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关系
杨叔子院士爱作诗在讲座中,谈论起自己老年生活的所思所感,他借以最喜欢的诗句“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表达心中之感他喜欢这种胸怀,看到年轻人超过年长的人,于他
杨叔子院士爱作诗在讲座中,谈论起自己老年生活的所思所感,他借以最喜欢的诗句“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表达心中之感他喜欢这种胸怀,看到年轻人超过年长的人,于他也是最幸福的事11月4日晚中国科学院院士。
机械工程专家、教育家原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杨叔子因病医治无效在武汉逝世,享年89岁
杨叔子攻克了一系列机械工程领域的国际难题是国内智能制造的首倡者他还深耕古典诗词创作倡导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01“我为什么不回国?”1933年,杨叔子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幼年时随父亲躲避抗日战火
他从小遍读《四书》《诗经》唐诗三百首更是烂熟于心深厚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他心中埋下家国情怀的种子1952年,杨叔子考入武汉大学1953年,他因院系调整进入原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1956年,他在毕业前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毕业并留校任教
1960年在北京与夫人徐辉碧教授结婚照,徐辉碧教授当时在北京大学任教上世纪80年代杨叔子公派前往美国做访问学者期满后,他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拒绝延期,毅然回到祖国有人问,留美年薪上万,为何回国他没有解释,而是反问
“为什么不回国?”回国后,他在华中工学院大力推进时间序列分析在机械制造领域的应用填补了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1984年底,他与同事仅花一年工夫就研制出“钢丝绳断丝定量检测系统”攻克了这一国际性难题
图为20世纪90年代初在实验室指导研究生后来,杨叔子敏锐地注意到人工智能与机械制造相融合的新趋势将人工智能引入机械工程提升了制造领域的智能化水平凭着多项创新成果1991年,58岁的杨叔子当选中科院院士成为华科大第一位中科院院士
02“回顾这一生,我是幸福的”
杨叔子院士与夫人徐辉碧教授交流科研今年国庆期间杨叔子从医院回到家中三天他就曾对夫人徐辉碧说自己身体可能快不行了杨叔子同徐辉碧说“回顾我这一生,在党的培育下,在同志们的帮助下,做了一点工作我是幸福的”杨叔子也表达了
对徐辉碧深深的爱意“我们相处七十年,从同学、朋友到夫妻,感情非常好!生活是美好的。让我们相互牢记一句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徐辉碧教授发来的内容徐辉碧是一名无机化学家我国硒研究的重要先行者杨叔子与徐辉碧相识于南昌一中高中毕业后杨叔子与徐辉碧去了不同的地方发展由于他俩在高中阶段给彼此留下了极好的印象毕业后二人一直保持着书信联系
并逐渐确立了恋爱关系1960年1月23日杨叔子与徐辉碧有情人终成眷属宣布自此携手相伴一生03外校学生也慕名而来听讲座虽然是理工生杨叔子却浪漫细腻,热爱写诗无论是留校、入党、结婚等人生大事还是送别同事、外出旅行等日常感怀
他都用诗歌来抒发和记录60余年来写下千余首诗稿
图为1995年,杨叔子与学生在一起多年来,他对自己的博士生有一个严格要求就是博士论文答辩前要先背《老子》后来又加上了《论语》的前七篇面对质疑,他坚定地说工程师不能成为“文(人文文化)盲”在他的倡导下华科大开办了系列人文讲座
每晚,阶梯教室便挤满学生不少外校学生也慕名而来那些年,即便是炎夏时节悬挂在空中的只有5台老式吊扇260多个座位也一直是一座难求
图为1995年,杨叔子与学生在文化素质教育讲座后交流直至今日华科大的所有学生每年考一次中国语文不及格不发学位证理工科学生每年必须拿两个人文学科学分否则不能毕业“中国语文”作为理工科学生必修课不及格不发毕业证
杨叔子如此告诫学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科学技术,就是落后,一打就垮没有人文精神,就会异化,不打自垮”
杨先生,一路走好!▼关注央视网©央视网
编辑:单镜宇责任编辑:寒冬来源:央视网综合人民日报、极目新闻
“网课爆破”:谁在给恶“递刀”?
妇女权益保障法“大修”
你叫的网约车安全吗?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关系
杨叔子院士爱作诗在讲座中,谈论起自己老年生活的所思所感,他借以最喜欢的诗句“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表达心中之感…
-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关系
卢燕君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与科技、人才共同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科技为人文赋能,人文为科技铸魂,科技…
- 九州天空城风刃同人文:九州天空城风刃是好人还是坏人
- 浙江教育学院人文学院:浙江教育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是谁
- 双星之阴阳师同人文肉:双星之阴阳师污文
- 民国三大报人文集:储安平集:储安平生平
- 鬼鬼白敬亭cp同人文:鬼鬼白敬亭吧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