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简述良好人文环境)怎么可以错过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9-0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选择题难度四颗星 主观题难度三颗星 整体难度三星半

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简述良好人文环境)怎么可以错过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象形文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创字时的生态环境、经济生活和思想观念等下表是“农”字的演变历程,其创意是在树木众多的地方以蜃(蚌壳)制工具从事劳作。

“农”字的创制可反映当时( D )A.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B.渔猎采集的劳动方式C.形神兼备的书画艺术D.原始农耕的生产状况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原始农业发展表现材料信息中“农”字创意是在树木众多的地方以蜃(蚌壳)制工具从事劳作。

,材料主要内容反映了原始农耕的生产状况,故选择D选项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哲学观念,与材料主要内容不符合,故排除A选项;渔猎采集是指原始社会早期人类获取实物方式,与材料中时间、主要内容都不符合,故排除B选项;C选项与材料主要内容不符合,故排除。

2.司马迁认为,在推翻秦王朝过程中,项羽是天下诸侯的盟主,“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故而在《史记》中将项羽列入本纪唐代史家刘知几则指出:“霸王者,即当时诸侯诸侯而称本纪,求名责实,再三乖谬”两者认识不同的根源在于(。

C )A.史书编纂体例的选择B.正统观念的左右C.历史叙述原则的取向D.情感倾向的影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叙述根据材料信息,司马迁将项羽列入帝王行列进行记录,是在司马迁看来,项羽虽未取得帝王的身份名号,但其在历史大局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将其。

列入本纪而在刘知几看来,必须符合帝王身份才能列入本纪,而将身为诸侯的项羽列入本纪,是司马迁首先就是将项羽作为帝王的身份来写史,有先入为主之行为问题的提问是“根源”,即主要原因,所以排除A、C选项,正统观念是指大众认为。

能够一脉相承,并且能够统一全国的某个政权所具有的合法性的群体观念,且说“左右”,表述绝对化,故排除B选项,故选择C选项3.唐代初期,太宗称:“我今为天下主,无问中国及四夷,皆养活之不安者,我必令安;不乐者,我必令乐。

”由于边远诸族聚居地生产相对落后,无法执行内地赋役标准,朝廷依据实情实施轻税政策,如建中元年(780)规定:“诸边远州有夷僚杂类之所,应输课役者,随事斟量,不必同之华夏”上述材料集中体现了唐朝(B )A.采取灵活政策促进民族交往

B.重视边境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C.调整经济政策推动区域发展D.坚持推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唐代边疆地区的治理根据材料信息,得知材料主要内容是唐朝对边疆地区实施不同于内地的税收政策民族交往在中国古代史中一般是指古代民族政权间的交往,材料中的边疆地区还需向唐朝中央政府缴纳赋税,顾得知此边疆地区是唐朝中央政府管辖的地区,不属于民族政权,故排除A选项;C选项中的经济政策调整材料中中并没有涉及,材料中体现的是赋税问题,故排除C选项;因俗而治是指根据少数民族地区不同的民族社会风俗而采取不同的治理政策,与材料中的赋税优惠无关,故排除D选项;材料体现的是唐朝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管理,说明中央政府重视此类地区的治理,故选择B选项。

4.宋代依据有无田产,将全国户口分为主户和客户下表是北宋宝元元年(1038)和元丰元年(1078)三路主户、客户的统计数据,表中客户比率变化反映(A )年份数据户别政区荆湖南路荆湖北路江南东路主户客户客户比率

主户客户客户比率主户客户客户比率宝元元年4564313546260.4373505932387090.4059022611714990.160元丰元年4756773955370.454280000377533

0.5749262252010860.178A.土地兼并程度加深B.地域经济差别扩大C.商品经济发展加快D.贫富差距逐渐缩小解析:本题考查宋代的户籍管理制度根据材料得知宋朝实行主户和客户分籍制度,拥有土地的称为主户,没有土地的称为客户。

从宋仁宗宝元元年到宋神宗元丰元年,荆湖南北路、江南东路的客户人数大幅增加,客户比例不断提高,这说明了由于宋代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导致了北宋中后期土地兼并较为严重,大量农民失去了土地附着,所以导致了主户比重的下降,故选择A选项;B选项错在表格中无法体现荆湖南北路与江南东路的地域经济差别;C选项错在主客户制度本身反映的是小农经济发展,而非商品经济,属于偷换概念的错误;D选项错在土地兼并会导致贫富差距扩大。

5.科举及第人数是衡量区域社会流动、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等程度的重要指标下图为明代湖北进士及湖北籍人物著作分布情况由此可见(A )A.人文环境与人才选拔相互影响B.交通条件制约人才分布的格局C.政区等级与文教水平保持一致。

D.文化成就与人口升降密切相关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时期的文教表现根据材料得知,黄州府与武昌府是进士人数最多的两个地区,同时又是著作分布最多的两个地区,说明进士人数多能够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而良好的人文环境有利于提升人才选拔率,故选择A选项;材料中未体现其他因素且有部分表述错误,故排除B、C、D选项。

6.鸦片战争后,列强将不平等条约强加给中国,清朝原有的法律体系随之发生改变《北京条约》签订后,清初制定的海禁律例从根本上被打破1870年,《大清律例》新增打击拐卖人口出洋、允许华民出洋务工的条文1909年,清政府颁布《大清国籍条例》,以保护海外华侨。

上述材料说明(D )A.清廷改革受西方法律影响明显 B.条约体系与中国国内法关系密切C.清朝被迫从闭关锁国走向开放D.清政府通过调整法律以应对时局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晚清变革根据材料信息,分析材料主要内容是清朝随着列强侵略的不断加深,时局的不断变化,出台的法律条例也在不断调整,符合材料主要内容的只有。

D选项材料中未提到西洋法律给清朝带来的影响,只说到侵略带来的影响,属于偷换概念,故排除A选项;材料中确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但与材料主要内容无直接主要关联,故排除B选项;材料中的法律条例属于清政府主动变革,不是被迫,属于表述性错误,故排除C选项。

7.下表是有关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洪秀全的描述,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C  )来源内容太平天国方面躯长大,面微圆而白,鼻高耳圆而小,其声音响亮而沉重,笑时屋为之震,有极大之膂力与极敏捷之知觉清廷方面身材魁硕,赤面高颧,有须,粗通文墨,素无赖,日事赌博;体质肥钝,了无异人处

民国前后革命党人面长丰满,红须,手垂过膝;身干长大,富雄姿,豪迈博学,治《春秋》《汉书》A.不同史料对人物的记载不同B.不同的描述体现人物的多面性C.不同立场影响对人物的描述D.不同时期对人物描述有所侧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史料实证根据材料得知,太平天国方面对洪秀全的描述为正面形象且评价较高,是出于农民斗争的需要;清朝描述为丑陋形象,是为诋毁洪秀全;革命党人对洪秀全评价高,出于反清需要,故站在不同立场,影响对人物的描述,故选择。

C选项A选项表述正确,但不是最准确的选项,不同史料对人物的记载不同是立场的不同,排除A选项;只有受制于立场的差异,对其做出了不同的评价,排除B项;不同时期对人物描述有所侧重的根本原因是其立场的差异,排除D项。

8.1915年5月22日,《申报》刊登了一则上海中国明明眼镜公司的声明:“近有丧心病狂之徒,以自己之营业失败,侮蔑本公司货物,谓贩自日本,实为本公司意外之奇辱也……不独本公司无丝毫日货,即中国全国眼镜界上,吾亦敢断言绝无丝毫日货混杂其间。

”该现象反映(A )A.外交关系影响社会舆论B.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C.民族企业发展形势严峻D.中外商业竞争愈发激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袁世凯统治中国期间的外交对中国造成的影响根据时间信息1915年,中日双方准备密谋签订“二十一条”,引发全国日本帝国主义爱国运动,在此背景下,中国民间掀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运动,所以中日外交关系影响了社会舆论,故选择A选项。

新文化运动1915年9月由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为发端,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B选项;一战期间,民族企业迎来短暂黄金时期,C选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排除;材料中未涉及国外企业主动与中国企业竞争,故排除D选项。

9.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来到太行山区,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贫苦农民李顺达得以翻身1943年,李顺达组织六户贫困农民成立农业劳动互助组1950年,他参加了全国工农兵劳动英雄代表大会1951年,李顺达互助组发起生产竞赛,全国各地纷纷响应。

据此可知( A )A.根据地的经验延续至新中国B.农业互助组是主要生产组织形式C.劳模示范推动技术领域创新D.互助合作推动三大改造顺利开展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建设由材料得知,在抗日根据地时期的互助合作运动的经验延续至新中国,故选择A选项;材料只涉及了农业互助组这一种生产组织形式,无法得出农业互助组是主要生产组织形式,属于以偏概全错误,排除B选项;材料未涉及技术领域创新的内容,故排除C项;1953年至1956年开展了三大改造,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故排除D项。

10.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历了15年漫长历程1986年,中国正式提出“复关”申请,此后数年谈判没有实质性进展1992年10月以后,前期谈判的核心问题才迎刃而解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D)A.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初步形成C.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D.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改革开放由材料得知关键时间信息1992年10月后,结合所学,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选择D选项。

其它选项都不符合,故排除11.某学者关注世界历史上的一位著名统治者,研究其在位时期的文治武功该统治者以恢复旧日罗马帝国的荣耀为己任,力图建立“一位皇帝、一部法律、一个帝国”的新秩序最符合该研究主题的史实是( 。

D )A.罗马帝国一分为二B.都城改名为伊斯坦布尔C.颁布第一部成文法D.征服占领北非和意大利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拜占庭帝国和査士丁尼根据材料及结合所学,材料中所表述的皇帝是指査士丁尼,故选择D选项其余选项都不是査士丁尼在位期间发生的事件,故都排除。

12.13世纪时,英格兰的一则小品剧中,庄园领主在法庭上公开讨论小麦、奶酪、鸡蛋和小乳猪的价格无独有偶,《田庄总管职责》也提醒领主和总管,羊毛应该论包或以一只羊一次所剪的毛为单位出售,怎样卖收益最大、好处最多,就怎样卖。

上述材料反映英格兰( C )A.封建庄园制度已濒临崩溃B.庄园农产品获利丰厚C.农业的经济转型趋势初显D.圈地运动正迅速开展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欧洲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由材料得知,13世纪时英国的庄园领主在法庭上讨论各种农产品的价格,以及讨论羊毛的收益和贩卖,说明此时庄园经济已经不满足于自给自足,开始面向市场交换,。

农业发展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农场品流入市场用来交货货币,成为商品,这为早期手工工场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故选C选项;庄园经济的瓦解应该是在14-15世纪,故排除A选项;B错在农产品获利丰厚属于表象,属于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

;英国圈地运动从15世纪末开始,故排除D选项13.19世纪后期,从希腊神庙到拜占庭教堂的所有建筑风格,法国都有人模仿“思想纯正”的建筑师们长期拒绝利用钢铁和钢筋混凝土等新工业材料,认为以埃菲尔为代表的这些人“不能妄称可以创造美”,尤其对1889年万国博览会之际出现的那座铁塔感到愤慨。

这说明( B )A.技术进步改变民众生活B.工业文明孕育艺术创新C.启蒙运动影响设计理念D.建筑风格固守历史传统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材料的主要内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出现的新工业材料对固守传统建筑风格的人群造成观念上的冲击,材料的主体是出现的新工业新材料,所以符合材料主体的选项只有B选项。

材料中并没有设计民众生活,故排除A选项;材料中未体现启蒙运动,故排除C选项;菲尔铁塔属于工业文明的新成就,没有遵循古希腊和拜占庭的历史传统,D选项表述不正确,故排除14.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殖民国家曾动用相当数量的军力迫使非洲人支持宗主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殖民国家不再仅仅依赖武力,而是更倾向于运用电影、无线电和报纸来推广战时宣传,鼓励和邀请非洲人支持欧洲战争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B )A.宗主国殖民控制放松B.非洲人民的广泛觉醒C.现代技术手段的发展

D.世界大战性质的转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初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由材料得知,一战中欧洲殖民者直接动用非洲殖民地人民参战,但是二战期间宗主国需要用电影、报纸等媒体来宣传鼓励非洲人民参战,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一战后非洲人民民族独立意识的觉醒,认识到了欧洲殖民者发动侵略战争的真实面目,认识到白人并不是注定统治有色人种的优等民族,具有了更强的反抗精神,故选择B选项。

结合所学可知,宗主国并未真正放松对非洲的控制,故排除A选项;现代技术手段并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C选项;D错在两次大战性质的转变属于国际背景而非内部原因,内因才是根本原因,故排除D选项15.1946年6月25日,世界银行正式营业。

截至1949年6月底,银行资产约为20.73亿美元,贷款审批情况如下表(单位:亿美元),这反映二战后初期世界银行( C )货款国别法国荷兰南斯拉夫智利捷克斯洛伐克丹麦伊朗卢森堡墨西哥波兰巴西申请额5.0

5.355.00.43.50.52.50.22.096.01.0批准额2.51.9500.1600.400.120.34100.75A.配合马歇尔计划的实施B.贷款对象集中于不发达国家C.决策行为受到冷战影响

D.推动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形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冷战时期的国际经济由材料得知,1946年世界银行成立时的贷款主    要面向法国、荷兰等西欧北欧资本主义国家,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几乎没有贷款,说明冷战    响到了世界银行的决策行为,故选择C选项。

材料信息不能推断世界银行配合马歇尔计划     实施,故排除A选项;据表格可知,获得世界银行贷款成功的主要是西欧资本主义国家,不 是不发达国家,故排除B选项;区域经济集团化是指区域内经济合作,与材料信息不相关,故排除D选项。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军事人才的培养与选任](14分)材料一中国古代军事人才的培养与选任随时代变化而不断调整西周“六艺”重视射、御唐代设立武举,测试骑射、负重等两宋至明代都延续武举,并设置武学。

就武举而言,两宋“以策(论)为去留,弓马为高下”,“凡武举,始试义、策于秘阁,武艺则试于殿前司,及殿试,则又试骑射及策”由于统治者重文轻武,宋代士人有能力应进士举者,不屑于应武举明弘治六年(1493)规定,武举“六岁一行,先策略,后弓马,策不中者不许骑射”。

然而明代武职多荫袭,武举只是补充形式就武学而论,宋代武学“设教授以文武臣熟知兵事者充任……视看人材、试验弓马,合格者始许入学”其教学内容除弓马武艺外,尤其重视“习诸家兵法,教授纂次历代用兵成败、前世忠义之节”。

明代武学则增加了《论语》《孟子》等作为主要教材——据《宋史》《明史》等材料二“以弧矢定天下”的清王朝,武举渐以骑射、技勇为重嘉庆年间改策论为默写武经百余字即合格而武官选任则以行伍出身为正途,武举出身次之。

就军事教育而言,清廷不再专设武学,而是在官学设立武学教习教授生员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先后创办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湖北武备学堂等新式学堂其课程主要教授数、理、化等自然科学知识,以及新式炮台和营垒的构筑方法等工程技术。

编练的新军按才学品行优劣、训练勤惰、考核成绩高低决定赏罚,排以上的军官须由军事学堂出身者担任——摘编自《中国大通史》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明武举的共同特点(4分)参考答案:特点:延续武举考试;以军事理论考试为主,重视骑射方面的考核。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阐述从宋明到清代军事人才培养与选任的变化及原因(10分)参考答案:变化:选任方式:从武举选拔到行伍出身为主与武举结合再到晚清新式军事学堂出身担任;培养机构:从专设武学培养到改为官学设立武学培养再到晚清新式学堂培养;培养内容:从军事理论、骑射、儒家伦理到晚清近代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和工程技术。

原因:伴随近代西方列强的入侵,国内阶级矛盾激化,清政府内忧外患;洋务运动的推动;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西方军事科技的先进,以此挽救统治危机;近代西方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17.[根据地与敌后抗战](14分)材料一

八路军在华北的战略展开,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太原失守以前,八路军主要是以游击战和游击运动战直接在战役上配合友军作战,以少部兵力进行发动群众和组织群众武装的工作;太原失守以后,八路军各师主力分别在晋察冀、晋东南、晋西北和晋西南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1938年4月以后,八路军实行大幅度分兵,向河北、豫北平原、山东、冀热边和绥远等华北广大敌后区域发展游击战争,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战场。

——摘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八路军在华北战略展开的意义(6分)参考答案:战略上配合了正面战场,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壮大了抗日力量;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持久广泛的以游击战为主的战争;有力地打击了日本的侵华气焰,牵制在华日军一半以上的兵力;。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分布特征,并分析敌后抗战的战争形式以“游击战”为主的原因(8分)参考答案:特征:分布众多;以延安为领导中心的抗日根据地群;分布在日军力量薄弱的城乡之处;从山区到平原都有分布;根据地点、线、面结合。

原因:敌强我弱的形势;我国地域大,日军数量有限,只能占领城市和重要交通沿线;游击战的机动灵活可以挫败日军的进攻和“扫荡”;有效地依靠民众的配合和支持;18.[美元霸权与国际秩序](15分)材料—20世纪30年代的货币混乱带来了一系列灾难性后果,在各国中激起对于国际合作的热望。

从英美提出战后国际货币计划开始,凡参与讨论的国家都没有对其目标提出异议在944年7月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美国推动他国同意一系列国际货币安排,筹备设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与此同时,以英国为代表的诸国所获得的成绩,如稀有货币条款、过渡时期的设置等无一不是顽强斗争的结果,绝非源于美国方面的慷慨恩赐。

苏联代表认为,会议对于维护并加强世界和平与安全均具有重要意义法国代表回顾了货币与经济会议的多次失败后,认为此次会议在历史上“开创了一个新时代”——摘编自王在帮《霸权稳定论批判》材料二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未与他国商量便径自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直接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固定汇率制度的崩溃,引起世界哗然。

在各国讨论应对这一重大变故之时,大多数决策者头脑中不断浮现的是,将大萧条转变成一次世界大灾难的事件——1933年世界经济会议的失败、纳粹主义的兴起以及最后的世界大战但从宏观视角看,这些担心被普遍夸大了浮动汇率没有带来经济萧条或政治混乱,更没有引发战争,布雷顿森林体系其他机制得以延续。

——摘编自[美]弗朗西斯·加文《黄金、美元与权力》(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30年代货币混乱的表现,简析布雷顿森林会议“开创了一个新时代”的含义(6分)参考答案:表现:“金本位”制瓦解;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贸易保护主义。

含义:国际金融秩序的建立;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维护并加强世界和平与安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浮动汇率没有引发经济萧条等严重后果的原因,并评价美国停止美元兑换黄金的举措(9分)参考答案:原因:浮动汇率可以增加国际贸易的预测性和稳定性;浮动汇率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资源配置的合理化,提高经济效率;浮动汇率可以激发创新动力,促进企业的竞争力,因此,浮动汇率没有引发经济萧条等严重后果。

评价:对美国:美国停止美元兑换黄金是为了保卫美国已经非常有限的黄金储备,以稳定美元的汇率;美国停止美元兑换黄金使得美国霸主地位开始衰落;对世界:国际货币金融市场极度混乱19.[文明涵化与文化自信](12分)

冯天瑜先生在《中国文化生成史》中指出,多极世界各具特色的文明彼此交流沟通,其间既有冲突激荡,又有吸纳融会,达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涵化”结果今日所谓“西方文明”是多元复合物,东亚文明的持续发展也是诸文明“对话”的产物。

请以“文明涵化”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标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参考答案:论题:世界文明在“涵化”中发展论述:世界文明是多姿多彩的,在交流碰撞中不断发展中华文明吸收了不少外来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发展升华,如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隋唐时期完成本土化,宋明时期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深刻影响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推动了中国传统科技的继续发展。

以基督教文明为;核心的西方文明,吸收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哲学、法律和科学知识传统,为近代文明的到来奠定了必要的基础;美国作为典型的移民社会,在消灭印第安人,阻碍印第安文化发展的同时,吸收了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等地的文化,形成了以欧洲文化为主流的多元一体的移民文化。

综上,世界文明是多元的,只有在广泛接触、交流碰撞中才能促进世界文明的整体发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