为其将焦触、张南所攻,奔辽西乌丸。

触自号幽州刺史,驱率诸郡太守令长,背袁向曹陈兵数万,杀白马盟,令曰:“违命者斩!”众莫敢语,各以次歃至别驾韩珩,曰:“吾受袁公父子厚恩,今其破亡,智不能救,勇不能死,於义阙矣;若乃北面於曹氏,所弗能为也。

”一坐为珩失色触曰:“夫兴大事,当立大义,事之济否,不待一人,可卒珩志,以励事君”高幹叛,执上党太守,举兵守壶口关遣乐进、李典击之,未拔十一年,太祖征幹幹乃留其将夏昭、邓升守城,自诣匈奴单于求救,不得,独与数骑亡,欲南奔荆州,上洛都尉捕斩之。

十二年,太祖至辽西击乌丸尚、熙与乌丸逆军战,败走奔辽东,公孙康诱斩之,送其首太祖高韩珩节,屡辟不至,卒於家【译】在太祖曹操率军包围邺城的时候,袁谭趁机占据了甘陵、勃海、安平、河间等广大地方,,又带兵攻打逃到中山的袁尚。

袁尚又逃到故安投靠堂兄袁熙,袁谭将袁尚的部众悉数收编太祖曹操打算前去攻打他,袁谭听说后就立刻率兵离开平原县,退到南皮,在黄河边的龙凑驻扎十二月间,太祖曹操率军开到袁谭军营附近,袁谭不敢出兵,连夜带着兵马退回南皮,靠着清河安营扎寨。

建安十年(205)正月,曹军军攻占袁谭军营,将袁谭和谋士郭图等人都斩杀了袁熙和袁尚也被部下焦触、张南袭击,逃到辽西投奔乌桓丸焦触这时就自封为幽州刺史,胁迫各州郡的太守县令都背叛袁氏依附曹操焦触将他的数万军队布置好后,就杀白马盟约立誓,并对众太守县令说:“违背命令的斩!”在场的人都不敢有异议,就依次饮酒以示诚意。

轮到别驾韩珩的时候,他说:“我深受袁氏父子恩情,现在他们败灭,我既不能为他们出谋划策,在军事上也没有能为他们战死,在道义上已经说不通,如果还要我投靠曹操,我是做不到的”在场的人都因为他的话变了脸色焦触说:“我们要做一件关乎国家百姓的事,应该树立仁义道德,但事情成不成功,也不在乎依靠多一个人,我们应该成全韩珩的心志,以鼓励那些忠心侍奉主上的人。

”不久,高幹举兵造反,抓获了上党太守,并派兵控制了壶口关抵御曹军曹操派乐进、李典带兵前去攻打,但没有能攻克建安十一年(206),曹操亲自率军征讨高幹高幹令其部将夏昭、邓升守城,自己到匈奴向匈奴单于请求支援,单于没有答应,高幹只好带着几个亲近骑兵逃往,想要往南去投靠荆州刘表,但在路上被上洛都尉捉住杀掉了。

建安十二年(207),太祖率军前往辽西征讨乌丸,袁熙、袁尚兄弟与乌丸联合迎战曹军,最后战败,兄弟俩逃往辽东想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但公孙康诱捕并斩杀了二人,将他们的首级送到了曹操那里太祖对韩珩忠贞不二的气节很赞赏,多次征召他做官,但韩珩每次都推辞,最后死在自己家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