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环境与城乡规划:人文环境与城乡规划的关系
生态环境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发展与融合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一、 现代中国城市生态规划演进过程部分学者将中国现代城市生态规划分成:初始萌芽期(1949—1977年)、缓慢发展期(1978—1989年)、启动建构期(1990—2000年)、全面发展期(2001
年至今)。
初始萌芽期:有关生态环境方面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城市环境整治上,生态规划未予强调, 生态规划元素主要由城市布局体现,“带状组团式”的兰州规划等在空间布局上体现了一定的生态属性缓慢发展期:1982年5月成立了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体现了将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关联考虑的指导思想。
这一时期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并于1988年初进行试点工作启动建构期:1996年国家环保局出台《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纲要(1996—2050)》这一时期城市生态规划进入了中国城市规划学科的范畴。
全面发展期:我国生态环境尚存“短板”,主要表现在气候脆弱性、资源浪费与短缺、生态环境问题这一时期,国家高度重视国土与城市生态环境,编制了越来越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在国家的发展战略规划《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中提出了众多的“生态命题”,生态文明导向成为生态环境规划的重点与关键。二、生态环境规划现存问题
(一)与上下位规划关系尚未理顺生态环境规划目前属非法定规划,内容、规划程序与城市规划缺乏协调,指标衔接不够,技术方法和技术参数数据与城市规划缺乏交互和统一应用,对各类城市规划的支撑和指导作用不够突出(二)片面强调目标导向
部分规划对于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的“在地性”与“实施路径”重视不够,在如何联合各行业主管部门精细化管控、通过地方立法为生态环境规划的实施提供法律保障、理解生态环境规划所涉及的多元利益相关者等方面尚有进步空间。
(三)规划编制与实施尚有脱节一些生态环境规划成果难以全面彻底实施,需要注重规划与行动、计划之间的协调,加强规划指标与考核的关联,加强规划的工程化、项目化表征等(四)技术规范统一性未臻完善从编制主体、编制内容、规划成果等方面而言,生态环境规划具有较高的“多样性”,一定程度上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的反映。
(五)人文情怀有待提升对人文要素、人文景观在外在关注和内在价值的识别等方面不够重视,对历史生态环境的价值也缺乏敏感性对城市物化空间上所依附的独特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精神意境等尚需更充分地利用和发扬,对城市生态特色的内在特征以及非物化的城市生态特色的活力尚需更充分激发,对人的“养成性”功能尚需更充分发挥。
三、生态文明下中国生态环境规划发展新要求美丽中国建设为环境规划确立了新的时代坐标,体制改革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确立了新的边界,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为生态环境规划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主动适应空间规划体系改革未来的中国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研究与实践,应与国家现有各类高层级规划主动对接并多方面积极协调,构建与现有各种规划类型以及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新兴规划的恰当关系(二)提高生态环境规划的应需性水平。
生态环境规划的应需性指其提供的功能和服务满足需求的程度较高的应需性水平应体现生态环境规划的“有用性”,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并被社会广泛接受首先要为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美丽与魅力中国服务,要能够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高水平的生态安全与生态环境质量。
其次,要对各种非生态环境规划提供符合生态及生态环境规划内涵的具有技术、专业、学术等方面内涵的服务性“供应”第三,要提升融贯力、渗透力,建立以“生态”为核心的规划体系(三)多向度拓展生态环境规划的生态位生态环境规划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高效生产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种独特的广义现代设计文化。
长期来看,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生态意识在各行各业的进一步自觉化和内在化将促使我国生态环境规划迎来更多的关注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城乡一体化生态环境建设,“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统筹规划,精细化和高品质、共谋共建共治是生态环境规划拓展其功能领域和生态位不可忽视的方面。
(四)探索生态环境规划体系创新生态环境规划需要紧密结合国家的大政方针和不断变化的生态环境状态,把握跨部门合作、城乡一体化、多规合一等契机,创新生态环境规划的制度与机制形式上充分考虑各个主体的作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融合转型;内容上凸显生态属性和价值,提升人文与艺术内涵及其层次。
(五)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环境规划理论与实践体系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环境规划理论与实践体系需要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保持与国际先进生态环境思潮的紧密关联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与世界先进潮流的有机融合,可有效实现中国生态环境规划理论与实践体系的明晰化、现代化与科学化,从而为中国生态环境规划的世界化做好准备。
四、城市规划中的生态环境规划表现形式国土空间规划、城市双修、城市生态网络规划、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健康城市、公园(花园)城市、低碳城市规划、智慧城市和一些最新的社区规划、绿道规划、城市更新、城市设计案例中,均有生态环境概念的体现。
声 明部分资料来自网络,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涉及侵权,敬请原作者直接联系我们后台删除。文中的观点、内容、结论仅供参考,我院不承担任何因使用本信息材料而产生的任何责任。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人文环境与城乡规划:人文环境与城乡规划的关系
生态环境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发展与融合
-
普通人文案:普通人的文案简短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每个人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逆袭之路。而今天,我想与你分享一些关于普通人逆袭的文案短句,它们简洁而有力,能够触动…
- 人文茶空间:人文茶生活
- 明教同人文:明教是哪部小说里的
- 车找人文案怎么写:车找人怎么写吸引人
- 想女人文案:想找女人的文案
- 美人文化:美人文化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