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奥运内涵:人文奥运内涵有哪些
我们在等,一个才华横溢的你!
即日起,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北京(人文奥运)研究中心面向全校师生员工及社会公众征集中心LOGO设计方案,采用作品,现金奖励1000元,快来参与吧!征集时间2019年10月18日-2019年10月31日作品要求
1. 主题鲜明,构思新颖,寓意深刻,反映人文北京(人文奥运)研究中心理念与特色2. 易于辨识,醒目大方,简洁流畅,具有良好的艺术感染力和文化传播力;积极向上,无不雅联想3. 须为原创,未以任何形式发表或投稿;一经采用,本中心拥有作品版权及使用权等。
投稿说明1. 设计方案图稿应为JPG格式,分辨率300dpi以上,色彩模式为RGB色,采用后请提供矢量格式源文件2. 作品请附设计理念及作品内涵描述(50字-300字)3. 投稿邮箱:ruczengjingyi@gmail.com。
邮件标题请注明:LOGO投稿联系人:曾静怡 15910752725中心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北京(人文奥运)研究中心(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基地人文北京研究基地),是中国人民大学在与北京市政府合作的基础上,组建的专门从事有关人文北京、人文奥运、北京历史文化资源建设与传播、数字记忆构建等相关领域跨学科研究的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北京研究中心前身为2000年12月受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府委托而组建成立的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人文奥运研究中心自成立后,组织大批优秀学者参与北京“人文奥运”研究,在理念和内涵以及具体实施战略上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拓展,获得了丰硕成果,在国内外产生巨大影响,被原北京市委副书记龙新民同志誉为“北京市委市政府和北京奥组委筹备奥运会过程中最得力的助手和最有力的参谋”。
2004年9月,中心被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联合授予“北京人文奥运研究基地”称号2008年9月,中心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称号,成为唯一获得此项殊荣的高校科研机构。
2009年4月29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就“人文北京”研究工作和首都高校科学发展情况到中国人民大学进行调研,并提出希望中国人民大学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优势,深入阐述“人文北京”的理念,大力支持“人文北京”行动计划的制定工作,为推动“人文北京”建设作出新贡献。
在刘淇同志的指示下,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的具体情况并结合具体的工作实际,我校于2009年5月12日决定成立人文北京研究中心人文北京研究中心成立后,同时保留人文奥运研究中心名称,继续开展奥林匹克运动研究2009年9月15日,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下发京社科规划文〔2009〕36号文件,正式将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基地“人文奥运研究基地”更名为“人文北京研究基地”。
2014年1月,经学校批准,人文北京研究基地挂靠信息资源管理学院2017年2月,年度工作会议确认今后采用“人文北京(人文奥运)研究中心”的名称,实现了“一个基地,两个中心”在名称上的统一THEEND我们在等,一个才华横溢的你!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人文奥运内涵:人文奥运内涵有哪些
我们在等,一个才华横溢的你!
-
人文类论文选题:人文类论文选题怎么选
本公号由教育部直属研修部门创建。系权威主讲专家和学术编辑为学员课题申请和论文撰写精选的学习资料。欢迎分享。点击左上…
- 人文学科论文学术不端:人文学科的论文
- 日常幻想指南同人文:日常幻想指南同人文在线阅读
- 汕头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权威期刊:汕头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一级学科首选期刊
- 与社会学同游:人文主义的视角:与社会学同游 pdf
- 与社会学同游:人文主义的视角:与社会学同游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