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背景的内容有什么(人文要素指什么内容)干货分享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本公众号是由陈亚飞老师所带保定市和涿州市两个名师工作室团队创设,两个工作室共有成员17人,研修学员121人,倡导灵动语文公众号将陆续推出团队风采、活动简讯、优秀课例、评价研究、翰墨飘香、诵读有声等多个栏目内容,敬请大家关注、点赞、分享,更期待您的互动交流。
感谢各位热心的朋友,认识您很高兴!
探人文主题之内涵 吸语文要素之精华——五上第一单元整体教学构想本文发表于《小学教学设计(语文)》2019年上旬刊08
统编语文教材特殊的编排体系,要求我们在单元教学中要有整体意识、全局意识,要紧紧抓住人文主题、语文要素这两条重要线索进行教学设计,以达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一、单元教材分析五上第一单元是散文单元,以名家名篇组元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万物有灵”,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一)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分析“万物有灵”,按照字面来说,这个“万物”指的就是这一单元的一花一鸟,自然万物。
“灵”即灵性,心灵,灵魂这三个词其实是三个梯度,三个范围通过观察,自然万物都有灵性,即它与众不同的地方而这个灵性与作者当时写作的心灵心理相关比如郭沫若写的《白鹭》,这篇文章跟别人写的文章就不一样,因为它赋予了郭沫若式的灵性。
事物的灵性,来源于作者观察这个事物当时的心灵心理,这恰恰最后让事物又有了灵魂,即观察事物后,作者提炼出来了精神比如《落花生》的主旨就是赞颂生活中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人由最基本的事物的不同特点,到它的灵性,再到体现人物的心情,到最终把事物本身升华,这是一种写作方法,其实也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个心理过程。
透过文章的表面,去感受文字背后所蕴含的精神和灵魂,这也是人文主题的内涵从语文要素的表述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在三上和四上教材中“学习观察”的基础上,培养孩子们一种观察感知事物的能力和习惯。
看到事物,仔细观察,有所感悟,有所联想,万事万物都能为我所用,既有观“感时花溅泪”的语文通感,又有写 “恨别鸟惊心”的语文能力另外,这个能力是“初步了解”这个保底目标“初步了解”即简单地知道,避免了过于强化语文知识学习的弊端。
本单元的习作是:“写一种事物”习作时要引导学生运用前面课文中借物抒情的方法,描写心爱之物,把自己的喜爱之情融进字里行间写的要求强调的是“自己的”感情,只有“自己的”才是独特的,发自内心的,才会写出万物的“灵”。
(二)编排内容分析本单元四篇选文,多角度展现了大自然中生灵的可爱与美好,审美独特,表达方式不同,语言风格各异,字里行间流淌着作者浓烈的情感,且于细微之处见真情在教学时,教师要关注文体特点散文写作的对象无论是人与事,还是景与物,最终要表达的是情与理。
统编版高年级教材选文,情感的表达越来越走向细腻和含蓄而这种情感的表达是要借助具体事物的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去细细揣摩作者的这种情感是怎样借助具体事物来抒发的《白鹭》注重了“形”的描写全文围绕“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句话展开,作者紧紧抓住了白鹭的外形美和水田独钓、闲立绝顶、黄昏低飞的画面美,来描摹它的神韵,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以及对平凡而高洁、朴素而美好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落花生》注重了“内涵”的描写作者用朴实、自然、亲切的语言,通过对议花生的对话描写,道出了“做人要像花生一样,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的一番哲思,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对花生的赞美以及对父亲的深深怀念之情《桂花雨》则注重了“特点”的描写。
作者以“桂花香”为线索,重点描绘“摇花乐”,通过故乡幽香的桂花和“摇桂花”的童年乐趣的交替浮现,表达了作者浓浓的思乡情愁,温婉细腻、情浓意浓略读课文《珍珠鸟》,注重了对“生活”的描写,通过描述作者与珍珠鸟之间发生的故事,抒发了他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在言叙真情的同时,又赋予了深刻的哲理,那就是“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作者通过不同事物最典型方面的描写表达出了自己不同的特定情感描写方法虽各有侧重,但都没有离开事物最基本的“形状”的描写这些方法在学习《珍珠鸟》和完成习作“我的心爱之物”中,学生都得以尝试和运用整个单元内容设置前后连贯,形成了一个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联合体。
写作方法每一课侧重了一个方面,由《白鹭》的“形”的描写到《落花生》的“内涵”描写,再到《桂花雨》的“特点”描写,《珍珠鸟》的“生活”描写,由外及内,由单一到铺开内容编排层层递进,写作方法环环相扣(三)单元目标设定
鉴于本单元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和教材内容的安排,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确定为:通过朗读、理解、感悟,学习语言;通过抓重点、抓关键词句、阅读补充材料、读中想象等方法体会作者的情感及表达 ;通过设置情境,创意习作,尝试运用作者表情达意之法;通过精读、略读、拓展阅读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加深习得作者表情达意之法。
二、单元整体教学构想(一)单元整体课型设计基于教材特点和语文要素的需求,本单元的课型可设计为单元导读课、精讲研读课、自主品读课、交流分享课、习作教学课,以此体现训练的序列与梯度单元导读课主要从情感和方法上对整个单元起到一个总起和定向的作用,借助目录和单元前面的导读,让学生了解本单元的内容和重点。
精讲研读课,是在单元导读课的基础之上,从《白鹭》《落花生》《桂花雨》三篇精读课文中直接找出相关的重点语段,理解感悟、积累表达、了解方法、拓展运用自主品读课,是学生迁移运用三篇精读课文中所学的方法,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交流分享课,是一单元课文学完之后,结合“交流平台”,对本单元所有课文写法的梳理总结,同时交流分享学生本单元课外阅读内容,目的是课内外衔接,展示学生习得,引领阅读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习作教学课,重在引导学生进行合理选材构思,巧设支架,指导他们运用学到的方法完成习作,写出对事物的真情实感,训练从细微处动笔,从细节处感知。
(二)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1、抓住重点,学习语言,初步体会情感表达之法 言为心声,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自然就体会到了作者的情感因此,教师精准地抓住重点片段,聚焦语言的细腻处与学生一起品读,是最好的体会作者独有情感的方式。
如《桂花雨》这篇文章,作者紧紧抓住一个“香”字,围绕“品香”“摇香”“忆香”而展开教学时,从“香”入手,让学生找句子,围绕“浸”字品悟桂花香飘十里,并想象当时的场景教师出示小诗,搭建表达支架:桂花盛开的时候,
故乡的屋里啊、屋外啊,处处都是醉人的香气; 人的( )啊、( )啊,都带着桂花的芬芳; 就连院子里跑着的( )啊、( )啊,也都香香的; 桂花晒干后,做成的( )啊,泡的( )啊,
飘散着淡淡的香气 全年,整个村子都( )在桂花的香气里 而后,通过“摇香”突出“乐”字,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感悟这种快乐;通过母亲及我的“忆香”,体会浓浓的思乡之情整个环节,教师抓住重点,引导学生朗读、想象,品析文字,体会作者的情感及情感的表达。
2、想象情境,画行文中,深入感悟情感表达之法 “边读边想象画面”,本单元的四篇文章很适合用这种方法来品读文字的精妙教师在教学《白鹭》时,可以引导学生抓住“适宜、四个‘那’、钓、嵌、设计、孤独、悠然、恩惠、澄清”等。
关键词语,想象情境这和谐、清纯、恬静的画面把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对平凡而高洁、朴素而美好境界无限向往追求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课后第二题的要求是“为这三幅图画起名字”这一课后习题既包含了审美的要求,同时也体现了本单元“一花一鸟总关情”的这种人文主题,所以要先感受画面美,再感受画中情,这是教学的层次。
学生边读边想象感受画面随着画面越来越清晰,画面的中心就越来越突出,此时再给画面起个名字就水到渠成了《落花生》一文中重点聚焦与父亲的对话,那平实的语言与平实的做人是相通的一家人议花生的画面和谐美好,同时在父亲的循循善诱中感悟出道理,从而想到像花生一样的人,再适时补充许地山笔名的由来,由花生上升到一种人生。
这神奇的画面感一直延续到深夜,延续到父亲去世很多很多年从这画面中,我们感受到了花生的品格,感受到了父亲的生活观和价值观,感受到了作者对花生的赞美之情,感受到了作者对父亲的深深怀念《桂花雨》中摇花乐的画面,《珍珠鸟》中珍珠鸟与作者和谐相处的画面,无一不融进了真情。
3、联系背景,拓展链接,深刻理解情感表达之法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能够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如《白鹭》,这篇文章郭沫若写于1942年,当时大片国土相继沦陷,蒋介石又发动了第二次反共高潮,郭沫若当时任国民党政府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以双重身份在抗日。
在此情此景之中,我们再去看郭沫若对于白鹭外形的精巧、适宜以及三幅画面意境的语言文字描写,会更加深刻地理解他对白鹭的赞美以及对平凡而高洁、朴素而美好境界的追求和向往之情而《落花生》一文中为什么父亲独爱花生?这。
又与父亲的为人有关作者的父亲是位爱国诗人,也是位颇受百姓爱戴的好官,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他曾率领台湾人民苦撑危局,死守孤城台南;他也曾将多年积蓄全部充作官饷,坚决抵抗日本的入侵;台湾被日本侵占后,他不愿当亡国奴,携眷搬到祖籍福建龙溪。
在国内为官期间,他又严于克己,作风清廉,颇有作为许地山小时,父亲以“落花生”作比,要求子女们为人做事要脚踏实地,不求虚荣,给许地山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且影响他终生,以至于自己取笔名为“落华生”父亲1917年去世。
当许地山1922年写下《落花生》时,不仅表达了他对落花生的赞美,而且也是在追忆父亲的教诲,表达了对父亲的深深怀念之情通过背景介绍,拓展链接,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及表达方法4、设置情境,创意表达,尝试运用情感表达之法。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通过描写事物的特征来表情达意课文有“以阅读带写作”的作用,因此,学生学习了方法就要尝试去运用,做到读写结合在设计情境时,为孩子搭建的平台要尽量围绕课文内容如学完《白鹭》后,抓住形美,设计小诗创作:。
它是( ),( ) 的蓑毛,( )的长喙,( )的脚白鹤比不上它( ),苍鹭比不上它( ), 朱鹭比不上它( ),( )更比不上它( )。
它( ) ,它( ),它( )如( )的画,如( )的诗,它真是( )…… 学完《落花生》后,试写石头、竹子、梅花、蜜蜂和蚂蚁片段;学完《桂花雨》后,抓住“香”的特点,完成《忆故乡》词;学完《珍珠鸟》后,仿照课文,写一写自己与动植物之间相处的感人片段。
再加上习作大训练“我的心爱之物”的描写,为孩子们创设了诸多表达实践的机会,使孩子们对了解到的情感表达方法有了尝试与运用为了减少难度,我们为孩子们还搭建了语言表达的支架如让孩子们完成《忆故乡》词时,提供了这样的支架:。
( )( )忆, 最忆是( )( ); ( )( )花开( )十里, 摇如( )下乐无比 何日更( )( )!。
5、三位一体,整体阅读,加深习得情感表达之法 学生对于语言及写法的习得不是通过几篇文章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大量的阅读实践因此,学完每篇文章,教师要布置拓展阅读如:学完《白鹭》,可阅读郭沫若同时期作品《银杏》;学完《落花生》,可阅读袁鹰作品《白杨》;学完《桂花雨》,可阅读琦君作品《桂花卤·桂花茶》;学完《珍珠鸟》,可阅读冯骥才作品《猫婆》。
2019-08Photos for everyone
撰 稿:陈亚飞编辑制作:夏广丽总 编 审:陈亚飞
【总第47期】做影响孩子一生的老师——写给新教师的话【总第46期】遵循原理 学好语文【总第45期】尴尬幻化美丽【总第44期】关注学段特点,让习作教学层层递进【总第43期】春光中的美好遇见【总第42期】读书,离幸福近一点
【总第41期】追梦的行程一路花开(上)【总第40期】《心田上的百合花开》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总第39期】寒意不阻追梦路,小语团队迎挑战【总第38期】冬日霜雪寒,枝头花开俏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人文背景的内容有什么(人文要素指什么内容)干货分享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
人文背景的内容有什么(人文要素指什么内容)一篇读懂
图片资料来源:《医院管理学》结构,是指一个事物各个部分之间的配合和组织。医院文化的构成是分层的,学者们的观点略有不同,主要呈现两…
- 人文背景的内容有什么(人文科技指什么内容)速看
- 人文背景的内容有什么(人文科技指什么内容)太疯狂了
- 人文背景的内容有什么(人文英语考什么内容)真没想到
- 人文背景的内容有什么(人文英语考什么内容)燃爆了
- 人文背景的内容有什么(人文考什么内容)怎么可以错过