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北京贵美人文化传媒:北京贵美人文化传媒招聘

  • 来源:互联网
  • |
  • 2025-02-1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我现在每天都很难受,手机一响,就担心是平台来催债,过年都没心思。”近日,九 江的梁女士感到很痛苦,这一切都源自一场手术。去年8月,梁女士在南昌市贵美人医 疗美容门诊部(以下简称“贵美人”)做了场手术,结果却背负了7万余元的贷款。“他们拿

北京贵美人文化传媒:北京贵美人文化传媒招聘

 

“我现在每天都很难受,手机一响,就担心是平台来催债,过年都没心思”近日,九 江的梁女士感到很痛苦,这一切都源自一场手术去年8月,梁女士在南昌市贵美人医 疗美容门诊部(以下简称“贵美人”)做了场手术,结果却背负了7万余元的贷款。

“他们拿 着我的手机操作,当时感觉很混乱”梁女士称,如今每月还贷令她倍感压力对此,“贵美人”相关负责人表示,梁女士对手术金额和贷款是知情且自愿的,她们 愿意帮梁女士与贷款平台沟通协商南昌市西湖区卫健委与南昌市西湖区市场监管局 朝农分局工作人员表示,核实清楚后,将协调涉事双方处理此事。

投诉“美容院的人操作我的手机办理了贷款”2021年8月11日,21岁的梁女士经朋友介绍,来到南昌市西湖区桃花南路“贵美人”进行美容她选择的项目是全面部自体脂肪填充和肋软骨隆鼻术“当时对方给我进行了面诊,告知了相关费用,总计7万余元。

”梁女士回忆道,她当时表示费用过高,无力承担但对方称,这只是初步计算的价格,后续会有优惠价“美容院工作人员带我来到一个小房间,拿走了我的手机,下载了一个名为‘即分期’ 的APP,通过我的身份证进行绑定”梁女士称,由于她之前提交了身份证,整个过程都是美容院工作人员完成的。

在美容院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梁女士前往建设银行云飞路支行办理了银行卡“手术前,在对方的指导下,我完成了贷款流程,很多人围着我,跟我聊天,影响了我的判断”梁女士告诉记者,8月13日,她完成了手术,并通过“即分期”向医院支付了 5.79 万元,其中 5 万元用于肋软骨隆鼻术(分24期还款),7900元用于全面部自体脂肪填充(分12期还款),加上利息,梁女士总共需要向贷款平台支付7.4551万元。

“我刚步入社会,还没找到工作,每月需还款 3500 元左右,实在是无力承担,希望能帮忙减少相关费用”梁女士称,事后她多次找“贵美人”相关负责人沟通,但协商未果暗访工作人员拿记者手机下载贷款APP梁女士所说是否属实?“贵美人”是否存在为消费者办理贷款业务的行为?2月14日下午,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来到美容院暗访。

“我想做开眼角和眼综合项目,价格是多少?”记者提问后,一名自称是咨询院长的女子告诉记者,当下有不少优惠活动,各种折扣算下来,手术需花费1.58万元“如果觉得价格过高,还可分期付款现在有零首付、全款分期的方式,等你发了工资,可以每个月还款。

分期12月的话,每月1400元左右”美容院的咨询院长表示,贷款是与正规银行合作的,银行有工作人员驻点在美容院,只要消费者征信没有问题,马上就可以贷款随后,美容院工作人员带记者来到独立房间办“贷款”,并拿着记者的手机进行操作,下载了一款名为“买买纷”的APP,要求记者登录、验证。

记者以“再考虑一下”为由,离开了“贵美人”回应店家:消费者自愿 愿协调减免利息针对梁女士的遭遇,2月15日上午,记者来到“贵美人”采访“贵美人”负责人张女士告诉记者,首先,消费者梁女士对手术金额和贷款过程是知情的,贷款系梁女士自愿完成。

其次,梁女士的手术比较成功,没有任何问题最后,如果梁女士觉得费用过高,或者利息过高,作为院方愿与贷款平台沟通协调此事,帮助梁女士减免利息,如果双方协商未果,建议梁女士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此事当记者反映,美容院工作人员将消费者手机拿去下载贷款APP时,张女士回应,当时为梁女士服务的并非她本人,具体贷款是如何完成的,她并不清楚,需要了解后再作回复。

截至记者发稿时,张女士未对此事作出回应执法部门:核实后会协调双方沟通2 月 15 日上午,记者将梁女士的遭遇反映给了南昌市西湖区卫健委和南昌市西湖区市场监管局朝农分局“首先要判定所谓‘美容贷’是美容院的贷款平台还是与美容院合作的贷款平台,如果平台不正规,则由银监部门作出处理,如果贷款平台正规,消费者可通过司法起诉等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西湖区卫健委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将于近日协调涉事双方进行沟通“如果贷款平台并非美容院自身开办的,则不涉及超范围经营问题,美容机构向消费者推荐贷款是一种‘业务模式’”西湖区市场监管局朝农分局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贷款前一定要详细阅读贷款合同内容,谨慎贷款。

“梁女士已经在我们平台进行投诉,后续我们也会进行核查,并协调涉事双方来我局沟通”北京市中伦文德(南昌)律师事务所杨城律师告诉记者,对网络贷款公司来说,只要逻辑合理、能够确信是梁女士本人操作、利率水平没有超出最高法司法解释标准、主体资格合法、没有合同无效情形,则贷款合同有效。

但如果在签订美容消费合同之前,美容院没有全面如实告知贷款合同内容,没有真正获得梁女士授权,便擅自帮其申办网络贷款,令梁女士作出错误判断从而签订美容消费合同,美容院明显存在缔约过失,因此合同并未成立,梁女士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这种情况,需要梁女士自己提供相关证据佐证”如果您在就医时有类似遭遇,请和我们一起捍卫健康,将医疗维权进行到底!如果您遭遇了其他医疗陷阱,也欢迎拨打本报新闻热线:15070985791(微信同号)文/图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陈阳。

编辑:江语审核:金路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