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荆州五处人文景观:荆州五处人文景观有哪些

  • 来源:互联网
  • |
  • 2025-02-1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荆州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并呈多元性套合性特点,历来是蜚声中外的中国著名古都和文化圣地之一,今天更是为世人

荆州五处人文景观:荆州五处人文景观有哪些

 

荆州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并呈多元性套合性特点,历来是蜚声中外的中国著名古都和文化圣地之一,今天更是为世人所向往的旅游胜地由于过去观念的滞后和其他各种原因,荆州旅游业并未得到充分的发展1994年建置荆州市后,中共荆州市委、荆州市人民政府在确定“科教兴市”战略方针的同时,又提出了“旅游兴市”的思路,荆州旅游业的发展,才有计划地纳入市政建设的轨道,近年来取得了很大成绩,荆州这一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成为具有自己旅游特色的城市了。

为了使荆州旅游业更加自觉有序的发展,笔者不揣冒昧,在此谈点宏观意见,供有关领导部门参考

沙市便河 2020年3月16日 摄一、确立荆州在长江中游旅游的中心地位荆州作为一个古都,历来经济文化发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地理位置重要它地处长江中游,东控吴越,西扼巫巴,南连湖湘,北贯中原,是古代中国一个信息中心,也同时是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

从今天的旅游角度看,它地处长江中游旅游的大、小金三角套合的中心,其地位也是很特殊的所谓“大金三角”,即指荆州东连武汉、上海而入东海,西连宜昌、重庆而进大西北大西南,南连长沙、广州而入南海,北连襄樊、郑州而通北京。

所以,如以长江中游重镇名城荆州为据点,在此领略到古代中国南方文化的代表楚文化浓烈芬芳后,即可继续到东西南北去领受其他时间、空间文化的气息所谓“小金三角”,是专指长江中游旅游文化而言以荆州为中心,东邻公安、石首、监利、洪湖,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云集,可让你饱尝到楚文化、三国文化、明清文化和近现代文化的原汁原味,回味无穷。

西邻松滋、张家界、宜昌葛洲坝、三峡水库,各种自然景观应有尽有,人文景观也十分耀眼突出南邻常德、岳阳、洞庭四水,又加上荆江南岸四河,荆江水系尽收眼底,要了解荆江的水情民情,这里是最好的去处北邻荆门、钟祥、武当山,南北交汇,楚人南下北上,楚文化与道教文化,意味隽永,让人品味不尽。

小“金三角”,是一个独立文化圈,也是旅游的黄金地段,充分地展现出长江中游独有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貌在这一独立文化圈和旅游中心的荆州,地处江湖之会,水泽丘陵山峦相连,风光明媚,水丰物饶,生活舒适,交通方便在此住下,既对荆州访古探幽,又四出游览观赏,必心情舒畅,大有裨益。

所以,荆州在“大金三角”、“小金三角”的突出地位是客观存在的,确立荆州在长江中游旅游的中心地位,也是客观所使然,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二、楚文化、国文化观光游览的权威胜地荆州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文化积聚雄厚,自不必说。

然最引人注目的,自然要算是楚文化和三国文化了芈姓楚人在夏商之交,举族南下后,先在丹淅和荆山一带筚路蓝缕、艰苦创业,至西周末春秋初后,就深人长江流域和江汉地区,并于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元年)定都在郢(今荆州纪南城),楚人以此为据点,东拓西入,北进南下,国势骎骎日上,在春秋战国五百多年中,先是春秋“五霸”之一后是战国“七雄”之一,最盛时,东收吴越,西拓巴蜀,南并蛮夷,北败魏齐,“临天下诸侯”,成为一雄踞大江南北的泱泱大国。

作为楚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制度文明的统一形态楚文化,经近千年的融合交汇与发展,也特别显得朝气勃勃,具有十分强大的生命力,今天人们常怀着敬仰虔诚之情,称赞它“博大精深、泽被百代”,用“璀璨夺目”“惊采绝艳”一类美丽的词语来形容它,足见其影响的深远,备受世人青睐。

而这株独放异彩的文化之花,就是在荆州和长江中游的丰水沃土中孕育出来的,所以我们说荆州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是一点也不夸张的在中国历史上,楚人的开拓进取精神是特别突出的,楚文化的向四周辐射,也是特别强劲的,今天祖国的东西南北各处,都留有楚文化的影子,在各类文化形态中,也都可以找到楚文化的因子。

因此,作为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中华文化在南方的一个中心,其观赏和旅游价值之高,当是不言而喻的说到三国文化,荆州拥有这一文化的特殊地位也是不可忽视的当然,荆州既非三国中任何一国之都,亦非三国某些显赫人物之出生地,但三国的激烈争夺,大都在此发生;三国叱咤风云人物的雄才大略,也大都在此施展。

得荆州得天下,失荆州失天下荆州地位举足轻重,已为三国历史所证实因此,荆州与三国文化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要看三国文化景点,要领略《三国演义》故事的含意及其来龙去脉,必须到荆州来这样看来,无论是楚文化,还是三国文化,荆州的突出地位和特殊价值,都是不容置疑的,荆州理所当然地应振臂欢迎海内外游子前来观光游览。

我们今天之所以特别强调这个问题,是因为自八十年代逐步兴起旅游热,不少地方修建有关楚文化、三国文化的热点,似乎此处就是这一文化发祥地旅游文化当然不是学术文化,旅游景点当然也不是历史景点,但是它既展示在广大观众面前,也绝非只是看看而已,而是要给观众以某种历史真实感,起到“文以教化”的作用。

所以旅游文化,既是趣味的观赏性的,又是严肃的教育性的,让人们在观光游览中,受到心灵震撼,以唤起对祖国对历史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关于这一点,我们深信通过学术研究或基他各种宣传途径,人们是容易接受的,我们用不着担心。

问题倒是荆州本身,是否作出了重大努力,把旅游景点建设好,使广大游客满意,来此观赏留连忘返,不虚此行为此,我们应乘这次举办中国荆州端午龙舟节之机,认真研究一下荆州旅游业的发展,把荆州建设成闻名中外的优秀旅游城市,以宣传荆州,振兴荆州。

荆州方特乐园 “女娲补天”游乐项目  2020年4月25日 摄三、旅游景区的布局和景点的设计荆州旅游业的发展,除了指导思想要明确外,旅游景区布局和景点设计的合理,也是很重要的在这方面,应集思广益,进行多方面的论证,切不可草率从事,想到哪里,做到哪里,到头来,杂乱无章,不可收拾。

所谓景区的布局,就是对现有的景区、景点、旅游线,作一通盘考虑,做到胸中有数,合理规划从这一指导思想出发,愚以为荆州旅游景区和旅游线路,宜实行“一点三线(面)”方略所谓“一点”,就是确立以荆州古城为中心,集中力量把古城文化景点与旅游景点建设好,所谓“三线(面)”,即围绕荆州古城这一中心,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开辟旅游景区和旅游线路,而其要旨,就是要立足于旅游“大金三角”、“小金三角”这一基点来设计。

第一线(面),即指的荆州城区和城郊景区,第二线(面),即指的荆州市现属县市景区;第三线(面),即指的荆州市的左邻右舍景区,与它们进行共建或加强联系合作,组成互为依托的统一旅游网络现分述于下:

辽府、湘城与现存荆州城位置图我们知道,荆州古城(史称荆州城或江陵城),曾是帝都、藩镇、郡州府治所,历史文化景点云集,文物荟萃,斑斓多彩,目不暇接,代表了荆州,也即长江中游古文化的最高水平在旅游景区上,我们把古城确定为中心地位,就是要全力保护好古城,修复好古城,使游客高兴访“古”而来,满意怀“古”而去,一句话,在“古”字上大做文章,充分突出古城特色。

为此,我们必须着重在古城墙、古城楼、古护城河、古建筑等方面要切实修葺好,以古老而又崭新的姿态,矗立在世人面前古城墙,目前是保护完好的,这是荆州人值得引以自豪的当前的问题是急待整理修缮,并严加保护和管理在着手修缮之前,有一个问题是值得郑重考虑的,这就是由于城墙饱经沧桑,长期无人问津,现在乍看起来,好像杂草丛生,满是“野味”。

殊不知近两千年来,在城墙缝隙生长的植物,随着时代的演变,也时灭时生,竟也与城墙一起生存下来,成为独特的城墙植物带据有关植物学专家研究,这里现有400多种植物,东西南北、内壁外壁、护城河面及两岸,分布不同,品种各异,成为一奇特的城墙植物博览园。

所以在修整时,一定要会同有关专家论证,该保护的一定要保护下来切不可滥砍乱伐,酿成恶果这样,城墙既是古老历史文化的见证,又是古植物珍贵的标本,成为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为一体的文化旅游景点,特别富有韵味与观赏性。

城墙修葺好,上面铺墁,内外环路行马车(严禁通行机动车辆),护城河清澈明亮,便于划船,古城就足可一游了城楼要保护好修复好据笔者了解,北门城楼为明代建,清代重修,价值很高,必然会引起游客的浓厚兴趣,前景看好,要特别注意保护与修缮。

此外,开元观、玄妙观、太晖观等处,也是宝贵的游览景点,要使它们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充分展现出来根据考古发掘资料证实,古城墙建筑的肇始时间在三国或更早年代,城内外有不少三国文化景点、文物,故古城又可在展示三国旅游文化方面多下点功夫。

万城遗址 2020年5月1日 摄与古城联结在一起的荆州市区、市郊,也是与古城同样重要的旅游景区,我们不妨称之为第一线(面)荆州区近郊有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鸡公山遗址,稍北就是著名的楚故都郢(纪南城)遗址。

纪南城周围有纪山、雨台山、八岭山和拍马山,内又有凤凰山,是楚墓和历代古墓分布的地带与诸山环抱的是长湖、海子湖诸湖,湖光山色,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是融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一体的风景线在此辽阔的城、陵、山、湖相间地带,应以展示楚文化为主。

在景点设计上,首先要修复楚王城(纪南城原址)、楚城墙及部分城门(尤其是水门)纪南城修复了,楚国历史也就重视了,正宗的楚王城在此,其他地方旅游景点都是仿造的,荆州的吸引力就更强了八岭山是荆州一座宝山,清人黄良佐以《八岭松云》为题写道:“山蟠八岭宛游龙,十里晴云覆古松。

白处平铺浑似海,苍然深闭若无峰”确为江湖山泽之中突兀的翠屏绿带,旅游开发的价值极高现已挂上“八岭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牌子,国家林业部门已立项投资,现不妨再挂一块“八岭山楚陵园”或楚文化园的牌子,成为楚文化的胜地之一。

其中一些陵墓(如楚庄王墓、楚昭王墓)已有一定说法,在未发掘出来之前,不妨如乾陵、昭陵、秦始皇陵那样保护起来,挂牌说明,增植奇花异果(树),供人观赏八岭山与其他诸山,层峦叠峰,连绵不断,周围又与长湖、海子湖等相联结,山湖环抱,互为依托,在此广阔地域,建设荆楚民俗村(园),招待馆舍林立,各种荆楚风味菜肴小吃,应有尽有,水路、山路、平原驰道相通,让游人在此爬山访林游水赏俗,是最惬意的娱乐体闲去处,也是贵宾学人,在此议事创作的理想场所。

沙市区历来是荆州古都对外交流的窗口,称津或江津19世纪末后,又最早与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相接轨,故近现代文明一直比较发达,在海内外的名声也是很大的这里的古迹也很多,如章华寺(原址章华宫)、江渎宫、宝塔园,早已名扬天下,应当重点开发,成为珍贵的旅游景点。

然而,沙市旅游景区的布局与景点的设计,重点不是“古”,而是“古”与“今”的有机结合众所周知,沙市紧傍荆江,是荆江水情的“晴雨表”,宜应在荆江“水文化”上做文章沙市宝塔园是最宝贵的地方,明代建筑的宝塔,不仅本身文化鉴赏价值高,而且也是荆江河床演变的历史见证。

观音矶头揽江而筑,有力地保卫了沙市的安全这里,多少领导人和外宾前来察看荆江水位水情,尤其是在1998年的特大洪水中,江泽民同志等中央领导同志亲来指挥长江流域人民抗洪斗争,留下了珍贵的镜头和史料我们应以宝塔园为起点,沿荆江东至沙市四码头,修建荆江滨江公园,上立“中华第一大堤”字样的荆江大堤标志物。

滨江公园与沙隆达广场(原沙市便河水域)联结起来,这样,这里就融园(宝塔园、滨江公园)、塔、矶、碑(荆江分洪工程纪念碑、1998年抗洪纪念碑)、堤、馆(建议在原觉楼附近建一荆江博物馆)、场、湖(广场南面江津湖)为一体的展示荆江“水文化”的宏大旅游景区。

又以荆沙为起点,上溯沮、漳河,下至荆江分洪区及荆南四河,荆江风貌,一目了然,也是沁人心脾的观光游览风景线同时,老沙市海关要保存起来,沙市中山路、胜利街等一些老街道、老社区要处理好修缮好,这些古老的建筑与北京路等现代建设新旧对比,相互映衬,更能展示荆州既古又新的城市面貌。

应该指出,历史上的荆州是大荆州,处处有值得一看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我们称这些现属荆州市辖的县市,以及原属荆州地区范围的县市,称为荆州旅游景区的第二线(面)东面的公安、石首、监利、洪湖,有公安三袁故居、石首绣林山和长江故道、监利与潜江之间的华容道、洪湖的洪湖水浪打浪、双潭湖怪;西南面的松滋有度假宜人的洈水风景区;北面的荆门、钟祥,人文景点众多,与荆州古城互为补充,历来就是荆楚文化的圣地。

梅槐古桥 2020年5月1日 摄当然,出荆州,东至武汉,西至张家界、宜昌、重庆,北至襄樊、武当山,南至岳阳、长沙,固非荆州旅游景区,但它们与荆州文化相通,地缘邻近,古属大荆州范围,现又交通方便,从荆州至此四邻旅游,也是很有意义的。

所以我们不妨称它为荆州旅游发展的第三线(面)旅游景区与旅游线,本来就不是孤立的,而是四通八达的怎样旅游,到何处旅游,完全取决于旅游者本人的兴趣与意愿,只要荆州宣传力度大,旅游名声好,我们相信中外游子,必然会从楚文化、三国文化或长江中游文化角度出发,以荆州为中心,周游各地。

今天可能有人以为不现实,但从对古文化的探索和旅游市场的开发看,这一构想终会变成现实我们提出的”一点三线(面)”方略,也就是从旅游发展前景的角度提出来的,应该说思路是明晰的,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本文摘自魏昌《楚学札记》2003年)。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