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人文:博雅人文班的弊端
2019年,过一个不一样的夏天,通过阅读与思考,找寻属于自己的苍穹与瀚海。
我们生活的时代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时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和高效但与此同时,我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程式化,被信息包围,被工具分割,囿于一方天地每个人都在不断突破真实与虚假的边界,到达一个又一个“楚门的世界”。
然而在面对现实的时候,更重要的是看穿虚假的表面,直面内心真实的自我,在顽强的反思中,保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灵魂自由
于是一些人从我们这个现代性极高的社会中跳脱了出来,一头扎进数千年前的古籍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他们透过哲学家的眼睛寻找答案,从阅读经典著作中思考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谈科技和未来,也谈爱人与爱己。
他们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这个夏天,他们想带着自己的所学、所想,与更多的人探讨我们的这个世界。2019年,过一个不一样的夏天,通过阅读与思考,找寻属于自己的苍穹与瀚海。
关于如梭计划×外研社博雅教育体验营如梭计划由哥伦比亚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创办,致力于博雅教育在国内的推广2019年暑期,如梭计划携手外研社将在北京、上海两地分别举办为期7天的博雅教育体验营,包括人文研讨会、技能工作坊、通识大讲堂三大板块,由此搭建博雅教育与传统教育模式之间的桥梁。
课程介绍01人文研讨会(2.5 小时/天)人文研讨会的灵感来自于哥伦比亚大学引以为傲的人文核心课程学生将在引读人的指导下,一同阅读选定的文本或浏览其他形式的内容(电影、音乐、新闻等),并在课堂上以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使观点相互碰撞。
在中国应试教育的课堂上,绝大多数学生主要通过老师单向授课的方式学习人文学科,鲜少有学校提供以讨论为主的人文研讨课,而如梭计划希望弥补这种不足人文研讨会将采用小班教学的形式,确保每个班级不超过25人,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北京、上海两地的人文研讨会都将提供3-4个主题供学员选择,参见以下(后续还将微调和增加),学员按报名的先后顺序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主题参加。
北京恐惧、焦虑与绝望:存在主义与虚无主义我们作为个体存在于世,除了享受幸福与光明,也无时无刻不身处于焦躁与不安之中;而在信仰缺失的今天,我们如何面对这个日渐荒诞的社会、填充虚无主义所带来的空白?在所有无能为力的现实面前,我们如何看待自身的焦虑与对未知的恐惧、寻找人生的意义?为了探讨这些问题,我们将分别从文学与哲学两个方面入手:文学方面,我们将一同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萨特的《禁闭》、加缪的《西西弗斯的神话》,观察不同的作者如何描绘这一现象;哲学方面,我们将阅读克尔凯郭尔的《恐惧与战栗》、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透过哲学家的眼睛寻找问题的答案。
参考文本/材料: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萨特《禁闭》加缪《西西弗斯的神话》克尔凯郭尔《恐惧与战栗》黑格尔《精神现象学》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东西方思想比较:什么是自我?本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同时涉猎东西方思想的机会,我们将先从东西方思想的代表作入手,一同探讨作者的论点,随后我们将试着讨论两种思想体系的不同之处:是论点不同还是论证有所差异?又或者,是思索的问题本身将东西方思想家们划分开来?我们将从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孔子的《论语》入手,接着阅读《孟子》《荀子》《庄子》《莲华经》、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笛卡尔的《谈谈方法》,最后以休谟的《道德原则研究》及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结束。
在阅读文章时,我们将一同思考:该作者对于人类的期望是什么?由此我们将针对学生可能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拓展,并将这些主题融汇贯穿起来,如“自我和他人”、“个体与社会”等等参考文本: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论语》《孟子》《荀子》《庄子》《莲华经》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勒内·笛卡尔《谈谈方法》大卫·休谟《道德原则研究》伊曼努尔·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艺术、文化、社会发展艺术,这个富有魔力的词,不仅让人想起那些摄人心魄的伟大作品,也让人想起那些不知所云的抽象表达。
作为记录人类思想与发展的载体,“艺术在社会中究竟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一直都是思想家们争论的焦点本次课程中,我们将一同回望艺术在历史与哲学层面的发展,也将对这个时代的艺术流派和其所承载的意义进行探讨我们将结合艺术市场、经济形势、文化和政治大环境几大方面,对西方近现代艺术史以及艺术流派思想的相关文本进行研究和对比,内容包括二十世纪产生的立体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新达达主义与波普艺术、俄国先锋派和当代艺术等流派的介绍和分析;与此同时,我们也将分析这些流派对于传统艺术概念和方法的挑战、艺术对于当时历史环境的影响和贡献、艺术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艺术与文学思想的联动这几大主题。
参考文本:Plato "Republic"Walter Benjamin "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Mechanical Reproduction"Theodore Adorno "Cultural Industry Reconsidered"
Peter Bürger "The Avant-Gardist Work of Art"Roland Barthes "The Death of the Author"Hito Steyerl "Politics of Art: Contemporary Art and the Transition to Post-Democracy"
上海对现代理性社会的探索:从卢梭到马克思自古以来,哲学家们一直致力于探讨:一个理性的社会制度是什么样的?随着卢梭对于现代文明与社会的讨论,这一类哲学问题渐渐形成体系我们将从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入手,分析现代文明对人类本质产生的深远影响;由此,我们将进而阅读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与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探讨资本主义下的劳动分工,以及其对现代社会理性秩序建立的影响;最后我们将阅读马克思的哲学作品,具体分析基础资本主义的弊端和不足。
在讨论理性社会的同时,我们还将对人性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参考文本: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亚当·斯密《国富论》黑格尔 《法哲学原理》马克思《1844 经济学手稿》 《论犹太人的问题》《资本论》爱画家试图描绘爱,小说家试图讲述爱,音乐家试图谱写爱,哲学家试图分析爱。
在琐碎世俗的日常生活中,人试图去爱,被爱,追逐爱,培育爱,拥有爱这是一场关于爱的研讨会,在讨论中,我们试图思考:爱——这让人终生追求的东西——到底是怎么回事从哲学和思想史的角度出发,我们将研读关于爱的哲学、文学、历史。
我们想要探讨的话题包括但不限于:什么是爱、爱的种类、爱的充分和必要条件、爱的起因、爱的后果参考文本:Plato "Symposium"Anders Nygren "Agape and Eros"Jean-Jacques Rousseau "
Emile"Arthur Schopenhauer "Metaphysics of Love"Harry Frankfurt "The Reasons of Love"Gabriel Garcia Marquez "
Love in the Time of Cholera"乡愁的再创作:知识分子的离散体验是什么将写作者从时间与空间中流放?在二十世纪之后的文学界,异国政治与文化冲击下的离别与乡愁成了一项重要的主题而在全球化的二十一世纪,文化之间的隔阂是否逐渐缩小,如果生活在家乡和别处的体验并没有什么明显的不同,背井离乡的苦楚是否也随之成为历史?在本次课程中,我们将通过分析文本和电影来探索在殖民/后殖民的文化背景下,创作者如何面对离散与失落母语的挑战,以及文学与艺术怎样处理我们熟悉的历史经验。
在课程的最后,我们将共同总结与探讨当代语境中移民及多语种写作面临的机遇与考验参考文本/素材:Vladimir Nabokov "Pnin"Albert Camus "The Stranger", "Summer in Algiers", "Algerian Chronicles"
白先勇《台北人》王家卫《春光乍泄》陈可辛《甜蜜蜜》02技能工作坊(1.5 小时/天)技能工作坊总共开设三门课程以供选择:英规辩论(British Parliamentary Debate)、批判性阅读与写作、戏剧艺术。
学生将在引读人的带领下有针对性地学习其中一项技能与专注于文本的讨论课不同,技能工作坊引导学生以多元化的方式进行思考,在演绎、实践、互动中去挖掘阅读无法感知到的体会,同时全面提升英文综合能力学员将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加其中一门课程,每个班不限制人数。
03通识大讲堂 (1.5小时/天)通识大讲堂将以主题讲座的形式,梳理东西方思想史中的核心议题对于绝大多数中国学生而言,无论语言能力如何,阅读西方文本时仿佛总有一层隐形的屏障,阻碍我们深入理解文本这是因为我们所成长的环境与孕育西方文明的文化积淀大相径庭,而只有理解差异所在,阅读文本时才不至于囫囵吞枣。
所以,通识大讲堂的设立,致力于甄选出古今西方人文学者都在不断思考的问题,通过引述不同学科对于同一个问题的观点,将中国学生带入西方文明的语境之中,从而拓宽学生的思维宽度通识大讲堂面向全体学员开课1 / 活动日期。
北京:2019.08.05 - 2019.08.11上海:2019.08.05 - 2019.08.112 / 地点北京&上海3 / 每日日程09:30 - 12:00 人文研讨会12:00 - 13:00 午休
13:00 - 14:30 技能工作坊15:00 - 16:30 通识大讲堂4 / 引读人介绍
Alex Yang哥伦比亚大学 Class of 2020 哲学系+政治科学系兴趣方向:19世纪欧陆哲学、精神哲学、康德、社会哲学
Renbo Tu哥伦比亚大学 Class of 2020 历史系+计算机系兴趣方向:科学史、机器学习、天体物理
Charlotte Pu哥伦比亚大学 Class of 2019 东亚文化研究系兴趣方向:东亚近现代文学、电影与媒体、创意写作
Jiachen Feng哥伦比亚大学 Class of 2019 哲学系兴趣方向:社会哲学、政治哲学、伦理学
Bowen Zhou哥伦比亚大学 Class of 2019 哲学系+应用数学兴趣方向:逻辑学、黑格尔、佛教与哲学、康德
Helen Liu哥伦比亚大学 巴纳德学院 Class of 2018 艺术史+视觉艺术系 本科纽约大学 Class of 2020 艺术管理系 研究生兴趣方向:近现代艺术史、艺术哲学理论、视觉艺术、平面设计
Lengyi Zhang哥伦比亚大学 Class of 2021 哲学系兴趣方向:社会哲学、哲学史
Robinson Hao外研社英文思辨功勋培训师2019第二十二届”外研社·国才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 学术顾问、华东总决赛 副总裁判长5 / 报名要求无论你是高中生、大学生,还是上班族,如梭计划都欢迎你的加入。
我们要求参与者全程参加7天以英文为主的讨论会与活动6 / 项目费用定金:380/人全款:2880/人
扫码交定金
扫码交全款费用说明
项目费用不包含食宿及个人的额外花销。
即日起至2019年6月16日,支付定金或全款报名可享受以下早鸟权益:1.人文研讨会的优先选课权(根据付款先后顺序);2.在所附外研社英语学习、文艺社科、通识读物类畅销书列表中挑选总金额不超过120元的纸书
(查看书籍请点击阅读原文);3.“爱洋葱双语阅读平台”1000积分,积分可兑换人文研讨会中所列大部分书籍(查看书籍请点击页面下方小程序),也可兑换平台上其他图书。
人文研讨会主题会有微调和增加,6月中旬将发布最后确定主题,主办方将与报名的学员沟通确定所要参加的主题。
6月17日起开始补交尾款,如有空余名额,仍可交全款报名,学员可在空余名额中选课,但没有纸书和爱洋葱平台积分赠送。
定金不予退还。全款报名在2019年6月17日之前,未开具发票的情况下可申请退还扣除定金的部分,即2500元。
付款结束后请加入QQ群(633592700)以便接收后续信息,加群请回答相应的验证消息:姓名(与报名表一致)+定金/全款。
有任何疑问请联系:李老师 010-88819357/13520608949班老师 010-88819959/18600124861或发邮件至:banyc@fltrp.com☟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书单~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博雅人文:博雅人文班的弊端
2019年,过一个不一样的夏天,通过阅读与思考,找寻属于自己的苍穹与瀚海。
-
博雅人文:博雅人文班的弊端
北京日报理论周刊|作者 郭齐勇中国的文明被称为“学习的文明”,它主要是被儒家传承下来的,《论语》的开篇便是《学而》。孔子说:“古…
- b站人文艺术:b站人文up主
- b站人文艺术:b站人文up主
- 刺客五六七同人文:刺客五六七虐文
- 刺客五六七同人文:刺客五六七虐文
- 脑叶公司同人文推荐:脑叶公司cp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