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人文logo:人文logo设计

  • 来源:互联网
  • |
  • 2025-02-0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宜昌市人文艺术高中(宜昌市第二中学)文化标识及视觉识别...

人文logo:人文logo设计

 

宜昌市人文艺术高中(宜昌市第二中学)文化标识及视觉识别系统(VI)设计方案

征集启事宜昌市人文艺术高中,即宜昌市第二中学学校创办于1954年,时为誉满湖北的“宜昌二高”,是建国后湖北省首批十八所重点高中之一,组织机构健全,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齐备,管理服务规范,校友成就显著学校创办以来,几经易址,饱经沧桑,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2017年,学校增挂宜昌市人文艺术高中校牌学校秉承宜昌“老二高”的精神与文脉,坚持以人为本,以文化人,以促进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办学追求,是一所以人文为底色、以艺术教育为特色、文理兼修、质量优良、全面发展的宜昌市教育局直属公办普通高中。

为进一步加强宜昌市人文艺术高中(宜昌二中)学校文化建设,现决定面向全体师生、广大校友及其他关心学校发展的社会人士,公开征集我校文化标识及视觉识别系统(VI)等方面的设计方案,现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征集内容

文化标识及VI视觉识别系统是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打造学校品牌的重要基础,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对于宣传和展示学校的品牌形象,增强广大师生和校友的文化自信,提升广大师生和校友的自豪感与凝聚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化标识部分:包括校训、办学理念、校歌、教师誓词、学生誓词、“老二高”精神、教师团队精神等内容视觉识别系统部分:本次征集包括基础部分和应用部分投稿者可先设计VI基础部分(LOGO),若评选入围,再设计VI应用部分;也可一并投稿;也可就某一项或几项投稿。

VI视觉识别系统应强调统一性和规范性,将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愿景等,通过静态视觉的设计元素予以体现;通过校徽标识(LOGO)、标准字、标准色延伸到应用部分的各类项目,不断细化,并配合不同项目演变出不同的应用场景,以物化的文化标识引领文化行为,指导行动策略,提升学校品牌传播力,树立学校独有的识别形象。

1、基础部分:校徽标识(LOGO),标准字、标准色2、应用部分:(1)宜昌市人文艺术高中(宜昌二中)校徽LOGO动态视频(含学校中文全称及LOGO可用于视频片头);(2)校旗、队旗队标、灯杆旗等;(3)校服、毕业礼服等;

(4)胸章;(5)名片、工作证、学生证(卡)、校园一卡通、PPT、信封、信纸、标识牌、台签、笔记本、便签、传真纸、文件袋、邀请函、明信片版式规范、荣誉证书版式规范、聘书版式规范小型礼品盒、礼赠用品、纸杯等;

(6)路标指示牌、标语牌、办公室门牌等设计要求文化标识及VI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总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充分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要义,充分表达学校的精神追求、历史文化与办学特色。

具体要求如下:文化标识部分为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将目前已初步总结概括的相关内容呈现在相应标识名称之后,抛砖引玉,以供各位大方之家参考办学理念:当前学校核心战略任务有二,一是“打造现代人文主义课程体系”,二是“打造中国传统山水园林式校园”。

办学理念需体现学校培养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的办学目标,以人文为底色、以艺术教育为特色、文理兼修、质量优良、全面发展的办学特色,需彰显“以人为本,以文化人,以促进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办学愿景校训: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内在精神和价值取向,兼顾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方面;形式为。

1—2个词组(原则上控制在8字以内),或一句话;语言凝练,朗朗上口,具有一定的辨识度校歌:歌词具有古风古韵特色,谱曲适合师生传唱;既有办学者、教育者的理想愿景,又有受教育者的感受心声;温暖人心,激励志向。

教师誓词:能增强全体教职工的职业荣誉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符合职业要求,具有校本特色,体现价值追求学生誓词:指向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表达,围绕“我们是谁、我们要做什么、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展开。

老二高精神的凝练: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卓尔不群的创新精神,和合精进的团队精神,宽仁博爱的师表精神教师团队精神:体现核心价值追求,如“和合精进”“宽仁博爱”等视觉识别系统部分1、设计立意充分体现宜昌市人文艺术高中(宜昌二中)的历史文化、办学理念和发展愿景。

2、设计主题鲜明,简洁大气,美观新颖,便于识别记忆和推广传播3、设计内容积极向上,构图创意独特,寓意贴切,有强烈的时代感和视觉冲击力,符合艺术美学的审美要求4、应用性强,适合多重场景和不同载体上使用5、设计具有辨识度,与其他学校的形象标识有明显区别,具有独特意义且无歧义。

6、校服、毕业礼服、校旗等配色应与学校视觉识别系统整体相关联。征集范围面向广大校友、在校师生及其他关心学校发展的社会人士公开征集。

征集时间自启示发布之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电子版和纸质稿件以收件日期为准)止投稿要求文化标识作品要求1.正文宋体小四号字体,若涉及出处,则请予注释  2.标明作者姓名、联系电话及地址VI作品格式要求。

1.纸质作品提交尺寸为A4纸标准大小,包括彩色版、黑白版及相关应用效果图;同时提交电子版,格式为JPG/PNG,分辨率不小于300dpi,色彩模式为CMYK2.作品需附设计说明,阐述设计的思路寓意、借鉴来源及标准字、标准色使用规范等(字数400字以内)。

3. 参选作品请勿添加图文等水印,以免影响作品内容及视觉效果作品提交路径1.电子版发送至电子邮箱:9210025@qq.com,邮件名为“宜昌市人文艺术高中系列征集”,并注明投稿者姓名(或参赛单位名称)、联系方式等准确信息。

2.纸质版邮寄至:湖北省宜昌市西陵二路116号 宜昌市人文艺术高中  高苗 (收)电话:19164272590作品采用学校将邀请相关专业人员组建评审专家团,从投稿作品中择优选取优秀作品,通过校园网(http://www.ycrwysgz.com/)、微官网(宜昌市人文艺术高中)给予公布。

本次文化标识类和VI征集作品,一经采用,颁发证书,以恰当的物化形式予以记载,在《宜昌市人文艺术高中(宜昌二中)视觉识别系统手册》(纸质与网页)中对作者给予注明,邀请作者到学校访问未予采用的作品,经作者同意后,学校予以销毁或寄还作者。

所有投稿的作品,学校保障其知识产权,不作其他用途,不向他人展露作品内容。

有关事项1、设计作品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有损社会公共秩序2、设计作品必须为原创且未经发表,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包括但不限于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等),禁止抄袭、套用、嫁接他人作品3、作品一旦采用,学校将拥有该作品的著作权和使用权,有修改、复制、出版及用于其他用途等相关权利;被采用作品的作者,未经与我校协商一致,不得将该设计作品直接或间接用于其他用途。

4、征集过程中,若出现高度相似的设计作品,则以邮件发送时间来确定第一创意者5、投稿作品概不退还,请投稿者自备作品底稿6、凡参与投稿均被视为同意并接受上述条件7、有需要进一步咨询的与我校相关工作人员联系联系人:高苗。

电话:191642725908、其他未尽事宜由宜昌市人文艺术高中(宜昌二中)负责解释。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