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初祖和人文始祖:人文初祖和人文始祖有什么区别
陕西延安的黄帝陵是每一个中国人一生中应该去拜祭一次的地方因此,去黄帝陵,我怀着一种朝圣的心情前往01轩辕广场:五千年文明进入园区,首先看到的竟然是一个由一块块大小不
陕西延安的黄帝陵是每一个中国人一生中应该去拜祭一次的地方因此,去黄帝陵,我怀着一种朝圣的心情前往01轩辕广场:五千年文明进入园区,首先看到的竟然是一个由一块块大小不一的河卵石铺就的奇特广场为什么会用河卵石铺设广场呢?这里又有多少块河卵石呢?这些河卵石又来自哪里呢?。
我踏着一块一块的河卵石走着,想着,竟然有踩在历史的河流上的感觉。
轩辕广场原来,这是轩辕广场,这个广场的地面是用秦岭天然河卵石铺就而成的,总共有5000块这5000块的河卵石其实象征的是中华民族5000年的悠久历史说到这,你是不是会对这脚下的河卵石肃然起敬呢?于是,我踩着的五千块河卵石,就成了五千年的历史长河,让我逆流而上来到了黄帝时代。
轩辕广场 黄帝,本姓公孙,因在姬水长大,又姓姬,后被封在有熊这个地方,就号有熊氏,又曾居于轩辕之丘,因此又号轩辕 《史记》里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 后人也常以轩辕来指代黄帝。
鲁迅曾有诗云: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02轩辕庙:望我故乡走过轩辕广场,前面是一座架设在沮水上的石桥,叫轩辕桥过轩辕桥,迎面是几十级台阶1、2、3……,我数着台阶虔诚往上走一共数到95级台阶95级就是九五,象征着黄帝的“九五至尊”。
黄帝陵的每一个设计都有文化内涵
轩辕庙前台阶轩辕庙的庙门是汉代风格的建筑,庑殿顶,白墙,黑琉璃瓦,高大巍峨,古朴大方,正门门额上书“轩辕庙”三个繁体的鎏金大字这三字是由抗战时期陕西省主席蒋鼎文先生所写蒋鼎文先生曾先后三次代表国民党中央政府、陕西省政府致祭黄帝陵。
1938年祭陵时,他亲笔写了“轩辕庙”的山门大匾,至今依然悬挂在这里1949年3月,蒋鼎文先生临去台湾时,对亲友哀叹:此后以天为盖,以地为底,未知葬身何所?蒋鼎文先生其实是不愿远离大陆家乡,无奈地表达了“葬身何所”的悲叹。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于右任先生的《望故乡》: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我揣想,蒋鼎文先生望大陆时一定会希望望见这“轩辕庙”的。
大门两侧挂着多幅意深字美的对联。中间一幅为:开天辟地始祖神圣通四海,人文光辉千秋永照遍九州。对联气魄极大,把黄帝开创文明的功劳和影响都写出来了。
轩辕庙 怀着肃穆的心情缓步进庙,映入眼帘的是一株参天古柏,挺拔高大,虬枝苍劲,柏叶青翠,冠如华盖。据说,这棵柏树的树龄已有约4700年的历史,相传为黄帝亲手栽植,称为“黄帝手植柏”。
黄帝手植柏向北移步至诚心亭,诚心亭至碑亭之间的东西两面伫立着很多碑石西面有两座石碑特别引人注目,一座是香港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亲笔题写的“香港回归纪念碑”,一座是澳门首任行政长官何厚铧亲笔题写的“澳门回归纪念碑”,两块碑旁还留着一块空地,看来是给另一块纪念碑预留的地方。
回归纪念碑为什么要把香港、澳门回归纪念碑立在黄帝陵里呢?只要是中国人,这个答案就自在心中在碑亭里,能看见里面有四通碑石右侧的两通碑石分别是孙中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所作的祭词,以及原中华民国主席蒋介石所亲笔题写的“黄帝陵”三个大字;左侧的两通碑石分别是毛泽东于。
1937年国共两党同祭黄帝陵时亲笔撰写的祭文,以及邓小平手书的“炎黄子孙”四个大字。
邓小平题词碑03中山祭词碑:大发明时代我们来看孙中山的祭词碑的碑文: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中山祭词碑我们从小就对“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这句话比较熟悉这两句话其实正好概括了黄帝在政治和科技方面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先来看“平定蚩尤乱”这句话,黄帝融合炎帝,征服蚩尤,从此形成了中华民族这也是中华民族的后代子孙世世代代顶礼膜拜黄帝的缘由。
“创造指南车”这句话更揭示了黄帝时代的一个特征,即黄帝时代其实是一个大发明的时代从神农氏开始的农耕时代,到了黄帝时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是父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时期这时期出现了很多促进社会发展的新发明除了“创造指南车”这个大家熟知的发明,黄帝以及黄帝聚集起来的各种人才创造了许许多多前所未有的发明,这些发明大至社会制度,小至日常使用的零星物件,都对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这个时代也称之为“创制时代”比如,在传说中,人们把许多发明创造都归功于黄帝或他的妻子、属下,如造舟车、制衣冠、务蚕桑、创医学、定音律、造文字、布五谷、烧彩陶及政治生活中的典章制度、风俗习惯中的婚丧礼仪等等。
可以说,黄帝不但是一位英雄的领袖人物,而且也是智慧的化身04轩辕殿:人文初祖 穿过碑亭,来到轩辕殿前,抬头看门额上的匾额门额上悬挂着“人文初祖”四个隶书大字,铁画银钩,苍劲中带有娟秀,堪称书法上品这是原国民党爱国将领程潜于。
1938年祭陵时所题。
轩辕殿什么是“人文”呢?“人文”是与“蒙昧”相对的,黄帝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大发展使人类从远古的蒙昧时代进入了文明时代我们之前在太昊陵参观时,也曾看到伏羲被称为“人文始祖”,这与黄帝的“人文初祖”的称号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伏羲、神农、黄帝被称之为远古的“三皇”,这“三皇”都可以称之为“人文始祖”或“人文初祖”,因为从蒙昧时代过渡到文明时代不是一个短的时期,一定是经过了长期的发展的,这“三皇”就是带领远古先民从蒙昧走向文明的三个不同时期的杰出的英雄人物,他们的文明程度也是一步步提高的。
可以说,到了黄帝时期,是一个收获的时期,人类在黄帝的带领下已基本摆脱了蒙昧,开始了文明时代05仓颉造字:步入文明时代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文字的发明而文字的发明就发生在黄帝时期我们都知道“仓颉造字”的故事。
仓颉是黄帝的属下,黄帝派他管理财物和记录发生的一些事情那时,人们记录事情叫做“结绳记事”,就是发生了什么事就在绳子上打一个结,以后看到这个结就会想起这件事来后来事情越来越多,绳结也越打越多,光凭脑子已经回忆不起是哪一件事了。
仓颉觉得光凭用绳子打结提醒的方法已经不好使了,便想找到一种新的记事方法有一次,他看到打猎的人们通过观察地面不同鸟兽的脚印就能判断出是哪些鸟兽,他心头忽然一亮,觉得可以用鸟兽的脚印形的符号来代替不同的鸟兽,又进而想到:要是用一些符号来表示事物,确定下来之后,人们不就可以用来传达心意、记载事情了吗?
于是,他细致地观察了天上的日月星辰、地上的山川湖泊,以及鸟兽虫鱼、草木器具,按照它们的样子,造出各种不同的符号,并且定下了每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仓颉造字场景图他把这些符号拿给别人看,经过他的解释,大家都明白了符号表示的意思仓颉把这种表示一定意义的符号叫做“字”,并献给黄帝审阅黄帝非常高兴,立即召集各部落的首领,让仓颉把造的字和造字的方法传授给他们。
以后字就越造越多,就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用的汉字据说,人类创造了文字之后,上天看到文字使人们的交流更加方便,为人类高兴;而鬼神却害怕人类有了文字,就能记录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所以惊吓得大声啼哭古书记载“天雨粟、鬼夜哭”,即天地鬼神都被人类掌握了文字的奇迹所震撼,那真是——惊天地,泣鬼神。
文字的发明对于人类进步具有无法估量的作用有了文字,人类就走出了蒙昧阶段;有了文字,人类逐渐认清了主宰自己命运的是自己而不是鬼神;有了文字,中国历代的文明创造才能通过文字载体而世代相传可以说,在黄帝时代创造的汉字让华夏先民无可争议地步入了人类的文明殿堂。
而文字的创造对哲学的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文字能把一代代人的成果传承下来,让后人的思考能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想问题其次,文字的创造能够使我们的思维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因为有了文字,就会有概念的出现,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变化都会使思维更深入,也就会加快我们人类文明的发展。
海德格尔曾说过“语言是存在的家”,锤炼语言,也就是锤炼思想思想的反复锤炼自然会使我们的哲学思维一步步精确和深刻当然,“人文初祖”的称号并非只是创造了文字就能得到的,否则,就要把“人文初祖”的称号送给仓颉了。
如果说各种工具的发明是一种器物文明,那么文字的发明就是一种精神文明,除此之外,黄帝还有很多制度的发明,开启了制度文明《白虎通义》说“黄帝始作制度,得其中和,万世常存”又说“黄帝始制法度,得道之中,万世不易。
”到了黄帝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制度文明逐渐建立起来了,如女娲伏羲所制定的婚姻制度,到了黄帝时代已明确下来,并且创制了深深影响我国后世制度与思想的礼法制度可以说,黄帝时代是制度文明正式形成的时代肇始于黄帝及黄帝时代的各种礼仪制度和文化创造,不仅对古代华夏乃至汉族的发展壮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还在历史上的中国,起到了巩固古代华夏团结,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维系传统文化和礼仪制度的作用。
因此,黄帝理所当然地被尊奉为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的创造者也就是——人文初祖!随着人流进入轩辕庙大殿,看到殿内的正中供奉有黄帝的浮雕石像,并立有“轩辕黄帝之位”的神牌出来时再看大门左右对联十分醒目,上书:祖功泽百世,宗德润千秋。
06祭祖广场:公祭轩辕穿过轩辕庙,拾级而上,映入眼帘的是规模壮观的大殿殿前有一个极为广阔的大广场,均由花岗岩石铺设而成广场两边依次排列着九个青铜大鼎和数十面黄旗,迎风飘扬,蔚为壮观这个广场是2004年新建成的祭祖广场。
这周围的黄旗共有56面,代表着我们祖国的56个民族每年的清明节,国家和陕西省都要在这里举行公祭轩辕黄帝的活动你能想象出清明公祭时的壮观场面,那绝对是人山人海你们看,那两边的56面黄旗,简直就是整个中国56个民族都在这里祭拜黄帝。
祭祖广场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大好河山沦于日寇铁蹄这年的4月5日清明节,毛泽东主席曾为黄帝陵祭祖写了一篇祭文: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世变沧桑,中更磋跌;越数千年,强邻蔑德。
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海燕冀,汉奸何多!以地事敌,敌欲岂足;人执笞绳,我为奴辱懿维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岂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国,让其沦胥东等不才,剑履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经武整军,昭告列祖;实鉴临之,皇天后土当年的这篇祭文让人仿佛听到了黄帝率军南征北战的万马奔腾,又似乎听到了长城内外黄河上下发出的千军万马的呐喊冲锋声,让人不禁感奋不已,热血沸腾。
07轩辕大殿:天圆地方与天人合一 坐落在三层正方形平台上的新的轩辕大殿,是目前全国最雄伟、壮观的仿汉代花岗石建筑。
轩辕大殿轩辕大殿的造型极有中华人文特色,整个大殿是由36根高3.6米、直径1.2米的圆形石柱围合而成的40×40米的宽阔的方形空间黄帝的浮雕石像巍然屹立在大殿中央,黄帝石像头顶有一个直径14米的圆形天穹,蓝天、白云、阳光直接映入殿内。
天顶的阳光柔柔地照在黄帝坚毅的脸庞上,黄帝全身焕发出金色的光芒,和谐动人,神圣无比地面采用青、红、白、黑、黄五种彩色石材铺砌,隐喻传统的“五色土”,以象征黄帝恩泽普润祖国大地大殿造型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的思想。
“天圆地方”是古代的一种天体观古人由于缺乏科学知识,认为天像华盖,形状是圆的;地像棋盘,形状是方的,所以说“天圆地方”而这里的阳光直接洒在轩辕像上,又体现了黄帝与天地融为一体的观念,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形象的创意表达。
中国的哲学思想总是会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只有了解了中国的传统哲学,才能真正领略到中国音乐、文学、科技、建筑的精粹之处08黄帝陵:中华国脉步出公祭大厅,再向西北上山去拜谒黄帝的陵墓在黄帝陵神道的入口处,一株圆头型的柏树赫然醒目,只见树前写有“中华世纪柏”几个大字。
这株翠柏栽植于2000年农历2月2日的黄帝诞辰日,是掬黄河、长江之水浇灌,聚祖国各地山川泥土栽植而成,她是中华民族团结和睦的象征,也表达了所有炎黄子孙对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的仰慕、缅怀,和对未来时世的祈福“中华世界柏”旁边矗立着一块重达15吨的泰山五彩石刻成的石碑,其上镌刻着《庚辰黄帝圣诞志》,也是喻意我神州社稷稳如泰山,中华儿女兴邦治世的责任重于泰山。
中华世纪柏步入全部采用花岗岩条石铺筑而成的神道,两侧古柏参天,形态各异,气象万千,脚步回声越来越清,古韵盎然,安谧、和谐,仿佛仙境再往前走,便是“下马石”,石碑上警示:文武百官在此下马自古至今,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黎民百姓,凡来此参拜,都须于此停马下车,徒步前行,以示对祖先黄帝的虔敬。
抬头仰望,眼前一座碑亭已赫然在目。碑亭为歇山顶飞檐起翘,气宇轩昂。这就是“黄帝祭亭”。
黄帝祭亭祭亭两侧对联十分显眼:中华国脉承龙脉,黄帝英魂壮民魂又有一联:奠华夏宏大业基始祖恩德泽万世,树炎黄浩然正气民族精神炳千秋亭中央一块大碑,上书“黄帝陵”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近前细看,题词落款为郭沫若。
这块石碑的题词还有一个故事1955年时,著名的爱国华侨陈嘉庚向毛泽东主席反映黄帝陵年久失修,后来在毛泽东、周恩来的直接关怀下,陵墓得到整修1956年,县政府呈请毛泽东主席题字毛主席说,他在抗日战争时期为黄帝写过祭文,题字的事,最好叫郭老(郭沫若)去写。
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郭沫若题写的“黄帝陵”三个大字绕过祭亭,再看黄帝陵墓,墓不大,封土高3.6米,呈扁球状。土冢下部筑有方形墓台,以烘托陵墓的神圣感。环冢砌青砖花墙,简单朴实。
黄帝陵墓这个墓的造型跟太昊陵一样,都体现了“天圆地方”的中国古代的宇宙观圆冢和方台相结合,上圆下方,具有“天圆地方”“天地相合”的象征意义,与祭祖大殿里的设计理念一样有人会问:这里真的埋有黄帝的遗骨吗?这倒未必。
陵墓前有块石碑,上题:桥山龙驭桥山是这座山名,龙驭是驾龙升天,“桥山龙驭”的意思是此地是黄帝驾龙升天的地方传说黄帝活了100多岁,天帝感其丰功伟绩,派一条巨龙接他升天,臣民们不愿黄帝离去,将他团团围住巨龙驮着黄帝腾空而起,慌乱间人们扯下了黄帝的衣襟、靴子、佩剑。
人们把黄帝的衣靴宝剑埋在这里,起土作冢作为纪念,这便是黄帝陵是“衣冠冢”说法的由来当然,这只是传说“人文初祖”黄帝和黄帝陵的确认,司马迁居功至伟2000多年前的司马迁对古籍中关于三皇五帝的不同记载加以分析,又实地考察了大半个中国,访问老年人,最后确认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帝”,写下了《史记》开篇《五帝本纪第一》,并明确记载“黄帝崩,葬桥山”。
而且从汉武帝开始,很多帝王都来此祭奠黄帝,所以这里是公认的黄帝陵所在地走到祭亭前的燃香处,怀着虔诚敬仰的心情,我肃然面对黄帝陵,双手紧握神香,高高举过头顶,行三鞠躬礼,向之晋谒袅袅升腾的香烟,让人追思之情油然而生,仿佛有五千年的浩荡之音在香烟缭绕的桥山之中回荡,内心禁不住祈求祖先保佑祖国繁荣昌盛。
黄帝陵全景往期回顾: 1.《游学记》楔子:长城之问 2.《游学记》第1课 山巅之思:宇宙从何而来 3.《游学记》第2课 壶口遐思:我是谁? 4.《游学记》第3课 传说时代的印记1:神秘的八卦
5.《游学记》第3课 传说时代的印记1:神秘的八卦(2) 6.《游学记》第3课 传说时代的印记2:神农山之恋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人文初祖和人文始祖:人文初祖和人文始祖有什么区别
陕西延安的黄帝陵是每一个中国人一生中应该去拜祭一次的地方因此,去黄帝陵,我怀着一种朝圣的心情前往01轩辕广场:五千年文明进…
-
百家号人文些啥:百家号人文领域发什么文章
朝花夕拾
- 百家号人文些啥:百家号人文领域发什么文章
- 玄极同人文:玄极官配
- 玄极同人文:玄极官配
- 犀利仁师同人文范大同:犀利仁师续写宋范文
- 幽冥神音同人文:爵迹幽冥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