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夏莹: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夏莹简介

  • 来源:互联网
  • |
  • 2025-02-06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1月3日14:00 夏莹:青年马克思“养成记”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夏莹: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夏莹简介

 

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系列之(十八):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第十六讲     青年马克思“养成记” 演讲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夏莹   教授主持人:清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蔡文鹏   副教授 日    期:2019年1月3日(周四)14:00地    点:六教6C300

演讲人简介

夏莹,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法国马克思主义、当代激进左派思潮兼任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副会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理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曾受聘于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法国巴黎索邦第一大学访问学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各分类期刊转载30余篇已出版学术专著三部:《青年马克思是怎样炼成的?》《消费社会理论及其方法论导论》、《拜物教的幽灵——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隐性逻辑》。

译著包括: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法文),斯皮瓦克等:《历史哲学:后结构主义路径》(英文),齐泽克:《延迟的否定》(英文),汤姆·洛克莫尔:《费希特、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英文),德勒兹与加塔利:《反-俄狄浦斯》(法文)。

特别提示:1、经学校研究决定,自2008-2009学年秋季学期起设立《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并从系列之(七)第二讲起,《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按照《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要求举办希望获得讲座课程学分的本科生请携带学生IC卡刷卡入场,欢迎其他师生光临旁听。

2、六教6C300教室入场时间为当日13:303、根据《北京市消防条例(2011修订)》相关规定,为确保安全,该场讲座入场人数控制在460人,额满即止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系列之(十八):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简介《清华大学新人文讲座》于2005年4月拉开帷幕,迄今已成功举办十七个主题系列,共计三百余场自2008年9月起,该系列讲座作为《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的主体部分以必修学分的形式列入清华大学本科生培养方案;自2015年9月起调整为选修的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之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文化和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深刻阐明了在新时代以什么样的立场和态度对待文化、用什么样的思路和举措发展文化、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和目标推进文化建设等重大问题创新创造是文化的生命所在,是文化的本质特征。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继承传统和借鉴外来,更离不开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凡是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文化,既渗透着历史基因又浸润着时代精神,既延续着本土文化的血脉又吸纳着外来文明的精华《新人文讲座》系列之(十八)将以“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主题,广邀校内外知名学者,从不同学科领域、不同理论视角、不同分析层面,深入阐释和解读如何正确处理“守”和“变”、“中”和“外”的关系,引导清华学子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主办单位: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本公众号原创内容为 “文素THU”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 禁止转载 】请勿将图文内容用于商业用途或恶意宣传

欢迎关注公众账号 文素THU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