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人文社科出版新趋势:人文社科出版新趋势研究

  • 来源:互联网
  • |
  • 2025-02-2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当前,与生态相关的交叉学科越来越受到关注,如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生态文学、生态经济学、生态语言学等。这些学科有哪些共同的理论资源?生态文明理念对人文社会科学传统学科有哪些影响?近日,记者围绕这些问题采访了相关学者。

人文社科出版新趋势:人文社科出版新趋势研究

 

当前,与生态相关的交叉学科越来越受到关注,如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生态文学、生态经济学、生态语言学等这些学科有哪些共同的理论资源?生态文明理念对人文社会科学传统学科有哪些影响?近日,记者围绕这些问题采访了相关学者。

有学者表示,环境人文社会科学正在进入空前活跃的新时期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生态化”;在实践中,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环境人文社科进入发展新时期

“现在,人文社会科学普遍出现了‘生态化’的发展趋势,形成了一系列‘生态化’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云飞表示,严格意义上,这与生态科学从分支学科发展成为普遍的科学范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目前,生态科学已经成为普遍的科学方法、科学理念,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要将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看作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在宽泛的意义上,这与生态理念的流行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谱系学的角度看,与生态相关的交叉学科的共同理论基础是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

1866年提出的生态学”深圳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王晓华介绍,1866年,海克尔提出了“生态学”,成为“研究生物体在家(环境)中生存的科学”,反对人类特殊论,倡导尊重差异、平等的生命观念1899年,海克尔的专著《宇宙之谜》出版,他的“生态学”获得哲学层面的表述。

到20世纪下半叶,生态话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几乎影响了所有学科的建构,引导众多学者先后建立了生态经济学、生态语言学、生态诗学等交叉学科“我国环境人文社会科学进入空前活跃的新时期,环境人文社会科学各分支学科地位也已基本奠定。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郇庆治表示,如果把人文社会科学划分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那么,社会科学类别的环境学科更多地受到人文科学类别的环境学科的影响,如环境经济学更多地受到环境哲学与伦理学的影响而且,几乎每一个学科内部都会由于与生态哲学伦理的关系远近而有着不同的理论取向,如环境经济学与生态经济学、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之间。

传统人文社科出现“生态化”趋势王晓华表示,生态理念引领了研究范式的转型,从以人类为中心的研究范式转型至敬畏所有生命的研究范式;生态理念强化了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间的交叉性,提升了它们的研究目标——不仅关心人类的利益,而且守护所有生命的福祉。

郇庆治提出,当前传统人文社科出现不同程度的“生态化”,日益具有生态敏感性,这是世界大势,总体上是积极的张云飞以伦理学为例说道,尽管中国传统伦理学存在着“民胞物与”的优良传统,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伦理学内部往往将伦理学看作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道德规范和评价体系的学科,将生态道德排斥在伦理学体系之外,或只是将它看作应用伦理学的范畴。

随着生态文明理念向伦理学渗透,生态伦理学和环境伦理学已经成为重要的伦理学学科,伦理学逐渐被部分学者定位为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道德规范和评价体系的学科“需要强调的是,从环境意识培育和生态文明教育的要求来说,我国目前主流学科的主流教育的‘生态化’依然不够,而且,环境人文社科教育也存在是否全面深刻的问题。

比如,简单把生态环境问题作为经济致富新手段或完全回避现代文明本身都不是正确的”郇庆治说,在当代社会中,每一个社会主体都应该接受日益广泛的环境人文社科知识教育,并以此规约自己的生产生活生态智慧对研究的启示

张云飞提出,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来看,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在此基础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科学理念即在原初自然的基础上,人与现实自然的关系是系统发生、协同进化的关系。

因此,我们应该在系统思维、关系思维、有机思维等辩证思维的形态上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生态化”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刘悦笛表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的确对当今人文社会科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对待生态智慧还要把握一个合适的“度”。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德”“天生人成”与“法天循道”的智慧,都可以适用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编辑:宗悦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