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人文远东国立大学:远东学校人文素养班

  • 来源:互联网
  • |
  • 2025-02-2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为了落实国家职业教育的有关指示精神,由中央新影电视艺术研究院策划制作了高清电视纪录片《中国职业院校巡礼》系列节目,时长为30分钟,将于2016年5月“职业教育活动周”期间在“CCTV 发现之旅频道”和“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播出。

人文远东国立大学:远东学校人文素养班

 

点击标题下「中央新影电视艺术研究院」可快速关注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情况简介1学院简介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是山东省第一批高等职业院校,全省首批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省骨干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全省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

学院占地955亩,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6.3亿元,教学仪器设备值1.3亿元现有教职工640人,专任教师436人,教授、副教授183人,博士、硕士292人,“双师型”教师达到90%以上500余名企业工程师、技师担任兼职教师。

学院设17个教学、科研单位,紧密契合地方装备制造、文化旅游、全省全国“新硅谷”等支柱产业发展需要,开设16大类62个专业,建成了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软件技术、生化制药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眼视光技术、服装与服饰设计、物流管理、学前教育、酒店管理等11个优势专业和专业群。

拥有65个校内实训中心,681家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建成了济宁市装备制造业公共实训基地,全日制在校生14100人,毕业生就业率98.45%

“十二五”以来,学院认真贯彻全国、全省职教工作会议精神,紧紧抓住省级特色名校建设这一重大战略机遇,以校企共同体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学岗直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主线,以文化育人为特色,抓改革、促创新、求突破,朝着“学生光彩、企业首选、家长满意、社会信任”的目标迈进,走出了一条“产教互融、校企共同、学岗直通、文化育人”的特色办学之路。

重点建设并培育出2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3个世界银行支持专业, 4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7个省级特色示范专业,3个省主体专业,1个省级校企共建专业,1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合作培养预备技师专业,2个与本科贯通培养专业;3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国家级、38门省级精品课程;1个国家级、6个省级教学团队,1名全国劳动模范,4名省级教学名师,2名省级突贡专家,1名省级首席技师。

学生在技能大赛国赛、省赛获奖276项教师承担科研与技术服务项目257项,取得国家专利132项,荣获教学与科研成果奖144项以优秀成绩顺利通过省级特色名校项目验收,打造了“济职”名校品牌,助力了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示范引领了区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学院荣获山东省政府文化创新奖,获批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入选中央电视台职业院校百强巡礼,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2办学特色学院坚持融入产业、服务地方,培养“品优技高有才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确立了建成学生光彩、企业首选、家长满意、社会信任的省级特色名校建设目标。

紧紧围绕济宁市和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主导产业发展,构建“工为主体、文商两翼”的专业架构;对接山推、鲁抗等重点企业,创新校企共同体办学体制机制;强化技术技能积累,改革学岗直通人才培养模式;系统实施“一主三融六进”文化育人工程,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培育形成了“产教互融、校企共同、学岗直通、文化育人”的济职名校办学特色

3主要办学成绩1产教互融,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显著提升坚持适度超前、支持转型的专业建设理念,重点发展机电、汽车、生化、软件等优势专业群,新增新能源汽车技术等6个专业,紧密契合了济宁市重点打造装备制造、生物化工、全省全国“新硅谷”等产业发展需要。

新增央财支持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4个,合作培养预备技师专业1个,与本科贯通培养专业2个,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省主体专业3个新建扩建校内实训室78个,校中厂7个校地紧密对接,专业根植产业,生源数量、就业质量连年攀升。

2校企共同,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要突破坚持“校企合作共赢、企业先赢”的原则,以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为纽带,“与行业结伴、与名企携手”,成功对接装备制造排头兵企业山推公司,校企共建山推机电学院,形成了“大企业主体、多元化参与、全岗位合作、全过程管理、生产性实训、企业化培养”的“山推模式”。

因地、因企制宜,全面推广合作成果,陆续建成了鲁抗生化学院等5个二级学院建制的“点对点”校企共同体,济宁市汽车职教集团等3个职教集团体制的“点对面”校企共同体,软件技术等4个专业理事会,校企资源得到充分整合,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得以全面实现。

形成了基于校企共同体的体制机制创新示范3学岗直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深化依托校企共同体,各专业对接企业一线主岗位,校企共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三级实训、三段实习”实践教学体系,共同开发专业核心课程、工学结合校本教材,实施项目化教学改革。

实现了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实训环境、顶岗实习、专业文化与就业岗位直通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在国赛、省赛获奖207项,取得山东省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等标志性成果,在山东省第一届尼德克杯眼视光技术专业技能大赛中,囊括全部赛项4个一等奖。

形成了基于学岗直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示范4文化育人,综合素养培育取得突出成绩充分发挥地缘优势,构建全国领先的“一主三融六进”文化育人体系成立文化育人研究中心,建立企业大讲堂、孔子国学院、“非遗”体验馆,建设自然与人文交融的学生休读点,开发文化育人系列课程,培育“新六艺”特色社团,打造“五月的鲜花”等活动品牌,开展“国学六进”等社会实践。

礼仪队全程服务23届省运会,承担开幕式文艺汇演,受到郭树清省长高度评价全面提升了学生综合素养,增强了就业创业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获科技部教育信息化创新发明奖、省经典诵读一等奖、舞蹈大赛第一名、省运会女排冠军等标志性成果,入选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形成了基于地域文化的人文素质教育示范5项目引领,课程与教学改革层次化递进出台《课程改革与建设实施意见》,制订契合区域产业特点、富有校本特色的院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示范课程三级指标体系推广微课、网络课程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行分段式教学组织形式,充分体现了“做中学、做中教”。

建立顶岗实习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了网络化服务、动态化监控校企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30个,项目化优质核心课程125门,专业教学资源库10个新增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省级精品课程29门,省级教学改革项目12项,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6项。

教改成果《构建“产教融合、文化育人”体系,培养“品优技高有才艺”人才》获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6校企双嵌,教学团队四强能力全面提升以提高教师“教学、实践、科研、服务”四强能力为目标,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健全教师教学能力测评机制,实施“四层递进”培养计划,推行“三百、三进、三结对”活动,校内建大师工作室,企业设教师工作站。

教师国外培训65人,国内培训、校本培训、企业实践23000人次,双师素质达到90%以上;遴选培养领军人物5人,专业带头人100人,骨干教师229人;新增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名师、突贡专家、首席技师7人;教师在国赛、省赛获奖53项;兼职教师库达到529人,兼职教师担任专业课时比例达到51.6%。

打造了“专兼一体、能力四强”的专业教学团队7交流合作,国际校际合作办学实现突破主动服务“走出去”国家战略,与韩国乙支大学、俄罗斯远东国立交通大学合作举办眼视光、物流、建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技术技能人才搭建了平台。

携手如意集团,与韩国湖南大学联合举办服装设计专业,为如意集团拓展海外业务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联手惠普,与曲阜师范大学合作,共建“3+2”软件技术专业,创新了“惠普+专本贯通”合作模式,实现了学院本科专业的历史性突破,2016年,再次获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本贯通专业。

8担当先锋,在现代职教体系中发挥作用牵头成立行业职教集团,引领区域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对接中职学校,组建“3+2”专业联盟,中高职衔接培养承办全国“双证书”年会,全国首批、全省率先试点开发“双证书”课程受省教育厅指派,牵头开发《计算机网络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山东传统文化》课程标准。

获批省春季高考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技能考点、山东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对口帮扶曲阜远东职业技术学院,组建团队指导评建工作,受到省教育厅领导和评估专家高度评价9服务地方,在区域创新发展中积极作为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校企共建5个市级公共科技研发平台,10个省市定点培训机构,承担科研与技术服务项目257项,取得国家专利132项,培训和鉴定15.5万人次,技术服务到款额1366万元,获省创业培训先进集体。

开发《济宁供热集团管控一体化系统》,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1500万元编制《济宁市运河商贸物流规划》,为地方物流产业进行顶层设计积极开展科技资源服务地方等重大活动,助推了行业企业及县域经济创新发展就任济宁市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单位,领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

10创新模式,招生就业工作实现良性循环创新校企一体招生就业模式,成立山推、惠普等冠名班、订单班,开展“先招工、后入学”现代学徒制试点,打通了校企一体招生、共同培养、高端就业的通道积极探索单独招生改革,招生专业覆盖了地方全部主导产业。

2015年招生再创新高,普通高职录取新生5104人,省内一志愿上线率达到110%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实施院系两级管理,打造专兼一体就业创业指导队伍,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必修课,开展SYB创业培训,举办“就业创业大讲堂”,建成优秀毕业生“光彩之路”,定期组织大型招聘会、专场招聘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45%。

投资40万元,在全省高职院校率先建立了沿街商业网点大学生创业基地,为学生践行“双创梦想”提供了实战基地

喜欢请点赞

中央新影电视艺术研究院【官方网站】http://www.cftaa.com【官方微博】http://weibo.com/cftaa【官方微信】

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央新影电视艺术研究院官方微信吧,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与小伙伴们一起分享吧!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