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人文学院:北大人文学院院长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邓小南在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致辞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成立十周年在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致辞邓小南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师友:大家上午好!首先,祝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成立十周年!十年成长,十年长成,自觉肩负起“人文日新”的使命2012~2022,这十年背后,有着将近百年的历史积淀正如贵院《概览》中刘石院长“致辞”所说:“清华人文,源远流长。
”我想,看似简单的这八个字,事实上有着深切的含义抚今忆昔,1925年,清华大学部研究院国学门成立;次年分设国文、历史、哲学等若干系科,1929年组成文学院追根溯源,距今已近百年以“中西融会,古今贯通”为特色的清华文学院,大师云集,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鲜明的时代内涵,对于当时的中国学术界,有着不同一般的意义:它涵育的人文精神、树立的学术典范,给其后的中国学术史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它是现当代学术史、教育史跌宕起伏的缩影,也集中反映出近百年思想文化变迁的历程。
今天的清华大学,是北京大学的“隔壁”历史上的老清华与老北大,距离虽然没有如此接近,学人之间的关联却始终十分密切当年清华的著名教授陈寅恪先生,也曾在北大文科研究所兼任导师抗战期间,先父邓广铭与陈先生同住昆明靛花巷,得到先生多方指教;他当年旁听陈先生《魏晋南北朝史》与《佛典文学》的课程笔记,从昆明带到李庄、带到重庆,带回北平,50多年一直珍藏在身边。
从1952年院系调整至今,已经整整70周年当年,清华的许多教授来到北大,融通了不同的学脉,推动了北大文科的综合进展,也拉近了两校内在的关联其后长达数十年的光阴中,清华虽然没有专门的人文学科;但清华大学的师生、海内外的学界,从来没有淡忘根基悠长醇厚而又引领过学术新潮的清华人文。
1980年代至今,在国家改革开放大环境的鼓舞激励下,清华人文社会科学专业领域渐次恢复十多年前,我也曾有幸在历史系兼课任教学界目睹了清华文科四十年间步步前行,有统合,有分立,见证了人文学科生机勃勃的扎实发展与实质性的充实强化。
人文学科不仅仅是由一个个知识性的“学科”构成;人文学科的特有支撑,是学术研究,也是精神滋养诸多人文学科是有机的整体组合,共同具备“润物无声”的内在本质对青年学生来说,“人文”是学问也是境界,是深耕和成长的沃土,也是在切磋砥砺中共同“撑开”的天空。
今天清华的人文学科,“守先哲之遗范”“示来者以轨则”,秉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学校大力支持下,汇聚了一批享有盛誉的顶尖学者,聚焦世界前沿,建设学术高地从院系到书院,从文、史、哲、语言、国学等传统学科到科技史学,从出土文献到数字人文,十年中不断奉献,持续创新。
最后,祝愿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行稳致远,再创辉煌!也希望北大、清华文科搭建起良性互动的开放平台,“开出一种风气,酿成一大潮流”,共同推动新文科战略的长远持续发展谢谢大家!图片 / 嘉艺排版 / 曲晓楠编辑 / 何春苗。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北大人文学院:北大人文学院院长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邓小南在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致辞
-
北大人文学院:北大人文学院院长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网站日前更新后显示,此前担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经济学系主任的张辉教授已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此前,原…
- 守望先锋同人文:守望先锋文章
- 历史人文故事:历史人文故事有哪些
- 历史人文故事:历史人文故事有哪些
- 做情绪稳定的人文案:做情绪稳定的人文案怎么写
- 做情绪稳定的人文案:做情绪稳定的人文案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