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沙社会科学人文大学:华沙社会科学人文大学官网
相约人文,我们在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等你!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PART.1学院概况1.1学院主页和咨询电话学院主页:http://shss.nuc.edu.cn/学院负责老师:乔洋咨询电话:0351-3559008英语专业老师:
李兵绒咨询电话:0351-3922156广播电视学专业老师:任占文咨询电话:0351-39219581.2学院简介为了建设综合性大学,优化学科配置,学校于2005年12月将法学系、外语系和新闻传播系合并组建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学院目前拥有英语、广播电视学2个本科专业,1个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学院以“敦行至善,融以载道”为院训,将鲜明的办学理念、学科特色、文化元素与学校的办学育人理念融为一体,彰显了学院志存高远、积极进取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师资力量较强,毕业生就业率高。
1.3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13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9人、讲师104人;教师队伍中获得博士学位20人、硕士学位99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61人,其中本科学生1060人,研究生51人英语专业具有教学力量雄厚、专业结构合理、学缘分布广泛、涵盖多语种(英、日、德、俄语)的教师队伍。
现有教师24人,教授1人,副教授8人,博士11人,在读博士研究生4人,教师队伍全部实现硕士化学术梯队结构合理,有学科带头人3人,学术带头人6人,校级优秀青年教师6人,70%以上教师具有海外留学或访学经历。
常年聘任4-6名外籍专家,并与境外大学建立并保持着学术和人员交流关系近年来,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口译大赛和“外研社杯”演讲、阅读、写作、辩论比赛,获全国二等奖2次、三等奖4次广播电视学已经形成一支跨专业、跨学院的教学科研团队,其中专职教师10人、兼职教师8人,教授1人、校任教授1人、副教授5人,博士和在读博士9人、硕士9人,均毕业于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上海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国内知名学府。
近三年专业教师成功申报教育部、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社科联等省部级课题多项,指导学生在“挑战杯”等各级各类比赛屡创佳绩学院教师出版学术专著、译著30余部,参编教材20余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发表在《外国语》、《中国翻译》、《外语学刊》、《外语教学》、《新闻界》、《出版发行研究》、《传媒》等外语类及新闻传播学类核心刊物50余篇;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100余项;参加各类国际、国内学术会议100余次,在英语教育教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新闻传播学等研究领域具有较大影响。
1.4专家风采展示芮燕萍,博士、教授,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数字化课程资源研究分会副理事长、教育部职业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外语类专业教指委委员、山西省外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山西省翻译学会副会长。
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教学、教师发展、数字化教学等系国家级一流专业负责人、省一流(线上)课程负责人近年来,主持纵向课题20余项,出版专著2部,编写教材5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先后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
任占文,传播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省级新型智库首席专家、山西省文旅厅“山西省非遗专家”、山西省科技厅“山西省科技专家”,中北大学新闻传播系主任,兼任中国新闻学学会、中国新闻史学会网络传播史研究会、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数据新闻专业委员会理事,研究方向为新媒体与社会治理创新、智能媒体与算法新闻、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
2015年以来主持山西省哲社重点课题等省级课题13项2015年荣获山西省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三等奖在《四川师范大学学报》、《新闻界》、《光明日报》等核心刊物、主流党报发表学术类文章多篇,著有《中国原生新媒体演进:基于技术创新的历史观察》、《新闻传播学概论》,参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大众传播学卷》等多种著述。
1.5硕博士点博后流动站 学院目前有英语语言文学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专业设置概况学院目前有英语、广播电视学2个本科专业,其中英语专业入选2021年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特色实验室及中心。
学院拥有独立的图书资料室,各类藏书逾12万册,专业学术刊物200余种,电子资料200余种英语专业拥有21个实验室、10个大学生校内外实习基地,拥有多媒体网络教室、专业语言实验室、同声传译实验室、智慧教学与全媒体实验中心等先进的教学基础设施。
广播电视学专业拥有非线性编辑实验室1个、机房1个,实验设备总值约100万元。除了校电台、电视台等校园媒体外,学校还与多家媒体签订实习协议,学生可以在真实媒体工作环境中提高实践技能。
1.8学院办公楼图片
PART.2本科专业介绍2.1英语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扎实的英语功底,掌握英语语言学、英语文学、英语社会文化等相关专业知识,了解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思辨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能运用英语在商务、教育、文化、科技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复合型英语人才。
培养方案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课程:基础英语、英语口语、英语视听说、英语语法、英语演讲与辩论、英语思辨阅读、英语思辨写作、高级英语、基础笔译、口译、语言学导论、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美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西方文明史导论、中国文化概要、跨文化交际、英美戏剧、研究方法与学术论文写作。
专业方向课程:主要包括翻译、英美文学、英语语言学三个方向的系列课程科技英语翻译、英汉语言对比、比较文学、文学翻译、英语测试学、英语教学法等实践教学环节:军训、社会实践、英语语音基础训练、英语朗读技巧训练、英语写作工作坊、高级英语语言技能训练、翻译实践与实训、创新实践课程、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实践报告)。
精彩学术活动2019年4月,我院主办首届青年外语教师专业发展论坛来自全国34所高校的300余名青年教师参加论坛论坛学术氛围浓厚,青年教师之间不断有新观点和新视角涌现,在和专家的交流中、在各地同行间思想观点的碰撞中收获了启迪和教益,与会专家做了精彩的回应和点评,充分体现了论坛聚焦青年发展、助力学科进步的宗旨。
首届青年外语教师专业发展论坛在我校隆重举行2023年3月9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王文斌教授受邀为我院师生做题为“悟透真问题,生发新思想”的学术报告王教授以汉英两种文字的差别入手探讨了汉语句式的独特性,以丰富的语料为例,围绕 “汉语独语句的类型及位置”、“汉语的空间特性”等层面进行了讲解,指出“母语水平是外语水平的天花板”,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北京外国语大学王文斌教授2.2广播电视学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以新媒体时代传媒需求为导向,依托中北大学深厚工科底蕴,在“主专业+微专业”人才培养新理念指导下,以“智慧新闻”为培养特色,着力打造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备敏锐社会观察力与开阔国际视野,能够适应全媒体工作需要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本专业毕业学生不仅胜任各类新闻媒体、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新闻采编、摄影摄像等工作,而且掌握新媒体时代融合新闻作品生产、数据挖掘与可视化等新技能,能够从事新媒体内容生产与传播相关各类工作培养方案主干学科:
新闻传播学专业核心课程:文科数学、新闻学概论、数据库技术基础、广播电视概论、传播学概论、数字媒体技术、社会统计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论著选读、Python编程基础与数据挖掘、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广告学概论、智能媒体概论、数字出版概论等。
专业方向课程:新闻摄影、图片编辑、电视摄像、广播电视采访、广播电视史、电视纪录片概论、非线性编辑、广播电视写作、融合新闻学、新媒体运营、电视画面编辑、数据新闻报道、电视解说词写作、网页设计与制作、信息可视化设计、广播电视评论、电视节目类型与策划、智能传播前沿、专业新闻报道、出镜报道与新闻主持、电视专题报道、短视频制作、交互设计、网络舆情概论融合新闻编辑等。
实践教学环节:军训、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图片摄影创作、图片编辑实验、电视摄像实验、广播电视采访实验、电视纪录片创作、电视编辑实验、广播电视写作实验、电视解说词写作实验、广播电视评论创作、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与创作、融合新闻作品创作等。
精彩学术活动2019年4月18日,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郝一民教授为做题为“智媒体生态下新闻问题的几点思考”前沿讲座讲座围绕“什么是新闻”、“她时代的新闻”、“如何做主流的新闻”三个问题,结合“奔驰事件”等时事热点展开。
郝教授告诫同学们要坚守正能量新闻的地位,抓好主流舆论,强化其引导力,才能做好主流的新闻
郝一民教授客座教授聘任仪式暨学术报告2019年学院邀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勇教授做题为“对话经典:人生与文学的双重融合”的精彩讲座刘勇教授通过“什么是阅读?什么是经典?什么是对话?”三个问题逐一剖析,与同学们探讨阅读经典的真谛,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刘勇教授PART.3学生社团活动学院依托英语专业特色组建了中北大学英语协会、翻译协会、英语辩论社、七步译舍、新罗韩语协会等语言学习与文化交流类社团,全年开展活动百余次,在培育学生语言思维、提升语言学习能力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以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为核心,学院成立了中北大学电影实验协会、麟德汉学社、三晋文化研习会、启点文学社等文化类校级学生社团,在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活跃校园文化氛围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PART.4学科专业竞赛学院积极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专业学科竞赛在2022“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写作、阅读大赛全国决赛中,我院英语专业本科生白亮、安述涵分别荣获演讲、写作全国二等奖,陈洁荣获阅读全国三等奖。
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张田等同学荣获第十七届“挑战杯”红色专项国家级三等奖;杨洁等同学荣获第13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山西赛区三等奖
PART.5对外交流合作英语专业有加拿大渥太华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波兰华沙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国际交换项目、泰斯奈尔欧洲大学国际交换项目、英国暑期海外社会实践、美国州立大学圣马克斯分校交换项目等对外交流项目。
近年来,英语专业共有30余名在校生参加了赴英、美等地国际交流项目广电共有40余名学生参加了我校和波兰泰斯奈尔欧洲大学、华沙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的校际交流项目及英国暑期课程项目,10余人参加了美国暑期社会实践,另有多名同学参加了美国特洛伊大学组织的中美1+2+1计划。
PART.6升学就业情况历年来,学院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踏实肯干、积极上进,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学院与社源(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启扬永盛商贸、中软国际、山西农民报、河南省艺术档案中心、稷山县融媒体中心、清博大数据有限公司、北京龙在天皮影文化博物馆等机构企业签订协同创新中心,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的就业培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分布在教育、经贸、涉外企事业等行业部门,近三年平均就业率达90%以上多名优秀毕业生考入北京语言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吉林大学、上海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爱丁堡大学、曼彻斯特大学、悉尼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继续深造。
广播电视学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为在国内宣传文化部门、各级广播电台、报社、新闻网站、传媒公司从事宣传、文秘、公关工作,近三年平均就业率在85%以上,每年平均30%的毕业生进入国内外知名大学继续深造PART.。
7优秀毕业生 陈思 英语专业2023届毕业生,推免至东北师范大学曾获国家奖学金,先后斩获中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华西赛区一等奖和最佳辩手、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华西赛区二等奖、“普译奖全国大学生英语写作大赛决赛全国三等奖等。
于广平 英语专业2018届毕业生,现就业于恒大地产集团深圳总部。在校期间担任班长,多次荣获中北大学优秀共青团员、综合素质奖学金。
张 田 广播电视学专业2023届毕业生,中共党员,推免至中国传媒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先后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国家奖学金等荣誉参与省级课题一项,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国家三等奖等国家级奖项3项、省级奖项10项。
张璐情 广播电视学专业2023届毕业生,现为京东集团2023级校招生连续3年获综合素质一等奖学金,两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在校期间,自学Python、html、SQL等多种语言和技术,参与省哲社重点课题、省统战部课题7项,获国家级、省级、校级奖项20余项。
PART.8优秀校友 沈丹 英语系2002届毕业生,现于腾讯公司任党委副书记兼公共政策部总经理,此外还担任广东省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代表、深圳市政协第六届委员。2012年获深圳市大运会市级嘉许奖。
孟羽 英语专业2002届级毕业生先后从英国约克大学、美国麻省大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现作为高级研究员及心理测量师他的多项研究成果在各类技术报告和学术杂志中发表,在国家教育测量委员会、美国教育研究协会和考试出版协会等机构的国际年会中多次发表演讲。
石为 广播电视学专业2008届校友,现任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党委委员、工会主席等职务。曾参与“一带一路”峰会、中国进出口博览会、世界互联网大会等国际、国家级活动的统筹组织工作。
郭爽 广播电视学专业2008届毕业生,推免至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专业,文学硕士2011年-2014年在北京电视台文艺中心《每日文娱播报》担任记者;2015年至今,供职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新媒体部,担任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责编。
END彼汾一方,中北屹立中北大学作为“人民兵工第一校”,在新时代将牢记使命,紧紧抓住时代发展的机遇,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特色专业,我们相信在全体中北人的奋斗下,中北大学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请有意报考中北的学子相信,新时代的中北大学将会成为你人生路上的明灯。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华沙社会科学人文大学:华沙社会科学人文大学官网
相约人文,我们在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等你!
-
华沙社会科学人文大学:华沙社会科学人文大学官网
华沙大学是波兰最大的高等学府。华沙大学的历史与跌宕的波兰历史及作为首都的华沙历史紧密相连。建立于1816年的华沙大学是由1766…
- 银魂双神同人文:银魂双神cp
- 仙剑云之凡女娲同人文:仙剑云之凡女娲同人文小说推荐
- 顺治佟腊月同人文:佟腊月顺治男女主的重生小说
- 顺治佟腊月同人文:佟腊月顺治男女主的重生小说
- 广州人文景点:广州人文景点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