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大《中华人文》杂志:南京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官网
时间过得真快,昊成兄离开我们已整整两年了。
斯人逝,永留芳——纪念《中华人文》主编杨昊成逝世两周年
文 |曾以约时间过得真快,昊成兄离开我们已整整两年了作为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知名教授、美国文明研究所所长、全英文期刊Chinese Arts and Letters《中华人文》主编,1963年10月出生于江苏宜兴杨昊成先生早就有才子之名。
随园有幸,初识风采记得我刚踏入随园读大学一年级时,昊成兄已是四年级的学长,而他却只比我大10个月而已他16岁就考上了大学,是南师大外语系79级年纪最小也是最聪慧的学生当时昊成兄是系学生会的学习部长,而我作为低年级的学生会副主席,只是在学生会开会和活动中与这位有着仙风道骨般气质的学长偶有接触,并不熟悉。
一年后,昊成兄因学业优异留校任教,暂住在北大楼三楼顶头的一间屋子里我们的接触开始慢慢多了起来:晚自习结束,铃声响起,陆续离开的同学常常可以听见小屋里传出悠扬的笛子声;周末下午,透过虚掩的房门,我们也会看见昊成兄兴致勃勃地泼墨挥毫,以书法会友。
(左二为留校不久的杨昊成先生)昊成兄2000年师从陈新教授、Jessie Chambers(钱杰西)教授,获得英美文学硕士2005年师从范景中教授,获得中西美术史论方向的文学博士随后在2006-2007年进入哈佛大学John Stauffer教授的美国文明史项目博士后工作站。
2011年昊成兄被南师大聘为教授记忆中的昊成兄喜欢穿中式衬衫和布鞋,戴一副黑色宽边眼镜,头发总是一丝不苟地朝后梳着,身材瘦削但腰板却挺得笔直昊成兄授课全程说英语,多用自己编写的教材讲义课堂上的昊成兄慷慨激昂、引经据典、谈笑风生,可一旦和学生们讨论学术问题或是批改作业就一丝不苟、严格要求、不留情面。
昊成兄对待教学十分认真,无论身体出现什么样的情况,从不缺课早退一次他在下楼梯时不慎摔倒,整个左脚淤血肿胀、疼痛难忍,一宿未眠可是,第二天上课铃响,学生们看见昊成兄穿着拖鞋在家人和教务员左右搀扶下,一瘸一拐准时出现在教室门口。
甚至在住院接受第二次肾移植手术的前一天,昊成兄还坚持给两个班的学生分别上了“西方文明史”和“文学翻译”的课1996年,昊成兄以优异敬业的表现获评南师大首届青年教师教学大赛“教学十佳”2011年,因多年来对教育工作的倾情付和出色表现,他被评为学校当年唯一一名“师德标兵”。
译林俊杰,书法才子昊成兄翻译过《老人与海》、《猫眼》、《沉默的羔羊》、《洛丽塔》、《格列佛游记》等多部世界名著其中《格列佛游记》被国家教育部选为中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书目,至今已重印二十多次1997年昊成兄为江苏省出版总社电子音像出版社《苏州园林》(CD-ROM)所作的英语配音在第六届巴黎国际Prix Mobius大奖赛上获奖。
2003年,中共江苏省委为了“让全世界、全中国的朋友们认识和了解江苏”,委托南师大文学院编写一部《古代名人咏江苏》,以呈现江苏深厚的历史、文化蕴涵和永恒魅力把66首脍炙人口、雅俗共赏的佳作译成英文的重担落在了昊成兄的肩上。
昊成兄后来回忆说,由于翻译时间非常紧张,“最终只想出一个办法:利用每天晚饭后近一个小时的散步饭碗一放,即抄录下诗词一首,独自外出,10—15分钟内可以背诵接着开始逐字逐句腹译明白晓畅的绝句之类一般一次散步即告成功,碰到长篇或朦胧缥缈、隐晦曲折之作,则常常踌躇往还,琢磨再三;第一天打初稿,第二天再推敲,第三天修润,第四天整体调谐,第五天调节奏、音韵。
像《春江花月夜》这样的长诗,费去我近一周的晚上散步时间!就这样,除雨天外,每天晚饭后,我在空寂的校园内踽踽独行,口中念念有词,其情其状与疯子无异顺畅或灵光一现偶得佳句时,手舞足蹈;堵塞或遍寻不着‘开门的钥匙’时狂燥不安。
其中之苦乐实有不足为外人道者”英译本历经四个半月的打磨终于正式定稿美国哈佛大学5位著名教授审读后,盛赞昊成兄英文翻译之深厚功力,深为中国诗词神奇美妙的意象和精致蕴藉的文字所折服此书2006年3月由广陵书社出版后,不仅赢得国内外读者的一致好评,还受到了国家有关领导及对外交流部门的高度赞赏。
昊成兄著译等身,不仅译著颇丰,还出版了十多本专著,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其中《东方的曙光——新文化运动中的人格追寻》、《历代名人咏江苏》等书被哈佛燕京图书馆收藏他的博士论文《毛泽东图像研究》被哈佛、斯坦福、哥伦比亚、耶鲁、海德堡等世界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收藏。
这些成就都真实反映了昊成兄在中西文化研究方面的深厚学养此外,昊成兄自幼在父亲的熏陶下,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书法领域亦有独到的造诣在昊成兄的书房里,有两张桌子,一张是做学问的桌子,另外一张是练书法的桌子。
早晨光线好,每天早上昊成兄都会练一个多小时的字日子久了,昊成兄的书法,就如同他的学者身份和气质,清淡中透着坚毅,朴实无华而兼纳乾坤用他自己的话说,在书法的世界里,心境与书法可以完全契合,这让他感到非常舒适。
他为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创作的行书对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2004年被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收藏2006年10月和2007年1月昊成兄先后两次应邀赴美国达慕思学院(Dartmouth College)作中国书法讲座并演示。
2012年昊成兄受邀为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徐志摩全集》题签在南师大,昊成兄多年来还坚持给外国留学生上中国书法课昊成兄的多幅作品被南京中山国宾馆收藏并展出
(杨昊成先生手书)
二十年后,再次相遇1992年底我离开高校,和昊成兄断了联系再次和昊成兄见面是在2016年10月,我作为“开卷15周年精选”丛书的总策划在开卷十五周年庆的活动中偶遇昊成兄,大家相谈甚欢,相约再聚11月4日,我在香港接到昊成兄微信邀约,可惜随后我密集在广州、山东、上海、欧洲出差,于是约好12月初去昊成兄家茶聚。
昊成兄告诉我自2013年起,他虽饱受病痛折磨,但还是担任了江苏省传播译介中国当代文学优秀创作成果的全英文杂志《中华人文》的主编,他邀请了张隆溪、陆谷孙、钱佼汝、Howard Goldblatt (葛浩文)、Wolfgang Kubin(顾彬)、Julia Lovell(蓝诗玲)等国内外著名学者作为期刊的顾问或编委。
该刊最早在英国出版发行,在全球翻译界、文艺界、学术界立刻引起瞩目,获得广泛好评在昊成兄看来,“文化走出去,要思考给人家什么东西,人家才会接受;怎么给人家,人家才能受到影响”这些睿智深刻的见解对我们讲好中国故事至今都具有极高的价值和指导作用。
昊成兄把《中华人文》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从联系作家组稿到审稿,从封面设计到最后排版的插图和配色,他都亲力亲为昊成兄曾给我看过一篇三审的《中华人文》稿件,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他的终审修改意见《中华人文》从创刊时在英国发行改为国内发行后,开始在天猫平台进行网上销售,12月初在家中,昊成兄兴奋地告诉我,中午刚把《中华人文》放到网上去,仅仅几个小时就一售而空,傍晚有人想买已经缺货。
就在这次见面中,昊成兄力邀我参加并和他一起筹备策划2018年《中华人文》杂志五周年庆我欣然应允,随即我们就粗略地讨论了一下活动的框架2017年5月23日,昊成兄听说我要在先锋书店为也是我们南师大外院的校友、旅美作家朱小棣的新书做活动,主动提出前去参加。
在这场“书海无涯乐永随”活动中两位师兄做了很好的交流5月24日,我坐高铁去北京参加内蒙呼和浩特市和美国洛杉矶郡友好市郡交流活动晚饭后,时任中央外办副主任乐玉成、我的南师大同窗好友专门赶到内蒙古驻北京办事处和我见面,我转交了昊成兄特意让我带去的两本当年出版的《中华人文》杂志,并代表昊成兄诚邀他回母校讲学并参加《中华人文》创刊五周年活动。
乐主任愉快地接受了邀请可惜,2018年11月17日“呈现与再现: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华人文》创刊五周年学术座谈会”召开时,乐主任已转任外交部常务副部长,因公务繁忙,未能前来
(与昊成兄在南京翻译家协会2017年会暨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建院2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合影)2018年5月14日,昊成兄邀我参加《中华人文》五周年纪念活动筹备小组会议,因我在宁波出差,未能参加下午的第一次会议。
18日在昊成兄茶苑温馨的家中,我们讨论了会议的相关事宜晚上昊成兄坚持请我到仙林东城汇的兴和轩吃饭昊成兄点了好几个菜因为身体的原因,他吃得很少,却一边开心地劝我多吃,别浪费,一边回忆起我们在随园读书时的往事。
(昊成兄题赠的当代中国名家双语阅读文库丛书)8月27日,我参加了在南师大外院又一次召开的《中华人文》五周年纪念活动的筹备会,这也是我最后一次见到昊成兄10月11日、12日、13日、14日、16日,我和昊成兄在微信中反复讨论会议筹备的各个细节。
10月25日晚,我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了昊成兄猝然离世的消息,我不敢相信,人一下子就懵了好不容易缓过神来,我立即和编辑部的许诗焱教授电话确认,许教授哽咽地告诉我,天妒英才确实在当天下午15时18分,才华横溢的昊成兄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斯人已逝,风骨永存其实,昊成兄留校几年后,即开始了和病痛抗争的艰辛之路,但他从未被病魔打垮从1989年开始查出肾脏有问题,到1990年、2009年两次换肾,在每周三次的透析中,昊成兄一直是护士眼中的模范患者,透析患者需要严格限制饮水、控制体重增长,昊成兄从来都不需要提醒,生活作息非常自律。
在外院同事们眼中,昊成兄永远是大嗓门,人未到,声先到一般人跟他相处根本看不出一丝他久病缠身的样子从2017年开始,昊成兄越来越瘦,脸色也越来越黑,可他一直保持着乐观积极的饱满情绪他常对同事们说,“人不能做行尸走肉,要让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
一个人的成绩可大可小,但要去做,要去努力”昊成兄在《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中这样写道:“我时常感觉着人生的无奈与艰辛,也不时幻听到死亡的脚步,困惑与迷惘中我的眼前忽然幻化出灯光下老阿伦佝偻的身体专注的神情,他让我感动让我惊竦。
”他还说“至于我,人到中年,‘耳畔频闻故人死’,真是愈发意识到人生苦短,命运难卜因此,我将迈着坚定的步伐,在兴趣主义的道路上排除万难,奋勇前进”根据昊成兄的遗愿,昊成兄的遗体捐献给了南京医科大学用作医学研究。
2018年10月27日上午,南京医科大学善志楼厚德厅哀乐低回、庄严肃穆中国民主同盟江苏省委员会、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的领导和南师大外国语学院的部分师生代表,外国语学院的校友,昊成兄生前的各界好友、历届曾经教过的学生们都从各地甚至国外赶来。
大家要再送杨昊成教授最后一程杨昊成教授杰出的专业素养和学术成就,他在教学中展现的敬业精神和热爱生活、淡泊名利、克己奉公、乐于助人、高尚品格将永远被我们缅怀(转载自交汇点新闻)
排版:陈沈昊审核:文可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南师大《中华人文》杂志:南京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官网
时间过得真快,昊成兄离开我们已整整两年了。
-
南师大《中华人文》杂志:南京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官网
近日,教育部公布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名单,全国共有199个教师团队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南京师范大学…
- 冲田总司叶隐同人文:冲田总司重生小隐
- 手绘世界人文历史:手绘世界人文历史作品
- 手绘世界人文历史:手绘世界人文历史作品
- 成熟女人文案:成熟女人文案短句霸气
- 嬴政同人文:嬴政同人文双男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