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人文知识小百科:人文知识小百科朱思敬主要内容

  • 来源:互联网
  • |
  • 2025-02-1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打开中国地图你会发现有许多你非常熟悉的地名是由东西南北和江河湖海山川组合而成是偶然巧合,还是别有深意?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今天让我们一探究竟河南河北的河究竟是个什么河?

人文知识小百科:人文知识小百科朱思敬主要内容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中国国家地理”打开中国地图你会发现有许多你非常熟悉的地名是由东西南北和江河湖海山川组合而成是偶然巧合,还是别有深意?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今天让我们一探究竟河南河北的河 究竟是个什么河?

黄河自然风光万物土中生,有土也有粮河南省素有“中原粮仓”的美誉作为中国曾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地它引领中华风气之先超过3000多年位于我国的中东部、黄河中下游“河”在古代曾特指“黄河”而河南大部分区域分布在黄河以南

所以被称为河南

河南曹冲称象之处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在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较多河南曾被形象地描述为人牵象之地于是象形字“豫”便由此产生这也是河南简称“豫”的由来中国较早的地理书《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为“九州”,豫州位居九州之中

而现今河南大部分地区属九州中的豫州故有“中原”、“中州”之称曾经有人提出疑问说《曹冲称象》故事中,曹冲称的象是真的吗?北方有大象吗?这回地理君告诉你答案了

河北承德普陀宗乘之庙那么河南是黄河以南,河北就是黄河以北吗?河北确实以居黄河之北而得名它是中国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和海滨的省份之一所以在河北省中有众多以“沟”、“岭”、“山”等命名的地名河北省在春秋战国时期属于燕国、赵国

故有“燕赵之地”的称呼获得“燕赵之地多美人、燕赵多英雄”赞誉它也曾属幽州、冀州、直隶而“河北”的名称是在唐代出现由此基本可以断定,河南河北的河就是黄河至于分布在黄河南北的众多地区之中为何单单就这两省叫这名,答案下期分晓

山东山西的山 为啥不是太行山?

山东、山西省因分别位太行山东和西而得名这并没有什么可争议的但历史上作为地理区域的山东、山西山到底是哪座山,却并非如此明确根据史料记载,为崤山、华山和太行山崤山是古秦地最东的一座山今位于今洛宁县西北,洛水与黄河之间

呈西南-东北走向在《战国策·赵策二》中记载“六国从亲以摈秦,秦必不敢出兵於函谷关以害山东矣”此山东便是指崤山以东另外山东还有近义词“关东”,指函谷关以东在同一语境下,山西则指“崤山以西”泛指秦地关中到陇西一带,近义词为“关西”

战国时期,人们通常把崤、函以东的六国即韩、赵、魏、齐、楚、燕统称为山东六国

华山距离崤山不远,都在秦地的东部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记载的:“萧何填抚山西” 这个“山西”被唐代张守节解释为:“华山之西也”王维曾有一首诗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但王维是山西蒲州人那他这个山东兄弟指的是

哪里的兄弟呢?山西蒲州位于华山以东、黄河以东因此他所指的山东,应该是山西南部一带山东的山在这里则指的是华山

山东的山泛称为太行山是出现在春秋晋、北魏相关文献的叙述中比如《史记·晋世家》记载“冬十二月,晋兵先下山东”安史之乱时期,一些诗词中出现的“山东”也多指太行山以东如杜甫的诗“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

后人仇兆鳌标注:“山东,河北也”大致为今山东省西北部到河北省一带唐之后的五代时期“山东”也常指今河北到山东一带到了宋金时期,作为行政区的“山东”正式出现它也是今天山东省名称的渊源和出处元代,首次出现以“山西”命名的行政区

“河东山西道宣慰司”山东山西的山,含义之所以多变其实是空间视角的变化但需要注意的是作为泛称地理区域的山东山西和今天作为行政区的山东山西是有区别的湖南湖北的湖 究竟是个什么湖?

不像河南河北和山东山西的河、山如此备受争议湖南湖北名字的湖,普遍被认为是洞庭湖

湖南红色旅游点湖南省是以在洞庭湖之南而得名因湘江纵贯全省,故也简称“湘”唐代属于江南西道和黔中道后设湖南观察使,这是湖南得名的开始同时这里自古盛植木芙蓉五代时有“秋风万里芙蓉国”之说所以湖南也有“芙蓉国”

之称红色旅游资源比较丰富

洞庭湖以南为湖南,那么以北就是湖北有着“九省通衢,千湖之省”之称的它拥有襄阳大头菜、罗田板栗、房县黑木耳精武鸭脖等众多地方特产

而作为湖南湖北名称的分界元素洞庭湖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它是中国典型的通江吞吐型湖泊拥有浩瀚广阔的水域它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曾使长江无数次的洪患化险为夷同时洞庭湖区也是历史上重要的战略要地中国传统文化发源地之一

,湖区名胜繁多是中国传统农业发祥地,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是湖南省乃至全国最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水产和养殖基地等江西的江 究竟是哪里的江?

王勃在《滕王阁序》里用“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来感叹江西这块钟灵毓秀之地江西也是人才辈出的地方有唐宋八大家中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宋四家之一的黄庭坚、理学的代表人物朱熹等有着“赣鄱大地”、江南“鱼米之乡”的

赞誉“吴头楚尾,粤户闽庭”的称号

赣江风光,图自网络因省内有一条最大的河流赣江因此江西也简称“赣”于是不少人开始猜测江西省名的“江”是不是就是赣江?但事实上江西是由733年唐玄宗设的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宋置江南西路,简称江西路元朝设江西行省及江西湖东道

明朝设置江西省,后改江西布政使司清朝改为江西省,省名一直沿用至今根据以上史料记载,江西省名称中的江其实是泛指江南,而并非是赣江上海的海 究竟是哪里的海?

上海位于中国东部地处长江入海口,面向太平洋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有“魔都”之称是中国较大的经济中心和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因传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曾经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上海别称为“申”公元4至5世纪时的晋朝

以捕鱼为生的居民创造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叫“扈”又因为当时江流入海处称为“渎”因此吴淞口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 “滬(沪)”

关于上海的海是哪里海的问题要从上海的名称来源说起有相关说法认为,在远古时期上海这里原是一片汪洋大海后由于泥沙沉积逐渐变成了沙滩最后成了一块新生陆地,故名为上海但相对有依据的来源则是“上海”之称即始于宋代

吴淞江原有两条支流一名上海浦,一名下海浦宋朝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在这里建镇时,镇的治所在上海浦附近于是就以上海浦作镇名,为上海镇虽然上海浦(位置在今外滩至十六铺的黄浦江中)早在明代永乐年间被黄浦江浸没

但“上海”这个名称随着它的建制扩大沿用至今所以上海名称的“海”较为有根据的说法应该和原来吴淞江的支流-上海浦有关四川的川 究竟是哪四个川?

四川,简称“蜀”或“川”地处中国大陆西南腹地东部为川东平行岭谷和川中丘陵中部为成都平原,西部为川西高原与陕西、贵州、云南等诸省市交界也是中国国宝大熊猫的故乡可是,你有没有考虑过四川的名字是如何来的呢?在中小学地理课堂上,老师一般都这样讲:

四川因地区有四条主要的河流所以得名四川晚清民国通识课本《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中对四川的解释就采用了这一说法:“称四川省者,以境内有岷江、沱江嘉陵江、大渡河四大川,因以为名也”还有人认为四川得名于境内有青川、北川、汶川、沐川

事实上,四川省名的来源并非以上两种说法而是四川辖区在唐朝设剑南道又分剑南东川、剑南西川两节度使宋设西川路和峡路,后将西川路、峡路分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合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四川”一名由此产生

新中国成立初将四川分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后合并恢复四川省,省名沿用至今可见,四川的川指的是行政区域,而并非河广东广西的广 究竟是什么广?

广东佛山在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划分中有四对孪生兄弟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湖南湖北还有广东广西前三对都很好理解但广东广西却让人摸不着头脑这个广,到底是个啥?

广西桂林在文献《广西通志·地理篇》中有记载:“汉之广信,今之封川县交州剌史治广信,统邻三郡今分三郡之地为二省,封川以西,广西也 封川以东,广东也”简单来说就是,广信以东为广东广信以西为广西汉武帝元鼎六年

武帝派十万大军,平定岭南叛乱之后在这里设置了九个郡其中苍梧郡因循苍梧古国之名其下辖十县,郡治即位于广信广信作为苍梧郡郡治在《汉书·地理志》《续汉书·郡国志》《晋书·地理志》《宋书·州郡志》以及 《南齐书·州郡志》中都有记载

因此古代划分广东广西的广,其实是指广信

广西壮族自治区 梧州至于古代这个广信到底在哪目前仍有争议,没有定论由字面意思来看广信将两广地区一分为二其位置必然应该在两省的交界处按《水经注·卷三十六》记载广信县内是漓江和贺江汇入西江的位置即今天的梧州一带

也有观点认为,广信位于今天肇庆市封开县从今天出土的考古文物来看广信古城位于今天梧州市境内似乎更为可信但这仍需要更多的证据给予佐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地名则是最为深刻的体现这些点缀江河湖海山川等元素的名称背后

是地理与文化、政治、经济之间的完美融合值得我们去骄傲、自豪参考文献:[1]王子今.秦汉区域地理学的“大关中”概念[J].人文杂志,2003(01):86-91.[2]姚奠中.唐诗札记[J].文学遗产,1986(02):64-69.

[3]朱思敬,朱采荻,徐保卫等编,万事由来小百科[M].学林出版社,2011.06,第178页.[4]王俊著.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国古代地名[M].中国商业出版社,2017.09,第107页.[5]张玉荣.两广省名源起争议调查[J].小康,2020(17):84-87.

话题你还知道哪些有趣而又有深刻内涵的地名?- END -图自:壹图、网络、视觉中国编辑 / 念念

查看更多双十一全场特惠最后 2 天!今日限时 · 5折上新▼01

02

03

04

05

06

图书、文创、非遗好物 全场折扣+满减 点击这里,立即凑单加购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电子版)全场特惠+满减 超低折扣最后2 天 点击这里,立即加购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