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人文环境失调包括:人文环境失调包括社会关系失调和人与环境关系失调

  • 来源:互联网
  • |
  • 2025-02-2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作者:李国正 刘汶霖闲置农房盘活利用是唤醒农村沉睡资源、增加农户财产性收入、激发乡村活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有效载体。当前,探索闲置农房盘活利用的有效实现形式,进而提升农村土地利用效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

人文环境失调包括:人文环境失调包括社会关系失调和人与环境关系失调

 

作者:李国正 刘汶霖闲置农房盘活利用是唤醒农村沉睡资源、增加农户财产性收入、激发乡村活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有效载体当前,探索闲置农房盘活利用的有效实现形式,进而提升农村土地利用效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人口外流是导致农房闲置的一大重要原因近年来,伴随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进城务工或落户的农民日益增多,农房闲置问题愈加凸显2000年至2023年,我国农村常住人口由8.08亿人减少至4.77亿人,但同期农村宅基地面积反而由2.47亿亩扩大到2.8亿亩;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农村人户分离人口已经超过4.9亿人。

此外,人口外流也导致了乡村治理主体缺失,使得闲置农房盘活利用缺少了强有力的实施主体和基础支撑在大量农房闲置的同时,乡村振兴也增加了多元化的土地空间需求闲置农房盘活利用的核心,就是要实现农户住房高效利用与满足乡村产业发展用地需求的协调均衡。

两轮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探索出了出租、入股、合作等盘活利用方式,但是闲置农房存在配套设施陈旧、地块零星分散、人文环境失调等问题盘活利用不但要对农房进行改造,而且要改善乡村人居环境,这就需要大规模资金投入和公共服务优化升级。

其中,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闲置农房由沉睡性资源转化为流动性资产的重要推手相较于农户、返乡人员、社会企业,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但具备产权关系明晰、收益分配合理、治理结构完善等特征,而且可以依托乡村基层治理组织和社会网络资源较好地实现土地资源集中和人文环境改善。

2024年6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壮大提供了法律保障,有助于完善组织治理结构,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更好地融入市场经济,也为闲置农房盘活利用注入了新动能未来,应大力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

探索横向跨村合作模式,通过整体规划、村际合作发挥规模优势,培育特色乡村产业,避免重复建设健全农户参与机制,鼓励农户通过多种形式更好地参与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建立更加牢固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合力。

加强乡村职业经理人才和数字人才培育,为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创新乡村发展投融资机制,借助数字普惠金融、政府专项债券等金融形式,为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提供金融支撑(李国正 刘汶霖)来源: 经济日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