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人文:博雅人文班的弊端
北京日报理论周刊|作者 郭齐勇中国的文明被称为“学习的文明”,它主要是被儒家传承下来的,《论语》的开篇便是《学而》。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他主张“为己之学”,认为学习的目的在于成就自己的道德人格。此处的“己”,即个人人格,
北京日报理论周刊|作者 郭齐勇中国的文明被称为“学习的文明”,它主要是被儒家传承下来的,《论语》的开篇便是《学而》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他主张“为己之学”,认为学习的目的在于成就自己的道德人格。
此处的“己”,即个人人格,而完全的人格即是仁所谓“为己之学”,是说学习的目的在于提高自身的修养,学习是出于自己内在的兴趣与“为己之学”相对的是“为人之学”,其目的是向别人炫耀自己的学问,而与自己的人格完善不相干,学习并不是出于完善自己人格的内在要求。
“为己之学”与人的存在密切相关,它强调知行合一;而“为人之学”是与生命无关的外在性知识,是记问之学

荀子发挥了孔子“为己之学”的说法,他说:“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君子学习,听在耳里,记在心里,表现在威仪的举止和符合礼仪的行动上一举一动,哪怕是极细微的言行,都可以垂范于人。
而“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小人学习是从耳听,从嘴出,口耳之间相距不过四寸而已,怎么能够完善他的七尺之躯呢?所以荀子接着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古人学习是自身道德修养的需求,今人学习则只是为了炫耀于人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我,小人学习是为了卖弄和哗众取宠,将学问当作家禽、小牛之类的礼物去取悦于人《学而》首句为“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的内容是礼、乐、诗、书等古代文化遗产。
这些内容大多与个人道德、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所以要“时习之”,即在一定的时候练习、实践可见,孔子所说的“学习”不仅是一种知性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实践活动孔子在谈到知识教育和道德实践的关系时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显然,道德实践是第一位的,知识教育是第二位的虽然“学”的直接对象是古代的文化遗产,但是其目标则是道德实践源自西方的现代教育注重知识传授,以成为专家(成才)为目的;中国传统教育则以德性教育为本,以成就人格(成人)为目的。
孔门虽分四科,但以德行为首,言语、政事、文学皆其次以“学以为己”为根本宗旨的传统儒家式教育,是一种人文主义的博雅教育。(作者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博雅人文:博雅人文班的弊端
北京日报理论周刊|作者 郭齐勇中国的文明被称为“学习的文明”,它主要是被儒家传承下来的,《论语》的开篇便是《学而》。孔子说:“古…
-
b站人文艺术:b站人文up主
最近,“神兽”在家的模式是不是都已开启?先祝孩子们暑假快乐~今天,我们来给大家分享一期最新的“B站”资源集锦,从人文历史、科…
- b站人文艺术:b站人文up主
- 刺客五六七同人文:刺客五六七虐文
- 刺客五六七同人文:刺客五六七虐文
- 脑叶公司同人文推荐:脑叶公司cp小说
- 黏人文案:太粘人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